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的感想
呵呵網上怎么回沒有的東西呢,我幫你找 下面就是咯。
你可以根據這篇文章改一下就行咯,呵呵` 闡發這四點感想時,程老說:“在近代史上,洪秀全、孫中山等,都是頂天立地的歷史人物。
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創立民國,勛炳萬世。
但辛亥革命是不徹底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
我是從國民黨陣營里過來的人,國民黨當時并沒有統一中國。
只有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才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
近十年改革開放的成就世人有目共睹。
這也是社會主義事業健康發展的體現。
今天,我們紀念鴉片戰爭150周年的時候,中國人民不但站起來了,而且站穩了。
” “從辛亥革命以來,沒有一個黨像中國共產黨這樣,與人民群眾建立和保持著血肉般的密切聯系。
所以,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重任,領導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任,責無旁貸地落到中國共產黨的肩上。
” “在世界上,有的人以為中國是一黨專政,沒有民主黨派參政、議政,這是對半個世紀以來的中國歷史缺乏了解。
其實,遠在三十年代,民主黨派就與中共風雨同舟,從八年抗戰到建國前夕,中共與民盟、民建、九三學社等許多民主黨派建立起鞏固的合作關系。
建國40年來,這種合作關系不斷完善,目前又朝著規范化、制度化方向發展。
我是無黨派人士,多年來,我經常就國家大計方針在中共中央領導機關召開的協 程老語重心長地提出,紀念鴉片戰爭150周年,要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使廣大人民群眾了解這150年中國革命和建設的路是怎么走過來的。
在這150年中有多少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后繼,譜寫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這其間,愛國主義精神像火炬、像旗幟,照耀和引導著一代代中國人不屈不撓地英勇奮斗,才使中國從昨日的衰敗走向今日的復興。
一席話,把記者的思緒帶到25年前。
1965年,程思遠伴同李宗仁毅然從海外回到祖國懷抱,此事成為程思遠一生思想發展的重要轉機。
人們盛贊程先生冒著生命危險協助李宗仁歸國的義舉,程先生被譽為“杰出的愛國志士”。
他的義舉連同他的美譽已被載入史冊。
今天,由他來談談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問題,是最有發言權、最有說服力的。
記者不禁問道:“程老,目前有種‘對祖國也愛也不愛’的說法。
持這種思想的人認為,祖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河山壯美,人民勤勞儉樸,這些都很可愛。
但現在國家有不少問題和困難,一想到這里,又感到這個國家不太可愛了。
您怎么看
” 程老笑著答道:“這種思想當然不對了,對祖國不能‘又愛又不愛’。
我們的國家多么可愛呀
當前,國家總的形勢是好的,也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但是,黨和政府采取了不少措施,這些措施已經開始奏效。
另外,對這些問題和困難的性質、程度,也要有個清醒地分析。
這都是前進過程中出現的,是暫時性的,正在解決或逐步可以解決的。
” “如何對待國家的困難是檢驗一個人愛國主義精神的試金石。
諺語說得好,‘母親再窮,兒子也不會拋棄她去另找一個。
’‘鳥兒不會忘記自己的窩,人不應該忘記自己的祖國。
’國家在有困難的時候,更需要她的兒女們的忠誠和熱愛。
” 程老還主張,一個愛國主義者,應該具有遠大的目光。
說到這里,他風趣地講起一樁往事。
在他偕李宗仁先生歸國后的第六天,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見他們時,毛主席曾問他:“你為什么起名程思遠呢
”他答道:“要想得遠嘛。
想得遠,才能看到未來。
我和李宗仁先生就是想得遠,才覺得社會主義好,我們就回到祖國。
”毛主席點頭稱是,接著又說:“我給你取個字號。
中國古代有一位散文學家韓愈,字叫‘退之’,你名程思遠,字就叫‘近之’。
之者,共產黨也,靠近共產黨之意。
你看如何
”程表示感謝。
窗外春雨霏霏,萬物欣欣向榮。
程老祝愿海峽兩岸和海內外炎黃子孫繼承鴉片戰爭以來革命先烈的遺志,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竭誠盡力,為國家早日實現四個現代化竭誠盡力。
*
簡述新中國70年的發展變化
有錢人更有錢了,窮人沒那么窮了
朝韓關系的個人感言
“一天能兩次穿越三八線,這對誰來說都是難得的經歷。
而這次幸運的經歷也讓我親眼看到了朝韓兩國關系的真實狀況,并不想外界所想象的那樣嚴峻對立,相反,和解、合作的陽光隨處可以感受到。
” 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劉江永教授剛剛應韓國金大中總統圖書博物館之邀,參加了紀念南北共同宣言七周年發表系列活動。
正是這次訪問,完全打破了劉教授對韓朝兩國關系原有的印象。
長期以來,朝鮮在外界看來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國家之一,而將朝鮮半島一分為二的“三八線”也被想當然地想象成槍口對峙、鐵絲網漫長無盡頭的禁地。
兩國的首腦互存戒心,朝核陰霾、導彈試射的緊張空氣……這幾乎是所有外人心中對朝鮮半島現狀的想象。
而劉江永教授卻用他兩天來的經歷給筆者講述了一個出乎意料的朝鮮半島。
一日兩過“三八線” 十三日,劉江永教授與各國參會代表在金大中總統圖書博物館的安排下前往朝鮮開城工業園區。
從首爾出發向北行駛一個多小時,巴士開到了“三八線”韓國過境處。
“三層樓高的過境處就像是一個豪華加油站,有超市、休息室等設施,一樓過境處秩序井然,參訪團員很順利地辦完了過關手續。
只是這個過境處外面不能夠照相。
”劉江永教授說。
接下來,參訪團乘坐大巴,駛過三四公里的無人區來到朝鮮“三八線”過境處。
這里的設施略遜于韓國過境處,海關檢驗也由軍人執行。
軍人對參訪團員態度很友好,嚴格履行檢查職責后,禮貌地放行。
過關后再上大巴,開車不一會兒就到了朝鮮境內的開城工業園區。
園區內有工廠、醫院、消防隊等各種機構設施,路上沒有設任何路障,拉炮的拖車只是偶爾經過。
園區還有一些工地在開發建設中。
劉江永教授了解到,開城工業園區內主要是韓國人投資和管理的企業和工廠,從業工人則是朝鮮人,其中很多是來自平壤,他們一般每周回去一趟。
這個園區解決朝鮮的就業問題,已從二00五年籌建期的七八千人增加到現在的一萬五千多人。
園區第二期工程將建起一批以IT產業為主的企業和工廠。
將來韓國還將通鐵路到這里,按照兩國的規劃,鐵路將通過這里直達中國丹東、沈陽,更遠能到達俄羅斯等歐洲國家。
這無疑為韓國打破了陸路交通的屏障。
參觀了一天,參訪團再次穿過三八線順利返回首爾。
不掛國旗的開城工業園區 在開城工業園區,劉江永教授注意到這里沒有掛任何一方的國旗,只看到有藍色的旗幟上畫著朝鮮半島的地圖標志。
而且這里也沒有金日成和金正日的畫像,連朝鮮人人佩戴的像章也只在海關軍人和陪同人員身上見到,園區的工人并沒有佩戴。
這里的寬松、淡化政治的環境與政治氣息濃厚的平壤有著巨大的反差。
園區里的企業也和一般國際大企業一樣十分規范,有一整套接待參訪客人的程序。
朝鮮和韓國雙方合作人員之間也很融洽,不時開個小玩笑,整個參訪的過程輕松而有趣。
據韓方人員講,這里比兩年前有很大的改變,當地人的生活也有了不少改善。
金正日曾來開城工業園區考察,對這里的事業很支持,這是朝鮮釋出的南北之間邁向和解、合作方向的積極信號。
千人盛會紀念南北共同宣言 參觀了朝鮮的開發區,翌日,劉江永教授參加了主題學術研討,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家的專家學者就六方會談、美朝關系、東北亞安全機制、朝鮮開發區等問題展開了交流與探討。
韓國前總統金大中對參訪團非常重視,攜夫人專程與各國代表進行了午餐座談。
這位二000年促成“六·一五”南北共同宣言發表的政治家,卸任后仍積極推行對朝鮮的“陽光政策”,盡管朝鮮核試之后,他承受了巨大的壓力,但是他從沒有絕望,而是對美國做了大量工作,如今取得了顯著效果。
當晚,金大中再次露面出席了上千人規模的紀念活動,并且現場演講了近一個小時。
金大中談起韓朝關系十分動情,講話被人們自發的掌聲打斷了七八次。
參加紀念晚宴的國會議員、政府要員近兩百人,場面很熱烈。
最讓劉江永教授驚奇的是,開場演出居然不是韓流的勁歌熱舞,而是一出充滿政治意味的歌舞劇,從鐵絲網對峙到手拉手共赴奧運會,再到失散親人抱頭痛哭,最后再現金大中與金正日見面的歷史畫面,統一、和解貫穿始終。
劉教授注意到,會場上不斷放送著兩位首腦歷史相會的影像,在如此隆重的公開場合,金正日的形象非常正面,觀眾也很接受,絕非外界所想象的金正日在韓國被妖魔化的情景。
劉江永感慨地說:“這次經歷讓我感受到朝鮮在用更加積極的態度與韓國合作,韓國也有很大的促統輿論和民意在推進陽光政策,盡管十二月的大選在即,韓國仍能舉辦如此盛大的紀念活動,可以表明他們是下了極大的力氣在促進兩國的合作交流,韓朝兩國血濃于水的狀況超過想象。
” 除了對韓朝兩國關系的新認識,劉江永教授也深受啟發和觸動,他說:“韓朝兩國只有促統的問題,并已有著深厚的民意基礎。
而我們的兩岸問題卻還多一個‘反獨’。
假設在二00八北京奧運會上,兩岸能共同打出一面印著中國地圖的旗幟,那將是怎樣激動人心的場面
”
上一篇:孩子在家幫忙做家務的感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