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人總是在幸福的時刻并沒有那么多的幸福感,在失去的時候才感覺那已經是相當的幸福了。
【第2句】:【禪心佛語】你出生的時候,你哭著,周圍的人笑著;你逝去的時候,你笑著,而周圍的人在哭。一切都是輪回。。我們都在輪回中。
【第3句】:【禪心佛語】人生不是等價交換,凡事不要斤斤計較。無論在哪里,無論以什么樣的狀態,要做的就是以不變應萬變。
【第4句】:低調做人,不是指低聲下氣,奴顏婢膝,而是指要始終把自己當成普通一分子,使自身融入到大眾中去,融人到社會中去,不追名逐利,不自命不凡,為人處世不張揚。
【第5句】:佛說:人的生命,只在一個呼吸間。生命短促,我們應該善待自己的菩提身,思索活著的意義。人生多一分煩惱,就需要一分禪心來解救。紅塵凡夫,人人都需要有一顆禪心。
【第6句】:法界眾生界,究竟無差別,一切悉了知,此是如來境。非識所能識,亦非心境界,其性本清凈,開示諸群生。《華嚴經》卷十三,菩薩問明品
【第7句】:生命的美,不在它的絢爛,而在它的平和;生命的動人,不在它的激情,而在它的平靜。惟平和,才見生命的廣大;惟平靜,才見生命的深遠。
【第8句】:見到任何事不動念,就像鏡子照物不留痕跡。功夫在這個地方做,就叫做“照見五蘊皆空”。
【第9句】:【宜未雨而綢繆,勿臨渴而掘井】《朱子治家格言》。事先要準備,像沒到下雨的時候,要先把房子修補完善,不要臨時抱佛腳,像到了口渴的時候,才來掘井。
【第10句】:何謂病本?謂有攀緣;。云何斷攀緣?以無所得。何謂無所得?謂離二見。《維摩經》卷中,文殊師利問疾品
【第11句】:【禪心佛語】若時時原諒自己,必常常迷失自己;若處處善待自己,必屢屢失卻自己。做人要:自由、自主、自立。但自由不要自狂,自主不要自大、自立不要自負。
【第12句】:所謂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生住壞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無如是相,故名無相。《大般涅槃經》卷三十,獅子吼菩薩品
【第13句】:【禪心佛語】如果我們真的能夠把身口意做到供養給明師或佛菩薩了,那么我們解不解脫,證不證悟還有必要修學和追問嗎?真的這樣做到了,我們早已解脫證悟與明師同一體了。
【第14句】:對憤怒的人,以憤怒還擊是愚蠢的,那樣只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憤怒。而且兩虎相斗必有一傷。所謂“逢強智取”,如果保持冷靜,態度更平和些,讓對方心平氣和地接受,對雙方都有益。
【第15句】:【佛心禪語】愛是一種責任,是給對方幸福的責任。真愛勿需猜測對方,真愛雖有牽掛,但不能糾纏對方,真愛雖有想念,但不能強迫對方。
【第16句】:【禪心佛語】身體和精神的關系非常密切,而且還能互相影響。這就是為什么,就算你病得再怎么嚴重,也絕對不要失去希望,要跟自己說一定找得到解藥,你一定可以好起來。
【第17句】:【禪心佛語】生命,是超越肉體的。肉體有限,生命無限。無限的生命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旅行,有限的肉體是旅行中使用的各種交通工具。
【第18句】:人們常說“今日事今日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話雖簡單,但做起來卻很難。人們總能找到各種各樣的理由為自己開脫,但結果是不會欺騙人的,到頭來欺騙的還不是自己?
【第19句】:乃佛乃祖,在教在禪,皆修凈業,同歸一源。入得此門,無量法門悉皆能人。(宋)真歇清了《角虎集》卷一
【第20句】:【佛心禪語】我們只有無條件地愛彼此、愛自己,才能讓自己眼明心亮,看清楚生命的道路。---摘自《感覺》
【第21句】:不論你傷害誰,從長遠來看,都會傷害到你自己。或許你現在并沒有覺知,但它一定會繞回來。凡是你對別人做的,就是對自己做的;你讓他人經歷什么,有一天也將自己經歷。這是歷來智者們的教誨。
【第22句】:【禪心佛語】事,無法要求『完美』,但至少要能『完成』,才算盡到己責;人,無法要求『萬能』,但至少做到『可能』,就能堪受擔當。
【第23句】: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淡然是一種心境,是一份釋然,是一種千帆過后的雋永。擁有一顆淡然的心,懂得接受生命中的遺憾,學會珍惜生命中的感動,讓心溢滿寧靜與陽光。
【第24句】:心生毒害化為畜生,心生慈悲化為菩薩,心生智慧化為上界樂土,心生愚癡化為下方苦海。心中善念集在一起,就會產生智慧。——《宗教箴言錄》
【第25句】:【禪心佛語】見一切法有,有不自有,自心計作有;見一切法無,無不自無,自心計作無;乃至一切法亦如是,并是自心計作有,自心計作無。又若人造一切罪,自見己之法王,即得解脫。
【第26句】:【禪心佛語】凡成大事者都有超乎常人的意志力、忍耐力,也就是說,碰到艱難險阻或陷入困境,常人難以堅持下去而放棄或逃避時,有作為的人往往能夠挺住,挺過去就是勝者。
【第27句】:【佛心禪語】做人當君子,君子有四:——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蘭,空谷幽香,孤芳自賞;竹,篩風弄月,瀟灑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趨炎勢。
【第28句】:【禪語人生】無論是今天、這個月或今年,讓我們快樂的任何『人、事、物』也都注定會改變——『改變』是相對實相中唯一不變的事實。
【第29句】:人的心理病態,多數是由于對外的要求無法滿足而產生。先生要求太太溫柔,太太要求先生體貼;父母要求兒女孝順,子女要求父母減少約束;婆婆要求媳婦守分有禮,媳婦要求婆婆減少噦嗦。
【第30句】:【佛心禪語】做人四個不得。不得自欺欺人,不得戲弄他人,不得意馬外游,不得心猿內動。鎖住心猿不也劣,拴住意馬不敢蹶。
【第31句】:【佛心禪語】第二是攝持一切善法。因為靜慮有凝聚的力用,所以能使所造的一切善法功德毫不散失。經典曾經這樣說:“禪為守智藏,功德之福田。”
【第32句】:【禪心佛語】過去可以失敗,未來不能失敗;做事可以失敗,做人不能失敗。做事失敗是一時的失敗,做人失敗是一生的失敗。
【第33句】:【禪語人生】細行能成萬法,所以不能小看看花,不能明知而走錯一步,萬一走錯了要趕緊懺悔回頭,就像花謝還會再開。就像把壞的枝芽剪去,是為了開最美麗的花。
【第34句】:【禪心佛語】好事從心開始,壞事也是從心開始,轉變我們的心念是轉變外在一切不利因素的關鍵。
【第35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置得良田千萬頃,出入無轎少馬騎。置下綾羅身上穿,抬頭又嫌房屋低。終日奔波只為饑,方才一飽便思衣。晝盼太陽夜望燈,人盼幸福樹望春。
【第36句】:【佛心禪語】不要輕言是在為誰付出和犧牲,其實所有的付出和犧牲最終的受益人都是自己。人生是一場與任何人無關的獨自的修行,這是一條悲欣交集的道路,路的盡頭一定有禮物,就看自己配不配得到。
【第37句】:禪悟人生:一僧得意的對獨園和尚說:心、佛、眾生皆空,無悟、無施、無受。獨園打了僧一下,僧大怒,獨園:一切皆空,哪來如此大火?
【第38句】:【禪語人生】在家敬父母,何必遠燒香。不能盡孝,如何禮佛?不能奉親,如何憫人?盡到孝道,才能修得佛道。
【第39句】:【禪心佛語】當再給滔平法師打電話的時候,告訴他我已處理完日常俗務,可以安心地在寺院里修行一些時日了。滔平法師卻說:只要你的心安寧了,在家生活也就和在寺院里是一樣的。
【第40句】: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凈之行。。一向專志莊嚴妙土。。于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教化安立無數眾生,住于無上正真之道。《無量壽經》卷上
【第41句】:秋來,葉舞,一季秋涼,一季心語;風起,雨落,一程風雨,一程心情。人生的季節,總是來來往往,歡樂有時,憂傷有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一顆恬淡的心,淡觀花開,靜聽雨落。
【第42句】:茫茫人海,蕓蕓眾生,相遇何其不易,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既然牽手,就應當相互扶持,互敬互愛。
【第43句】:【禪語人生】修行只要出現禪相,就不會生起任何境界或感應。例如參話頭疑情一起,外緣內境所產生的法塵,即刻被轉為疑情的力量。疑念、疑情、疑團,可以視為參禪的禪相。
【第44句】:【禪心佛語】佛法說,我們又再制造新的不良業習、再造一些不好的因果,將來就要受苦了;而這不良的業習也會再加強。
【第45句】:每個靈魂都在一具真實的肉體里棲身,但它會時時出門,在這個世界上尋尋覓覓,它想遇見一個和自己靈魂相通的靈魂,這種相遇概率很低,遇見了就是奇跡。
【第46句】:沒有機會聽聞佛法,坐擁金山也毫無福報;能聽聞佛法,能念佛,縱是乞丐,也是天下無比富者。
【第47句】:【禪心佛語】佛說:要了解一個人,只需要看他的出發點與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第48句】:“勿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滴水雖微,漸盈大器;不可鄙視自己力薄,凡事不作不為。應發恒常心,奉行諸善,多結善緣,久而久之,自然成就功德、智慧,福報無量。
【第49句】:古人還有“有理也要讓三分”“得饒人處且饒人”等不少警句,這無疑都是提醒人們得理要讓人,要懂得退讓、忍讓的道理。
【第50句】:【禪語感悟】佛性就在自己的身上,猶似“明珠在掌”,如果自己不去發覺它,明珠也只是一件無用的廢物而已。修行,就是為了有機緣出現,使我們猛然醒悟,而領受到明珠的存在與珍貴。
【第51句】:凈化心靈:世間一切人、事、物,絕無永恒不變的,而人之心念更是異滅無常。故須善用智慧,觀察諸法變異生滅,切莫謬取虛偽之法。
【第52句】:冷暴力的危害極大,會使一些女人患上憂郁癥,并產生極端想法,比如自殘或自殺;也可能會使丈夫或妻子一方發生外遇,致使家庭矛盾進一步惡化;也會給下一代的孩子造成心理陰影和性格缺陷。
【第53句】:【佛心禪語】「有法」不實,因為它是因緣生的;「無法」也不實,因為它也是因緣滅的。
【第54句】:【禪心佛語】過去的生命已經死亡。我對于這死亡有大歡喜,因為我借此知道它曾經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經朽腐。我對于這朽腐有大歡喜,因為我借此知道它還非空虛。
【第55句】:【禪心佛語】當鳳凰佛教提出希望與寺內法師直接溝通時,一位女性負責人稱沒有法師的電話,另一位負責人李某則稱“法師病了,這兩天聯系不到”。
【第56句】: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春夏秋冬,去經歷它,去適應它,然后用好它,一個好心態一定會有個好生活、好命運,讓自己內心溫暖、豁達,生活就是一種好態度。
【第57句】:《孟子》有云:“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第58句】:【禪心佛語】痛苦有好的一面,幸福也有壞的一面。利用得好,痛苦可以成為前進的動力;不知自制,幸福也可以令人墮落。所以我們要積極面對一切境遇,盡量保持愉悅的心情。
【第59句】:【禪心佛語】成大事的人,小事上也是一絲不茍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涵養。
【第60句】:貧困大多數由“病”而起,如能及時為其預防、治療疾病,使其再站起來為家庭擔當責任,就能恢復一個家的元氣。
【第61句】:【禪心佛語】超越外在身份的限制,不僅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不僅只考慮自己的利益,會讓我們更清楚地看到事實真相,更全面地了解自己、了解別人。
【第62句】:【禪心佛語】七個字:目標一定會實現。八個字:一切的工作為了愛。九個字:我要成為最有給予的人。
【第63句】:是啊!任何不幸事件、不理想的境遇,給你造成的傷害都是暫時的,總有痊愈的那一天。如果你長期感到痛苦,那是你的自我傷害造成的;如果你的心無法擺脫過去,那是你的自我囚禁造成的。
【第64句】:【佛心禪語】佛陀聽完阿難的解釋,微笑了一下,說:“阿難,你說得不錯,這就是我要對大家講的。”
【第65句】:有的人出現,就是來給我們開眼的。所以,人一定要禁得起假話,忍得住欺騙,忘得了諾言,放得下一切。百煉成精,淡定從容。
【第66句】:木受繩則直,人受諫則圣。屈己者能處眾,好勝者必遇敵。事不可做盡,言不可道盡。好說己長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長。
【第67句】:【禪心佛語】二六、當你快樂時,你要想,這快樂不是永恒的。當你痛苦時你要想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第68句】:【禪語人生】正因為我執的存在,才會有擔憂、恐怖、迷茫、孤獨。一旦認清我執只不過是紙老虎,一切痛苦自然解脫,你會發現:天地是如此廣闊。
【第69句】:【佛學大師經典文案】吃飯是為了活著,活著不是為了吃飯怎樣看待生活享受?佛日:受諸飲食,當如服藥,于好于惡,勿生增減。趣得支身,以除饑渴。如蜂采華,但取其味,不損色香。——《佛遺教經》
【第70句】:【佛心禪語】人之所迷,因在局內,人之所悟,因在局外。“退一步便是人間修行路,繞一著且沒與人爭強弱;忍一句一切是非自然去,息一怒無量福田從此獲。”
【第71句】:【禪心佛語】很多我們以為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事情,就在我們念念不忘的日子里,被我們遺忘了。
【第72句】:【禪心佛語】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是非常不容易的。人類的生命數量,占全體生命的數量,是比例非常非常渺小的。而在人類中,信佛,進而學佛,追求內在幸福的,那就更少了。故而我們是非常幸運的。
【第73句】:真正的好東西,沒有你的、我的,而是大家的;還有你的、我的,說它再好也好不到哪里。人也一樣:還有你我,不算好人;沒有你我,才是好人。
【第74句】:【禪心佛語】朝花暮日,風景依舊,春去秋來,四季交替,似水流年,韶華易逝。一天天一年年,歲月像風一樣,在我們的指尖不經意間就過去了。不要埋怨生活的平淡,歲月平平淡淡才是真。
【第75句】:沙鍋不打不漏,朋友不交不透。干姜扭不出汁,老糠榨不出油。各師傅各傳授,各把戲各變手。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第76句】:“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號”十六字,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徹悟禪師文案》
【第77句】:茶,如禪。在路上,需要一個小睡在樹下,聽鳥鳴深樹,聞到氣味芬芳。夜晚,點一個豆大光,留下微弱的光的道路。當累了,給你力量,嗜睡,精神,拯救你流浪。
【第78句】:不攀不比,心淡然;不怒不嗔,心隨和。不艾,不怨,心坦然。生活,有苦樂,人生,有起落。學會揮袖從容。樂觀,那不是沒煩惱,而是要懂得知足;人生無完美,曲折亦風景,看開,想通,就是完美。
【第79句】:【禪心佛語】還會有什么不舒服?還會有什么病?其實,人到那份兒上,有沒有病都不想了。
【第80句】:【禪語人生】在你生氣的時候,如果你要講話,先從一數到十;假如你非常憤怒,那就先數到一百然后再講話。
【第81句】:成功皆有理由,失敗均有原因。人生總是面臨成功失敗的交替,無論何種理由和原因都需要一顆強大的心靈去承受。
【第82句】:為諸眾生除無利益,是名大慈;欲與眾生無量利樂,是名大悲;于諸眾生心生歡喜,是名大喜;無所擁護,名為大舍。《大般涅槃經》卷十五,梵行品
【第83句】:【經典佛語】我們總在重復著一些傷害,沒有一個可以躲藏不被痛找到。卻還一直傻傻的期待,到失望,再期待,再失望...
【第84句】:佛如優曇花,值遇生信難,遇已種善根,永離餓鬼苦,亦復能損減,阿修羅種類。芥子投針鋒,佛出難于是。。生世為人難,值佛世亦難,猶如大海中,盲龜遇浮孔。《大般涅槃經》卷二,壽命品
【第85句】:以因緣觀破癡:貪嗔癡三毒中,最難治的是“癡”毒。癡就是不明白道理而生的種種煩惱;心念常在無明里打轉,愛財、愛名、愛色、愛利。被財色名利沖昏了頭,而疏忽了親情倫常。
【第86句】:【佛心禪語】總有人會迷失方向,否則真理的路上將人滿為患。【第5句】:有棱有角的害處是,別人啃起你來十分方便。
【第87句】:別讓脾氣和本事一樣大,越有本事的人越沒脾氣。心態好的人,處處圓融,處處圓滿。好的心態,能激發人生最大的潛能,是你最大的財富。
【第88句】:【禪心佛語】出言行事俱從厚:我們生活言行均要厚道、切莫刻薄,以免招致怨尤,自可趨吉避兇。
【第89句】:眾生多“嗔”——愛發脾氣,這是煩惱的根源;這些根源不除去,智慧就無法增長,觀念也無法正確。
【第90句】:【禪心佛語】錯誤的認識,顛倒的觀念:如不信因果,胡作非為;或不了無常,執著永恒等。
【第91句】:【佛心禪語】別把工作當負擔,既然目前改不了行,也沒有更好的選擇,與其生氣埋怨,不如積極快樂的去面對。當你把工作當做生活和藝術時,你就會享受到生活的樂趣,享受工作的快樂。
【第92句】:【禪語人生】真正的藝術家從來不會去想到完美,而他的動作是如此地全然,而完美就是來自于它。
【第93句】:如果我們像禪門說的調息、調身、調心,慢慢調伏像野馬、像猴子的這顆心,令它柔軟,人生才能活得更快樂、更長久。
【第94句】:【禪心佛語】多為別人想,多辦高明事,“禮讓三分”能確保“安全”,盡量去理解別人,而不用責罵的方式,要壓制以我為中心的傾向,種什么因,收什么果,多替對方著想,不要固執己見。
【第95句】:【禪語人生】業力現前時,象洪水一樣不可阻擋,到那時,誰也幫不了你,誰也救不了你,只有你自己一人承擔。
【第96句】:【禪語人生】要清凈世間,首先我們每個人要先清凈自心,要用因果來規范心念和行為。
【第97句】:【禪心佛語】急急忙忙苦苦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營家計,昧昧昏昏白了頭;是是非非何日了,煩煩惱惱幾時休,明明白白一條路,萬萬千千不肯修。
【第98句】:【禪心佛語】人的生活,如果都在是非中打轉,是多么可憐的人生。“退一步,海闊天空”,若能打開心胸,則山河大地無不融入心靈世界。
【第99句】:【禪心佛語】當人們爭吵而生氣時,就完全盲目不見了,就算有也只見到一點皮毛而已。
上一篇:對父母感恩的話語唯美簡短(對父母感恩的話語唯美簡短句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