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少恩加己,思欲大報。《優婆塞戒經》卷二,自他莊嚴品
【第2句】:念佛參禪心最細,細中之細最難明。直至尋到無處尋,始知凡心是佛心。
【第3句】:【天天禪語】能順天理,就有福;逆道而行,平安難求。
【第4句】:菩薩摩訶薩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安住此心。《大般若經》卷四十七
【第5句】:不要把陰影覆在心里,要散發光和熱,生命才有意義。
【第6句】: 生活需要辯證法,做人不能不中庸。
【第7句】:佛說:那些有大才能、大毅力、大智慧的人,已在過去種下了善根。
【第8句】:我們若能擴大心胸,將普天下的父母都視作自己的
【第9句】:身體若稍受風寒,或體溫太高即不調和,這是對物
【第10句】:心為工伎兒,意如和伎者,五識為伴侶,妄想觀伎眾。《楞伽經》卷四
【第11句】:諦觀一切諸法,念念不住,新新生滅,復觀即時生住異滅。《無量義經》
【第12句】: 佛說:“低調低調,低調到塵土中去。”
【第13句】:【天天禪語】感恩過去,展望未來,把握現在。
【第14句】:忙而不亂,累而不疲。(當代)圣嚴《108自在語》
【第15句】:退讓一步以成全別人,即是修養,即是修行。
【第16句】:一念錯,則步步皆錯;一念善,則事事造福。
【第17句】:結婚后,他天天見到你,睜開眼你就在他身邊,閉上眼你還是在他身邊。
【第18句】:堅定的信心,是成就佛道的起點,是成就功德的基礎。
【第19句】: 了解自己,才能認識整個世界,也才能接受世間的一切。
【第20句】:【天天禪語】生活若簡樸,人生就幸福。
【第21句】:佛日:佛盡在一切平凡事中,語默動靜,一切聲色,盡是佛事。
【第22句】:【天天禪語】人生縱遇坎坷也要向前走,才會接近目標。
【第23句】:【生活禪語】與人摩擦,應感恩對方愿意磨練自己,使我們的心靈光亮。
【第24句】:【天天禪語】善念時時生,慧命日日增。
【第25句】:販賣市易,教令依平,無貪小利,共相中欺。《優婆塞戒經》卷四,雜品
【第26句】:【天天禪語】人人要疼惜自己,也要疼惜大地。
【第27句】:【天天禪語】把握當下做得歡喜、心安,就能得到道理。
【第28句】:寂滅者召為一心,一心者名如來藏。《入楞伽經》卷一
【第29句】:看到,生相;聽到,生音;摸到,生感;聞到,生味;想到,生覺。
【第30句】:父母是兒子的第一個教師、師傅。南傳《佛教格言·賢人品第十六》
【第31句】:心意柔軟,諸根清涼。《華嚴經》卷,十回向品
【第32句】:對“工作認真”是正確的,對“是非認真”則是錯誤的。
【第33句】:學佛所注重的不只是理論、學問,還要能身體力行。
【第34句】: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創意送人思維提升。給予、分享都是人生快事。
【第35句】:【天天禪語】信心是生命的泉源。
【第36句】:【天天禪語】幸與不幸一念間,能付出是幸福,希望被幫助是辛苦。
【第37句】:因緣生世間,佛不如是說,因緣即世間,如乾闥婆城。《入楞伽經》卷五
【第38句】:【最有禪意的文案】真正的法喜,是做了之后的歡喜。
【第39句】:做好事總是要騰出時間,這是人生的目的,也是應盡的義務。
【第40句】:善要有自信,才能發揮不畏懼的堅定力量。
【第41句】:“經”不只是口念,而是用雙手做、雙腳走,為世間疾苦付出。
【第42句】:【天天禪語】教而學,學而做,做才說。
【第43句】:從痛苦中解脫并不是逃避,而是換一種心境,用全新的智慧看待生命。
【第44句】:若不知人生是苦,智慧就無法開啟。
【第45句】:使人敢怒而不敢言者,便是損陰騭處。
【第46句】:【天天禪語】心有滿滿的愛,能化解仇恨與敵對。
【第47句】:【天天禪語】齋是素食,戒是規矩;珍惜自我生命,更要尊重萬物生靈。
【第48句】:彈指之頃發善意,其福難喻。《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六,牧牛品
【第49句】:身被忍辱甲,手提智慧劍,自在降魔軍。《華嚴經》卷六十二·入法界品
【第50句】: 佛說:“快樂源于感恩,感恩是幸福的源泉。”
【第51句】:有愛,就沒有距離;用愛調與,能消除社會亂象。
【第52句】:悲心如善咒,能咒死者還活。(古印度)提婆《大丈夫論》
【第53句】:【天天禪語】有知識未必有智慧,有智慧的人能利益人群。
【第54句】:能一字“和”則無往不利,無事不成。
【第55句】:開朗、樂觀,是預防心靈病毒的良方。
【第56句】:【天天禪語】智慧,是心寬念純、海闊天空,用愛擁抱大地蒼生。
【第57句】:【天天禪語】心無雜念、凡事樂觀、踏實做事,就會有智慧。
【第58句】:做人不該閑逸無事。有一位大企業家來看我,我
【第59句】:依法經商。《經集》第二品,第十四章《如法經》
【第60句】:善用世間財利益人群,獲得輕安自在,才是真正屬于自己。
【第61句】:現實生活中,女人往往會愛上和自己的個性完全相反的男人。
【第62句】:調飲食、調睡眠、調身、調息和調心都可以幫助人入定。
【第63句】: 言行之前,不妨問問自己:我這樣對世界是否有害?
【第64句】:禪能幫助人遠離緊張、疏離、物欲與焦慮。
【第65句】:【善用時間】 能善用時間的人,必能掌握自己的努力的方向。
【第66句】:佛教本質是積極的,主張人生要努力,即使辛苦也值得。
【第67句】:【天天禪語】生死不可怕,怕的是對世事看不開,對己放不下。
【第68句】:凡能犧牲自己利益人群的都是布施。(民國)太虛《菩薩學處》
【第69句】:【天天禪語】人事的艱難,不但是智慧的磨刀石,也能長養毅力與勇氣。
【第70句】: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起臥坐立中都有禪機。
【第71句】:【天天禪語】感恩,是世間最美的語言,也是人與人之間最真誠的對待。
【第72句】:能付出的人生,最快樂也最踏實。
【第73句】:一切從大悲心出發,從菩提心出發,世間法就是出世間法。
【第74句】:煩惱其實本沒有真實性。像佛陀一樣煩惱非煩惱,這樣生活,該有多好!
【第75句】:何謂菩薩能持精進?佛言:求心不可得。《思益梵天所問經》卷一
【第76句】:愚人是思惟惡念、說惡語、造惡業之人。南傳《愚人與智者經》
【第77句】:我相信,每份緣起,在冥冥中都會有善我力量的感召。
【第78句】:佛言:人從愛生憂,從憂生怖。若離于愛,何憂何怖?《四十二章經》
【第79句】:放下過去、立足現實、面向未來,這是我們對待命運唯一的積極態度。
【第80句】:人來到世間,應該要發揮生命的良能。生命是
【第81句】:當下的心念——好的,應精進;不好的,應去除。
【第82句】:第三種是增上慢,隨著修行經驗的增多而覺得自己修成了正果。
【第83句】:付出之后心有所得,表現于外就是“德”。
【第84句】:三世諸世尊,大悲為根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一,現病品
【第85句】:所謂生報,是指今生做的事,到來生才受報應。
【第86句】:參學,參了還要學;學問,學了要會問。(當代)星云《佛光菜根譚》
【第87句】:拔邪見刺,破疑惑山,令諸眾生悟心實性。“四十華嚴”卷六
【第88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今天只有一次,應好好把握做該做的事。
【第89句】:菩薩的精神是大地的精神,是橋梁的精神!
【第90句】:禪師將毯子換成光滑的木面,小球滾動了很遠的距離才停。
【第91句】:生宏律范,死歸安養。平生所得,唯二法門。(靈芝元照律師)
【第92句】:【天天禪語】發心立愿,是制造人生幸福的原動力。
【第93句】: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
【第94句】:【天天禪語】為善者,讓人感恩;為惡者,令人煩惱。
【第95句】:你擁有某種氣質的口頭禪,你也就容易被人視為屬于某種氣質的人。
【第96句】:如是諸佛神通力,一切皆由業性起。《華嚴經》卷七,世界成就品
【第97句】:志氣須剛烈,工夫用軟磨。(當代)夏蓮居《自警錄》
【第98句】:苦,是人生起跳的彈跳板;樂,是人生墮落的軟陷阱。
【第99句】: 做人不能太剛,做事不能太柔。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