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父母立碑有什么講究
墓碑上所刻碑文,字的大小也要符合魯班尺上的吉祥數(shù)字。
通常大字10cm或
【第10句】:5cm,小字3cm或4cm之間。
10cm進寶。
【第10句】:5cm納福。
3cm財旺。
4cm登科。
這些字的大小與碑身比例協(xié)調,又寓吉祥之意。
墓主的家人,在心理上從中可以得到慰籍。
墓碑的石材選用,過去的大理石漢白玉,經不起風雨,極易風化。
而今已被材質精美,有亮度和硬度的花崗巖系列所頂替。
在色彩斑斕,材質堅固的花崗巖中,較受客戶青睞的有印度紅、珍珠白、山西黑。
印度紅,象征著高貴、華麗、火紅的年華,輝煌的事業(yè);珍珠白,象征著純潔、淡雅、絢麗的人生、不盡的哀思;山西黑,象征著莊嚴、凝重、不朽的精神、深切的懷念。
墓碑的書寫,其內容比較豐富。
包括風水情況、籍貫、姓名、身分、生卒年月日、子孫、立碑人、安葬或重葬的日期。
1. 風水情況,墓碑的左邊稱為龍邊,是碑體重要的部位。
這里要書寫山向及山向線度、分金線。
如“立癸山丁向兼子午二分用丙子分金。
”其目的,為告示后人,即或遇到自然災害的洪水沖刷,或戰(zhàn)爭破壞,后人仍可依碑上的風水情況文字,找到原來風水方向,重新立碑。
明 孔貞運《明資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書節(jié)寰袁公偕配誥封夫人宋氏合葬墓志銘 》:“(袁可立)葬之日為崇禎丁丑十二月二十七日,墓在郡城南,去祖塋二里許,即勅建之塋道,旨同隧者也
”2. 籍貫,在移民較多的公墓里,尤其客死他鄉(xiāng)的人,在墓碑的左、右角最顯眼的部位,都要刻上原籍的省、市、縣名,也有的只刻地區(qū)和村名。
這是對故鄉(xiāng)的眷戀,也為后人及親友掃祭時,尋找墓位提供了方便。
明 孔貞運《明資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書節(jié)寰袁公偕配誥封夫人宋氏合葬墓志銘 》:“按狀:公諱可立,字禮卿,別號節(jié)寰。
先世居鳳陽,始祖榮,國初以戰(zhàn)功屢調堅城衛(wèi)百戶,即今睢陽衛(wèi)也。
遂徙于睢,代以德望著。
”3. 姓名,寫在墓碑中心部位。
這里稱“中榜”。
在書寫墓主名字時,其字數(shù)多少,與風水吉兆相關聯(lián)。
為尊敬長輩,過去加了許多尊敬的詞,如父親稱考、顯考,母親稱妣、顯妣,男子加公、府君,女子加氏、孺人。
而且字數(shù)多少依“生、老、病、死、苦”五個字循環(huán)應用。
其中以落在六、七、十一、十二、十六、十七的“生”、“老”二字上為吉利。
落在“病”字上中等,落在“死”、“苦”二字上,則不吉利。
所以擬中榜之字時,盡力用吉兆格式的數(shù)字。
如:“澄新江社十九世浩封奉政大夫考泉源邱府君佳城”,長達21字,正合“生”格,最為吉利。
如果夫妻二人名字寫在碑上,則按左尊右卑來排列,男左女右。
民國二十二年《河南通志·睢縣采訪稿·陵墓》:袁尚書可立墓在(睢州)城南五里,駱莊南里許,碑刊明資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書袁節(jié)寰(袁可立)墓。
4. 生卒年月日,寫在中榜兩旁,仍依男左女右,年月日能寫齊全最好。
因為日久年深,戶口注銷,傳來傳去,隔幾代要找到先人生卒年月日,則十分困難。
明 王鐸《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節(jié)寰袁公神道碑》:“皇帝御天下之七季癸酉十月十一日,資政大夫兵部尚書節(jié)寰袁公(袁可立)終于家。
”5. 立碑人,包括子女、親友、團體,都應寫在碑的虎邊,即右邊。
其子女應全部寫上,已故子女可在名字周邊加框。
仍是依輩份長幼,自左至右排列。
也有不愿流露姓名者,可寫子女敬立或叩立、百拜敬立。
明 孔貞運《明資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書節(jié)寰袁公偕配誥封夫人宋氏合葬墓志銘 》:“大明崇禎十年歲次丁丑十二月二十七日男樞(袁樞)泣血納石”。
6. 造墓或重建墓時間,刻寫在碑的虎邊。
中國記載時間的文字很多,有公元、農歷,時節(jié)寫冬至、清明者居多。
年代日期亦多用干支。
天干中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與地支中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結合起來,用以表示歷法上的日子或月份。
如甲子、乙丑……。
還有些文人將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用十二個月均分,每個月另有名稱。
如一月稱孟春,二月稱仲春,三月稱季春;四月稱孟夏,五月稱仲夏,六月稱季夏;七月稱孟秋,八月稱仲秋,九月稱季秋;十月稱孟冬,十一月稱仲冬,十二月稱季冬。
父親三周年祭文
三年前年的今天,父親永遠離而去。
親愛的父親,開我們三年了。
在你離開的這三十月里,越來越增加我們對您無盡的思念,越來越增加我們對您深深的敬仰。
在這1095天中,您的音容笑貌、身姿背影、點點往事,每天都在我們的眼前。
父親出生在災難深重的年代。
幼年之際,爺爺就撒手而去,撇下奶奶和您們兄妹四人相依為命、艱難度日。
堅強的奶奶硬是從牙縫里擠出錢來供您到開封二師專修音樂。
您天資聰慧,在校期間刻苦鉆研,勤學苦練,練就了扎實的音樂功底。
畢業(yè)后,您先后在密縣三中和我縣的橫水高中、老城高中等校任教。
您無論是教音樂課還是歷史課,其精湛的教學藝術、優(yōu)秀的教學成績都贏得了師生們的贊嘆和當?shù)厝罕姷淖鹬亍?/p>
多年來,在您任教過的地方,當?shù)氐娜罕娺€仍然記得那位多才多藝、德高望重的“老師”。
父親您從恢復高考到退休前一直擔任高三畢業(yè)班班主任。
您就像一位優(yōu)秀的導演,將班級管理演繹的如詩如畫,讓人嘆為觀止,您所帶班集體多次受到縣委、縣政府的表彰。
您略通醫(yī)道,學生們有個小病小疾,就親自為他們開藥、熬藥,精心治療。
您常說,鄉(xiāng)親們出門在外,不容易,我們要多幫助。
只要有鄉(xiāng)親到老城住院,您都要三番五次地前往探望、介紹醫(yī)生,提供爐灶、鼎力相助。
父親您在孝敬老人方面也是我們這些后輩的楷模。
您每次回家都要到奶奶床前問寒問暖。
為了提醒我們,您專門用紅紙寫下了“每天吃飯前不忘給奶奶送飯,每天回家探望奶奶一次”幾個大字,貼在我家的廚房里。
您常常對我們講,我們全家永遠不能忘記奶奶的大恩大德。
您還經常引用“母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百善孝為先”的古訓教導我們。
久而久之,孝道教育已深深地印入我們的腦海中,成為我們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父親您一生歷經艱辛,為子女的養(yǎng)育和成才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由于我們兄弟姐妹多、您工資又低,多年來經濟拮據(jù)、生活困難。
隨著我們的成長,人多屋少,成了我們家的一大難題。
為了徹底解決困擾我們家長達幾十居住問題,您毅然借債買了一處新宅。
在您的帶領下,我們全家人白手起家、勤勤懇懇,靠自己的雙手還完了債務,實現(xiàn)了溫飽,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后來,我們兄妹陸續(xù)參加工作,您對我們要求甚嚴,無論在家務農的還是在外上班的,一定要守法經營、積極進取、誠實做人。
在您的教導下,我們兄妹幾個都已成家立業(yè)。
如今、黨恩普照、我們家家道殷實,子女成才,操勞一生的您終于可以衣食無憂、安度晚年了。
可嘆,蒼天無情,2007年4月5日父親您病勢有加,榮歸佳城。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此情此景,怎不讓我們這些子女痛心疾首。
父親走了,您真得走了。
您一生清貧,沒有給我們留下什么物質財富,但卻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我們一定遵從您的教導,用孝心侍奉我們敬愛的母親,使她老人家安享晚年;用愛心團結好我們姊妹六人,有事同商,有難同幫;用關心教育好我們的子女,使他們健康成長,學業(yè)有成。
值此家父三周忌日,我們全家特請戲一臺,以祭典父親的在天之靈。
父親:您安息吧
我們不會辜負您的期望,我們將永遠銘記您的大恩大德。
您是我們的好父親
來世,我們還做你的兒女
親人去世三周年有什么講究
三周年是逝者最后一個特殊的祭奠禮,又叫釋服禮,是非常隆重的。
可以立碑。
要準備一些貢品,生前喜歡的東西也可以供上,上香敬酒。
可以請親朋參加,可燃放鞭炮,要多燒紙錢,可以是房子、汽車、家電等等。
。
。
。
寫給父親逝世三周年的深度短文
父親生于一九三八歷九月十六日(?),卒于二零一農歷十一月日,享年七十三歲轉眼間父親離世已三年了。
三年來父親的音容笑貌、舉手投足、諄諄教誨經常浮現(xiàn)眼前,也時常會在夢中相見。
確切地說,連父親也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天
我也曾問過父親兄弟三人中唯一在世的二伯,他也不知道父親的生日。
但人總得有個生日吧,于是媽媽的生日也便成了父親的生日一起過了。
父親童年不幸,歷盡苦難。
父親兄弟三人,父親最小,在其六歲的時候先后失去雙親,從此,寒九三伏,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在同齡孩子圍在父母膝下撒嬌時,孩提時的父親即已飽嘗人間疾苦,后期又和大伯二伯分離,無家可歸,幸虧被離家二十多里的一戶好心人家收養(yǎng),從此雖然有了所謂的“家”,但生活的艱辛和缺少父母疼愛的幼小心靈,依然伴隨著辛酸和凄然
直到在18歲參軍入伍的時候,在公社武裝部的政審過程中,才偶然的與二伯相聚,在那個物質生活非常匱乏的年代,生存才是第一需要,雙親已故,兩個哥哥尚幼,除了父母那會有人記得父親的生日
應該說父親的人生從小開始就充滿了坎坷和磨難。
父親性情溫和謙遜,慈愛有加。
可能是因為童年的不幸造就了父親成年后堅韌不屈和溫和的性格,父親是出了名的好脾氣,從小到大的記憶中從未見過父親生氣發(fā)火,總是和顏悅色,一臉的笑容,即使我們做錯了什么事,也從不打罵,甚至沒有大聲的呵斥,但事后會給我們講很多做人的道理,從小沒有得到父母疼愛的父親,將自己所遭遇的不幸埋在心底,根本不舍得的打罵子女,只是加倍的疼愛我們。
父親堅韌頑強,宅心仁厚。
父親自6歲離家,18歲參軍入伍,退伍后在村里擔任了多年的村干部,人緣極好。
文革時期村內的派系斗爭、自己親手培養(yǎng)的村干部離心離德,還有村內強勢人家的欺侮……,所有的這些事情父親總是大度的包容,豁達置之,從不耿耿于懷、與之計較,表現(xiàn)出了堅韌頑強的性格。
“是非曲直任評說,日久自然見分明”。
果然多年之后各自都有了不同的結果,至此我便明白了許多做人處世之道,但更佩服父親的寬大胸懷。
父親與人為善,不貪不占。
父親性情隨和,做事講究原則,擔任村干部多年,從不占集體的便宜,口碑很好。
80年代在鄉(xiāng)里上班時,辦公室同事敞開的抽屜里,放置了大量剛收的還未來得及清點的現(xiàn)金,父親發(fā)現(xiàn)后便找來鎖將其鎖上,等同事回來后再交給他,為此同事非常感激,即便多年后同事和父親回村務農也一直保持深度交往。
父親善良熱心,樂于幫忙,南莊北疃、鄰里之間遇人有求,總是力所能及,傾心相助,鄰村一戶人家因為父親幫了其大忙,至今還一直當親戚走動。
父親知書明理,豁達樂觀。
父親雖然讀書不多,但明事理、辨是非,更是寫得一手好字,在那個年代的村里也算是文化人了。
應該說童年的磨難和坎坷對父親影響很大,望子成龍,跳出農門應該是那個時代父親的美好愿望。
我們家中子女多,都是出生在60-70年代困難時期,當時的物質條件和生活水平極差,解決全家人的溫飽是父親的第一要務和主要責任,但父親(除大姐外)都能將每一個子女送到學校讀書,生活雖然艱辛,但父親卻想方設法培養(yǎng)我們學習,讓我們盡己所能完成自己的學業(yè),體現(xiàn)了父親對我們子女的殷切期盼。
記得我在讀小學三年級的時候,老師讓第二天帶2元錢的書費,否則不讓到校,因要的很急,父親一大早就去鄰居家借了錢給我而沒有耽誤上學。
在讀初中的時候,家中條件已好了很多,父親當時也到了鄉(xiāng)里工作,離學校也很近,于是隔三差五地給我改善伙食,而自己卻省吃儉用,只是我很不爭氣,貪玩厭學,最終也沒有達到父親的預期。
父親一生勞苦,甘受清貧。
媽媽去世后,本想讓父親來城里居住,但父親只住了二十多天就掛念著家里的菜園回去了,本來說好回家收好菜后就回城居住,不曾想那次的回家竟成了永別。
我不是那種有能力的人,沒有金錢給不了父母物質上的滿足和保障;沒有權勢給不了父親家祖的榮耀和驕傲;所以多少年來父母一直住在老家普通的房子里,居住條件和環(huán)境始終沒有得到改善;即便還有一點想讓父母過上好日子的心思,有時也力所不及,能做到的只能利用空閑的時間,盡可能地多回家?guī)滋耍M可能地滿足父母的簡單需求,盡可能地讓父母滿意,但最終也沒有讓父母達到物質生活的隨心所欲,想起來真是愧疚
父親善解人意,細心體貼。
自2006年母親手術后病情轉移,父親就再也沒有離開過母親,雖然家里不再種田養(yǎng)畜,但閑不住的父親仍然整理著菜園,間或在路邊種點紅薯、黃豆;一旦母親需要趕集、串親,父親就會用三輪車載著母親一同前往。
尤其是在母親病重期間,身體每況愈下,幾乎每周都要去醫(yī)院打針或是輸液,父親總是獨自陪伴,從來沒有麻煩子女;后期母親痛疼難忍,整夜的都睡不好覺,父親總是盡心服侍,日夜操勞,從未提出讓子女回家照顧,父親將所有的重擔都挑在肩上,不向我們提出任何要求,不給我們增添任何負擔,獨自一人,默默地承受著這一切。
“可憐天下父母心”,不曾想在母親去世的兩個月后,歷盡磨難本該好好享受生活的父親竟追隨母親而去……。
父親關心子女勝過關心自己,總希望我們都過得幸福。
記得剛轉業(yè)時,面臨著工作、 孩子上學、購房等多重壓力,對我來說應該是困難時期,父親曾多次問起我的房貸和工作情況,看得出父親很擔心我當時的經濟能力和生活質量,而每每聽到我房貸的壓力減輕及經濟條件好轉之時,父親就會表露出欣慰的神態(tài)。
父親的一生雖然極其普通,也沒有給我們留下什么值錢的東西,但他那種堅韌頑強、善良寬容、樂觀豁達的品格是我們寶貴的財富;雖然從小飽受磨難,但決不向命運低頭;雖然家境清貧、但勤勞苦干,用微駝的脊梁擔負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父親的這些優(yōu)良品質對于我們來說,就是無形的、寶貴的財富。
有父親在身邊的時候,我們沒有覺得什么,看到父親身體尚好,還年輕,總認為時間有的是,有些想法和計劃沒有付諸實施,一再地拖沓,最終留下了深深的遺憾。
憶往昔,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那時為了所謂的工作,總能在心中找出各種各樣的理由為自己解脫,而減少了回家和父母團聚的機會,如今已是“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真是痛心之極。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來得及好好孝敬父親,就已離我而去了,以后即使有再多的時間,也無法孝敬雙親了。
沒有父母的孩子,生活中少了不少的色彩,逢年過節(jié)、喜慶之事總與別人有不一樣的感覺,平添了一絲淡淡的憂傷和思念;平時即使有再多的想法也得面對失去雙親的現(xiàn)實。
人們說:“時間是療傷最好的藥物”,對我來說,時間并不會真的幫助我解決任何問題,它只是把原來怎么也想不通的問題和事情慢慢地淡化,變的不再重要了;時間讓我逐漸習慣了孤獨,學會了堅強;時間讓我明白了人生無常、世事難料;時間還讓我學會適應并接受所發(fā)生的一切。
父親的突然離世是我一生至今的最痛,三年來每一次撰文祭父都是對我心靈的洗禮,也最能觸動心靈深處最痛的記憶。
“當你真正感覺到痛的時候,才知道‘痛’是什么”,這種感覺無以言表,只能親歷感受。
花開自有花落時,天地茫茫兩不知;又是一年大雪日(父親于大雪節(jié)氣的晚上離世),獨思父親淚濕巾。
爸爸,三年來家里一切都好,所有家庭幸福美滿;嘉(稼)已上了一所較為理想的大學;瑞(佳庚)也已上小學二年級,聰明好學,成績優(yōu)異,這個圍棋比賽還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您就放心地走吧。
爸爸,今天兄弟姐妹和所有的親朋好友均到您的墳前看望您,就連二伯也親自到了您的墳前,并給您送去了很多的紙錢和您所需的用品,足夠您在天國終生的享用
聽老人們講,去世之人過了三周年后,魂魄也將遠去,因此在父親去世三周年之際,特撰此文以示紀念,并向父親作一告別。
祝福父親在天堂的生活開心快樂,事事如意
一切都已過去,生活還將繼續(xù)……。
不孝兒
老人去世3周年為什么是個重要的忌日
燒三周說明喪家為老人三年守孝圓滿,盡了義務。
燒三周所有祭奠禮儀結束。
古代,有居喪制度。
居喪是孝子們在親人去世后的一段時間內,在生活等各方面的節(jié)制。
以此來表達對逝者的哀悼、思念。
傳統(tǒng)習俗認為,嬰兒出生之后三年不離母親的懷抱,時刻需要父母的照料,父母故去后,兒子也應該還報三年,即居喪三年。
居喪三年內,孝子不能在家居住。
需要為父母守墓。
在父母墳前搭個小棚子,穿孝服,睡草席、枕磚頭土塊,以此表達對父母的懷念。
守墓禁忌,不能外出應酬,不能在家居住,不能飲酒,不能吃肉,夫妻不能同房,不能洗澡,不能剃頭,不能更衣,春節(jié)不能貼紅對聯(lián)。
但是禁忌可以變通,例如,有疾病,年老體邁可以不必拘禮。
忠孝不能兩全,對國家的“忠”,就是對親人的“孝”。
沒有國,哪有家
如果國家進行征召,必須服從國家征召,為國出力。
為父母立碑碑文怎么寫
為父母立碑,碑文怎么寫
親人離世三周年心情說說
兒子,收到你禮物我們動,你懂事了長大了,心里惦記著爸媽,你這么孝順,我們的辛苦真的沒有白費啊。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現(xiàn)在的大環(huán)境浮躁,我們其實好擔心你擔心你也被我們寵城一個自私自利順父母心里沒有父母的孩子,但是,你太領我們驕傲了。
你不是
爸媽從這件事情看出,你是一個孝順的,懂事的孩子。
我們很欣慰,爸媽為你自豪
你這么懂事這么細心這么貼心,比很多女孩子還強,爸媽在朋友們當中,都倍有面子,爸媽以你為榮這么說,對孩子又是肯定又是鼓勵更是鞭策
兒子將來會出息的
同學聚會不能參加遺憾的語句
得知辦同學聚會真的好開心吶,大家身體事業(yè)都還順利吧.在這么難得的一天,我卻因為些不得已的事,不能陪你們度過,真是遺憾.沒關系,以后還會有這樣的機會.我把祝福帶給你們,希望大家以后無論在哪里都能惦記著彼此,無論在哪里都不忘我們在一起的日子.最后,我相信我們的以后一定會更加美好.祝大家今天玩得開心.
上一篇:父母對姑娘出嫁有感言的詞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