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佛法超越其他文化、學問的智慧,主要表現在“涅槃智”,它也是佛法智慧的心髓。
【第2句】:【禪語人生】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無法選擇自己的容貌,然而沒有高貴的出身,沒有嬌好的容貌不必自卑,因為最好的一點我們可以自己把握:純善的心靈。
【第3句】:世界上唯一可以不勞而獲的就是貧窮,唯一可以不付出就不斷增長的就是年齡。親愛的自己,該懂事了。再不瘋狂努力,我們就老了。
【第4句】:【圣經文案】268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們也在哪里。(約14:3)
【第5句】:一切學業、道業、事業都是時間累積成的,會利用時間的人,可以隨時把握分分秒秒去活動、去進修;不知利用時間的人,在一星期七天中,就斤斤計較于一天半的休息。
【第6句】:【禪心佛語】丑聞是這世界一半的人樂于杜撰,而另一半人樂于相信的事。
【第7句】:【禪心佛語】當我們坐在移動的船上看船,并感覺不出船的移動,但假如我們看船外之物,例如眺望遠岸,便立刻能感覺出來,人生也有與此相同的情形。
【第8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人們總是執著于追求那遙遠的、朦朧的美麗,而遺棄了生活中那些真實的、觸手可及的美麗。
【第9句】:【禪心佛語】人盡其才的才是人間正道。人活在世上,就要盡其能,勿需要求太多,不管處于什么樣的環境和條件,只要盡自己的能力做著有意義的事情,就是無悔的人生。
【第10句】:【禪語人生】我們要好好想想,不要稀里糊涂地以為是別人錯了,自己是正確的。任何一個修行人,都要敢于無情地撕下自己佯裝智者的面具。
【第11句】:【佛家禪語】一個人無論多么威嚴,多么排場,如果沒有愛心相伴,也只是空好看而已;一個人無論多么富足,多有地位,如果沒有智慧相隨,也只會是名利的仆人:
【第12句】:【禪心佛語】凡塵俗事,總讓人沉溺,人們貪戀人間繁華,自己把自己圈在了欲望里。而繁華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打撈不起水月,折不斷鏡中花,空空也。
【第13句】:【禪心佛語】就這樣,把一生的光陰,凝成時光長河中那一瓣恒久的心香,淡淡的,一體青凝不染塵。笑靨如是,真情如是,希望如是,生命亦如是。
【第14句】:【禪語人生】在職場中就應該像柯南那樣,有一種我走到哪就讓別人死到哪的霸氣。
【第15句】:【禪語人生】有了目標還不夠,還要堅定地按目標的方向走。有堅定的心,才能成事。若信念動搖,就將大事難成。
【第16句】:善為大鎧,不畏刀兵;善為大船,得渡河淵。有能守信,室內和安?,F世有慶,福追自然。行之得報,非神授與?!妒路鸾洝?/p>
【第17句】:【禪心佛語】勢利的人總是把時間花在計較上,根本不會浪費時間來管你的閑事。
【第18句】:【佛家禪語】你的人生永遠不會辜負你的。那些轉正確的彎,那些走正確的路,那些流下的淚水,那些滴下的汗水,那些留下的傷痕,全都讓你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第19句】:【禪心佛語】為人屬下者要如土,謙卑低下;為人主管者要如海,不揀粗細;與朋友相交要如林,含藏萬象;與人群相處要如水,屈伸自如。
【第20句】:所謂的煩惱并不是在人的生活物質中做標準,而是心境狀態分別,人如不能知足就永遠都在煩惱中?!斗鹜拥母裱浴?/p>
【第21句】:【佛心禪語】武士都沒正眼看他,象是沒聽見的樣子,邁著大步走了。鐵眼和尚急忙追上去,低聲乞求:“給多少都行?!?/p>
【第22句】:【禪心佛語】只要覺照根植于心,你就會變成主人。透過覺照看外面,一切都在蛻變,一切都在為你所用。
【第23句】:【禪心佛語】沒有什么事情有象熱忱這般具有傳染性,它能感動頑石,它是真誠的精髓。
【第24句】:【禪心佛語】生活里不是沒有經歷美好,而是缺乏客觀的認識了自我,真正傷人的不是命運,真正傷人的是看待生活的狹隘和固執。
【第25句】:【禪語人生】偉大的人總是想辦法改變環境,能干的人總是處處利用環境,凡夫總是說服自己適應環境,庸人總是抱怨環境。
【第26句】:【禪心佛語】沒有人真的敢小瞧自信。讓自已熱情起來,讓自已快樂起來,讓自已充實起來,生命才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第27句】:臺灣的離婚率逐年不斷攀升,衍生不少社會問題。希望人人都能先由自身建立正常的家庭倫理,再去影響其他的家庭。
【第28句】:善知識,當別人染上病痛、惹上官司或遇到其他困難時,盡量為他排憂解難。這是講交情、講義氣的熱心人。
【第29句】:力能破他軍,還為他所害;力能侵掠人,還為他所掠?!秳e譯雜阿含經》卷四
【第30句】:同樣是過一輩子,欲望大的人得花很大的氣力,才能滿足需求;而欲望淡薄的人,少欲少煩惱,便能安穩地終此一生。
【第31句】:【禪心佛語】生活的意義在于鼓勵自己去友好的探索,拓寬自己的心地,讓那些陌生成為友好,讓那些隔閡成為善意,聽取一句忠告,攜將一顆高低心,怎換歲月一場平。
【第32句】:以難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種法,制御其心,乃可調伏。譬如象馬憂戾不調,加諸楚毒,乃至徹骨,然后調伏。《維摩經》卷下,香積佛品
【第33句】:逆境在佛教中稱為“逆增上緣”,碰到逆境時,應心生感激——可遇不可求啊!
【第34句】:【禪心佛語】人之相惜惜于品,人之相敬敬于德,人之相交交于情,人之相擁擁于禮,人之相信信于誠,人之相伴伴于愛。
【第35句】:【佛心禪語】不得站在路上。不行,終無到家日子。不得牢執不放。不舍,終無成就菩提。
【第36句】:【禪心佛語】守一不移者,以此空凈眼,注意看一物,無間晝夜時,專精常不動。其心欲馳散,急手還攝來,如繩系鳥足,欲飛還掣取。終日看不已,泯然心自定。
【第37句】:【經典佛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句話還揭示了一個修行的真諦:修行不分早晚,不計過往,只要你覺悟了,開始修行就是。
【第38句】:【禪心佛語】上師是父親,壇城是母親,弟子是兒女,生生世世都是一家人,金剛道友必須要互相尊重,互相幫助,搞好團結,要珍惜這個緣分。
【第39句】:身在俗世心出離內在不夠豐沛,才需要外在的繁華來彰顯。如果內心圓滿,就能達到心無所住的境界。
【第40句】:【禪心佛語】所謂禪修與見法,是要看見我們自己的念頭,而不是看到光、色彩、或鬼神。
【第41句】:【禪語人生】想身體健康,魅力無窮,你必須避免憤怒,少發或不發脾氣。
【第42句】:【禪語人生】一時的忍耐是為了更廣闊的自由,一時的紀律約束是為了更大的成功。
【第43句】:【禪心佛語】人生短短幾十年,不要給自己留下了什么遺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該愛的時候就去愛,無謂壓抑自己。
【第44句】:【佛語摘抄精選】實話第一戒,實話升天梯,實話小如大,妄語入地獄。(《智度論》)
【第45句】:【禪心佛語】若于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凈土,此名一行三昧。
【第46句】:【禪心佛語】痛而不言。話,妙在說與不說之間。無言不是不痛,而是直面悲痛,疼痛和慘痛。
【第47句】:【禪心佛語】枯榮得失一笑去,沉浮坎坷不怨人。過往幻影空交集,心地活來是率真。
【第48句】:說話要留有分寸,做事要空點余地。這不是世故,是操守;這不是敷衍,是對自己、對他人負責。
【第49句】:迷信不如無信,因此學佛一定要轉迷為智,離開凡夫之煩惱心,回歸清凈無染的佛性。
【第50句】:【禪心佛語】事情看透,就明白該如何進行;人情看透,就明白該如何相處;事情看破,就不想做事了;人情看破就不想做人了。所以,只要用點心,其余只是接受。
【第51句】:【禪語人生】真愛是愛真理、愛公理、愛國家、愛世界、愛人間的和平。
【第52句】:喜心內充滿,而行于布施。施已心無悔,其意益歡悅?!洞髮毞e經》卷七十七,富樓那會
【第53句】:【禪語人生】有的家庭,幾根面條就能撐起熱騰騰的日子;有的家庭,一堆金幣反而把日子折騰得七顛八倒。
【第54句】:【圣經文案】308然而,靠著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余了。(羅8:37)
【第55句】:【禪心佛語】榮華富貴,也是過眼云煙;錢多錢少,夠吃就好。人丑人美,順眼就好。人老人少,健康就好。
【第56句】:【佛心禪語】做一個好人意味著要有一個正確的生活目標和人生理想,要有宏大的愿力。人生的動力和價值就是由此而生的。
【第57句】:恒秋:寡言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修養。面對是非,少說多聽才能明白原委;置身喧囂,人進我退才不會迷失自我。
【第58句】:【圣經文案】65天天背負我們重擔的主,就是拯救我們的神,是應當稱頌的!(詩68:19)
【第59句】:【禪心佛語】佛法與《道德經》的智慧共識與文化碰撞,有著殊勝難得的歷史因緣。
【第60句】:【佛心禪語】愛心、謙卑心是我們溝通別人的最佳利器,它會讓我們天下無敵,用愛可以感動一切、打贏一切。
【第61句】:諸出家人不應作資生之業:謂王使、販賣、治病等業,及所不應取眾生田谷等,若取,名邪命。(古印度)訶梨跋摩《成實論》卷十二
【第62句】:【禪心佛語】人們喜歡向外追求幸福,這樣得到的只能是幸福的幻象,稍縱即逝,因為外在的東西是變化無常的。
【第63句】:保持一種令人歡喜的語言是和諧人際關系的重要內容,是凝聚人心、保持人際關系穩定和諧的重要方法。
【第64句】:比如有些人做事每受諸多障礙,無法順心如意達到目的,或受情愛纏縛;或是看不開財勢名利;也有人被命運所擺布。這都是外在的障礙,亦即是“他障”。
【第65句】:【禪心佛語】佛說:毀滅人只要一句話,培植一個人卻要千句話,請你多口下留情。
【第66句】:【禪心佛語】人性之美,在于溫良;生命之韻,在于靜美。這個世界,感覺越來越浮躁,真正能做到靜篤的人愈來愈少。
【第67句】:【禪語人生】我們少年時渴望成年的自由;中年時卻懷想著童年的純真。
【第68句】:【禪心佛語】生活的活潑在于心地的運用與協調,世事百態,灑脫從容,心地悠然,看花開得欣然,賞花落而瀟然,人生在世間,喜悅,平和,開朗,和氣。
【第69句】:【禪心佛語】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實現夢想的瞬間,而是堅持夢想的過程。
【第70句】:【圣經文案】464私欲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雅1:15)
【第71句】:兄弟要和睦,親朋要互助。讓生于有余,爭起于不足。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勞動強筋骨,無病便是福。見面道辛苦,畢竟是江湖。
【第72句】:佛說:“一切法得成于忍”,忍得淡薄可養神,忍得饑寒可立品,忍得語言免是非,忍得爭斗消仇憾。
【第73句】:【圣經文案】112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塞9:6)
【第74句】:【禪語人生】越是修行,你將越能在你的修行中得到滿足,你會看透自己的心。
【第75句】:佛法的核心只有兩項:平等對待一切眾生的大慈悲心,及破除一切執著的大智慧見。佛陀的八萬四千法門,皆不離此兩項原則。
【第76句】:【禪心佛語】來去自然,自然自在,心平氣和,永無止境。來來去去,去去來來,來了又去,去了又來,來也自然,去也自然。
【第77句】:如果我們每個人能做到無分別心,那么,立足于世,也就沒有境遇好壞之分了。
【第78句】:【佛心禪語】無相禪師如實回答道:“佛法好像慈航,普度眾生;好像日光,遍照大地。不只是你的妻子可以從中受益,一切有情眾生無不得益?!?/p>
【第79句】:學佛人應善用佛菩薩的智慧于生活中,成就一切事業,建立美滿的佛化家庭。
【第80句】:雖行于空而殖眾德本,是菩薩行。雖行無相而度眾生,是菩薩行。雖行無作而現受身,是菩薩行。雖行無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薩行?!毒S摩經》卷中,問疾品
【第81句】:【禪心佛語】時間確實可以累積功德,過去迷惑顛倒的歲月,不算是真正的人生,若真正能夠做“利人利己”的事情,才算是真正的人生。
【第82句】:【禪心佛語】過去的不可得,未來的還沒有到,當下也是當生即滅。就要在這當生即滅的時候,抓住當下這一念,面對世間、面對煩惱、面對生死。
【第83句】:【禪心佛語】佛不見身知是佛,若是有知別無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
【第84句】:通論大小乘經,同明一道故,以無得正觀為宗。但小乘教者,正觀猶遠,故就四諦教為宗。大乘正明正觀,故諸大乘經,同以不二正觀為宗。(隋)吉藏《三論玄義》卷下
【第85句】:人之所迷,因在局內,人之所悟,因在局外。人生充滿變數,定力如何,直接影響到人生的走向。淡定看人生,寧靜看自己。
【第86句】:【禪語人生】在禪者眼中,生固未可喜,死亦不必悲,生和死,不是兩回事,生死乃一如也;因為既然有生,怎能無死?要緊的是超越生死,不受生死輪回。
【第87句】:離此二邊,處于中道而說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峨s阿含經》卷二,第35經
【第88句】:【禪心佛語】雖然沉默有時會造成誤解,但我覺得沉默卻能更好地回擊誤解。
【第89句】:迷真起妄,假號眾生;體妄即真,故稱為佛。(唐)澄觀《大華嚴經策略》
【第90句】:【禪心佛語】佛陀就說:“只要你有決心,就能夠留下來。來。你就在我的身邊先做些打掃工作。”周利盤特很感恩佛陀慈悲收留,暗暗下定決心要好好地修學。
【第91句】:【禪語人生】悠悠歲月,茫茫塵世。人生苦短,幾十年匆匆歲月,人生要過“萬重山”,更需要心淡如菊地簡約前行。因為,人生的歲月,逝去的就永遠也無法再回頭。
【第92句】:與佛結緣,以佛修心,可以使心靈得以平靜,智慧得以寬廣,境界得以捉升,可以感受名韁利鎖之外的寧靜、淡然、幸福、圓滿。
【第93句】:要如何才能與人、與事、與世無爭呢?必須磨練耐心,排除名利心,老實修行。
【第94句】:【圣經文案】88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圣者,便是聰明。(箴9:10)
【第95句】:【禪語人生】在別人和我們分享幸福的時候,自己的幸福,也同時跟著增長。
【第96句】:禪的“不一般”,是說它打破偶像、沒有崇拜,它要一切眾生與佛平等,大家都跟佛一樣?!葡壬?/p>
【第97句】:【禪心佛語】人不能不了解自己,也不能對別人一無所知;做人認識自己很重要,了解別人更重要。
【第98句】:一切的修行法門,如坐禪、念佛等,都是為了收攝心念?!靶扌小?,主要是多改掉一分假我,多增加一分真我。
【第99句】:人應潔身守志,于體悟人生真諦后,更需堅立自己的精神慧命,清凈身心、守持志愿;以平等、平常心,利益群生,絕不可為私利著想。
上一篇:工作心寒句子(工作心寒的句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