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元豐七年,在一個官宦人家中,出生了一位小姐,她的名字一直被世人所牢記——李清照。我所敬仰的李清照,才華橫溢,憂國憂民。“大河百代,眾浪齊奔,淘盡萬古英雄漢;詞苑千載,群芳競秀,盛開一只女兒花。
”作為一位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李清照享受著舒適的生活。小小年紀的她,飽覽了父親所有的藏書,文化的汁液將她澆灌的不僅外美如花,且內秀如竹,也為她后來文學上的成就作了極大的貢獻。“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
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這首詞是李清照早期生活的代表。蕩完秋千,“慵整纖纖手”,一位天真活潑的少女形象被李清照刻畫的淋漓盡致,也無不體現出李清照出人的文筆。
愛情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章,而李清照的愛情卻是在封建社會中少有的美滿。“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首詞是李清照前期的懷人之作。
李清照婚后不久,丈夫趙明誠便“負笈遠游”,深閨寂寞,她深深思念著遠行的丈夫。這年,時屆重九,人逢佳節倍思親,便寫了這首詞寄給趙明誠。伊世珍《瑯嬛記》里說:“易安以重陽《醉花陰》詞函致趙明誠。
明誠嘆賞,自愧弗逮,務欲勝之。一切謝客,忘食忘寢者三日夜,得五十闋,雜易安作以示友人陸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絕佳。
’明誠詰之。答曰:‘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足可見李清照寫作技藝之高。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也許是上天早就發現李清照更博大的藝術才華,生活在兩宋之交的她注定要忍受流離失所的苦痛。1127年,金滅北宋,劫走了徽、欽二帝。
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向南逃難。行至烏江,想到項羽寧愿自刎,不愿茍且偷生,再對照南宋統治者,不禁百感交集,吟出:“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你看這詩的氣勢哪像出于一個逃難女子之手,這分明就是一個滿懷赤子之心的臣子。
心系國家,借古諷今,這個國家已經讓李清照倍感失望,熱愛祖國的她,怎能忍受這個中國歷史上極屈辱的時刻!1133年,高宗決定派人去金國求和,李清照日夜關心國事,聞此十分激動寫下了“木蘭橫戈好女子,老矣誰能志千里,但愿相將過淮水。”從這些詩文中可以看出,她“位卑不敢忘憂國”,何等心憂天下,這愁中又飽含了多少政治之憂,民族之痛啊!縱觀歷史,有哪一個寫著離情閨怨的詞人能與之比擬。李清照是獨一無二的。
“不徒俯視巾幗,直欲壓倒須眉”,是她一生的寫照。沒有哪個女子能像她一樣,愛國愛民;也沒有哪個女子能像她一樣,才華橫溢。她是歷史畫卷上,那一株凄婉動人的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