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涂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不錯,這就是關羽,關云長。發生在關羽身上的事情實在很多,歸結起來有正面和負面的兩種:正面事跡主要說明了關羽的“忠義神武”,而負面事跡主要說明了關羽的“驕傲狂妄”,我就對他做些點評吧!首先,關羽相貌堂堂,一看就是個正面人物,他出場的豪邁,從軍的迫切,立即吸引了兩個人——劉備與張飛,于是就有了“桃園三結義”。
如果把關羽登場比作嬰兒出生,那么下面,我們就談談他的成長吧!關羽出現本事的時候是在斬華雄的時候,而在其之前的事完全可以看作是在小打小鬧,像是個頑童一般,而在面對帳下各軍的敗績,身份低微的他拍案而起,請求出戰,讓人不由心生畏懼,對袁紹的懷疑,關羽也十分理智,奮然上馬,力斬華雄,看到這里,我心底不由泛起了一股勇氣,我隨著關羽一起成長為了“少年”。之后頻頻出現關羽揮刀斬敵,一馬當先的身影,真是:“青龍寶刀燦霜雪,鸚鵡戰袍飛藍蝶!”我跟著他的腳步,也不經熱血沸騰,這是一個“少年”應有的情懷!
但是好景不長,奮勇的關羽被曹操圍困,張遼勸降他,可是他約法三章:只降漢帝,不想曹操;用劉備的俸祿養二位嫂嫂;知道劉備所在,雖遠必往。單看這三條,也沒有什么,但細細思忖“不降曹操”體現了他崇高的氣節;“不用曹祿”是為了不“吃人嘴斷”;“必尋劉備”體現其深重的義氣。關羽已經從一個少年邁向成熟,走向青年了。“過五關斬六將”則是他成為“青年”的標志,“掛印封金,不惜名祿”,中箭,遭暗算,坦然面對,毫不緊張,頗有大將風度,面對兄弟的質疑,關羽果斷處理,慨然面對,三通鼓斬蔡陽人頭,心智和體力已達到一個頂峰,我也汲取了很多。但隨著“事業”和“名氣”的雙豐收,關于驕傲了。“單刀赴會”是關羽驕傲的表現之一,只帶著周倉和一些關西大漢,看著是很豪邁,但是仔細一想,他還是有些“傻”。明知敵人有埋伏,還偏要去,而且還少帶些人去,這種思想是兵家的大忌,也是輕敵的表現,不過抓到了魯肅這根救命稻草,關羽也就全身而退了。
接下來就要命啦!“水淹七軍”后的關羽更是不可一世,這是他的事業已走上頂峰,但由于辱了孫權,違背了“和東吳,戰曹操”的基本作戰方針,再加上劉封不來救援,導致自己孤立無援,臂中毒箭,又因被罵氣不過而導致瘡口破裂,這一切都為關羽之死鋪上了一條路。“沖出麥城”是關羽的最后一戰,一代天驕關羽終被生擒,孫權敬其義氣,但有恐其義氣,于是關羽人頭落地。五虎大將之首,忠義神武的關云長死在了“中年時期”,終其一生。我懷著悲痛的心情看著令人扼腕嘆息的結局,看著這個大起大落的壯士——這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真實的人物,才發現,我學會了很多。于是,我在完成這次“穿越”后。關羽成了我最喜愛的歷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