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一個坐在教室角落里的女生引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課間追逐打鬧的同學中沒有她的身影;課堂上踴躍發言的同學中沒有她的聲音。她總是靜悄悄的,整天沉默寡言地呆坐在座位上。在我的印象里,我從沒見她笑過。我以為她不會笑。這學期,這個人如其名的女孩被老師調來成了我的同桌。因為她的不茍言笑,因為她內向的心理,因為她的自卑,所以她在班上沒有一個朋友。
自從她成為我同桌的那一天起,讓她快樂起來,讓她笑一笑成了我心中最大的愿望。有一次,年段舉行野炊活動。老師把她分到我們這個小組。一路上,我主動和她攀談,想讓她融入同學當中。到了目的地后,我們開始忙碌起來。當我把一串串烤成金黃金黃的、帶著撲鼻的香味的火腿、肉串從烤架上取下來,發現她仍然站在一邊,呆呆地望著我們,羨慕地看著我們津津有味地吃燒烤,那樣子真讓人心酸。一股強烈的同情心從我心底油然而生。
于是,我向她招手:“來,和我們一起吃吧!”她先是猶豫不決,繼而又有些靦腆地低著頭,搓了搓雙手,隨后忍不住跨出了步子,加入我們的行列中。當我把一串香噴噴的烤肉串遞到她的手中,她感激望了望我,然后接了過去。就在那一刻,我第一次看到她笑了——她笑得是那樣的甜,那樣的燦爛。我翻然醒悟——原來,她也會笑。經歷這件事后,更堅定了我讓她多笑一笑的愿望。我覺得給力她最需要的幫助,就是對她進行學習上的輔導。因為她最怕數學,整天為那些繁雜的數學題目而轉悠,而苦惱。我也因此成了她的“小老師”。
每到課間十分鐘,我就會和她共同討論數學題。這段時間,老師教我們如何解不等式,這下把她難倒了,接二連三出現許多錯誤。于是我利用課間寶貴的十分鐘給她講解。我講得很仔細,她聽得很認真。我告訴她:“不等式兩邊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正數,不等號方向不變;反過來則要改變符號。充分利用這些性質來解題,許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你能不能試著做這幾道題?”她忍不住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只見她拿起我精心給她挑選的幾道題,眉頭緊鎖,一手托著腦袋,咬著筆桿子冥思苦想起來。忽然,她一拍腦門兒,好似一下子豁然開朗的樣子,在練習本上馬不停蹄地寫著,結果題目全做對了。
這給了她很大的信心。她高興地在座位上跳起了迪斯科,自豪地笑了。我也在一旁為她喝彩。從那以后,每天,我都能從她的臉上看到快樂的笑容,她以前沉默寡言的樣子消失了。她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女生。她在班上的朋友越來越多,她變得越來越愛笑了。我和這個叫靜靜的女生成了無話不談、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每天,看到她快樂無比的笑臉,我甭提有多開心了。因為我讓一個原本靜悄悄的女孩交到朋友,因為我讓她融入了集體,因為她變得越來越愛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