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過節感想怎么寫
篇一:重陽節親子活動感想“重陽節”親子活動感想農歷的九月初九是中國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重陽節,又叫“老人節”,是一個屬于敬老愛老的日子。
作為黃**的家長,通過參與**第二幼兒園組織的“重陽節”的親子活動,見證了孩子在活動中能積極主動地孝敬老人,并能分享她在活動中的歡樂體驗,讓我們切身感受到孩子們成長的可喜變化。
活動當天,林老師和蔡老師帶領孩子們表演的精彩節目贏來了一陣又一陣的掌聲。
最令我感動的就是最后一個互動的環節,把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由小朋友們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捶捶背,敲敲腿,唱唱歌。
此時現場所有的老人們都開心地笑了,家中的“小王子”、“小公主”現在也懂得孝敬老人了,做家長的無不為之動容。
人生最美夕陽紅,沒有人會永遠年輕,我們老年人擁有的是智慧和經驗,別說老年人愛啰嗦,每一句話里有真情,每一個字也是渴望,我們只想與子孫多點相處的時間,多一些相聚的時刻,可以知道孩子們的生活,為孩子的幸福開心,為每一個親人祈福。
只要孩子們過的好,老人心中就無所牽掛了。
當兒女一天天長大的時候,我們也在一天天衰老,思念和擔憂的心時常掛在心頭,子孫們的一句話,一句問候,就能溫暖我們老人的心。
現在的孩子都是各家的寶貝,優越的生活條件使他們成為最幸福的一代,培養教育他們是國家社會和各個家庭的重大課題,從幼兒園起就要打好基礎。
敬老、愛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第二幼兒園開展的這一活動對孩子就有很好的教育意義,希望孩子們能把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代代相傳。
篇二:重陽節感悟重 陽 述 懷一年一度的農歷九月九日,即傳統的重陽節來到了。
農歷九月九日,為何稱為重陽節
因為古老的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
古人認為重陽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并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了。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
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和登高相聯系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
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
之后,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之為菊花節。
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
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
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長壽,賞菊有祝福老人安康之意。
古代還風行九九重陽插茱萸的習俗(茱萸可入藥、制酒,養身、祛病,古人還認為茱萸可避邪除惡),所以又將重陽節叫做茱萸節。
唐朝詩人王維曾寫過一首七言絕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維這首七言絕句,意境深遠,頗耐人尋味。
在民俗觀念中,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
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尊老、敬老、愛老、助老。
因此,重陽節又多了一層新含意,實在是太可貴了。
今又逢重陽,我情不自禁想起偉大領袖毛澤東的詞 》:“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廖廓江天萬里霜。
”反復回味毛主席這首詞,越發覺得:“今日又是天艷陽,清風送爽菊花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歲歲重陽好時光。
重陽登山遠眺望,人生道路多漫長。
回首崢嶸歲月稠,笑對夕陽不彷徨。
篇三:重陽節的心得體會過重陽節的心得(1)八12班姓名:今天是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
我準備幫奶奶洗一次腳,因為從小到大都是奶奶給我洗腳的。
我記得每一次都是奶奶把腳盆拿到我面前,輕輕地揉著我的腳,那感覺真是太舒服了。
晚飯剛吃過,我早早地就把洗腳盆和毛巾準備好了,準備給奶奶一個驚喜。
這時奶奶突然走進來了,我立即把洗腳盆和毛巾端到奶奶面前說:“奶奶,我想為你洗腳。
”奶奶笑得合不攏嘴,開心地說:“好孩子,真是奶奶的乖孫女
” 我先讓奶奶坐在凳子上,放上滿滿一盆熱水,用手感覺感覺,水溫差不多了。
然后再蹲下來輕輕地把奶奶的鞋子、襪子脫下來放在一邊。
“奶奶把腳放進來吧
我會好好伺候你的。
”我開心地朝奶奶一笑。
當我的手摸到奶奶的腳時,不禁心里一顫,原來奶奶的腳是那么粗糙。
是啊,奶奶辛辛苦苦勞累了一輩子,到現在還要天天給我洗腳,我心里真是慚愧啊
我慢慢地把奶奶的腳洗了一遍,然后輕輕地按摩了一遍。
我很認真地對奶奶說:“奶奶,我以后天天給您洗腳。
”奶奶開心地笑了。
重陽節的心得(2)明天就是重陽節了,預祝天下的老人健康幸福快樂,長命百歲
都說家有一老賽過一寶,現在才明白其中道理,家里的老人讓你想想就感覺溫馨也生出對家的無限依戀,每當夜幕降臨,暢游車流中,萬家燈火中總有一盞燈是為你而留的,心中頓時有一絲絲暖流緩緩的淌過??重陽節快到了,想起我的奶奶、姨婆還有爺爺,希望他們在天堂里快樂安康
時常會想起他們,會夢到他們,相信他們在那里一定是快樂安好的,在我還是個毛毛頭時,奶奶常把我接回來和姨婆一起把我帶大,我的童年無憂無慮,她們對我寵愛有加,特別是姨婆對我偏心偏得是地球人都知道最遺憾的,在我還沒開始工作賺錢她們就都走了,雖然這些年我總是盡我所能為她們做佛事,總彌補不了心中的缺憾??到現在還記得姨婆看到我就說阿囡啊??放學后每天偷偷給我買奶油小方還叮囑不能告訴表妹??過年奶奶為了勸說我去表姐家作客需要先答應我的條件---買連環畫外帶拷扁橄欖,我才同意去的??奶奶做的五彩圓子,青團,松糕??在我的記憶中那是空前絕后的美味隨她一起走了??樹欲靜而風不止,??抓緊時間,多陪陪家中的老人,陪他們多聊聊,哪怕多一個電話,以后都會少一個遺憾??重陽節的心得(3)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也是“老人節”,為了表示我們對老人們的敬愛,所以學校開展了一次活動,就是到我們學校附近的一所老人院去為里面的孤寡老人門一起慶祝重陽節,為他們獻愛心。
這次活動可隆重了。
由全校師生一起去慶祝。
一路上少先隊的隊員們吹著號、打著鼓。
這聲音震耳欲聾,仿佛它那小小的鼓點還表現不夠它滿腔的喜悅。
我是一名攝影小記者,我用那小小的照相機跑前跑后的為他們留下了許多精彩而美好的瞬間。
不一會兒隨著這雄偉的聲音,我們來到了敬老院。
敬老院里面的爺爺奶奶們都用一張張慈祥的笑臉接待我們。
隨后,我們就開始表演節目了,首先是一年級的唱歌表演;二年級的朗誦??節目就這樣順利的進行著,時間也一步步推移著。
活動結束了,我們也順著來路回校。
經過這次的慶祝活動,讓我有了許多的感受重陽節是個很重要的節日,這個節日能讓我們為老人們、長輩們做力所能及的事,讓我們獻出自己的一片孝心,獻出一份對老人的敬愛,讓他們都能夠快快樂樂的安享晚年,讓他們無憂無慮的生活著。
重陽節的心得(4)每當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時節,中國人又一次迎來了一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
重陽節是在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舉辦,那時的老奶奶們在縣村里跳舞、唱歌為自己過重陽。
九九重陽正趕上豐富多彩的秋季,它也染上了秋天的五彩和美麗。
“九”包蘊著長久,吉利,祝福老人們延年益壽,健康。
“九”代表著中華人民的喜悅、興奮。
重陽節的種種風俗習慣,不辜負這大好光景,增添了這個秋天的快樂,有多少人畫上了這個秋天的快樂,為多少人畫上了一絲微笑,它看不見,摸不著,要發自內心去感受。
重陽節它又可以稱為茱萸節、菊花節,甚至“野餐節”。
秋天是野游的好季節,可到郊外去“采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對身體有益的活動,這是對身體非常好的哦。
我國已經把九九重陽節定為老年人的節日。
同學們,九月初九時,你為爺爺奶奶做了什么,怎樣讓他們過得難忘,快樂呢
聽聽我的親身經歷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頂上??到處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層厚而蓬松的金沙,金燦燦的,亮晶晶的。
我看了看日歷,原來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陽節呀,是奶奶的節日,我怎么會忘了呢,應該向她送什么禮物呀。
我想了好一會兒,想不好呀。
正當心情煩躁時,我隨手拿了一張報紙,看見了“重陽節”這三個字,真是喜出望外,我認真地閱讀起報紙來,報上清楚地寫著每當重陽節時,做孫子孫女的應該陪自己的爺爺奶奶出去到郊外散散心,吃吃糕點,看看菊花,這就是最好的禮物,體驗這個秋天帶來的幸福。
看了這張報紙,我的心里有了小算盤。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奶奶的記性就笑著說:“奶奶,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
”奶奶疑惑地說:“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
”“不是,不是,我生日早過了好幾個月了。
”奶奶又思索起來,“難道今天是國慶節
”“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陽節,是你們的節日。
”奶奶恍然大悟,笑了。
我又繼續說:“我陪奶奶到郊外去吧
”我攙著奶奶走了。
我和奶奶一邊談,一邊走,走得更遠了。
我們看著清澈池水,飽覽壯麗山色,頓時感覺神清氣爽。
我陪著奶奶不知不覺度過了重陽節。
天暗下來了,媽媽爸爸回來了,還帶了一袋糕點,可真是雪中送炭啊。
正準備給奶奶過老年節。
上面綴著各種花紋,有的是嵌著幾棵小草??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嘗起了糕點,可好吃了。
奶奶笑了,像年輕了五年。
一家人嘴里甜甜蜜蜜,心里更加甜蜜。
爽朗的笑聲傳遍了??重陽節的心得(5)助人為樂是我國傳統的美德。
這個暑假學校開展了“助人為樂”等活動,做點什么好呢
聽說敬老院的老人都非常寂寞,有的老人腿腳不利索,都有好幾年沒有出去了。
我想應該去看望看望她們,為他們彈幾首曲子或跟他們聊聊天,給他們帶去快樂。
上午,我來到社區居委會與負責這方面工作的阿姨談了自己的想法,沒想到居委會的阿姨很支持我,不一會就給聯系好了,真是讓我喜出望外
慰問安排在下午。
轉眼就到了下午,聽說敬老院的奶奶們好長時間沒有照相了,很想照幾張照片,我便帶上了照相機。
在居委會阿姨的陪伴下,我來到了敬老院。
雖說早過了午睡時間,已近下午4點了,但敬老院仍然是靜悄悄的。
我們先來到一間住著四位老奶奶的房間,這里住著年齡最大的幾位,都已年過7旬,最大的年齡高達86歲。
她們都是因兒女工作太忙,顧不上這些老人,才把她們送到這來的。
當我走進房間的時候看到她們各自坐在自己的床上發呆,聽說我特意來為他們表演節目,一下子都來了精神,圍了過來。
聽說還要給她們照像,老人們更是高興,忙著穿上自己最喜歡的衣服,還把她們的小屋整理了一番??“各位爺爺奶奶下午好,我今天特意來為大家表演,愿我的琴聲給大家帶來快樂。
祝在座的爺爺奶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 我的話剛說完就贏得了她們一陣熱烈掌聲。
接著我為他們演奏了、、等曲子,一首首動聽的曲子,引起她們對過去的美好回憶。
王奶奶說年輕的時候自己愛扭秧歌,李奶奶說自己過節時最愛看舞龍斗獅,在頭上,張大爺說自己年輕時最愛下棋,還是高手呢
著她們開心的樣子,我覺得他們一下都年輕了
這屋里的琴聲和歡聲笑語,吸引著住在隔壁房間的奶奶們,他們趴在窗前向里觀望,也時不時地 插上幾句話。
演出后我又為他們拍了照片,笑得合不攏嘴的奶奶們拉著我的手要和我合影,我把兩個凳子摞在一起組成了一個臨時三角架,然后按下了快門。
臨別的時候爺爺奶奶們邁著蹣跚的腳步把我送出好遠好遠,他們戀戀不舍地說:“孩子常來呀,我們會想你的
”篇四:重陽節獻愛心活動有感重陽節獻愛心活動有感“因為有愛,恒久溫度”,以愛來行動溫度自然恒久。
2024年10月23日又是九九重陽節,公司決定在今天舉行百萬獻愛心的活動,前一天還擔心寒冷的天氣如何應對的我,被今天外面那溫暖的陽光以及每一位被贈送者那充滿感激與熱情的面孔所溫暖。
這個重陽節對我的人生來說特別的有意義,也為我的人生添上了光榮的一筆。
非常感謝愛度公司能給我參加這次重陽節獻愛心活動的機會,也非常感謝一起默默配合的同事們,這樣凝聚的時刻使我們每一個人的幸福感倍增。
當我第一次開口和一位環衛工人講話時,環衛工人普實而又緊張的面孔記憶猶新,那是一張帶著疑惑與顧慮的面孔,那又是一張樸實而又蒼老的面孔,當我告訴他今天是重陽節,我是愛度養生百萬獻愛心的使者時,他開始讓緊張的面孔松馳了下來,當他看到我們對他工作辛苦的肯定以及在這老年人的節日里真誠的問候,同時又贈送他光波能量襪、免費體檢券、免費體驗卡時,他非常的感動同時又發自內心的笑起來,在他那充滿感激的謝謝聲中我也被他所感染著,也更深深的體會到了付出與奉獻的意義。
如果不是真正的走到現場并親手將愛心奉獻給對方,我想這種充滿愛的幸福感永遠都不能體會到。
通過公司這次獻愛心活動,我個人不但得到了提升、收獲了快樂與幸福,同時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公司的真誠獻愛心、不計較得失、關注老年人健康、全心全意回報社會與感召其它企業真心實意獻愛心的決心。
做為愛度的一名員工,我也將努力成為這樣的有社會責任感、充滿愛心、關注老年人健康的愛度人。
“慈愛度人”“用心度人”,這就是愛度人的靈魂,這也是我們前進的方向。
如果你還不知活著的意義,那么就加入愛度吧
20
【第12句】:
【第10句】:23篇五:重陽節有感重陽節有感易縣第二高級中學 張婧10月23日,為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二九相重,稱為“重九”,九是陽數,亦叫“重陽”。
在這一節日里,歷來有登高、祭祖、插茱萸、賞菊等習俗。
重陽節亦是敬老節,心懷感恩、敬老愛老。
節日只是提醒大家莫忘敬老,敬老則應該在于每時每刻,天天時時都應該是敬老節。
在重陽節即將來臨的日子,一則消息吸引了我。
北京26歲的小伙子樊蒙一路推著母親,一路南行。
歷時106天,走了4000公里。
10月18日中午,北京小伙子樊蒙推著行動不便的母親,抵達云南首府景洪市,圓滿完成了此次徒步旅行,實現了媽媽的愿望。
讀到這則消息,最初的感受是小伙子真是好樣的,媽媽有這樣的好兒子是她這一生最大的福氣。
然而,我又不由得反思起自己來,讓我追悔莫及。
媽媽生前也有這樣一個愿望,也是希望到西雙版納去看看,看看熱帶雨林,看看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但是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去成,總想著以后有機會再帶媽媽去,媽媽在52歲時就得了癌癥,撒手人寰。
人間最大的悲劇莫過于,我們總想著以后以后,以為有的是時間,但人生在世,變幻莫測,誰又知道以后會發生什么,還有沒有以后呢
樊蒙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警示我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孝敬老人,少一些借口,多一些行動。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弟子規》開篇即為“弟子規,圣人訓。
首孝悌,次謹信。
”更有“二十四孝”的感天動地的故事流傳千古。
現代社會,我們不能愚孝,但是讓父母過得好,生活上舒適安樂,情感上有所寄托,我們還是要做到的。
我記得有一則廣告是這樣的,兒女們還有孫子孫女們紛紛打電話回家說不回家吃飯了,老太太一臉落寞,說了一句“忙啊,你們都忙。
”每次看到這則廣告都心里酸酸的,人老了,也沒什么大的盼頭,就是盼著孩子們經常到家看看,一起吃個飯,熱鬧熱鬧。
其實老人最怕的就是孤單,一個大房子,里里外外,轉來轉去,就是一個人,從天黑到天亮。
平時忙于工作的我們,在周末帶著愛人孩子回家看看父母,就是他們最大的快樂。
他們需要的不是高級的營養品,也不是什么高檔的華服,只要能經常一家人在一起,陪老人說說話,聽聽他們充滿關心的“嘮叨”,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孝順。
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了我們,我們時刻盡孝道才是,然而有些人卻忘了父母的養育之恩,把他們當成累贅。
媒體上經常報道一些子女虐待老人的事,行為真是令人發指,我記得有一個我記得特別深。
一個老太太80多歲了,兒女都不管。
自己住在村外的一個土坯房子里,說是房子就是有個頂子,沒門沒窗,不要說床,就是睡在一堆草上。
不給老人吃的,鄰居看不過偷偷送點吃的還被兒媳婦大罵。
不是說兒子窮養不起老媽,他們自己住的二層樓,地方寬敞的很,就是不讓老媽住。
民警協調了好多次都無濟于事,后來村里起訴兒子,法院強制執行,兒媳婦就要跳河,也沒人攔著,她就不跳了,后來法院的要賣她家的稻子,兒媳婦看沒辦法了,象割肉似的哆哆嗦嗦拿出了錢,最后硬是少給了五百。
老人拿到錢后第一件事就是用三元錢買了一個洗臉盆。
其中有一個細節我特別注意到,老人的曾孫看到老人后朝她吐口水,三歲的小孩子不懂什么,都是從大人那里學來的。
這個老人的兒子兒媳也有兒子兒媳,他們會不會以他們為榜樣這樣,等他們老了這樣對待他們呢?孫子又會不會這樣對自己的父母呢
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老人的今天就是他們的明天,兒女們都在看著呢。
為了自己以后有個安樂舒適的晚年,兒女們也應該給自己的孩子做個榜樣。
說到給兒女們做榜樣,我婆婆一家這一點做得特別好。
我老公的奶奶去世前都是一個人生活,她說自己清凈慣了,一個人方便。
我們要吃餃子,婆婆就叫我給端過去一大碗,要是烙餅就給拿過去一張。
冬天天冷,婆婆打了豆漿就給端過去熱騰騰的一大碗。
老公的叔叔嬸嬸們也都特別好,和婆婆比著對老人好。
大姑更是如此,她也六十多了,因為離得近,每天上來陪奶奶聊天,給她洗腳,過幾天洗一次頭,家里給收拾的干干凈凈,里里外外連個蒼蠅都沒有。
還給奶奶買了電視小冰箱。
孫子孫女們回來后放下東西就先去看奶奶,買的好吃的吃都吃不完,陪著奶奶打麻將。
我們那兒的人們都說﹕“你這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呀,孩子們都那么孝順。
”在奶奶住院的兩個月中,公公婆婆還有叔叔嬸嬸大姑輪流伺候,一天二十四小時得有人拉著奶奶的手,要不她害怕。
奶奶去世后,我們都很想念她,但沒有一個人對奶奶愧疚,該做的都做了,心里很坦然。
婆婆用她的實際行動教育著我,你說我能不孝順她嗎
婆婆不僅孝順老人,還特別為我們著想。
我家地多,她一個人在家什么都落不下,花生、玉米、大豆、綠豆、芝麻、大蔥等等好多東西她都種,我家吃的東西幾乎用不著買,婆婆說自己種的吃著放心。
婆婆經常說:“你們就好好上你們的班,看著孩子好好念書,家里不用你們管,我能掙點就掙點,都給你們攢著。
”快冬天了,婆婆又給我買了兩條棉褲,薄的厚的都有,說我一個人帶孩子辛苦,怕我凍著。
說實在話,婆婆對我比對親閨女都親,你說老人都做到這個份上了,我們做小輩的還有什么可說的
沒別的就得好好孝順。
婆婆逢人就夸我孝順,我只要做點什么她都覺著知足。
女兒跟奶奶特別親,都是婆婆一手帶大的,有一段時間沒回去就得打電話,要不奶奶就來接回去。
看著我家其樂融融的樣子我真是覺得我太有福了。
福氣不是你有多少錢,而是家庭和睦,一家人快快樂樂的生活在一起。
如果人人都像我們這樣少一些隔膜,多一些理解,那家家都是幸福的一家。
愛老敬老不僅僅是對自己的家人,對別的老人也是一樣。
孟子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我國傳統的博愛思想,我們應該將之發揚光大。
重陽節就要到了,敬老院又要熱鬧起來了,學校,機關事業單位都要例行到敬老院慰問,記得去年有報道稱,一所敬老院的老人從早到晚共理發四次,洗澡兩次,折騰的老人是苦不堪言,過了這一天,再也沒有人來過。
還有的單位給敬老院捐贈東西,不管老人們用不用得到,捐出去就行,完成任務就行。
像這種敬老方式,老人們能體會得到溫暖嗎
我們真的應該多花些心思想想老人到底需要什么,讓我們的愛心找的自己的家,讓老人體會到我們的愛。
因為老年人,是對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人,年輕時,把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我們和社會。
現在我們享受的現代文明、和平、安靜的生活和工作環境,都是老人們年輕時不懈努力奉獻社會造福子孫的結果。
我們對老年人的愛是義務更是感恩。
對待老年人的態度體現著一個國家民族的風范,我們國家正在努力使老人能夠老有所養,不必為年老而有后顧之憂。
國家連年提高養老金的發放金額,完善就醫體制,使老有所養,病有所醫。
我國正在進入老齡化時期,對老年人問題的處理至關重要。
相信我們國家有能力處理好這個問題,使老人能在晚年享受到生活的樂趣和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值此重陽節來臨之際,我號召各行各業的年輕人,能以
豐收的秋天給我們帶來的感受是什么?
從這次勞動中,我還明白了我們應該尊重和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
這樣的一次勞動對我的身心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我想不管以后從事什么樣的工作都得認真負責,以主人翁的態度來對待,這樣所得到的和所收獲的經驗和價值是值得學習和珍藏一輩子的。
我的收獲怎么寫
人們常說:“耕耘,一分收獲。
”要想收獲,就必須。
記得有一位老師們說過因為你們還不懂得付出,所以收獲并不多。
”聽了這句話后,我真的覺得很慚愧,自我呱呱落地那天起,我付出的寥寥可數,而別人為我付出的則是多不勝數,例如父母為了養育我而付出,老師為了教育我而付出,他們的付出都不渴望回報。
而我們呢
不但沒有付出,還希望收獲。
當我們看到別人受到表揚的時候,也希望受到別人的贊賞,但自己所做的一切根本就不值得表揚。
當我們看到別人取得優異的成績的時候,也希望得到優異的成績,但自己卻沒有努力學習。
如果這種喜歡“不勞而獲”的想法成了習慣,那么我們就會很自私,在社會上的人際關系就會變得很糟糕,在我們班上,自私的同學也不少見。
當發現自己的腳下有一團廢紙時,誰也不愿意撿起來,只會把廢紙踢到另一個同學的腳下。
而這個同學也不會撿起來,把紙團繼續傳來傳去,這種場面就像在球場上傳球一樣,而跟運動員不同的是,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想要這個“球”。
就這樣傳來傳去,直到傳到了一個熱心的同學的腳下時,紙團才能順利地去到垃圾桶里。
有時紙團剛好呆在過道中間,同學們就會視若無睹。
試問:彎下腰撿起廢紙團能消耗我們多少力氣呢
為什么我們要吝嗇這么一丁點的愛心呢
當我們做一件事時,第一時間是想什么呢
是思考做了這件事后會吃虧。
假如這件事每個人都覺得做了后會吃虧,還會有什么人做這件事呢
要想收獲,就必須付出,付出了就不應該計較收獲。
收獲 學者的收獲是無盡的知識,工人的收獲是琳瑯的商品,農民的收獲是滿倉的糧食。
“收獲”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兩個字了。
我和大家一樣,有數不勝數的收獲,但受益最大的還是那一次—— 記得那是一個爽朗的秋夜——我的生日。
媽媽說好六點準時回來陪我過生日的,我別提多高興了,整個下午不知跑到樓下看了多少回。
可我等來的卻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都九點多了,媽媽還沒有回來。
我看著桌上冰涼的飯菜和早已燒盡的生日蠟燭,突然覺得媽媽似乎一點都不愛我,她可以把我一個人丟在家里,去照顧別人的孩子;她可以不管發高燒的我去替別人上夜班。
想想那一張張草草了事的留言條,我不禁淌下了眼淚。
為什么,為什么媽媽總對別人那么好,而對自己的女兒卻那樣地冷淡? 想著想著,我便趴在桌上睡著了。
我做了一個夢,我夢見媽媽風塵仆仆地回來了,我笑著跳著迎上前去,可就當我要拉媽媽的手時,媽媽突然消失了,我大聲地喊著:“媽媽!媽媽……” 這時,一只冰涼的大手突然撫在了我的頭上,我睜眼一看,原來是媽媽,是媽媽回來了!我使勁地摟住媽媽,就怕會再失去她。
看看表,已經11點多了,我覺得很委屈,便問媽媽為什么這么晚才回來。
媽媽微笑著對我說:“今天車間里很忙,正巧媽媽的一位同事生病了,所以媽媽替她上了夜班。
” 我聽后雖然沒有埋怨媽媽,但內心的不快卻一字不落地刻在了臉上。
媽媽看出了我的心思,她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不是媽媽不疼你,你要知道一個人活在世上,不能事事都只為自己著想,要多想想他人,他人有困難,我們是應該去幫助的。
你幫我,我幫你,這樣的世界才能充滿和平與友誼,你說對嗎?”聽了媽媽的話,我深深地點了點頭。
雖然只是幾句再樸實不過的話語,卻給了我很大的震動!我心里默默地說:“媽媽
”我們渴望收獲,渴望走進成功的殿堂,那么,我們就得學會去播種。
當我們立足于一幢宏偉的建筑前驚嘆于它的輝煌時,我們不該忘記,這不是空中樓閣,而是由一塊塊普通的磚塊堆砌而成的,也可以說,這是由一次次地播種而收獲到的。
我播種,所以我收獲 寒風吹落了樹枝上搖曳的黃葉,讓它埋進了深土。
南國的冬天,只剩下一些四季常青的樹木,傲然挺立在寒風中。
噢,我愿當作那一棵在寒風中褪盡了樹葉的落葉樹,不像常綠樹在寒冬里刻意展示自己,而是把那一份展示化作力量,等待明年春暖花開。
有人說:簡單一點,再簡單一點,這就是生活。
在收獲的氣氛被南下的寒風中沖淡之后,我深刻地感受到在與時間賽跑的日子里,生命是這么的短暫,青春是這么的充滿活力。
學習的知識就像年輪,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在你的頭腦里一點一滴地在刻寫知識的痕跡。
在學習上收獲之后,我不禁感慨:忙碌一點,再忙碌一點,這就是學習。
我感嘆于時間的流逝似流水無痕,所以我加倍珍惜時間。
在明年的那一次決定命運的考試前,我們的生活就是一片書的海洋。
奧斯特洛夫斯基說:生命只有一次,不要在碌碌無為后而悔恨。
他說到,也做到了,這才有了一部閃爍著生命激情的不朽偉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從與時間的賽跑中,我懂得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真諦。
是的,在學習的田野上,擁有同樣的陽光,充足的水源,但結果長出的果實的豐富與否,就要取決于它所得到的肥力高低。
我們在簡單的生活中忙碌地學習,努力制造能量,在不斷的努力中等待明年取得豐盛的收獲。
我驚嘆于青春的激情與活力,所以我加倍努力播下自己的一份種子,等待開花結果。
毛澤東同志說:十七八歲的青年猶如八、九點鐘的太陽,朝氣蓬勃。
是的,我們就像太陽,要懂得播種光和熱,才會收獲一片生機勃勃。
但如果我們不懂得播種,那么大地將是一片死氣沉沉的局面,而我們所獲得的也僅僅是一片黑暗而已。
青春是向上的,只要在青春時懂得播種,善于播種,展現在你面前的將一片綠油油、生機盎然的豐收之野。
縱然播種是我們通往成功殿堂的一條重要道路。
我們渴望收獲,渴望走進成功的殿堂,那么,我們就得學會去播種。
當我們立足于一幢宏偉的建筑前驚嘆于它的輝煌時,我們不該忘記,這不是空中樓閣,而是由一塊塊普通的磚塊堆砌而成的,也可以說,這是由一次次地播種而收獲到的。
同樣是一堆磚頭,如果你去利用它,它可能會制造出世界上最華麗的建筑,相反,如果你懶于利用它,那么它最終僅是一堆無用的磚頭,而你也將一事無成。
我播種,所以我收獲。
我深深地懂得一份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
所以,我握著知識的鋤頭在學習的田野里辛勤地勞動著,在夢境中從朦朧的狀態逐漸清晰,直至將它成為現實。
也許,冬天里的樹兒也在做著同樣的夢。
它們在寒風的搖曳下,逐漸地褪盡了自己的葉子,讓它們落葉歸根。
這也是在播種一種與我們同樣的希望。
它讓葉兒們給它補充了養分,積蓄力量,想在明年春天展現自己的繁盛,讓人們看到了生命的力量--這是樹的收獲。
在春天,人們只會贊美這些重現光彩的樹兒,而不會去贊美那些不懂得播種的常綠樹。
豐富一點,再豐富一點,這就是收獲。
我們渴望收獲,所以就要辛勤一點,再辛勤一點地去播種。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三年級上冊我的收獲與感悟
這一學要結束了,我得到了很多收獲,我從一個不懂事的孩子變成了一個有的少年。
首先,我的語文知識有了很大的收獲。
這學期,我學會了700個生字。
在老師的精心培育下,我也學會了寫日記、寫作文。
媽媽陪著我讀完了兩本《十萬個為什么》。
其次,我在數學方面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我學會了計算,加、減、乘、除法混合運算,萬以內數的初步認識,還有重位克和千克。
另外,我的畫畫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知道畫畫的基本知識是:濃墨涂抹,輕筆細描。
我學會了畫卡通畫,素描物體。
我畫的、老鼠、恐龍、小貓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下半年,我就要升四年級了。
我要好好學習,天天-----九班寶貝兒
【轉載】
軍訓感言及感恩父母
八月即將落幕,炎熱的天氣也將告一段落。
即將到來的九月,是一個屬于收獲、屬于成就、屬于歡笑的季節:我們播撒下的種子,將在這時迎來收獲,給予我們最大的成就感,讓我們為之歡呼喝彩。
看著葡萄架上一串串靈靈剔透的葡萄,使人垂涎欲滴,迫不及待的想要把它們摘下來一飽口福
這里將成為葡萄的歡樂海洋,“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這樣幽默詼諧的繞口令將在這里成為現實。
歡慶生命歷程中的每一次成長與收獲 .
上一篇:九年級期中考試學生獲獎感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