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教育的基礎課程應該是教會學生微笑,帶著微笑學習知識的學生變壞的可能性不大。
【第2句】:所有的痛苦、悲傷、煩燥、憂慮、不自在,都是因為“貪嗔癡”帶來的結果。
【第3句】:【禪語人生】永遠要有夢想,有夢想就有希望。【第9句】:做個好人很難,但仍要做好人。
【第4句】:【禪心佛語】大多數佛教徒只相信并因循傳統,他們根本不了解佛法。
【第5句】:【禪心佛語】佛法其實是種活法,它不在佛經上,也不在寺廟里,就在我們身邊。
【第6句】:同樣是一輪明月,有些地方卻看不到,為什么呢?因為月亮被烏云遮蔽了。
【第7句】:【圣經文案】90愚妄人的惱怒,立時顯露。通達人能忍辱藏羞。(箴12:16)
【第8句】:道德被人嘲笑,是因為假道德的人太多;善良被人嘲笑,是因為偽善者太多。
【第9句】:【禪心佛語】默默細數我們的追憶,你給的愛痛徹我心扉。
【第10句】:【禪心佛語】寧靜:放下過去的煩惱,不擔憂未來,不執著現在,你的內心就會平靜。
【第11句】:先知法住,后知涅槃。《雜阿含經》卷十四,第347經,《中阿含經》卷二
【第12句】:【禪心佛語】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
【第13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人間何處非家人,天下無處不道場。
【第14句】:【禪心佛語】佛證入慈心三昧,所以對一切眾生皆可降伏。
【第15句】:【禪心佛語】時間是治療心靈創傷的大師,但絕不是解決問題的高手。
【第16句】:【佛家禪語】智慧,是心寬念純、海闊天空,用愛擁抱大地蒼生。
【第17句】:【禪心佛語】俗話說: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可俗話又說:眾口爍金,積毀銷骨。
【第18句】:【禪心佛語】凡一事一物之生,本身的因素叫做因,旁助的因緣叫做緣。
【第19句】:【禪心佛語】人生不像棋,因為它不會從新來過。人生不像迷,因為它太通俗易懂了。
【第20句】:【佛心禪語】布施于人,就等于布施自己,功德是不落空的。
【第21句】:【禪語人生】要以享受和欣賞的心態,滿心歡喜地生活在當下。
【第22句】:【禪心佛語】每個人都有一把通往福報的梯子,就看你愿不愿意攀爬。
【第23句】:【禪心佛語】為學需有宗旨,出發點的不同決定了內容和方向的不同。
【第24句】:【佛心禪語】把一切平凡的事做好即不平凡,把一切簡單的事做好即不簡單。
【第25句】:心該色末,色徹心源,心色一如,何非何是?(五代)延壽《宗鏡錄》卷九十二
【第26句】:【禪語人生】要防護人不受愚昧影響的最后辦法,便是把全世界填滿了愚人。
【第27句】:難道你不覺得,與其做別人期待你做的事情,還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覺來得好嗎?
【第28句】:【禪心佛語】侍者還沒反應過來,只覺得臉上一陣火辣辣的。
【第29句】:【佛家禪語】修行不只有耐力,還要耐怨,才會圓滿人格。
【第30句】:【禪語人生】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
【第31句】:【禪語人生】知晝則知夜,知始則知終,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處。
【第32句】:愛的力量,可以撫平心靈的不安,讓社會安定祥與,消除一切的災難。
【第33句】:若不能將法與生活融合,各座修法即變成腳絆。(唐)蓮花生《空行教授》
【第34句】:生活就是一種修煉。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如小馬過河,深淺自明。
【第35句】:一切諸佛,于信于毀二種眾生,大悲普觀,平等無異。《華嚴經》卷四十六,佛不思議法品
【第36句】:【佛心禪語】幫別人做事既是成全別人、也是成就自己。堵別人的路,最終是堵自己的路。
【第37句】:【禪心佛語】修學佛法只為凈化心靈,對治煩惱和破無明、了生死而學,除此皆是邪見。
【第38句】:【佛心禪語】「世尊,惡業感召的痛苦,讓我無法忍受。」
【第39句】:【禪心佛語】你認為幸福的,就去珍惜。你容得下世界,世界才會接納你。
【第40句】:或許,轉身是為了忘卻,可,轉過身,卻發覺,有一種撕心裂肺叫做思念。
【第41句】:【禪心佛語】大事難事看擔當,順境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群行群止看識。
【第42句】:蕓蕓眾生,或反復,或執著,或超越,或沉淪,都逃不過一個空。
【第43句】:【禪心佛語】彎腰是勤奮地做事,真誠地做人,謙遜地處世。
【第44句】:自古以來,男人為陽,女人為陰,才會保持自然的和諧,陰陽的平衡,萬物才能自然更迭。
【第45句】:【禪心佛語】佛說別人永遠對,我永遠錯,這樣子比較沒煩惱。
【第46句】:【禪心佛語】為了肯定我而否定周圍的一切,實在太狹隘了。
【第47句】:【禪心佛語】對所有的人都要感恩,慈悲心就能建立起來。
【第48句】:【經典佛語】不用牽掛過去,不必擔心未來,踏實于現在,就與過去和未來同在.
【第49句】:不破本參不入山,不到重關不閉關。直至山窮水盡處,逍遙法界任西東。
【第50句】:【佛心禪語】面對困難,當下盡心、盡力、盡人事就對了。
【第51句】:【禪心佛語】持戒不但得到人天安樂,還能養成道德完美。
【第52句】:【佛心禪語】合心為善,與氣同道,互愛扶持,協力推動。
【第53句】:【禪心佛語】成熟的人生觀必須能從多方面去了解人生,而對眾生產生一種悲憫與恕道。
【第54句】:禪是悟的,不是學的;知識可以學,禪不可以學;禪悟是從自然中流露的。一星云大師
【第55句】:【禪語人生】與他人共享成功的光榮,但要獨自承擔失敗的責難。
【第56句】:【禪心佛語】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第57句】:【禪心佛語】大富大貴不難,平平安安難;吃喝玩樂不難,自由自在難。
【第58句】:念佛成佛,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樣,此是自然。自然者,自自然然,不加勉強造作。
【第59句】:【禪心佛語】寂寞定律:形單影孤不是寂寞,心無所悟才是寂寞。
【第60句】:【佛心禪語】愛,原來是沒有名字的,在相遇之前等待的,就是它的名字。
【第61句】:【禪心佛語】能夠重視自己內心感受的人,也能夠體諒別人的感受。
【第62句】:【禪心佛語】佛學的“慧”跟世俗講的“慧”基本上是一致的。
【第63句】:【禪語人生】一個人干不干凈,不是看他的外表是否光鮮,而在于他的內心是否純凈。
【第64句】:稱法行,眾生要遵循戒、定、慧三學,按照佛法的指引修行。
【第65句】:【禪心佛語】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名:“大雄”。故名:“大雄寶殿”。即悟也。
【第66句】:【禪心佛語】人生總是很累的,你現在不累,以后就會更累。
【第67句】:世間很多人,如同乘車,只關心如何坐得舒服一些,而不知車正快速趨向懸崖。
【第68句】:【禪心佛語】巧言令色,鮮矣仁。群居防口,獨處防心。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第69句】:【禪心佛語】旅人拼命地搖動藤蔓,想趕走老鼠,可是老鼠一點兒也沒有逃開的意思。
【第70句】:世人因為心中無法保持淡泊的境界,因而難以把握“身在俗世,心卻出離”
【第71句】:文化是一個中性詞,有精華有糟粕,有先進有落后,區分的標準:真善美還是假丑惡。
【第72句】:知以一故眾,知以眾故一。《華嚴經》卷十六,須彌頂上偈贊品
【第73句】:處處都把“我”放在前面,什么事情都把“我”放在第一位,這就是煩惱的根本所在。
【第74句】:【佛語摘抄精選】首飾不能戴在腳上,腳鐲不能頂在頭上。(《薩迦格言》)
【第75句】:門下青山潑黛,途中細雨如膏。靈云陌上桃花,處處芳菲溢目。——《圓悟佛果禪師文案》
【第76句】:【禪心佛語】佛法處處不離觀照,必時時刻刻去思惟方可。
【第77句】:【禪心佛語】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于道。
【第78句】:【禪心佛語】感恩生活當中的一切,這一切就都變成了快樂的境界。
【第79句】: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車馬多如簇,書中自有顏如玉。
【第80句】:【禪心佛語】世間的人要對法律負。修行的人要對因果負。
【第81句】:【境來境去、隨緣自在】境來不拒,境去不留,一切隨緣,能得自在。
【第82句】:【禪心佛語】佛說:多用心去傾聽別人怎么說,不要急著表達你自己的看法。
【第83句】:景氣或不景氣都是相對的。對有眼光的人來說,賺大錢的機會永遠存在。
【第84句】:【禪心佛語】缺錢是經濟狀態,貧窮則是一種心態——你可以一文不名,但你的心不能貧窮。
【第85句】:【禪心佛語】人生難得,活著能做許多善事。這些事情能幫助人消除罪業。
【第86句】:【禪心佛語】人才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的人一定是個人才。
【第87句】:“禪”的功夫,應在日常生活中參,將人生與宗教融會貫通,以宗教精神,立于處世的事業。
【第88句】:【禪心佛語】你把受傷的故事放到一邊吧。你也可以讓故事結束。
【第89句】:修治最勝行,嚴凈諸剎海。修行無量行,嚴凈諸剎海。《華嚴經》卷十一,毗盧遮那品
【第90句】:一切凡夫若想修凈業,應當修此三種正因,以明心見性、去除凡夫心而入圣人清凈本性。
【第91句】:【禪心佛語】但常常在需要這股力量的時候,卻只是孤單一人。
【第92句】:【禪心佛語】思想是一個雕刻家,它可以把你塑造成你要做的人。
【第93句】:有生就會有死,因為生的那一天就是死的開頭;反過來說,死也就是生的起點。
【第94句】:【禪語人生】我不喜歡等,無論所等的是好事,壞事,一顆心懸著,這滋味不好受。
【第95句】:一件事情的發生,衡量不出一顆心的淡定,而一顆心的淡定,卻能影響一件事的結果。
【第96句】:【禪心佛語】讓我們尊貴的心來做主,而不要讓那種俗賤的欲望來當主人。
【第97句】:【禪心佛語】會說話的猩猩都比強一萬倍,我罵你是縮頭烏龜都侮辱了這個詞。
【第98句】:極盡三千繁華,不過彈指一剎那,百年云煙過后,不過是一捧黃沙。
【第99句】:生命之間需要對話,但不一定需要語言。和自然握手和天地擁抱隨處結祥云。
上一篇:容齋隨筆原文及白話文閱讀(容齋隨筆原文及白話文閱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