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順著好吃,橫著難咽】見“豎的好吃,橫的難咽”。
【第2句】:【通關(guān)節(jié)】見“打關(guān)節(jié)”。
【第3句】:【銀樣蠟槍頭】釋義:比喻中看不中用。例句:便都笑那些老爺們、大哥們平日作威作福,橫行霸道,如今也不過虎頭蛇尾,銀樣蠟槍頭,奈他們不何。
【第4句】:三畝竹園出根筍——獨一無二;格外珍貴
【第5句】:搟面杖當簫吹——實心眼;缺少心眼
【第6句】:【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美好的時機難得,應(yīng)加愛惜。 臺灣歌曲:“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今宵離別后,何日君 再來?”
【第7句】:大海退潮——水落石出
【第8句】:【冬至吃餃子】每年冬至這天,家家吃餃子,并流傳著“冬至不吃餃子,凍掉耳朵”的說法。這種習(xí)俗,源自紀念醫(yī)圣張仲景。張仲景在長沙為官時,愛民如子,常為百姓除疾醫(yī)病。有一年,當?shù)匚烈吡餍校诖箝T口壘起大鍋,舍藥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xiāng)時,正值寒冬季節(jié),走到家鄉(xiāng)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饑受寒,耳朵都凍爛了。他心里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張仲景仿照在長沙時的辦法,讓弟子們搭起醫(y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向窮人舍藥治傷。張仲景用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藥材在鍋里煮熬,煮好后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后分給病人,每人兩只“嬌耳”,一碗藥湯。人們吃下后,渾身發(fā)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吃了一段時間,病人凍爛的耳朵全好了。后來人們學(xué)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原來冬至吃餃子是不忘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在冀、魯、豫一帶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
【第9句】:【拒人于千里之外】釋義:形容態(tài)度傲慢,沒有商量的余地。例句:杜秋葵冷若冰霜,拒人于千里之外。于是,安天寶只有等下去,等來春到杜秋葵心頭那一天。
【第10句】:【商場如戰(zhàn)場】經(jīng)商如同作戰(zhàn),要能夠抓住時機,大膽果 斷,爭利不認人。池莉《來來往往》:“俗話說商場如戰(zhàn)場,恐 怕今后很難兼顧家庭這一頭了。”
【第11句】:【四大喜事、三大悲、三急】人生有四大喜事,三大悲,還有人的三急,它們分別是: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鄉(xiāng)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三大悲:少年喪母,中年喪妻,老年喪子。人的三急:上廁所,人洞房,生孩子。上述“四、三、三”源自人們的常識積累。人的一大優(yōu)勢是善于總結(jié),歸納類推,找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對人本身也是一樣,你總結(jié)一條,他總結(jié)一條;今年總結(jié)一條,明年再總結(jié)一條,久而久之,最終形成大家公認的、流行很廣泛的諺語性格言。以上四喜、三悲、三急就是如此。
【第12句】:【孫猴子的臉——說變就變】(歇)《西游記》第二回描寫,孫悟空從菩提祖師學(xué)成七十二般變化,念個咒語,要變什么就變成什么。形容多變,難以預(yù)測。
【第13句】:大年初一看日歷——日子長著哩
【第14句】:看病方知健康是仙。
【第15句】:兔子上樹——趕急了
【第16句】:【 經(jīng)風雨,見世面】在社會生活中受到鍛煉。海外老六《丫 頭你嫩嫩地嫁了吧》:“她已經(jīng)在學(xué)校‘經(jīng)風雨,見世面’了, 練就了一副打不過也打,罵不過也罵的脾性。”
【第17句】:【蛤蟆跳三跳,也要歇一歇】釋義:比喻人不能總干活,也要適當休息。“跳三跳”又作“跳幾跳”、“蹦三蹦”。“歇一歇”又作“歇三歇”。例句:趙新提醒大家,自從提出三熟制的問題以后,已經(jīng)有人在散布流言飛語了,說什么“蛤蟆跳三跳,也要歇一歇”,反對冬季興修水利。
【第18句】:【爆炒鵝卵石——不進油鹽】(歇)形容人固執(zhí)己見,什么話都聽不進去。
【第19句】:【爭名者于朝,爭利者于市】(諺)朝:朝廷,泛指官場。舊指爭奪名譽地位,要在官場;爭奪財富利潤,要在商場。
【第20句】:三伏天的爛魚——臭東西
【第21句】:【肖尖腦袋往里鉆】竭力想混進好的地方去。老舍《四世 同堂》:“在北平,原來削尖腦袋鉆著想去日本的人,也怕到 日本去出差、開會了。”
【第22句】:【看得破,忍不過】釋義:能把事情看透,但感情上忍受不住。例句:“看得破,忍不過。九兄,你只細細地體會我這六個字去,便曉得我心里的苦楚了!”
【第23句】:【為者如牛毛,獲者如麟角】(諺)牛毛:牛身上的毛,極言其多。麟角:麒麟頭上的角,極言其少。指從學(xué)的人往往一哄而上,人數(shù)極多;真正能夠?qū)W有成就的,卻實在少。
【第24句】:【一輩冤家十輩仇】(諺)一輩人結(jié)的冤仇,十輩子都難以開解。指冤仇宜解不宜結(jié),解開了就一了百了,要記仇就沒完沒了。
【第25句】:【前人栽樹,后人修剪】釋義:比喻前人開創(chuàng)的事業(yè),后人要鞏固、發(fā)揚光大。例句:那年月,老一輩鬧革命啃草根、吃皮帶,還要流血犧牲;現(xiàn)在咱吃細米、嚼白饃,只不過多流幾身汗。這就好比“前人栽樹,后人修剪”。
【第26句】:【橫插一杠子】橫加阻攔、干涉。浩然《艷陽天》:“馬連福 覺著,搞好這件事兒,又露臉,又得利,正在積極籌辦,想不 到蕭長春回來橫插一杠子來反對。”
【第27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釋義:鴻鵠:天鵝。燕子和麻雀哪里知道天鵝的志向。比喻平庸的人不可能了解胸懷大志的人的抱負。例句:陳涉嘆息日:“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第28句】:【各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jīng)】(諺)比喻每個人或每家都有自己的難處。 也作各人都有難唱的曲兒。 每家有一本難念的經(jīng)。 家家有本觀音經(jīng)。
【第29句】:小表妹雖然才兩歲半,可是倒垃圾卻很積極。有一次,二妗子讓二舅倒垃圾,二舅沒動,表妹卻忙開了。二妗子說:“唉,干動的不上前,干不動的腿不閑,你爺倆掉過來就好嘍!”(安徽·阜陽)
【第30句】:【自己腳桿瘸,怪路不平】(慣)比喻自己有缺點錯誤,卻責怪別人不對。
【第31句】:【造弓的造弓,造箭的造箭】(慣)比喻原來是干什么的還干什么去,各人做自己該做的事。
【第32句】:【吃獨食】(慣)比喻獨自占有本該與大家一起分享的好處。 也作“吃獨份兒”。
【第33句】:【天落饅頭,也要起早去拾】(諺)指機緣再好,也要靠自身的努力才能成功。
【第34句】:【百靈鳥不忘樹,梅花鹿不忘山】(諺)指百靈鳥不忘它生活著的樹林,梅花鹿不忘它生活著的深山。 比喻人無論生活環(huán)境怎樣變化,都絕不可忘本。
【第35句】:河里沒魚市上見——不愁見不到
【第36句】:啄木鳥演戲——尖嘴薄舌
【第37句】:【事要前思免后悔】(諺)指事前要周密考慮,事后就不會因失誤而感到懊悔。 也作事要前思,免勞后悔。 事要三思,免了后悔。
【第38句】:【大佛三百五,各有成佛路】(諺)三百五:泛指多。比喻人在修行或事業(yè)的進取方面,各有各的門路,各有各的辦法。
【第39句】:【舍命吃河豚】(慣)河豚:一種味道非常鮮美的魚,有劇毒。l指拼出性命品嘗河豚。2指為了得到美好的東西而不惜舍棄生命。
【第40句】:【秀才】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秀才”的釋義為明清兩代生員的通稱,現(xiàn)泛指讀書人。“秀才”絕不是明清兩代才有的,它比舉人、狀元還要早得多,它源遠流長,最早始見于《管子·小匡》。到漢代,秀才成為舉士科目。漢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年)令諸州歲各舉秀才一人。東漢避光武帝(劉秀)諱,改稱茂才。南北朝時,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設(shè)秀才科,后來漸漸廢去,僅作為對一般儒生的泛稱。宋代凡應(yīng)舉者都稱秀才。明太祖曾采取薦舉的方法,舉秀才數(shù)十人,任以知府等官。明、清兩代,秀才成為府、州、縣生員的專稱,習(xí)慣上也稱為“相公”。 “秀才”,現(xiàn)在一般用來泛指讀書人,如“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 也用來形容會寫文章的人,如某某在領(lǐng)導(dǎo)眼里就是個“秀才”。腸斷(斷腸)“腸斷”形容悲痛到極點。竟源自一只猴子。《世說新語·黜免》載:齊桓公進入蜀地,經(jīng)過三峽時,兵士中有個人捉到一只小猴子,結(jié)果,母猴沿岸隨著船隊追趕,走了一百多里路程,而且哀號不止,執(zhí)著永不放棄。當船行到一個較窄的河道上,母猴奮力一跳上了船,想去抱回小猴子。然而,母猴還未站穩(wěn),便一頭栽到船艙里。士兵剖開它的肚子一看,它的腸子斷成一寸一寸的了。它雖然是只猴子,竟有這樣的愛心,這是多么偉大的母愛啊。后以“腸斷”喻極度悲傷,亦說“斷腸”。衍生出“肝腸寸斷”這一成語來。
【第41句】:【馬不知臉長,牛不知角彎】(諺)比喻人總是缺乏自知之明,或總是為自己護短。 也作馬不嫌臉長,羊不嫌角彎。 牛不知角彎,馬不知臉長。
【第42句】:【 挖了三代祖墳】人們對祖先的墳?zāi)箻O為尊崇,決不能讓 人挖了。此句借指觸犯了根本利益,受到極大的侮辱。韓 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網(wǎng)》:“我巧姑,沒掘過你家祖墳吧?我 們家銅鎖,也沒霸占過你老婆吧?你說話干嘛這么損!”
【第43句】:【打破腦袋用扇子扇】(慣)比喻把生死置之度外,豁出去了。 也作“腦袋破了用扇子扇”。
【第44句】:晚上,只要外面有什么動靜,爸爸就會馬上開門去查看。一天深夜,我被爸爸的開門聲驚醒了,第二天我向爸爸說:“你一有聲音就出去看,這院里住著這么多人,難道有人敢來偷東西不成?”媽媽在一旁聽見了,搶著說:“狗都有個睡覺時。”(貴州·印江)
【第45句】:【黃梅雨未過,冬青花未破。冬青花已開,黃梅雨不來】釋義:冬青:常綠喬木,夏季開花,花小呈淡紫紅色。在黃梅雨時節(jié),冬青樹一般不會開花;如果開花,便是旱象的征兆,黃梅雨便停止。例句:冬青花占水旱。諺云:“黃梅雨未過,冬青花未破。冬青花已開,黃梅雨不來。”
【第46句】:【鐵打衙門流水官】(諺)衙門:官署,官員辦公的地方。指衙門像鐵鑄的一樣原處不動,官員卻像流水一樣,一任去了一任來。 也作“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
【第47句】:【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一眼能看到,情況十分明顯。 成語:了如指掌、顯而易見。王蒙《相見時難》:“她又犯了小 人——翁式含!禿子腦袋上的虱子,明擺著。下樓以前,熱 如春風,再上樓以后,冷若冰霜!好你個姓翁的!”
【第48句】:【 有他不多,沒他不少】謂可有可無。歇后語說:一斗芝麻 拈一顆,有他不多,沒他不少。成語:無足輕重。浩然《艷陽 天》:“想安生,就像韓百安那樣,一生一世窩窩囊囊,受人擺 布;有他不多,沒他不少,潦潦草草地過一輩子。”
【第49句】:【焦了尾巴梢子】(慣)焦:干枯,轉(zhuǎn)指斷絕。尾巴梢子:比喻子孫。 譏諷人斷子絕孫。 也作“焦尾巴”。
【第50句】:【三個一群,五個一伙】(慣)指人們?nèi)恕⑽迦俗杂山Y(jié)成團伙。 也作三一群,五一伙。 三個一群,五個一堆。 三個一組,五個一伙。
【第51句】:【土地廟里長草——荒神】(歇)土地廟:供奉土地神的小廟。荒:荒蕪,諧“慌”。神:本指神靈,轉(zhuǎn)指心神。形容人心慌意亂。
【第52句】:媽媽讓我跟她一起去拔瓜地里的雜草,我嫌天熱不想去。媽媽說:“走吧,苦干才能美吃。”(陜西·武功)
【第53句】:剛備鞍的馬駒子——挨鞭子的日子到了
【第54句】:【有理講倒人】有理講理,無須采取欺詐或暴力方式。浩 然《艷陽天》:“快回去吧,我們有理講倒人,為什么要打架?”
【第55句】:【按著葫蘆扣籽兒】強行全部取走。清代《醒世姻緣傳》: “哪像如今聽見那鄉(xiāng)里有個富家,定要尋件事,按著葫蘆摳 子,定要擠他個精光。”
【第56句】:表叔經(jīng)常聚眾賭博,有一次被派出所拘留起來。釋放回家后,奶奶嚴肅地批評他說:“一針不補,十針難縫。你再不改,后患無窮。”(廣西·崇左)
【第57句】:【仁不統(tǒng)兵,義不聚財】見“慈不掌兵,義不主財”。
【第58句】:手拿謎條猜不著——執(zhí)謎(迷)不悟
【第59句】:【一正壓百邪】正氣壓倒邪氣,好人威懾壞人。姚雪垠《李 自成》:“有你在此,一正壓百邪,事情好辦。” 只要自己拿得正,哪管和尚尼姑共板凳自己正派,不會受 誘惑,不會發(fā)生不正當?shù)男袨椤!栋彾唐≌f選》:“只要 你自己拿得正,哪管他和尚尼姑共板凳。我相信,你不看他 們,他們還白做那些鬼樣子做什么?”
【第60句】:【破著一身剮,皇帝也對打】見“拼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第61句】:鄰居小紅愛使小性子,動不動就生起氣來。媽媽逗她:“看小紅,嘴噘得能掛個油葫蘆了。”說得小紅哧地笑了。(河南·鎮(zhèn)平)
【第62句】:【臭豬頭,自有爛鼻子聞】釋義:比喻人品雖然不好,但總有人欣賞。例句:趙雄上任偵緝處長那天,竟然親自“登門求賢”,請金鱷出來當大隊長,這正如俗語說的:“臭豬頭,自有爛鼻子聞。”
【第63句】:【 一竿子插到底】一次徹底完成,或堅持到底。插,也說: 扎、捅。成語:一勞永逸。浩然《艷陽天》:“什么事情只要讓 他想通了,他就熱起來,一竿子扎到底兒,不干好了不罷 休。”
【第64句】:【得意時車馬盈門,失意時門庭冷落】(諺)車馬盈門:門前你來他往,車馬不斷。門庭冷落:門里門外冷冷靜靜。舊指人情冷暖,得勢時都來奉承,失勢時無人往來。
【第65句】:【耍花招】(慣)比喻玩弄欺詐的手段。 也作耍花樣。 耍花槍。
【第66句】:【一把屎一把尿】(慣)形容撫養(yǎng)孩子十分辛勞。 也作一把尿一把屎。 屎一把,尿一把。
【第67句】:【淡淡長流水,釅釅不到頭】(諺)釅(yan):濃烈。指清清淡淡,長流不斷;濃濃釅釅,不會久遠。比喻人際交往,平淡可以保長久,過熱往往難到頭。
【第68句】:【盆朝天,碗朝地】(慣)形容東西放置無序,亂七八糟。
【第69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諺)天:舊指天意,亦指機遇。謀劃事情,在于人的主觀努力,而事情的成功與否,取決于天意或機遇。指一件事情的能否成功,人事與機遇各占一半。 也作謀事雖在人,成事還在天。 謀事在人成在天。 成事在天,謀事在人。
【第70句】:【樹挪死,人挪活】釋義:樹多移動死得快,人多走動活路多。指人不要困守在一個地方。例句:“樹挪死,人挪活。”老洪福老頭子父子兩個,雖然到了福山、煙臺,依然在敵偽鐵蹄下輾轉(zhuǎn)。可是,這一年總算是熬過來了。
【第71句】:—吊錢放在門檻上一—里外半吊子(外行)
【第72句】:【驕子不孝】(諺)指在驕奢的生活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子弟,不會孝敬父母。
【第73句】:【屎一把,尿一把】見“一把屎一把尿”。
【第74句】:【豆芽哪怕長得天那樣高,總是一棵小菜】釋義:豆芽長得再高,仍舊不過是小菜。表示蔑觀、看不起人。例句:“我偏要管!你不要兇,豆芽哪怕長得天那樣高,總是一棵小菜!”王氏頓著腳回罵道。
【第75句】:【山依嶺,嶺依山】釋義:比喻互相幫助,互相依靠。例句:咱們近人不說遠話,互助組里,魚幫水,水幫魚,山依嶺,嶺依山,年輕人照顧你們上歲數(shù)的老人,是應(yīng)該的。
【第76句】:六月的蚊子——叮死了
【第77句】:【盆朝天,碗朝地】釋義:指口渴無茶水可飲,肚餓無飯可吃。形容生活無著。例句:方太太他們都瘋了,我還沒瘋!看,這里盆朝天,碗朝地,沒人管。火滅了,開水沒有一點,我連碗熱茶都喝不到嘴!
【第78句】:每當看見媽媽穿著高檔羊毛衫、鴨絨衣,或者看見我大吃巧克力、旺旺系列食品時,外婆總是搖頭嘆息:“穿不離棉,吃不離鹽,看看你們!”(湖南·溆浦)
【第79句】:【 快刀打豆腐,兩面光】指兩面討好,或使雙方滿意。或說: 刀切豆腐兩面光。清代《活地獄》:“黃大老爺這樣一做,算 是快刀切豆腐,兩面光,上司也敷衍了,同寅也瞞過了。”
【第80句】:【做順水人情】(慣)順水人情:不費力的人情。指順便給人好處。
【第81句】:【千尺有頭,百尺有尾】(諺)繩索再長,總是有頭有尾的。比喻任何事情有開頭也有結(jié)尾。也比喻做事得順著次序,有頭有尾,不可亂套。
【第82句】:吃著雞,抓著鴨——貪得無厭;貪心不足
【第83句】:【立得正,不怕影兒歪】(諺)只要身子站得端直,就不怕影子歪斜。 比喻人只要行為正,作風好,就不怕別人說三道四,惡意誹謗。 也作立得正就不怕影兒斜。 立得正不怕影子歪。
【第84句】:【崽賣爺田不心痛】(諺)崽:方言,兒子。爺:方言,父親。指坐享其成的后人,不知前輩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困苦。
【第85句】:【打破悶葫蘆】(慣)指猜中極難猜透的話或解開事情的秘密。 也作“解開悶葫蘆”。
【第86句】:夢里娶媳婦——高興一時是一時;快活一時算一時
【第87句】:爸爸買了一條活魚回來,十分高興地對媽媽說:“趕快做做吧!豬要吃叫的,魚要吃跳的!”(湖南·醴陵)
【第88句】:【兵貴神速】(諺)神速:人們料想不到的快速。指行軍用兵,貴在行動極其迅速。
【第89句】:兩個盤子十條魚——多魚(余)
【第90句】:【刨樹要刨根】釋義:比喻解決問題要尋根究底,要徹底。“刨根”又作“尋根”。例句:刨樹要刨根,要不,根大成樹,樹大成林,林大藏虎,虎大傷人。所以不殺便罷,一殺就來個斬草除根,以免后患。
【第91句】:【因禍得福,只在人為】(諺)本來是災(zāi)禍臨頭,卻轉(zhuǎn)而獲得好運,這只靠著人為的努力。指人經(jīng)過主觀努力,可以變被動力主動,變不利為有利。
【第92句】:【給拾鞋也不要】(慣)拾鞋:提鞋,比喻服侍人。比喻人品或才能低下,別人看不上。 也作“給提鞋子都不要”。
【第93句】:【萬般事仗少年為】(諺)少年:泛指人在年輕時期。任何一方面的事業(yè),都要靠年輕人投入。指年輕人朝氣蓬勃,敢作敢為,事業(yè)的成就,主要依靠他們?nèi)ラ_拓。
【第94句】:盤古的斧頭——開天劈(辟)地
【第95句】:鍛煉是健康的基礎(chǔ),衛(wèi)生是健康的保證。
【第96句】:【看自己一朵花,看別人一臉疤】(慣)譏諷人看別人都是毛病,認為自己什么都好。
【第97句】:【摸不著門兒】(慣)比喻弄不清情況,不知究竟。
【第98句】:【半路殺出個程咬金】(慣)程咬金:唐初大將,一些白話小說常常把他描寫成魯莽憨直的人,武藝雖不甚高強,但他的三板斧功夫,也能給對方造成威脅。比喻事情在進展中突然出現(xiàn)了意想不到的人或事,造成干擾。 也作半路上殺出個程咬金。 半腰里殺出個程咬金。
【第99句】:【賊人的腿,藝人的嘴】(諺)賊人怕捉,腿跑得快;藝人嘴巧,能說會道。指不同營生的人,都根據(jù)需要,發(fā)展著自己的特長。
上一篇:鳳凰網(wǎng)視頻經(jīng)典摘錄佛心禪語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