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與中央財經的比較,各有什么特點?
如果要客觀比較這兩所高校,最權威的是用官方數據說話,不要道聽途說。
一、比地位:中財和貿大都是教育部直屬211重點高校,不過中財第一批進入了985創新平臺,還是國內首批49個培養高水平研究生試點高校之一;而貿大不是。
二、比名氣:貿大早于中財進入全國重點大學,90年代因國家對外開放曾名噪一時,在北京那個時代的人眼中,貿大的確是名氣很大的。
但近年隨著“外貿熱”下降,其有一直走下坡路的趨勢,而同期中財卻迎來蒸蒸日上的大發展時期,后進先上。
所以,目前真正在北京經濟界人士的看法,兩校在財經方面,是北大、清華、人大之后,基本一個檔次的高校。
三、比學科:中財擁有財經類院校唯一一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應用經濟學,包括會計學在內,其覆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11個,而貿大是兩個。
四、比實力:按教育部學位中心2009年組織的學科評估,中財的應用經濟學處于國內第3位,理論經濟學處于21位;而貿大的應用經濟學是第10位,理論經濟學榜上無名。
就經濟學方面的培養實力,說中財高于貿大應沒異議(至于那些毫無根據的雜說,不必信之)。
五、比就業:應該說中財、貿大都以就業好而著稱,在2010年著名的麥肯錫第三方調查中,中財就業和上財并列第六位,貿大也在前10。
不過,中財偏國有單位,貿大偏外企。
相對而言,外企的特點一是待遇高,二是一般集中在一線發達城市,據此認為貿大的就業質量顯得更高一些。
六、比出國留學:一般意義上,因為貿大的“外”的特點,理論上應該比中財出國更有條件。
但目前看,出國留學對學生并不是難事,一些一般院校的學生只要愿意走1+3的路子,幾乎人人都可以。
這里面應重點比較公派留學,因為中財進入了公派留學培養高水平試點高校,的確會比貿大機會多一些。
綜合各方面因素,中財和貿大目前還是一個檔次上的高校,都是很好達到學校,但各有所長。
從這個角度,在其中選擇的話,唯一可比的就是專業。
如果學國貿、法商學,肯定貿大好,如果學金融、保險、會計、財務管理、財政、稅務、經濟學等,首先選中財。
另外,客觀說在貿大學經濟,外語加強有底蘊,這是貿大保持良好就業態勢的一個方面。
另一個方面,個人感覺貿大的就業辦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很有效率,值得中財學習。
至于上財,個人覺得也是不錯的學校。
其相對中財,由于學校發展比較平穩(中財曾受文革沖擊一度停辦影響),各學科發展比較均衡,教育也比較西方化,學校又處于中國的經濟中心城市上海,加之校方招生、就業宣傳都是財經院校中做的最好的,至少在長三角打出了很大名氣。
其拳頭專業就是會計學,與中財的金融類似,學科做的很發達,Acca、cga、CPA、美國會計、會計電算化等有很多方向供選擇,也是值得一讀的。
根據廣受中學生喜歡的《高考金刊》有關招生辦推薦,認為目前中財、上財、貿大是財經院校的三駕馬車,是財經第一集團的高校。
目前,這三所高校的校方保持著不錯的交流,或許是同行相輕吧,不知為什么會有一些學生在網上罵戰不停,抬高自己,壓低別人,攻其一點,不及其余,相互貶損,甚至到有失偏頗的程度。
這里面也可能有少數別有用心之人的挑撥煽動。
對這些,個人覺得校方應引起重視,做好學生引導工作。
相信誰有更博大的胸懷,能夠海納百川,取長補短,誰就擁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也奉勸學生們安心讀書,做強自己,才是正道。
因為不用說這幾所財經院校,就是清華、北大,培養出來的學生也是良莠不齊。
學校是一方面,學生自己將來要做什么,才是真正應該討論和認真思考的事情。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一些專業的就業前景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整體就業不錯,學校的就業指導很給力,加之校友資源幫助,近三年就業率都很高。
至于你所列的會計學(含ACCA和CGA方向)、金融工程、金融學,都是學校很好的專業。
能上會計和金融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就不要考慮。
會計學去四大的很多。
金融則主要是銀行、證券。
毛金明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友嗎
的行政管理(含)學的是什么內容啊方案一:您如果只想進海關,崇尚穩定壓倒一切,建議報考(即將升為本科學院,改名為),畢業后95%的可能性進海關。
方案二:您如果想學知識、進海關兼顧,并且愿意吃苦,愿意參加競爭,建議報考的行政管理學院。
畢業時有30%的可能進海關,10%可能有比海關更好的前途。
方案一的優缺點:優點一是畢業時有95%的可能進海關(剩下的5%是因為成績問題,校方有規定成績太差的不能到海關隊伍里)。
優點二是省心,參加公務員考試只是走個形式,不是真的與其他院校的畢業生爭搶100:1的名額。
爭議一:學校資質無法與比。
長期以來只是一個大專學院,04年向提交的《關于申請將升格為“”的函》,2007年有90%的可能升本科成功,為確保專家評審團審核通過,現在正在大量,并與聯合簽訂了“幫助籌建的協議”,僅2005年1年,引進正教授6名,引進大量兼職教授。
一時間有名師云集狀。
即使如此,仍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不在一個檔次上。
爭議二:,統一服裝、統一作息、統一內務。
這對于家長來說、對于海關來說,加強對學生的都是好事,有利于塑造人,提高紀律性,培養良好生活習慣,保證學生不會學壞。
對學生本人來講,可能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爭議三:課程范圍窄,主要是海關業務、稽查、審計、法律、稅收等等,沒有在教育界創品牌、創精品的學科。
缺乏一種大氣。
方案二優缺點:優點一: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是教委直屬院校,牌子硬,即使進不了海關,與全國的考生競爭時也不會氣短,有較強的競爭力。
優點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有大量的精品課程,擁有一大批非常出色的老師,在國際貿易、金融、外語方面人才濟濟,即將副課也有像這樣全國知名的教師。
學生在這樣可以接受真正的大學教育。
如果努力的話,有機會成長為非常優秀的人才。
優點三:人脈廣,以為例,在副部級有兩位是經貿大學的校友,司局級更是數不勝數,您如果從經貿大學畢業,會在商務、外交、金融等各行各業擁有豐厚的校友資源。
優點四:學校在鬧市區,北四環以里,即使在北京也算是好地方、富人區,生活、學術交流、交往方便順暢。
與上海關校的偏居一隅郊區校區不可同日而語。
學校中漂亮MM非常多,外國留學生也非常多。
缺點一:現在的畢業生不包分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行政管理(含海關管理)2003年是最后一批海關包分配的畢業生。
此后的畢業生和其他學校的考生一樣,必須參加競爭激烈的國家公務員考試。
行政管理學院的學生200
【第4句】:200
【第5句】:2006三屆都是30%左右的畢業生進入海關,很多人由于無法在激烈的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勝出,只能進企業,學無所用。
課程簡介:經濟、管理、法律、外語、行政。
有特色的一點是,經貿大學的外語水平教學質量非常之高,以至于很多經貿大學非英語專業畢業生的水平與其他院校英語專業的學生不相上下。
當然學生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
沒有天上掉餅的好事,這么高的外語水平要付出巨大的汗水。
推薦選擇方案一,推薦的理由是基于這樣一個判斷:大量畢業生難以就業的局面在未來10年內不會難以改善,還是穩字當頭吧。
不過報考時一定小心,因為上海海關學院也培養非海關類人才,所以有一些專業是不進海關的,如報關員等等。
報考時一定小心。
當然如果您能考600分左右還是不要屈才,推薦上我的母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上一篇:對你好你卻不知道感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