談到“渡”,我們最先想到的便是渡河。渡河是一個過程,是由此岸到達彼岸。渡更可以說是一種蛻變,一種發展,是由無知走向成熟,由失敗走向成功的過程。
那么,我們以何為渡呢?這個答案不難發現,渡字的偏旁道明了真諦:以水為渡,渡于河中,依憑身邊之物,從而實現自己的目標。
生活中,不也是如此嗎?
對于我們學生而言,學習方法即為“水”。要想渡過學習的難關,需靈活應用學習方法。學習中,盲目且無節奏的學習是不可取的。這就仿佛是一位游客,在沙漠中艱苦尋覓道路,雖信心滿滿,卻沒有識別方向的能力與器具。那么,發展下去,等待他的結局只有遺憾的倒下。沒有學習方法,我們學習只會事倍功半;沒有學習方法,我們學習肯定會手忙腳亂;沒有學習方法,我們必然會誤入書山的歧途······水為渡之根本,學習方法亦為學習之根本。我們應當巧妙地利用學習條件,運用方法,為自己爭“渡”學海創造先機!
對于家庭社會而言,何為水?真情。生活中,我們與親人之間難免會有摩擦,那么真情便為潤滑劑;生活中,我們與親人間相互呵護,那么親情即為家庭中美好的奠基石;不僅如此,濃厚的親情指導我們有意義的生活,就像一支家庭和睦的指揮棒。社會中,真情亦很重要。還記得溫州動車事故中的小女孩伊伊么?她以頑強的生命力生存于困境之中,她以無畏的勇氣震撼了無數人,她的狀況牽動萬千國民的心。真情為水,一望無際,沒有界限,傳播真情,關愛至上。小伊伊在眾人的捐助下恢復了健康,在眾人真情的滋潤下生活快樂無憂。是的,以親情為水,我們才能“渡過”人與人之間的隔閡,營造和諧美好的社會環境。
對于國家而言,何又為水?民為水,君為舟,民貴君輕。對,人民為水。人民才是國家的主人,人民的利益方才是最根本的利益。這幾年,國家致力于改善民生,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醫改方案,提高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公平分配等等。一個國家能否繁榮昌盛在與綜合國力的高低,在于科學技術是否領先······但是,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能否經久不衰則在于人民的生活水平,人民才是根本及重點。沒有人民這一汪清水,國之舟何以渡?
不同的情況,決定了水的意義千差萬別。但是,殊途同歸,水的本質即為依憑,是我們在人生長河中的憑借,是我們在歷史長河中的津渡。善取天下之“水”,我們方能渡過苦海,到達勝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