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暴風雨后的一個早晨,一個男人來到海邊散步。男人一邊迎著海風走,一邊注意到,在沙灘的淺水洼里,有許多被暴風雨卷上海灘來的小魚。它們被困在淺水洼里,回不了大海,盡管大海近在咫尺。用不了多久,太陽就會把水洼里的水蒸發,這些小魚就會干死。
男人走著走著,忽然看見一個小男孩,只見他走得很慢,每走到一個小水洼旁邊伸手撿里面的小魚,并用力地把它們扔回大海。
男人忍不住走過去說:“孩子,這水洼里的魚成百上千,你救不過來的。”
“我知道。”小男孩頭也不抬地回答。
“那你為什么還扔呢?誰在乎呢?”
“這條小魚在乎,這條也在乎,這條在乎,這條在乎,這條也在乎……”小男孩一邊撿魚扔回海里,一邊回答。
……
幾天后,在一個霓虹閃爍的夜晚,小男孩被請到了東方攝影公司的總裁辦公室里。這個公司的總裁便是那個男人。他有一個大膽的構思,他們公司正準備拍攝一些拯救動物的照片,正巧前幾天總裁看目睹了小男孩“英雄救魚”,便想讓小男孩當主角來拍攝照片。
他們來到海邊,工作人員把小魚一條一條地放在沙灘上,魚兒們都掙扎著、跳躍著,“劈啪”地響個不停。小男孩看了于心不忍,心疼地上前撿起小魚,由后向前劃了個優美的弧線,就要將其扔回大海,只聽得攝像師大喊一聲:“停!這樣很好!”
小男孩頓時一驚,揮動的手臂停留在半空中,男孩別扭的動作邊定格在攝相機里。
相片很快便沖洗出來了,相片拍的效果還不錯,火紅的夕陽染紅了小男孩的頭發,男孩揮動的手臂停留在夕陽的一側,小魚身上的鱗片也熠熠生輝,整個場面充滿了詩情畫意。
這張相片經過放大、裁邊等攝像技術的處理后,貼在公路旁的宣傳欄里,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達到了老總預期的效果,自然,小男孩得到了一筆可觀的酬金。但美中不足的是,由于照相是在暴風雨后,拍攝到的沙灘有些狼藉,而且小男孩的動作有些僵硬,所以老總決定再拍攝一張更完美、更優秀的照片。
第二次拍攝時,小男孩似乎有些經驗了,他特地挑了一條最閃亮的小魚,由后向前扔向大海,使身體恰好形成一條優美的弧線。
這張相片又飛速地飛向大街小巷,飛向了雜志的封面,報紙的頭條,學校的黑板報上……一切都很順利,小男孩的酬金又漲了一倍。
小男孩成了家喻戶曉的大明星。人們都在談論著這個善良的男孩。小南海被一家家報社,電視臺請去拍攝照片,總是那個近乎完美的動作。
當這項拍攝工作進行到第N次時,工作人員又一次把一桶小魚放在沙灘上,小男孩并沒有動,只是漠然地看著小魚們在拼命地跳動。
“我想再談一下我的酬金問題。”小男孩對攝像師說。
“可我們已經談好了。”攝像師顯然有些不快。
“要知道,讓一個人一天到晚重復同一個動作是很累的,況且我平時時間也很緊,今天我還要接受中央電視臺的采訪……”
“酬金已經很高了,而且這本是一張公益相片。”
“我希望你們再把酬金提高5%。”
沙灘上的小魚一張一合張著嘴巴,維持著微弱的呼吸,身上的鱗片在夕陽照射下格外閃亮,它們只能躺在沙灘上,靜靜而無奈地聽著這場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