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真正的財富在自己的心里,心中生起滿足感,滿足感就是財富;心中生起慚愧心,慚愧心就是財富;心中生起禪定,禪定就是財富;心中生起智慧,智慧就是財富。
【第2句】:【禪語人生】心如水,而性則可能是鹽、是糖、是茶、是咖啡。這樣,心境不同時,心性也會異樣。佛性則是人性的慧根。
【第3句】:【禪心佛語】錢婆婆:曾經發生的事不可能忘記,只是暫時想不起來而已。
【第4句】:【禪語人生】真正的殘疾,不是外在的身根不全,而是心里沒有慈悲、包容。真正的缺陷,也不是環境的困頓,蹇厄,而是自己喪失信心。
【第5句】:同樣是一輪明月,有些地方卻看不到,為什么呢?因為月亮被烏云遮蔽了。
【第6句】:【禪心佛語】你看,馬沙就很聰明,銘記著朋友的救命之恩,卻忘了對方的一耳光之仇。當他這么做了以后,在他的內心深處,就只有美好的回憶,而沒有痛苦的糾葛。
【第7句】:【禪心佛語】凡是對生活充滿熱愛的人,都非常愛美,也都非常愛交朋友,這種人猶如一朵鮮花,隨時都在散發著芬芳。
【第8句】:【禪心佛語】佛說:「修行須你們自己去行,因為如來只能教你們該走的路。」佛陀是發現以及指點我們解脫之道的人,這道還是須要我們自己去踐履的。
【第9句】:有的人卻不能安分守己,將自己強健的體力用在不正當的地方,破壞社會,使父母心煩、心急,換來社會人群的唾棄辱罵,讓父母蒙羞,這便是“行為的不孝”。
【第10句】:切勿將佛“神化”,盲目追求虛幻縹緲的假相,以致走火入魔,心不由己,如此不僅自誤,也會誤人。
【第11句】:【禪語人生】在貧困中,要有忠心志氣;在危難中,要有信心勇氣;在富貴中,要有舍財義氣;在做人中,要有浩然正氣。
【第12句】:保持心地清凈、平等,這就是真正的凈士,心凈則土凈,真正的凈土是在心里。
【第13句】:【禪心佛語】競爭是為了不爭,競爭是暫時的一種動力;真正做到不爭而能不懈努力,即已達到看清世事,性情沉靜的境界了。
【第14句】:揚善懲惡,雖是老幼皆知極為平常的道理,但80歲老翁歷經年久,也未必能做到。對身為地方長官的白居易來說,知道這個道理尤為重要。
【第15句】:【禪心佛語】只有為生命全心全意的活著,臨終時才會對生命毫無眷戀。來時不知何處來,但我們有權力也有能力知道臨終何處去。
【第16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一杯茶在手,品人生的收放適度,品歲月的春華秋實,身心安靜,自然融合,即不與世隔絕,又要安守本分,悲歡量力,適可有度。
【第17句】:【經典佛語】身體是向死神發愿暫借修學佛法利益眾生而用的,不應該把太多的心思放在身體上,沒有正確發揮身體的作用它會憤怒,不與你合作,不聽你指揮,死神很快收回.
【第18句】:【禪心佛語】人何謂善?簡單地說,有付出之心和行動,這就是善念的發揮,佛陀在世時也是教人要體念眾生,憐憫悲苦之人。
【第19句】:【禪心佛語】放不下的,通常都是人,我們放下尊嚴、放下個性、放下固執,都只因為放不下一個人。
【第20句】:【禪心佛語】清珠投于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放入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第21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說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洞山錄》釋義:與其漫無邊際地高談闊論,不如實實在在地做些日常細小的事。
【第22句】:【佛語悟道】在這里看起來的好事,在哪里卻成了壞事。沒有絕對的好事,也沒有絕對的壞事。
【第23句】:【禪心佛語】人生的道路,因無盡的追求而無終止之日,長長的路上,難免有困頓和絕望,不妨靜下心來,小憩一會兒,享受一下人生的悠閑自在。
【第24句】:不禁想起了清覺寺的那位心明禪師,是一位盲人。他悟性很高、感應靈敏,對禪對世間萬象有另一種觀察與體悟,而他臉上常掛著的祥與微笑,更是令人為之動容。
【第25句】:一個人的修養如何衡量?應是存誠于內,而形之于外。待人接物、言談舉止。一切行動都充分表現內在的修養。
【第26句】:【禪語人生】我們應和聰明人交朋友,不要和狡猾人交朋友;應和老實人交朋友,不要和愚笨人交朋友;。
【第27句】:【佛心禪語】做了一件完美的事情,不須沾沾自喜;做一件別人辦不到的事情,也不要有優越感。如此就能得到安詳。
【第28句】:【禪心佛語】可見,人間無處不道場,事事處處皆佛事。只要用心,遍地皆是功德。
【第29句】:【禪心佛語】如果每個人都用心去保護環境,關心野生動物,地球上就不會有那么多的物種滅絕。
【第30句】:【經典佛語】遠離一切戲論,不思未來,不憶過去,不被現境所牽,保全當下的心,能夠安住在全然的覺照之中,無住無相,不落空,這是最好的修習禪定,自然解脫一切.
【第31句】:高官顯,大款闊,富貴如云眼前過。青菜蘿卜品真味,琴棋書畫自得樂。窮通有數,各得其所,比什么?
【第32句】:【禪心佛語】如如者,無心之心,離一切相,眾生諸佛更無差別,但能無心,便是究竟。
【第33句】:【禪語人生】我們用什么眼光看世界,世界便是什么樣子,一旦我們改變了觀點,世界也會因此而轉變。
【第34句】:【禪心佛語】真境無相,真智無知。常覺常照,常照常覺。奔放常流,是真亦妄。返觀內照,是妄亦真。真生空,空生有。
【第35句】:靜觀人生之得失榮枯,舉凡所見所聞,大都愁城過日,叫苦連天,能稱心如意,逍遙自在者,真是罕之又罕。何以致此呢?
【第36句】:【佛語悟道】平白無故地打了善良的人,肆意誹謗沒有過錯的人,做這些事所帶來的災禍是做一般錯事的十倍,而且將無法得到赦免。
【第37句】:對于勤奮者來說,遍地是黃金。任何一項成就的取得,都是與勤奮分不開的。勤奮是點燃智慧的火把,打開幸運之門的鑰匙。
【第38句】:【禪心佛語】恐龍早就在地球上絕跡了,而蟑螂卻還在地上爬。我們遇到艱困的環境,要有蟑螂的精神。
【第39句】:【禪心佛語】頭頂上是自己的天,烏云罩不住心頭,烏云更遮不住太陽的笑臉。
【第40句】:【佛心禪語】以金相交,金耗則忘;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去則傾;以權相交,權失則棄;以情相交,情逝人傷;唯心相交,靜行致遠。——星云大師
【第41句】:一有位部長夫人,以一般人的觀念來說,應以華麗的裝扮來配合她的身份。但是她與一般婦女一樣勤儉,自己上市場、下廚房、打掃房屋,雙手粗糙厚短、指甲不曾修飾。
【第42句】:【佛心禪語】不恥最后。即使慢,駛而不息。縱令落后,縱令失敗,但一定可以達到他所向目標。
【第43句】:【佛語摘抄精選】水流不常滿,火盛不久燃,日出須臾沒,月滿已復缺,尊榮豪貴者,無常復過是。(《罪業報應經》)
【第44句】:只有完全認識了自己,才能更好地去接觸世界,但是往往認識自己比認識世界要困難得多。
【第45句】:革命從來就是革他人的命,而不是革自己的命。懺悔如同革命,若以為是“我”,便不能真懺悔。
【第46句】:【禪心佛語】人都是被自己打敗的,而且首先給自己的情緒打敗。控制不了自己情緒的人,別人的一個字,一句話,你就可以失眠一整晚了。
【第47句】:【禪心佛語】佛曰: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第48句】:【禪心佛語】妄想多多的人,一天到晚東想西想,沒有妄想的人,連做夢都不做。
【第49句】:.以大乘大菩薩戒,謂觀唯心,本無外色,無色可破,相空亦無,離取相過,故名持戒。又云:一切凡圣戒,盡心為體。(五代)延壽《觀心玄樞》
【第50句】:佛正法有二:謂教、證為體,有持、說、行者,此便住世間。(古印度)世親《俱舍論》卷二十九
【第51句】:一個人如果連對手都沒有,是寂寞而可悲的;一個人如果樹敵太多,是可悲而寂寞的。
【第52句】:【佛心禪語】世界上沒有兩片樹葉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我們又怎能以一個角度,來評斷萬變不同的物件呢?
【第53句】:【禪語人生】無念是沒有一切世俗的塵念,具足有大智慧—自性本具有的大智慧。
【第54句】:【佛語摘抄精選】占便宜的事讓給別人,吃虧的事自己承當,乃上人之象征。(《寶鬢集》)
【第55句】:【禪語人生】尋找自我是一項內省的功夫,必須全面觀照自己的優點,并勇敢接受自己也有缺點的事實。
【第56句】:戒是不起心動念,守住本分,戒掉一切名聞利養的貪念;“定”是遇到任何困境,都能守持志節、臨危不亂;“慧”是能運心轉境,于平靜中突破重重困難。
【第57句】:【禪心佛語】誰,執我之手,斂我半世癲狂;誰,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離。
【第58句】:【禪心佛語】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當我哭泣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
【第59句】:只想依靠別人,不利用自己的潛在資源,不懂得自強自立,永遠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第60句】:【禪心佛語】苦樂隨緣,心無增減,以“入世”的態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態度去收獲,這就是隨緣人生的最高境界。
【第61句】:【禪心佛語】菩提不在遙不可及的天堂,而在我們生活的世間,是最平凡的東西。
【第62句】:宇宙萬物本四大假合,因緣和合而生,也隨緣而滅,這一秒的我們在呼吸,前一秒的我們即已死去,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第63句】:【禪心佛語】男人有錢就變壞。是的,很多男人是這樣,不過,有錢就變壞的男人就算沒錢,也好不到哪里去。
【第64句】:你目前所擁有的都將隨著你的死亡而成為他人的,那為何不現在就布施給真正需要的人呢?
【第65句】:如六大賊能劫一切人民財寶,是六塵賊亦復如是,能劫一切眾生善財。《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三,高貴德王品
【第66句】:【禪語人生】許多人會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希望得到所有人的認可,結果平添出很多的煩惱。
【第67句】:【禪心佛語】君子光明的德行受到創傷,這時再繼續前進是非常艱難的,聰明的辦法是收斂自己的光芒。
【第68句】:【禪語人生】認清煩惱的來處,請它消失在遠處。人生怎么活,量大福大,饒人失誤,諒人錯處。
【第69句】:【佛心禪語】“小處不可隨便”常常作為一種道德訓誡,要求人們防微杜漸,從小事做起,加強道德修養,是一句內容豐富、頗為嚴肅、充滿哲理的警世格言。
【第70句】:空有三者:一無性空,性非有故;二異性空,與妄所執自性異故;三自性空,二空所顯為自性故。(古印度)護法等《成唯識論》卷八
【第71句】:【佛語摘抄精選】一切造善惡,皆從心想生,是故真出家,皆以心為本。(《宗鏡錄》卷九十四)
【第72句】:【禪心佛語】承擔生命的全部,快樂就有了翅膀,在無盡的時空中自由地飛翔。
【第73句】:【禪語人生】有人撥無因果,熾然作惡業,妄言本空,作惡無過;如此之,墮無間黑暗地獄,永無出期。若是智人,不應作如是解。
【第74句】:具縛凡夫,若無貧窮疾病等苦,將日奔馳于聲色名利之場,而莫之能已。誰肯于得意炬赫之時,回首作未來沉溺之想乎?(印光法師)
【第75句】:必須常持以正念和警策自己,才能使身口意不被罪業所污染。(宋)岡波巴《寶鬘集》
【第76句】:陽不可能繞著你運行,你遲早會長大---生活中充滿失望。不用訴苦發牢騷,如果這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你必須若無其事地接受現實。
【第77句】:報復,等于往怨恨的烈火上澆油總是念念不忘別人的壞處,實際上最受其害的就是自己的心靈,搞得自己痛苦不堪,這種人,輕則自我折磨,重則可能導致瘋狂的報復。
【第78句】:一個人的心胸、度量一定要寬大,才能容納周圍的人與事。人生本來就應該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處事應提得起、放得下;過去的煩惱要拋開,而不留一絲痕跡。
【第79句】:【禪心佛語】人生在世,必須把覆蓋在真我之上的虛偽面具撕下來,才能活出真實的自己。
【第80句】:【佛心禪語】·佛光菜根譚·投人才能深入,付出才能杰出,平凡才能不凡,磨煉才能熟練。
【第81句】:自身猶筑生死獄,世間天等誰能救,故于救度不虛者,皈依三寶佛子行。——妙峰法師
【第82句】:【禪心佛語】每個人的事業大小有分別,但才干和仁愛之心人人都可擁有。
【第83句】:【佛語摘抄精選】猶如伐木,片片漸砍,一時頓倒,亦如遠詣都城,步步漸行,一日頓到。(《禪源諸詮集都序》)
【第84句】:若從緣生,即無自性,若無自性,即是本不生,本不生,即是心之實際。心實際亦不可得,故日極無自性心生也。(唐)一行《大日經義釋》卷二
【第85句】:【禪心佛語】臨濟禪師圓寂于咸通八年(公元867年),謚慧照禪師。
【第86句】:時候季秋霜冷,皎潔銀河耿耿。松窗一柱爐煙,頗釋吾家好景。——《法演禪師文案》
【第87句】:【佛語摘抄精選】說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說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五燈會元·寰中禪師》)
【第88句】:【禪心佛語】如堅固的巖石不為風所搖動,賢人被誹謗或稱贊都不會動心。
【第89句】:【禪語人生】學佛而能以般若智慧求覺悟,即是從生活禪進入禪生活的過程;學佛而能以慈悲精神度眾生,即是從禪生活回到生活禪的過程。
【第90句】:【禪心佛語】生氣,是一種破壞性的情緒。處理棘手的問題時,隨意發泄不滿,只會帶來麻煩,若能心平氣和、微笑面對,讓別人感覺輕松自在,許多困境都容易突圍。
【第91句】:【一生受益的四句禪語】【第1句】:健康是最高的利益。滿足是最好的財產。信賴是最佳的緣分。心安才是最大的幸福。
【第92句】:【佛心禪語】不管愛情友情親情,都是易碎品,一旦出現過裂縫,便很難恢復原貌;不論是誰對不起誰,那裂縫都如同兩面刃,一面傷人,一面傷己。
【第93句】:【禪心佛語】溝通心靈和儀表,融合人類與自然,這是美。以真善美的品味做人,其樂無窮。
【第94句】:晴淺翠,杏嫵桃萱,婀娜柳絲,冉冉晨曦,楚楚垂婉。幾許流云浮塵而來,一池菡萏綻放在心波,靜謐如詩,于禪思中定格了落寞的身影。
【第95句】:【佛心禪語】自性就是一個完全自然的狀態,完全放松,沒有任何所求,來也自然,去也自然,順其自然,不取不舍,無求無欲,保持一種安祥的狀態。
【第96句】:【禪心佛語】世界上為什么會有貧窮?因為大部分人都不想和別人分享擁有的。
【第97句】:【禪心佛語】寡言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修養。面對是非,少說多聽才能明白原委;置身喧囂,人進我退才不會迷失自我。
【第98句】:【禪心佛語】碰到任何事情,我們都要心向內來用功,告訴自己用平靜的心態接納它。同時,還要對外在事物的無常變化有正確的認識。
【第99句】:【禪心佛語】沒有僥幸這回事,最偶然的意外,似乎也都是事有必然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