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佛心禪語】不禁喟嘆,原來,佛法無邊,體現(xiàn)在對世人的慈悲。昔日佛祖割肉喂鷹,是為慈悲。觀音大士幻化凡人,教育世人,是為慈悲。玄奘法師印度取經(jīng),度化眾人,是為慈悲。
【第2句】:【禪語人生】站著的人不一定偉大,跪著的人也不一定屈辱。站著做人,跪著做事,才是真正的強(qiáng)者,什么才是真正的“強(qiáng)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義,因?yàn)榻?jīng)歷不一樣,感悟也就千差萬別。
【第3句】:【禪語人生】憎恨,并不立刻結(jié)惡果,但它如同隱藏在熱氣下的火,逐漸焚燒著,而終讓心懷憎恨的人身受其害。
【第4句】:佛說: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惟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于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xiàn)大,大中現(xiàn)小。不動道場,遍十方界無盡虛空。
【第5句】:發(fā)怒,是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煩惱,是用自己的過失折磨自己;后悔,是用無奈的往事摧殘自己;憂慮,是用虛擬的風(fēng)險(xiǎn)驚嚇自己;孤獨(dú),是用自制的牢房禁錮自己;自卑,是用別人的長處抵毀自己。摒棄這些,你就會輕松許多!
【第6句】:【禪心佛語】是非對錯不是寫在紙上、掛在嘴上的,那沒有用,只有把是非對錯銘刻在心里,才會對人的行為產(chǎn)生影響。
【第7句】:【禪語人生】在一個人即將死亡之際,如果讓他在自己的生命與全世界的所有財(cái)產(chǎn)之間進(jìn)行選擇,他肯定會選擇自己的生命。因?yàn)槿绻2蛔∩澜绲呢?cái)產(chǎn)都毫無價值可言。
【第8句】:【禪心佛語】就像蜜蜂只汲取花蜜、毫不破壞花瓣的美麗和芬芳一般,仁者隨緣而住,亦只是汲取智慧,而不迷失于他物之中。
【第9句】:【心靈禪語】自信的人多努力,故不誤;重義的人交天下,故不孤;淡泊的人行深遠(yuǎn),故不躁;知足的人常快樂,故不老。
【第10句】:【禪心佛語】貪心犯戒,其罪尚輕。若嗔心犯戒,其罪甚重。何以故?因貪犯戒,尚攝眾生。因嗔犯戒,棄舍眾生。
【第11句】:【禪語人生】一切事沒有不是從因果中來的,逆事來若能樂哈哈地受過去,認(rèn)為是應(yīng)該的,自然就了啦;若是受不了,心里含有怨氣,這件事雖然過去,將來必有逆事重來,正因?yàn)槭芏戳说脑省?/p>
【第12句】:【禪心佛語】成功不是偶然,成功是一種必然,是對善言德行的結(jié)算,也許結(jié)算你自己的,也許是結(jié)算你祖上或父母的。提升運(yùn)氣從提升德行修養(yǎng)開始才是最保險(xiǎn)的。
【第13句】:“忙人無是非”,人生苦短,真正需要我們?nèi)プ龅摹笆隆睂?shí)在很多,所以要分秒必爭、心無旁騖地為人群謀福利。若能如此,所過的一定是殷實(shí)而富有意義的日子,是“快樂忙”的人生;哪有空閑去招惹是非呢?
【第14句】:【禪語人生】與此同時,江城民眾乃至于十方善信對于石觀音寺的擁戴與支持,則力保石觀音寺歷經(jīng)千年戰(zhàn)火與磨難而屢毀屢建,將觀音信仰與佛法大義的火種傳承至今。
【第15句】:【禪心佛語】大部份的罪犯對于金錢的看法是,他們應(yīng)該得到這些錢,所以他們根本不會去考慮有沒有能力賺取這些錢。
【第16句】:世間的盜賊偷竊東西,不一定會把東西都偷光。但只要一念瞋心起,心中的“瞋賊”就會把一切功德偷得無影無蹤。
【第17句】:【禪心佛語】你咋氣我,我不生氣,你咋論是非我不聽,到處是是非,不聽自然無,碰到呲牙咧嘴的一點(diǎn)兒不害怕這叫真功夫。深深知道“見怪不怪,其怪自敗”,真功夫無處不在,心外求法一概不聽。
【第18句】:娑婆有一愛之不輕,則臨終為此愛所牽,矧多愛乎?極樂有一念之不一,則臨終為此念所轉(zhuǎn),矧多念乎?(幽溪法師)
【第19句】:夫不知萬法唯心,泛求諸事事物物,安得不罔;不知心具萬法,獨(dú)取一昭昭靈靈,安得不殆。(明)澫益《靈峰宗論》卷五,圣學(xué)說
【第20句】:若人無瞋恨,罵辱以加者,清凈無結(jié)垢,彼惡還歸己。猶如土坌波,逆風(fēng)還自污。《雜阿含經(jīng)》卷四十二,第1154經(jīng)
【第21句】:【經(jīng)典佛語】藝術(shù)是智慧的顯現(xiàn),是心靈美的顯現(xiàn),是遠(yuǎn)離低級趣味、邁向高雅的成果。從事藝術(shù)的人是半個圣人。寫給參加?xùn)|華寺春晚的同參道友們.
【第22句】:【禪心佛語】你就是自己的情感、思想、行動和意愿的綜合體,你有權(quán)利感受,你有權(quán)利選擇,你更有保持自我的權(quán)利。
【第23句】:【禪語人生】只有全力以赴,夢想才能起飛。只有成為行業(yè)最頂尖,你的錢就會像浪潮般地涌來。要成功,需要跟成功者在一起。
【第24句】:【禪心佛語】毎一個眾生的靈魂都是平等無二、完美無缺,只是我們累世的惡習(xí)太深,加上現(xiàn)在的你不懂為人處事,所以才體現(xiàn)出眾生千差萬別、利鈍貴賤之分。
【第25句】:【禪心佛語】人生要解決的問題,都取決于我們每一個心念,如何來確定我們生命努力的方向。生命努力的方向選擇對了,就是順善法的,生命的發(fā)展就會沿著善業(yè)的軌道升華。
【第26句】: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勾坎,沒有停不下的風(fēng)雨,沒有趟不過的河流,只有在心里種植一份清淺,一種簡約,一份禪意,煙火流年,奔波忙碌里,找一處靜謐的時光,倚窗,把盞,詩意清歡。
【第27句】:【禪語人生】因?yàn)椋耗阕约憾疾豢赡芸鞓罚悴豢赡芙o別人快樂,這是個很重要的思考。你自己就悶悶不樂了,你怎么去幫助別人呢。所以我們要知道怎么去化解自己的障礙,我們內(nèi)心本來是沒有障礙的─心本無生,因境有。
【第28句】:【佛心禪語】“一切有為法,盡是因緣和合,緣起時起,緣盡還無,不外如是。”緣起緣滅皆有因緣,就如花開花謝皆有定數(shù)。勘破紅塵,自得清歡。
【第29句】:滿山遍野,若眾生需要,一草一木無不是藥。若非眾生所需,則再珍貴的材質(zhì)也不是藥;佛法亦是如此。一證嚴(yán)法師
【第30句】:【禪心佛語】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靜能生智,智者之所以不惑,除了學(xué)問,更重要是心靜。想要把這個世界看清,先要沉淀自己的心。心亂一切亂,別讓一顆小石子擊碎心智。
【第31句】:幸福不是大把大把的金錢帶來的物質(zhì)愉悅,也不是顯赫一時的聲名帶來的精神滿足。幸福只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讓人可以在平凡中體味出美的態(tài)度,一種讓人可以在簡單中領(lǐng)悟甜蜜的態(tài)度。
【第32句】:不管生活中遭遇到什么,生活的體會彬彬有禮,在所在經(jīng)過的生活歷程中,不要再增加那些固執(zhí)的邏輯,煩惱的重量,致使人生停滯不前,悲催不堪,誰的人生都是努力的人生,不要讓那些徘徊和等待耽誤了出發(fā)的契機(jī)。
【第33句】:平淡的人懂得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所以人要放眼江山,胸襟開闊,為人熱情而不做作,處世誠懇而不虛偽。
【第34句】:【禪語人生】修行只要出現(xiàn)禪相,就不會生起任何境界或感應(yīng)。例如參話頭疑情一起,外緣內(nèi)境所產(chǎn)生的法塵,即刻被轉(zhuǎn)為疑情的力量。疑念、疑情、疑團(tuán),可以視為參禪的禪相。
【第35句】:對付狡猾的“我”,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徹底離棄它,不要受它的騙,尤其警惕不要受它以修行的名義送來的賄賂。
【第36句】:愛情總是很短,你愛的人不一定愛你,愛你的人你又不一定愛他,等到真心相愛,卻早晚又要分離。所以我們總是在相思岸邊久久徘徊,苦苦尋找失落的愛,當(dāng)愛已成為往事,驚回首才發(fā)現(xiàn),愛情其實(shí)只是一個傳說。
【第37句】:幼年有淚無憂,晚年有憂無淚。于書無所不讀,風(fēng)物皆有可觀。與其受人憐憫,不如被人妒嫉。馭橫切莫逞氣,止謗還要自修。遠(yuǎn)水難救近火,遠(yuǎn)親不如近鄰。再窮無非討米,不死總要發(fā)財(cái)。責(zé)人之心責(zé)己,恕己之心恕人。
【第38句】:【禪心佛語】佛以大慈悲,不得已說出八萬四千法門:俾各色各樣根器不同的眾生,用來對治貪嗔癡愛等八萬四千習(xí)氣毛病。猶如金染上各種污垢,乃教你用鏟、用刷、用水、用布等來洗刷琢抹一樣。
【第39句】:恭敬于法及說法者,為法,欲法,樂法極樂,助法,住法,持法,護(hù)法,堅(jiān)住于法,贊嘆于法,住于法行,增法,求法,以法為力,施法器杖,唯法為務(wù)。《大寶積經(jīng)》卷八十二,郁伽長者會
【第40句】:【禪語感悟】火在佛法中,又稱為無明火,還包括了怨恨、憤怒和仇視。對于能夠順自己意的事就很歡喜,可是往往我們在世間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遇到不如意,心中就有火氣,這就是無明火。
【第41句】:【圣經(jīng)文案】495凡得勝的,必這樣穿白衣,我也必不從生命冊上涂抹他的名;且要在我父面前,和我父眾使者面前,認(rèn)他的名。(啟3:5)
【第42句】:很小的時候,總以為長大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長大后,卻發(fā)現(xiàn)仿若就似一個眨眼的瞬間。我們,曾經(jīng)匆忙地想要長大,可是,長大后才明白,其實(shí)長大,并不只是年歲的增長,還有歲月過往里,那些我們承載不了的厚重依戀。
【第43句】:【禪語早安心語】少年時,要修理自己;青年時,要正視自己;壯年時,要擴(kuò)大自己;老年時,要圓滿自己。別怕山高水長,走一步有一步的風(fēng)景,進(jìn)一步有一步的歡喜。
【第44句】:平日不為別人著想,他的行為跟畜生一樣;專門尋找自己的吃喝,難道畜生不也是這樣?(宋末元初)貢噶堅(jiān)贊《薩迦格言》
【第45句】:【禪語人生】無心之心如恒河沙,諸佛菩薩釋梵諸天步履而過,沙亦不喜。牛羊蟲蟻踐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寶馨香,沙亦不貪,糞尿臭穢,沙亦不惡。
【第46句】:【禪心佛語】讓你的心不追隨過去不迎接未來不執(zhí)著現(xiàn)在的時候,它就自然停。就像風(fēng)刮著沙,風(fēng)一停,沙自然就落到地面。
【第47句】:【禪心佛語】人生存在的意義,不是為煩惱而生存,學(xué)會調(diào)整不良的心態(tài),學(xué)會和煩惱言歸于好,卸下那些心靈的裝備,不必要太苛刻,讓自己多些雅量,因?yàn)槿松皇菓?zhàn)爭。但是煩惱足以消滅自己,起碼是一場折磨。
【第48句】:【禪語人生】智慧人生。能夠?qū)e人的誤解,堅(jiān)守沉默。能夠?qū)e人的屈辱,保持平靜。能夠?qū)e人的失誤,不失謙和。能夠?qū)e人的贊嘆,不改從容。能夠?qū)e人的粗俗,不生厭離。能夠?qū)e人的錯誤,不生仇恨。
【第49句】:【禪語人生哲理經(jīng)典文案】情緒是一朵烏云,覺察它,覺知它,然后進(jìn)入它。覺察與覺知就是一道光,照進(jìn)去,烏云自然消散,消失。一起虛假與虛幻的都經(jīng)不起覺察與覺知的觀照!而頭腦就是制造烏云的源頭。正念正見是頭腦的必修課。
【第50句】:人生會遭受天災(zāi)人禍的痛苦,無不是從貪而來。“貪”不但帶來痛苦,也使人墮落;除了今生此世身敗名裂,也會招致未來的業(yè)報(bào)。
【第51句】:【禪心佛語】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會失去自己。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別人才會看得起你。如果你真正投入工作,真正相信自己,你能沖破一切困難獲得成功。只要有信心,人永遠(yuǎn)不會挫敗。
【第52句】: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諱的就是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圓滿了,馬上就要虧厭;樹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馬上就要墜落。凡事總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第53句】:【禪語靜心的文案】用微笑去面對生活,用真情去書寫人生。欣賞別人是一種境界;善待別人是一種胸懷;人的一生中除了遇到開心快樂的事,也是會遇到傷心難過的事。當(dāng)你換一種思想,你也許就能找回最簡單的快樂。
【第54句】:心有多寬,路就有多寬;路有多寬,心就有多寬。如果無路可走,無處可去,被逼到墻角,不怨他人,只怪自己心窄。
【第55句】:不管對什么樣的人,哪怕他的職業(yè)再低賤、身份再卑微、行為再惡劣,我們也不應(yīng)該隨意輕視,而要盡量觀清凈心、平等心。六祖也說:“欲學(xué)無上菩提,不可輕于初學(xué),下下人有上上智。”
【第56句】:熄滅欲望之火驅(qū)除各種各樣的妄想,擺脫名、利、欲等的束縛,才能消除心中的憂慮,才能不顛倒,在無事中得大自在。
【第57句】:【禪心佛語】每天看似周而復(fù)始,其實(shí)都是新的開始,再雷同的今天,亦不會是昨天的疊影。每天體驗(yàn)新的人生感悟,在對昨天的銘記或遺忘中,讓今天跋涉的步履慢慢靠近明天的夢想。今天雖短,成就永遠(yuǎn)。
【第58句】: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狗串門子挨棒槌,人串門子惹是非。狗熊嘴大啃地瓜,麻雀嘴小啄芝麻。古古今今多更改,貧貧富富有循環(huán)。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觀棋不語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
【第59句】:團(tuán)結(jié)就是力量,眾志可以成城。外面有了孤佬,女人就要跳槽。為善流芳百世,為惡遺臭萬年。文明基于道德,自由源于秩序。文章止于潤身,政事可以及物。無功受祿生禍,不義之財(cái)是災(zāi)。無私者必?zé)o畏,無知者也無懼。
【第60句】:人生可以失敗,但不可以被擊敗,精神和氣魄才是真正的勝利,信念是人生的太陽。失敗不失志,不言放棄,失敗不失智,冷靜面對,失敗不失勇,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來,只有堅(jiān)持,你才能繼續(xù)前進(jìn),收獲成功。
【第61句】:【每日一禪語】恒秋:慈悲地觀察生活,善待那些誤解和冒犯,找到自己能夠把握生命的方法,用一份坦然和坦率去投入,散去那些生活的浮華,找到自己內(nèi)心的歸宿。
【第62句】:【禪語人生】一個生命背負(fù)不了太多的行囊,一個行囊,如果已經(jīng)裝的太滿了,就會很沉,很重,很累。拖著疲憊的身軀走在人生的路上,我們要減輕生命的壓力,就要學(xué)會從生命的行囊中拋棄一些原本不屬于我們的東西。
【第63句】:【心靈禪語】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們都只是匆匆時光中的過客,只是塵世中不起眼的幾粒微塵,匆匆百年,不過黃沙一捧,所以在我們有生之年一定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生活,讓我們學(xué)會輕輕的放棄,活出一份安逸,活出一份灑脫。
【第64句】:【禪語人生】一朝起,一朝落,一朝揮墨一朝過錯。一念佛,一念魔,一念心痛一念折磨。一顆心,一盞燈,一念清凈一念解脫。
【第65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yè),皆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華嚴(yán)經(jīng)》卷三十四,十地品
【第66句】:【禪心佛語】萬緣放下真布施,清凈無染真持戒。不生不滅真忍辱,不起一念真精進(jìn)。湛寂不動真禪定,念念不住真智慧。
【第67句】:【禪語人生】在舍衛(wèi)國,有一個做清潔工作的婦人,天天打掃街道,十分勤勞。因?yàn)殚L期工作,她的衣服很臟,大家都很討厭她。每次見到她,人們總是掩著鼻子走過。但佛陀卻叫她來聽佛法,鼓勵她精進(jìn)。
【第68句】:日中則移,月滿則虧。柔能制剛,弱能勝強(qiáng)。若爭小可,便失大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三十六計(jì),走為上計(jì)。三思是益,一忍為謀。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殺人者死,傷人者刑。殺身成仁,舍生取義。
【第69句】:一切嚴(yán)守本分,既要把本分事做到位,又不可逾越本分。做到位了,就盡到了自己的責(zé)任和義務(wù);超越了本分,不管是惡意的還是善意的,都會有消極的影響。
【第70句】:【禪語人生】要在你心目中,確定你喜歡做的是什么,然后方向不變勇往直前的去做。當(dāng)你精神集中在你喜歡做的事業(yè)上時,在往后的歲月之中,你會發(fā)現(xiàn)你所渴望的機(jī)會,都給你掌握住了。
【第71句】:【經(jīng)典佛語】凜閑居以體獨(dú),卜動念以知幾,謹(jǐn)威儀以定命,敦大倫以凝道,備百行以考德,遷善改過以作圣。(劉忠介《人譜》六條)
【第72句】:【濟(jì)世禪音】一個人心中有多少恩,就有多少福;一個人心中有多少怨,就有多少苦。對于跟我們有怨的人,要去寬恕;對于跟我們有恩的人,要去報(bào)恩。
【第73句】:以寬容與忍讓接納對方的攻擊,以微笑回應(yīng)俗人們的諷刺與挖苦,以包容對待他人的誤解與過失,不急不躁,忍辱不辯,對眾生之苦充滿惻隱與憐憫之念,淡然而無畏,慈悲而祥和,那就是覺者永恒的心態(tài)。
【第74句】:此眾護(hù)法亦得生,法將欲滅為已住,必生極樂千葉花,相好莊嚴(yán)為佛子。既得生彼供正覺,莊嚴(yán)王劫無荊棘。于彼得成最上道,執(zhí)持正法及天人。彼佛國土無魔事,無惡業(yè)報(bào)無胎生。時有無量菩薩集,又無聲聞緣覺名。《如來智印經(jīng)》
【第75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惟儼禪師:云在青天水在瓶。意即你是一片云,你就在空中逍遙,你是一瓶水,你就在瓶里自在。禪,就是自然,毫不勉強(qiáng)。
【第76句】:人生是一種思考,總在起伏中穿梭,總免不了痛苦的糾結(jié),當(dāng)然還要準(zhǔn)備好理解和寬恕,我們都在思考人生的真正價值,人生最大的質(zhì)量就在于如何把自己從煩惱當(dāng)中解脫出來,讓心地豁達(dá)和光明。
【第77句】:不念舊惡,不憎惡人仇恨總是相對的,你恨人,人也恨你,大家能做到冤仇宜解不宜結(jié),你原諒人,人也就原諒你。
【第78句】:【佛心禪語】佛陀對此表示肯定,并作更為完整的補(bǔ)充:“婆羅門無事,所作事已作,乃至不得岸,晝夜常勤跪;已到彼岸住,于岸復(fù)何跪?此是婆羅門,專精漏盡禪,一切諸憂惱,熾然永已斷;是則到彼岸,涅槃無所求。”
【第79句】:【禪心佛語】佛法講宇宙人生都講圓,理要圓、事要圓,事事圓融,有始有終、功德圓滿,人生要追求圓融,一切隨緣。
【第80句】:【佛家經(jīng)典禪語靜心】再出名的哲學(xué)家、再迷人的藝術(shù)家、再顯赫的政治家,都無法抗拒輪回的痛苦。只有通達(dá)了生命的真相,人活著才能找到方向。而這一扇大門,佛教可以為你開啟。
【第81句】:“善解”,應(yīng)對人存恭敬尊重的心念。在團(tuán)體中,不可執(zhí)守著“自己的工作完成就好了,不管別人的事”。應(yīng)廣結(jié)善緣,互相幫助,對人無怨、對事無尤,不計(jì)較一切人我是非,彼此和睦敬重,表現(xiàn)出最美善的人際關(guān)系。
【第82句】:【禪心佛語】今朝有事今朝畢,如果總是抱持“以后再來”、“以后再慢慢說”,到最后只好把歉疚、理想都帶到棺材里去,那就枉費(fèi)此生了。
【第83句】:【禪心佛語】偶爾做做好事、行行善舉,或者說滿足于堅(jiān)持不做壞事,還難以達(dá)到上善之人。菩提心腸是要靠日積月累的內(nèi)外兼修,心行一致,你心里想到什么,你眼里就看到什么,你下意識間就會做什么。
【第84句】:【圣經(jīng)文案】9這血要在你們所住的房屋上作記號,我一見這血,就越過你們?nèi)ィ覔魵<暗仡^生的時候,災(zāi)殃必不臨到你們身上滅你們。(出12:13)
【第85句】:花若要結(jié)果實(shí),就得舍去美麗的花瓣;女人要成為賢妻良母,就要舍棄任性驕傲的女兒性情;小孩要獨(dú)立成長,就得離開曾經(jīng)依賴的父母,這就是現(xiàn)實(shí)的人生。人的成長,必定要經(jīng)歷一個舍棄、放下的過程,才能真正地成熟起來。
【第86句】:時光流水,人生一場繁華,也不都是浮云,把握住了就是快樂,勇敢的去看心中的風(fēng)景,就是幸福,流水無情,不要讓年華老去,去赴一場美的盛宴,為此生增添精彩,就是人生的美麗。
【第87句】:世界上最大的財(cái)富是知足,一個知足的人,他內(nèi)心充滿著安詳與快樂,而一個不知足的人,他的內(nèi)心則充滿著埋怨與不安。——海濤法師
【第88句】:恒唯法師:每個人的前方注定風(fēng)雨阻隔,在這趟旅程中,需要自己清楚的是做到拿什么和放什么,記什么和忘什么。不管怎樣,抱定一種感恩的情懷和所有的故事相逢在這最美的年華,能品味到生活的樂觀,也就收獲了生命的簡約。
【第89句】:【禪心佛語】坦然面對生活,真誠面對自己,用心面對他人;不管你身處何處,不管你身在何職;只要你有一顆敢于挑戰(zhàn)的精神,你一樣可以獲得精彩的生活,命運(yùn)、始終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第90句】:【佛心禪語】尊者米拉日巴說:“遠(yuǎn)離嗔恨損害得安樂,拋棄傲慢嫉妒得安樂。平等安住萬法亦安樂,以心觀心即得此安樂,無別智慧法界中安樂,自然而然本性之安樂,此樂于我樂樂有許多,無所希盼世間之歡樂。
【第91句】:【禪心佛語】生活里有時候會感覺心很累,可是確實(shí)又列不出一個累心的清單,白白的讓那些飄忽不定的悲觀情緒折磨自己的人生。生活沒有真正的負(fù)擔(dān),只是輸給了堵心。記的一句忠告,不要讓那些不著調(diào)的壞情緒,壞了人生這場相聚。
【第92句】:善住持者,以眾人心為心,未嘗私其心;以眾人耳目為耳目,未嘗私其耳目。遂能通眾人之志,盡眾人之情。。務(wù)求己過,與眾同欲,無所偏私,故眾人莫不歸心。(宋)靈源清禪師(《禪林寶訓(xùn)》卷二)
【第93句】:【禪心佛語】對于沒有到手的獵物,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把它抓住,至于口味如何,能不能吃,那是抓住以后的事情。只要有利的,絕不放過;只要無用的,堅(jiān)決舍棄。
【第94句】:【禪心佛語】對于禪修之所,佛陀的指定是“前往林野,前往樹下,或前往空閑處”,要求環(huán)境的絕對安靜、清靜,充斥著各種聲色誘惑的塵世顯然是不適合的。
【第95句】:【禪語文案】對生活而言,與生命所企求的只有希望。同時要堅(jiān)定信心,尋求樂趣,在痛苦中表現(xiàn)剛毅,在逆境中表現(xiàn)勇敢。從工作求經(jīng)驗(yàn),從事實(shí)求進(jìn)步,培養(yǎng)深厚的力量,努力地使自己的心智充實(shí),超越世俗的一切,自求安定。
【第96句】:若父母先無信、戒、聞、舍、慧,子令其修習(xí),名真實(shí)報(bào)恩。恭敬給所需,唯現(xiàn)世安樂,令修信、戒等,究竟證涅槃。《本事經(jīng)》卷四
【第97句】:以種種方便調(diào)御眾生,決其諍訟,撫其孤弱,恤其煢獨(dú),遂其勝行。皆令永斷十不善業(yè),正修十善。“四十華嚴(yán)”卷十一
【第98句】:【禪心佛語】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yuǎn)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yuǎn)離;行善之人,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贈。做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第99句】:【禪心佛語】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但并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虛度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并沒有多大意義,濫用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