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世界上,唯獨(dú)騙不了的,是自己的心,它總在你最沒提防時(shí),暴露你的歡喜憂愁。
【第2句】:【禪語人生】一個人念佛要相應(yīng),就要有前面這些基礎(chǔ):要有正見的基礎(chǔ),正思維的基礎(chǔ),正當(dāng)?shù)闹\生手段的基礎(chǔ)。
【第3句】:【禪心佛語】及時(shí)行善好比趁燈火未滅時(shí)趕緊添油,以免燈火滅了,連油都找不到,添油可就麻煩了。所以我們在順境中正好行善積德。
【第4句】:【最有禪意的文案】與人結(jié)好緣,句句話都是法;與人結(jié)惡緣,句句話成是非。
【第5句】:禪悟人生:石頭:我該找個我愛的人還是愛我的人做妻子?佛:能讓你感到生活充實(shí),讓你挺起胸往前走的,是你愛的人還是愛你的人?
【第6句】:山河踏遍,只覺如夢人生,尋一安穩(wěn)之所,恬淡度日,方為福報(bào)。嘗盡五味,亦覺淡飯粗茶,簡布素衣,才是潔凈。
【第7句】:修行,一要有信心,二要明理,兩者缺一不可。沒有信心,光憑理解,可能會落入邪見;沒有理解,光有信心,可能會變成迷信,增長無明。
【第8句】:【禪心佛語】佛說,他緊握的拳中,并沒有隱藏著東西。換言之,他一向沒有什么“袖中秘籍”。
【第9句】:【佛心禪語】勇于承擔(dān)的人,會將壓力轉(zhuǎn)為使命,則力量源源不竭,能做得歡喜。
【第10句】:愚癡與智慧:眾生多愚癡,愚癡與智慧是相對的。學(xué)佛者皆期望能得智慧,而開啟智慧必須滅除愚癡,減少一分愚癡就增加一分智慧。
【第11句】:【禪心佛語】慈悲心不是要自己去喜歡我們所不喜歡的,而是要能允許它的存在,并且愿意與它和平共存,乃至放下。
【第12句】:【禪心佛語】人間所有的風(fēng)雨瀟瀟,不過是因塵心不明,糾纏不了。當(dāng)有一天,明白自己也如塵埃般,終是一回過客,那就會在所有的不平凡背后,懂得平凡的意義。
【第13句】:若諸法實(shí)有,不應(yīng)以心識知故有。若以心識知故有,是則非有。(古印度)龍樹《大智度論》卷十五
【第14句】:【禪心佛語】成熟定律:成熟不是你學(xué)會了適應(yīng)別人的本領(lǐng),而是你造就了自我獨(dú)立的人格。
【第15句】:【禪心佛語】微笑定律:世上只有人不會微笑,但絕沒有人會拒絕微笑。
【第16句】:【佛心禪語】不要讓邪惡的意念、不良的情緒在你心中生根,你應(yīng)該把他們當(dāng)成「癌」一樣,小心防范它們的感染。
【第17句】:【禪心佛語】見有生,趣其滅,即落聲聞道;不見有生,唯見有滅,即落緣覺道。
【第18句】:【佛心禪語】不要眼高手低,摔了跟頭還不自知,眼睛向下看,從小事做起,不要小看瑣碎的工作,善于安排的人,永遠(yuǎn)不會喊忙。
【第19句】:若從緣生,即無自性,若無自性,即是本不生,本不生,即是心之實(shí)際。心實(shí)際亦不可得,故日極無自性心生也。(唐)一行《大日經(jīng)義釋》卷二
【第20句】:【禪語人生】修行必須無我,以此身心奉塵剎。并舉持地菩薩,及修滇緬路高山上之某菩薩為例。
【第21句】:【禪心佛語】將來的命運(yùn)是何結(jié)果、完全取決于你現(xiàn)在的定位和如何去努力。結(jié)果只有承受、開始才有選擇。
【第22句】:【禪語人生】學(xué)佛明白宇宙萬相無非緣聚緣散,亦無非眾生的心生心滅,無非是歷練我們,保持內(nèi)心的慈悲與平等,在佛陀的智慧覺照里,是一片清凈光明。
【第23句】:在慈悲的境界上,一切生命都血肉相關(guān)、休戚與共,自我生命的價(jià)值僅存在于為他人、為群體的無私奉獻(xiàn)中。
【第24句】:【佛語禪心】孝道就是天道在人間的人倫大道。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就是父母之愛,可以說父母無私、無我的愛,就是天道無我、而無所不是我的大愛在人間的具體表現(xiàn)。
【第25句】:【禪心佛語】乳名是父母取的,惡名是自己惹的,肉體的形象是父母制造,精神的形象是自己塑造。生命在父母,命運(yùn)在自己。
【第26句】:【禪心佛語】個人如果不能從內(nèi)心去原諒別人,那他就永遠(yuǎn)不會心安理得。心中裝滿著自己的看法與想法的人,永遠(yuǎn)聽不見別人的心聲。
【第27句】:勿貪世間文字詩詞,而礙正法;勿逐慳貪、嫉妒、我慢、鄙覆習(xí)氣,而自毀傷。(蒲益大師)
【第28句】:僧問:“如何是佛法的大意?”師日:“龍騰滄海,魚躍深潭。”——《際上座》
【第29句】:【禪心佛語】當(dāng)我們被流言中傷的時(shí)候,首選必須先冷靜下來,反觀自己,如果它具有真實(shí)性,那么我們就應(yīng)該摒除恩怨、閉門思過,并且鼓起勇氣重新做人。
【第30句】:【禪心佛語】生活中有兩個悲劇,一個是你的欲望得不到滿足,另一個是你的欲望得到了滿足。
【第31句】:當(dāng)別人忽略你時(shí),不要傷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誰都不可能一直陪你。當(dāng)你看到別人在笑,不要以為世界上只有你一個人傷心,其實(shí)別人只是比你會掩飾。
【第32句】:【佛心禪語】不圓滿是自己有煩惱,不清凈是自己有業(yè)障。心有慈悲,沒有看不起的人;心有智慧,沒有看不慣的事。一切隨緣,緣生緣滅,寒來暑往,真心不變。——延參法師
【第33句】:【圣經(jīng)文案】279他受害之后,用許多的憑據(jù)將自己活活地顯給使徒看,四十天之久向他們顯現(xiàn),講說神國的事。(徒1:3)
【第34句】:無義不誠信,欺妄好斗爭,當(dāng)知遠(yuǎn)離此,近愚與罪多。仁賢言誠信,多聞戒行具,當(dāng)知親附此,近智誠善多。《法句經(jīng)》卷下,道利品
【第35句】:【禪心佛語】六凡指:天道、阿修羅道、人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四圣指:佛、菩薩、緣覺、聲聞。
【第36句】:【禪心佛語】佛說:心中裝滿著自己的看法與想法的人,永遠(yuǎn)聽不見別人的心聲。
【第37句】:【佛家禪語形容人生】·佛光菜根譚·唯有覺得“一切都是我的”,才能產(chǎn)生源源不絕的動力,唯有覺得“一切皆非我的”,才能享有隨緣自在的歡喜。
【第38句】:【禪語人生】要學(xué)會隨和,遇事不強(qiáng)求。豁達(dá)、開朗、舒暢的心情,這既靠社會家庭提供,也要靠自身調(diào)解。
【第39句】:大乘戒于乘緩者,乃名為緩,于戒緩者,不名為緩。《大般涅槃經(jīng)》卷六,如來性品有聲聞乘持清凈戒,于菩薩乘名大破
【第40句】:【禪心佛語】人一悲觀,智慧就會枯萎,繼而失去判斷力,而不知所措。
【第41句】:【溝通技巧】佛法是讓我們認(rèn)清生命,并不是拋棄世界。是需要我們溝通人間,并不是挑剔人間。悲并不是讓我們單純的悲憫人情,慈悲的作用在于我們要用什么態(tài)度溫暖人心。
【第42句】:【禪心佛語】人得有智慧。事情本身沒有好和壞,好壞是我們自己的分別執(zhí)著。
【第43句】:行,既是行動,也是行走,行動是一種隨時(shí)而發(fā)的實(shí)踐,行走是永遠(yuǎn)身在途中的狀態(tài)。也就是說,修行與學(xué)習(xí)相伴相隨,永遠(yuǎn)都不會停止。
【第44句】:【禪心佛語】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這是自然之道理,不必過于執(zhí)著。取人之長,補(bǔ)己之短,這才是正理,才得灑脫。
【第45句】:如是比丘以戒為頭,若頭斷已,失諸善法,于此佛法,謂之為死。(古印度)優(yōu)波底沙《解脫道論》卷一
【第46句】:有二種不可得:一者得不可得,二者不得不可得。得不可得者,墮于斷滅;若不得不可得者,是為慧方便,不墮斷滅。(古印度)龍樹《大智度論》卷三十二
【第47句】:【禪語人生】在這個世界有兩難:一是改變別人,二是改變自己。要求別人很痛苦,那改變自己應(yīng)該很快樂。要改變別人,先改變自己。
【第48句】:安心在乎虛,持心在乎平,用心在乎照,悟心在乎忘。——《憨山老人夢游全集》
【第49句】:計(jì)劃永遠(yuǎn)趕不上變化,這世界速度太快,靈魂跟不上來,想等等它都做不到!
【第50句】:【禪心佛語】誰都知道“金錢名利”是身外之物,但是許許多多的眾生還是為此辛辛苦苦了一生。
【第51句】:對幸福而言,不需要太多的條件,更不需要太奢侈的物質(zhì);對虛榮而言,再多的條件也不足,再奢侈的物質(zhì)也不夠。捫心自問,我們到底是要幸福感還是要虛榮心?
【第52句】:【佛心禪語】三十、當(dāng)你煩惱的時(shí)候,你就要告訴你自己,這一切都是假的,你煩惱什么?
【第53句】:的確,生活之中苦比樂多,生來是苦,生存是苦,連死也是苦,無處不是苦。當(dāng)人察覺到這些苦,并為此疑惑迷惘時(shí),便已入了苦海。
【第54句】:【禪心佛語】人是自己制造痛苦的工廠,以煩惱為原料,而制造出生死輪回的產(chǎn)品。
【第55句】:【佛心禪語】”志工”是將真誠的愛,當(dāng)作生命的一部分,并身體力行的人。
【第56句】:丈夫運(yùn)用無礙.不為戒律所制,持犯本自無生,愚人被他禁系。(南朝·梁)寶志《十四科誦持犯不二》
【第57句】:【禪心佛語】雖是無意的,到底是破了戒了,那僧人驚慌不寧,跌跌撞撞的回到禪房,倒頭便橫在了床上。
【第58句】:佛言:愛欲莫甚于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有能為道者矣。《四十二章經(jīng)》
【第59句】:【禪心佛語】世間上沒有天生的東西,大自然因緣聚合會生森羅萬象,吾人的本性上包含了善惡諸法,所謂“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
【第60句】:是菩薩摩訶薩隨喜福德,與一切眾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福最上第一。《大般若經(jīng)》卷十一,隨喜品
【第61句】:【禪語人生】我們要能夠懂得,學(xué)佛不是說學(xué)上幾部經(jīng)、幾套理論就能夠成佛的。真正的學(xué)佛就是要一點(diǎn)一滴地改造自己的身口意。
【第62句】:人的一切彷徨與痛苦是由于不接納自己,一切空虛和不安也都是由于違背自己的本質(zhì)所致。——鄭石巖
【第63句】:【禪心佛語】那些刻在椅子背后的愛情,會不會像水泥上的花朵,開出沒有風(fēng)的,寂寞的森林。
【第64句】:【禪語人生】因?yàn)椋谌松穆飞希⒎堑教幎汲錆M了掌聲和鮮花,并非事事都一帆風(fēng)順。
【第65句】:【禪心佛語】人活了數(shù)十載,往往做人不得其分,處事不得其法。盡管有很多的道理告訴我們?nèi)绾巫鋈耍鯓犹幨拢粑覀冎恢碚摚荒芷鸲校彩峭絼跓o功。
【第66句】:批評和指責(zé)的話語一旦說出口,便烙在了對方的心里,留在了對方的記憶中,能不能讓它消失,已經(jīng)不由自己掌握了,而惡業(yè)卻要自己承當(dāng),所以,說話時(shí),要慎之又慎。
【第67句】:【禪心佛語】心不離佛,自然佛不離心。念念相續(xù),心佛相依,鬼神何處生。西方在我心中,我自然在西方中。念佛念心,坐禪坐心。念自性佛,坐自性禪。心佛禪三無差別。
【第68句】:【禪心佛語】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物而動,性之害也;物至而應(yīng),智之動也;智與物接,而好憎生焉;好憎成形,而智怵于外,不能反己,而天理滅矣。
【第69句】:【禪語人生】重要的是,把我們所接收到的教誨和法門,深植在自己的心靈上,然后每天實(shí)踐。這不是一下子就辦得到的事,要透過訓(xùn)練,慢慢地來。
【第70句】:【人生十大好】人生十大好:一、好父母,二、好身體,三、好事業(yè),四、好上司,
【第71句】:修行者為完成“德行”,日常生活不可離“四重”,即“言重、行重、貌重、厚重”。
【第72句】:【佛心禪語】作家在稿紙上耕耘,農(nóng)夫在土地上耕耘,教師在黑板上耕耘,禪者在心地上耕耘。
【第73句】:【禪心佛語】如果一個人沒有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善行不建立,無論你如何打坐誦經(jīng)、禮佛觀想,對于開啟智慧、證悟?qū)嵪喟闳簟⑵降葻o住、超越輪回、解脫痛苦皆是徒然。
【第74句】:【禪語人生】心態(tài)和生活方式,決定了人生的命運(yùn)。同樣的環(huán)境和遭遇,如果想法和做法不同就會出現(xiàn)大相徑庭的結(jié)果。
【第75句】:讀誦圣典雖然不多,可是遵照教法奉行,摒棄貪欲、憎恨和愚昧,具有正確的智慧,心里沒有掛礙,不貪戀今生和來世,便是啟發(fā)心智的實(shí)行者。——《佛陀的格言》
【第76句】:【禪語人生】一把陳壺,裝上二月的新綠,歲月的爐火,烹煮云水生涯,日子在茶中,過得波瀾不驚。菊花釀酒,雪水煎茶,幾許詩意,幾許風(fēng)雅。
【第77句】:【佛心禪語】俗話說:“虛心的人十有九成.自滿的人十有九空。”我們在取得好成績時(shí),還能保持謙虛的心態(tài),才會更上一層樓。
【第78句】:以智慧火,燒煩惱薪,數(shù)數(shù)添于煩惱薪木,如是添已,智慧之火轉(zhuǎn)更增明,無有盡滅。《大寶積經(jīng)》卷九十一,發(fā)勝志樂會
【第79句】:勿輕言“挫折感、無力感”。縱然困難如石,也要鉆過去:更何況有時(shí)所謂的困難,可能只是如紙之薄。
【第80句】:有記者問科比:“科比,你為什么如此成功?”科比反問記者:“你知道洛杉磯凌晨4點(diǎn)的樣子嗎?”記者搖搖頭。科比:“我知道每一天凌晨4點(diǎn)洛杉磯的樣子。”
【第81句】:一、信——信正道及助道法,能生出一切無漏禪定解脫。若“信根”增長,則能降伏諸煩惱,不被偏狹小乘之諸多疑慮所搖動。
【第82句】:【禪語人生】我們眾生為什么跟佛會有隔閡?就是我慢。簡單講就是自己認(rèn)為很行,所以不管善知識、佛陀現(xiàn)前都聽不入耳。
【第83句】:【禪心佛語】常交友,廣結(jié)緣。遇分歧,莫爭辯。和為貴,忍為先。時(shí)觀己,少多言。窗外事,淡如煙。做好人,常布施。行好事,不展現(xiàn)。說好話,不妄言。存好心,斷惡念。
【第84句】:【最有禪意的文案】貪念生,就會善解;惡念消,就不會作惡,則災(zāi)難自然遠(yuǎn)離。
【第85句】:如果稱別人為傻瓜,自己也就成為傻瓜。《經(jīng)集》第四品,第十二章《小積集經(jīng)》
【第86句】:慈悲喜舍這四個字,分開而言:慈喜是予樂,是教富;而悲舍是拔苦,是濟(jì)貧。
【第87句】:父母家室居,譬如寄客人。宿命壽以盡,舍故當(dāng)受新。各追所作行,無際如車輪。《佛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jīng)》
【第88句】:【禪語人生】修行就是持續(xù)地安處于禪定之中。當(dāng)能夠長時(shí)間自如地處于禪定狀態(tài)時(shí),才能為最終生命解脫和開悟打下牢固的根基。
【第89句】:【佛語摘抄精選】風(fēng)動心搖樹,云生性起塵,若明今日事,昧卻本來人。(《五燈會元》卷二)
【第90句】:【禪語人生】我們?nèi)瞬荒馨ちR,若有人罵我們,我們能受,這就是有德行。
【第91句】:【禪心佛語】數(shù)息止觀:精神集中,意念專注,在一呼一吸之間,疏解情緒,平緩急躁,收攝身心,靜觀自得,開發(fā)智慧。
【第92句】:【佛心禪語】我曾經(jīng)向一位德行極高的師父請教:“為什么像我這樣善良的人還會經(jīng)常感到痛苦,而那些惡人卻活得好好的呢?”
【第93句】:【禪語人生】悟,是一種生命的大突破、大飛躍。這種境界,只有通過生命的大搏斗才能夠擁有。
【第94句】:【佛語禪話】從知福中培養(yǎng)感恩,從惜福中培養(yǎng)關(guān)懷,從造福中培養(yǎng)智慧。
【第95句】:【禪心佛語】聰明的人總是善于發(fā)現(xiàn)對方的優(yōu)點(diǎn),愚蠢的人總是看到對方的缺點(diǎn),聰明的人懂得尊重與服從,深信萬事有因才有果,愚蠢的人只會傲慢貌視一切。
【第96句】:【唐、善導(dǎo)和尚勸念佛偈】漸漸雞皮鶴發(fā),看看行步龍鐘,假饒金玉滿堂,難免衰殘老病;任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第97句】:癡心欲問今生事,唯見輕煙入九天.多少佛前香火客,只求如愿不求禪.
【第98句】:【禪語人生】友情和愛情碰見,愛情問友情:世上有我了,為什么還要有你的存在?友情笑著說:愛情只會讓人們流淚,而友情就是幫人們擦干眼淚的。
【第99句】:【禪心佛語】生活就是你微笑一下,然后再去回味。生活也就是你痛苦一會,休息一會,然后再去擦掉眼淚。最后才明白,生活就是哭了累了,繼續(xù)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