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佛心禪語】習性是物欲所繞,稟性是人間的煩惱。能在道德場中盡義務,身界算是脫出去了。會當人的,脫出了心界。稟性化盡,才脫出了性界。不然怎能“超出三界外”呢?
【第2句】:【佛心禪語】自我的滿足,始終隱含著具大的貪執,使我們的生命不斷形成依賴、束縛和種種煩惱,從而失去獨立和自由。解脫,是逐步解除貪執,以及由貪執形成的依賴、束縛,恢復生命的獨立和自由。
【第3句】:【禪語人生】相見是緣,不見亦是緣,相逢是緣,別離亦是緣。塵世兩茫茫,都在來回間。見與不見,何苦貪戀。見與不見,一笑之間。
【第4句】:【佛心禪語】暴風雨比起晴空萬里,當然更能喚起人們的警戒心。從內心深處,我們會發現更多的耐心、毅力、勇氣以及意志。
【第5句】:放過煩惱,煩惱才會放過你;忘記憂慮,憂慮才會忘記你。心生歡喜,歡喜才會常伴你;充滿感激,幸福才會跟隨你。
【第6句】:除了有生命的眾生之外,對一切無生命的物質,也要有一分惜物的愛心。行住坐臥、舉手投足,必須輕柔細心,愛惜物品以延長物命,善加利用并發揮其功能。
【第7句】:【禪心佛語】身體是向死神發愿暫借修學佛法利益眾生而用的,不應該把太多的心思放在身體上,沒有正確發揮身體的作用它會憤怒,不與你合作,不聽你指揮,死神很快收回。
【第8句】:【佛心禪語】坂本先生于去世前表示,未能親見法師論文完成,頗以為憾。此前,并曾于致函慧岳法師(立大校友)時預言,法師有獲得最高學位希望。(《留日見聞》頁九三)
【第9句】:【靜心禪語解煩惱】不管昨天發生了什么,不管昨天的自己有多難堪,有多無奈,有多苦澀,都過去了,不會再來,也無法更改。就讓昨天把所有的苦、所有的累、所有的痛遠遠地帶走吧,而今天,我要收拾心情,重新出發!
【第10句】:【禪語人生】有多大的手,端多大的碗。永遠不要異想天開,也不要得過且過。一切盡人事而遂天意,不強求,順其自然就好。
【第11句】:哪天,誰的英雄最厲害,我沒誰都沒有得出結論。而且已經41歲的我們,別說地球了,連自己心愛的女人都守護不了,只是一個一天一天為生計忙碌的反英雄式的男人,哪些曾經相當英雄的少年們,都到哪里去了呢?
【第12句】:【佛心禪語】博愛:雖然人們目前還不清楚,是幸福的人愛行善,還是行善的人更幸福,但幸福與利他主義行為顯然有密切聯系。
【第13句】:【禪心佛語】如果你承認自已,隨時都可能犯錯,就能免去一切麻煩,也不需跟任何人辯論了。而別人受到你的影響,也會使他承認他自己有難免的錯誤。
【第14句】:【圣經文案】463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經過試驗以后,必得生命的冠冕,這是主應許給那些愛他之人的。(雅1:12)
【第15句】:【禪語人生】學會知而不言,謹記言多必失;學會自我解脫,才能自我超越;學會靜靜思考,才能讓自己更清醒;學會用心看世界,才會看清人的本來面目;學會放下,只有放下了才能重新開始;學會感恩,才能在逆境中尋求希望。
【第16句】:【禪語人生】我曾凝視山川,但已不是凝視的山川,我曾凝望花草,但已不是凝望的花草,我曾凝思此身,我曾凝神此心,但已不是此身此心,更不是所凝的自己。
【第17句】:此外,有部分人自以為聰明、投機取巧,導致怪、力、亂、神的充斥與泛濫,制造許多社會問題,也發生許多暴力現象。這種人以文明功利創造者自居,殊不知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損人不利己,小則毀滅人我,大則毀滅家國世界。
【第18句】:【禪心佛語】人生,就是一段或長或短的旅途。在這段旅途中,自我們哭著來到這個世界的那個時候起,就已經注定要走過太多汗淚相伴、悲喜交集的時光。
【第19句】:佛教不是悲觀,而是中觀。所謂中觀,就是如實的觀照世間的實相,真誠地面對,不自欺,不逃避。佛教不談放棄,而是放下。所謂放下,是指放下內心的執著,并不排斥現實中正當的努力。
【第20句】:【禪心佛語】世間無物不美,而凡是美的東西都是具有生命力的。真正愛美的人們,你們必須時刻使自己保持一種“無所得”的心態,從而讓天地間那些美好的事物處在任運自在的境地中,讓它們圓滿地展現出其美的本來面目吧。
【第21句】:粗茶淡飯,清心靜欲,生活簡單了,人就快樂了;燈紅酒綠,利欲熏心,生活世故了,人就變老了。歡笑增加的只是臉上皺紋,而煩惱卻是刻在心上的皺紋!
【第22句】:【禪語人生】人生,輸輸贏贏,或得或失,每一寸光陰都承載著悲喜。學會沉淀,沉淀閱歷形成智慧,沉淀情感豐滿心靈,沉淀心情換取寧靜。沉淀,不是消沉,是用一顆淡然的心審視浮躁,是在寧靜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
【第23句】:你的心是善的,這善因來自你的心量,你內在充滿一片祥和,你內在沒有絲毫的計較念在里面,你絲毫沒有怨憤,則惡緣無從與你連接而來傷害你。一莊圓法師
【第24句】:如果前世我們是大善人,積累了足夠的善功福報,那么我們這一世就會轉世投胎成為幸福快樂的人;相反,如果我們前世作了大惡,到這一世就會遭受許多挫折和磨難。
【第25句】:又如沙漠中的白蟻世界,白蟻群默默地工作,在廣大無邊、空無一物的沙漠上,筑起美麗又壯觀的白蟻之塔,一座座方向整齊地向著太陽,形成美麗的景觀。
【第26句】:這個世界既不是有錢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權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一個人幸運的前提,其實是他有能力改變自己。經營自己的長處,能使你人生增值;經營你的短處,能使你人生貶值。
【第27句】:人生沒有十全十美,有得,有失,有遺憾,才是生活的全部。有些失去至今難以忘卻而深埋心底。有些錯誤雖時過境遷,卻無法彌補。人生因缺憾而凄美,人生因哭過、痛過而美麗。
【第28句】:【禪心佛語】客觀的目送那些往事成塵埃,傷心事何苦細數,能夠和煩惱既往不咎也是一個人的胸懷和氣度,人既然不是為煩惱而生,那么又何苦為他勞碌,一個人的價值就在于把自己如何從煩惱中解脫而出,做好向前的種種準備。
【第29句】:【禪心佛語】第2句,“順乎萬物自然當行的理路”,則“道”的世間功用全然展開。矜伐之,則善惡必當改變性質,不予矜伐,則天道施張,一切安和。而人的個性,唯有“處無為事,行不言教”,才能安獲“不矜伐”的保障。
【第30句】:【禪心佛語】人生于世,唯有真心實踐,才能舍出煩惱,才能轉化心靈,當下即能享有生命的喜悅,并邁向璀璨美好的人生。
【第31句】:【佛心禪語】“那么,那些非常了解你的朋友,他們一定知道你來王舍城,然后定居在此地吧?他們也一定知道你經常往返于王舍城吧,而且你也非常熟悉從這兒到王舍城的路吧?”
【第32句】:生活就好像旅行,到近處去,一天來回,回來了肚子還是飽的;走一百里路就不同了,得帶一點干糧,說不定要兩三天才能回來;如果走一千里路,那就要準備帶兩三個月的糧食了。
【第33句】:每個人生活的都不容易,每天要經歷很多事情,開心的,不開心的,順利的,不順利的,所有的事充斥在心里,負重的心會感覺累,累與不累,取決于自己的選擇,時時清理,告別煩亂
【第34句】:【禪心佛語】評論古今【佛經里的故事】有一個非常丑陋夜叉,別人每罵她一句,她的相貌就漂亮一分,別人不斷罵她,她竟然越變越好看。
【第35句】:【禪心佛語】你要明白不是所有人都會喜歡你,遷就你,疼你。你也要知道并不是全世界都在討厭你,忽視你,不珍惜你。一面學著沒心沒肺,一面學著看破一切。路還長,夢還可以繼續做。
【第36句】:【禪心佛語】人處在現代的社會,要給人利“用”,才是有用的人,不要做個沒有用的人,不計得失,無嫉妒心各守各的本分安心工作,把自己融和在大眾里平等相處,才是做人處事之道。
【第37句】:在生活中,只要我們超越狹隘之心,主動幫助他人,為世界散播美麗,善意地看待所有人和事,快樂、幸福和豐收就會時時與我們相伴。不吝于付出,既是一種道德與精神力量的感召,也是一種處世智慧和快樂之道。
【第38句】:【佛心禪語】佛陀說:“現在的你,是過去的你所造;未來的你,是現在的你所造。”蓮花生大士進一步說:“如果你想知道你的過去式,看一看你現在的狀況;如果你想知道你的未來世,看看你目前的行為?!?/p>
【第39句】:【禪心佛語】思慧,是指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再加上修行的體會,得到領悟,把道理完全弄清楚了,變成自己的一種哲學觀、世界觀、人生觀。
【第40句】:走馬有個前蹄失,急水也有回頭浪。走平地,防摔跤;順水船,防暗礁。鉆深山修身養性,出古洞名揚四海。昨是兒童今是翁,人間日月急如風。做官做府起高樓,民脂民膏在里頭。
【第41句】:平常要多調伏自己的心念,培養正確的人生觀。若能降伏“憂煩”的魔軍,看淡世間的利欲,得時不貪著,失時無掛礙,這才是步入解脫門。
【第42句】:直截根源,不存知解。當陽露出,不費纖毫。若也眨起眉毛,早成蹉過;才落擬議,便隔千山?!豆纳轿陌浮?/p>
【第43句】:【禪心佛語】你認識我時,我不認識你;你喜歡我時,我認識你;你愛上我時,我喜歡你;你離開我時,我愛上你。
【第44句】:依著燈火闌珊,回看舊時的印記,也曾為一場花開而等待,也曾為一場雨落而失意,緣聚緣散,是光陰里最深的銘刻??傆行┕适?,婉約了經年的回眸;總有些遇見,唯美了似水流年。
【第45句】:云水禪心花開如夢,流年在時光的樹上開出淡雅的花,歲月在時光的心中留下刻骨的痕,淺淺相遇靜靜收藏。你看這記憶的山水,云煙霧繞。一澗溪水,些許鳥叫,幾許花開花落。最不愿說滄海了桑田,但還是鏡里煙花,流年去遠。
【第46句】:人多不知大限將至,卻在虛浮假幻中醉生夢死;更不知世間危機四伏,步步陷阱、險惡萬端,確有“今時雖安,瞬時難?!敝畱]。如此,又有何樂可言?
【第47句】:我們要知恩報恩,要多為父母種福,多為父母行善事,就是在報父母恩。因為身體是父精母血構成的,我們做一件好事,這分功德就是父母的,報答他們當初所付出的擔憂、操心以及種種辛苦和煩惱。
【第48句】:【佛心禪語】做人不怕沒有錢,最怕沒知識;處世不怕有困難,最怕沒意志;生活不怕有欠缺,最怕不明理;人生不怕沒成就,最怕沒方向。
【第49句】:【禪心佛語】糾結于某一人、某一時、某一事。只有看開了,想通了,才能隨緣、隨性、隨心而為,不急不躁,不悲不歡,不咸不淡。
【第50句】:人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產生。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人唯有在群體中充分交融,你來我往,才會形成自己的圈子和人脈。在群體中體會氣場是中國人的一大精神源泉,所謂“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第51句】:【佛心禪語】別讓煩惱支配了自己的生活,要時刻記住生活的主流是開心。不要為某件事或某個人而錯過花開的季節。每天都有明媚的陽光,每天都有花兒開放,世界一直都很美麗,感覺不到美麗,是心情不夠明朗。
【第52句】:般若現證即是自內證耶?佛言:不也,善男子,般若如實觀見法身為內證也。終不以聞所成慧思所成慧為內證也。非但聞思即能證得自內所證真如之法?!洞蟪藢氃平洝肪硭?/p>
【第53句】:凡人要斷嗔心,就要保持淡定,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心如止水,以不動治百動。保持沉默,再大的毀謗和中傷都會不攻自破。嗔心不起,心靈就不會迷失,這是人生的大智慧。
【第54句】:生無一堆土,常有四海心。生子莫生多,生多換破鍋。盛世藏古董,亂世屯黃金。時間要靠擠,功德要靠積。時來誰不來,時不來誰來。時勢造英雄,亂世出豪杰。識真方知假,無奸不顯忠。食蔗漸漸佳,離官寸寸樂。
【第55句】:【禪心佛語】人生的重大決定,是由心規劃的,像一道預先計算好的框架,等待著你的星座運行。如期待改變我們的命運,請首先改變心的軌跡。
【第56句】:一燈能除千里暗,一智能滅萬年愚。一分膽量一分福,百分膽量做總督。一攀攀到閣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一銓銓到知縣位,又說官小勢位卑。一日面南坐天下,又想神仙來下棋。
【第57句】:服務社會有四項原則:慷慨施舍;體貼的言談;互相合作;行為合乎時節而且彬彬有禮。這四項原則宛如車子的軸,能帶動車輪轉動?!斗鹜拥母裱浴?/p>
【第58句】:【福由心生,禍由己招】信佛應避貪、嗔、癡,目的就是不要被欲望和塵世中的事情迷失自己。心凈而目清,目清而事明。欲從心生,禍從欲起。
【第59句】:【樹大招風,要懂得功成身退,做人不可太囂張、太自命不凡,因為人外有人,學習是無止境的?!钔瑯由硖幝殘鲋幸嗖豢梢蛞稽c成績就驕傲,恃才放曠的結果是引來別人的嫉妒和怨恨,也會給自己設置無形的障礙。
【第60句】:法師也是人,老法師也是老年人。對待她們,不僅沒有起碼的尊敬愛護,連最后的生路都要堵死,這,還是一個政府公務員應有的操守嗎?
【第61句】:【禪心佛語】從因果與因緣的含義,說明了佛法并不深奧難懂,只要掌握住因果與因緣的原則,佛法的綱領,已被你抓住了。
【第62句】:【禪心佛語】每個人都擁有生命,但并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種懲罰。
【第63句】:心是一棵樹,愛與希望的根須扎在土里,智慧與情感的枝葉招展在藍天下。無論是歲月的風雨撲面而來,還是滾滾紅塵遮蔽了翠葉青枝,它總是靜默地矗立在那里等待,并接受一切來臨,既不倨傲,也不卑微。
【第64句】:【禪心佛語】阡陌紅塵,只有心靜了,才能聽到花開的聲音,只有經歷了,才知道生活的靜美,只有醒悟了,才明白生命的珍貴?;ㄩ_不為誰紅,花香不為誰濃。不驚不擾,不驕不躁。素心向暖,淡淡清歡。
【第65句】:所謂天堂、凈土其實就在我們自己的心中,參禪修行的目的就是把我們與生俱來的善良本性顯現出來,就是常說的明心見性。《六祖壇經》中的“無相頌”最后一句說:“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就在目前?!闭f的就是這個道理。
【第66句】:【禪心佛語】寒來暑往,人生其實是一次不可逆轉的遠行。不必背上過重的負擔,也不要錯過沿途美好的風景,每一天都為自己壯行。看人世里一場場繁華,看歲月里一次次花開花落,草枯樹榮,讓生命活的云淡風輕。
【第67句】:【佛心禪語】觀音菩薩被他的虔誠感動了,就對他說:“要成為富翁很簡單,你從這寺廟出去以后,要珍惜遇到的每一件東西、每一個人,并且為你遇見的人著想,布施給他。這樣,你很快就會成為富翁了?!?/p>
【第68句】:【經典佛語】“講時似悟,對境生迷”的觀念是不好的,當境界撲面而來的時候,我們只要有勇氣進行抑制,就沒有什么惡習不能去除,沒有什么暴躁的脾氣不能改掉。
【第69句】:大氣是一種修養。發怒時要看看發怒的對象是誰??梢院捅饶愀叱龊芏嗟娜税l火一萬次,而不要和一個乞丐發一次怒。
【第70句】:【自知知人是智者,人情練達即文章】1.換個角度想問題。2.做合群的人。3.提高你的執行力。4.做事注意技巧,你會少走很多彎路。
【第71句】:【禪心佛語】每個人都是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較大,那是因為上帝特別鐘愛他(她)的芬芳。
【第72句】:【禪心佛語】人生,就是一道難解的題,邊走邊解,能解就解,不能則不解,放下,慢慢再解。事情,不因你煩惱而順利,不因你不快而變易,學會放下,懂得看開、看淡。真的放開,一切也容易了。
【第73句】:清高的人格,是由于能視富貴榮華如過眼煙云。我們能對物欲減少一分,我們的人格就升高一分;我們對世間的情念減少一分,我們的道念就增強一分。
【第74句】:常有人把“修行”誤以為是出家人的專有名詞,其實修行表現在日常行為中,是人人應有的生活修養?!靶蕖笔切扌酿B性,“行”是端正行為。
【第75句】:【禪語人生】真正能放下的人,不會花精力解釋過去,而是面向當下,樂活現在,包容過去的情緣和關系。一場情緣,應好心珍惜,懷著感恩說再見。
【第76句】:【佛心禪語】禪就是虛空。空即智慧,虛即虛懷。若心不留色,一切色便化作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狈鸩⑽磮讨c色,也未執著于空。
【第77句】:【圣經文案】248次日,約翰看見耶穌來到他那里,就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1:29)
【第78句】:【佛心禪語】不如,不念,不如,不求。不去在意因緣,放下一切執念,心凈無塵不染,禪心如雪晶瑩。此中,自有大道,通向三千。
【第79句】:【佛家禪語】太用力的愛情,讓人看不清內心。用力過度就是不自信,不信任,怕來不及表達自己的情緒,怕沒有時間耐心等待。但其實,細水長流,平靜而深刻,才更容易看到內心。
【第80句】:世間一切情愿,皆有定數。有情者未必有緣,有緣者未必有情。隨緣即安,方可悟道。一個人只要看清楚自己,即可辨別無常世界。意亂情迷時,大可不比慌亂,靜心坐禪,明天會如約而至。春花依舊那樣美,秋月還是那樣圓。
【第81句】:【禪心佛語】生活之道不是知與不知的問題,而是平常生活中真誠流露與實踐的問題。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言行舉止,如果能從心所欲不逾矩,那就是平常心;如果不能,那就是操縱作為。
【第82句】: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于卒伍。須知國破家無寄,豈有舟沉櫓獨浮。冤仇若不分明報,枉做堂堂大丈夫。萬事勸人休計較,從來好事不如無。
【第83句】:在平靜的事態面前歡笑,不足為奇;以平靜的心態面對痛苦,才是修行。能微笑著渡過難關,這是人生真正的財富。
【第84句】:大氣是一種態度,孔子見齊景公面不改色,都是平常人,心中沒有神,見賢思齊,而不是懼賢,時刻保持自己的人格和尊嚴。
【第85句】:學佛應縮小自我,擴大心胸,虛心求取學識。日常生活中的人與事,無不在教育我們,因此必須自謙禮讓、心胸開闊,如同宇宙虛空包容一切。
【第86句】:【禪心佛語】前段時間發生的幾件事情,人們似乎是在享受著先賢文化的同時,褻瀆自身的文化,這是令人痛心的事情。
【第87句】:【禪心佛語】若哪一天他人的得失也如自己的得失般,那菩提心的影子才顯現在你的心境中,若哪天得失都不在成為困擾你心境的理由時,智慧的光才能投射到你的身心。
【第88句】:要讓學生對讀書發生興趣,教師先要熱愛讀書,用自己的身體力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而不是通過說教。我認為一所學校愛讀書的老師越多,教育越有希望,好學生必定層出不窮。
【第89句】:【禪心佛語】弄了這么多事兒,就像弄出滿天星星,閃呀閃呀,閃呀閃呀,卻忽然不知道是誰過來一拽,拽掉了插頭兒,一切,又回到黑夜。
【第90句】:人生百年,何其短暫,何須要讓自己變得如此沉重。超然物外方為圣賢,品一杯清茗,翻一卷詩書,有何等悠閑!傲立于高山之巔,撫琴一曲,弄簫斷玉,臥看云卷云舒,又何其自在。
【第91句】:【禪心佛語】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為善必昌,若為善不昌,乃其自身或祖上前有余殃,殃盡定昌;為惡必殃,若為惡不殃,乃其自身或祖上前有余昌,昌盡定殃。
【第92句】:【禪心佛語】坑坑洼洼;人生如茶,忍受著開水煎泡;人生如水,沖刷著河岸沙灘;人生如書,記錄著酸甜苦辣。成熟,不是心變老,而是繁華過后的淡定。人生如果樹,在風雨中成長,在陽光下開花,繁花落盡,碩果累累。
【第93句】:心與性是一樣的,于佛稱為“性”,于人叫做“心”。譬如一杯白開水叫“水”,加上茶葉就叫“茶”,加上咖啡則叫“咖啡”。其實同樣是一杯水,但咖啡與茶都是水“以外的東西”。
【第94句】:念如磐石,持守一心抱定宗旨,一志不移,任他八風吹來,爾當巋然不動。只此法門,真可一生直截了當。世之最可珍貴者,精神也。
【第95句】:【圣經文案】10日間,耶和華在云柱中領他們的路;夜間,在火柱中光照他們,使他們日夜都可以行走。(出13:21)
【第96句】:【禪心佛語】禪宗有些大師出手很“辣”,亦不是真的死不放過。這位早期大師就很懂得靈活運用般若大法替居士作個圓場??丛掝^參學的亦不過是這些本領而已。
【第97句】:【禪心佛語】世界上唯一可以不勞而獲的就是貧窮,唯一可以無中生有的是夢想。沒有哪件事,不動手就可以實現。人生貴在行動,遲疑不決時,不妨先邁出小小一步。
【第98句】: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人世間,對別人多一分寬容,少一分苛刻,就會減少許多令自己后悔莫及的事情發生。進一步說,可避免許多人間悲劇的發生。
【第99句】:建立與天地、宇宙的溝通方式,多做祈請,與天地、祖輩、神靈溝通,請求佛陀及靈性力量來凈化加持你,可以凈化我們的身心,從而增強我們身體的能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