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佛心禪語】做事情一定要事先設立道德底線,小偷也清楚有些東西是絕對不能偷的。所以說事情萬萬不可做絕,落井下石的事絕對不要干,給別人讓出退路就等于自己前進了。
【第2句】:【禪語人生】中央美術學院賈佳:這首恢宏之作,也如此貼切于時下的潮流——肅清拖泥帶水的萎靡,唱出日照中天的簡毅。
【第3句】:【禪語人生】無法放棄過去的無知,就無法走進智慧的殿堂。偏見比無知更可怕。
【第4句】:【禪心佛語】精進勇猛,有大愿力,難的會變為易。疏散放逸,悠悠忽忽,易的也變為難。
【第5句】:【禪心佛語】如果真誠是一種傷害,請選擇謊言;如果謊言是一種傷害,請選擇沉默;如果沉默時候一種傷害,請選擇離開。
【第6句】:行者諸心、心數起時,反照觀察,不見動轉,以是義故,名為覺意三昧。(隋)智顴《覺意三昧》
【第7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世間苦難,能啟動人的愛心;只要有一分付出,就會有一分感動。
【第8句】:留一顆禪心,讓不該留下的悲傷消失在炎熱的空氣里,看一朵花開,找一段快樂的音樂,尋一季花落,看一世美麗的年華。
【第9句】:【禪心佛語】失眠定律:越是想睡,越是睡不著;越是不想睡,就越是犯困。
【第10句】:【禪語人生】有時候,選擇與某人保持距離,不是因為不在乎,而是因為清楚的知道,他不屬于你。
【第11句】:【禪心佛語】地上種了菜,就不易長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惡。與人相處,應能成人之美,涵養容人之德。
【第12句】:正確對待環境,才能不為外物所動;正確對待內心,才能體味快樂境界。或許我們會像這位比丘一樣寂寥,這時請記住,我們的自心便是那大慈大悲的,佛陀。
【第13句】:【禪語人生】我們要學會感恩,感恩父母,感恩師友,感恩社會,我們因他們的付出得以生存和發展。
【第14句】:名利如井,易進難出,世界上有金錢、有名位、有富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歡喜。
【第15句】:【禪語人生】真實的是原本的(本性具足),原本的即是最初的,最初的也是最后的。
【第16句】:【禪語人生】要對誰特別好,也不要對誰特別不好,永遠不要被少數人所利用。
【第17句】:【禪心佛語】人生有時要清醒,有時卻要糊涂。糊涂就是善于藏巧露拙;清醒就是知道事情的輕重得失。
【第18句】:當知是舍,有于三種,何等為三?謂舍煩惱舍、護自他舍、時非時舍?!洞髮毞e經》卷四十一,菩薩藏會
【第19句】:【禪語人生】一個人的涵養,不在心平氣和時,而是心浮氣燥時;一個人的理性,不在風平浪靜時,而是眾聲喧嘩時;一個人的慈悲,不在居高臨下時,而是人微言輕時。
【第20句】:【禪心佛語】當下是什么狀態呢?當你剿落所有的外在假相和過去未來的影子時,全體透露的就是你真實的一切。
【第21句】:空并不是指空空如也,什么都沒有,而是指不能永恒,虛幻而難以捉摸,隨時變化,只有空才是不變的真理。理解了無常,才能放下心中的執著。
【第22句】:【禪心佛語】佛陀提出來的四宏誓愿,第一句是目標:眾生無邊誓愿度。為了要度眾生,必須先斷除煩惱。修學法門,圓成佛道,都是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而提出的。
【第23句】:碼字和碼字很不一樣,有的能碼出快樂,有的會碼出痛苦;碼出利祿來者有之,碼出禍端來者亦有之。字是什么?就是個工具。
【第24句】:【禪心佛語】水果不僅需要陽光,也需要涼夜。寒冷的雨水能使其成熟。人的性格陶冶不僅需要歡樂,也需要逆境和困難。
【第25句】:對于工作和生活中林林總總的事件,可以按重要性和緊急性的不同組合確定處理的先后順序,做到鵝卵石、碎石子、沙子、水都能放到罐子里去。
【第26句】:“當愿眾生”四字,體現的是一種博愛精神,不論親疏善惡,愿人人都得幸福。
【第27句】:【禪語人生】我們只要放下那為保全自己和鞏固自己所作的努力,當下即是覺境。
【第28句】:【最有禪意的文案】以為自己最好或不如人,都是內心的障礙;能去我執,才能輕安自在。
【第29句】:美玉藏頑石,蓮花出淤泥。須生煩惱處,悟得即菩提?!鹅`泉宗一禪師》
【第30句】:用觀修無常對治貪,用慈悲對治嗔,用正見對治癡,或持戒對治貪,禪定對治嗔,智慧對治癡,別解脫戒對治貪,菩薩戒對治嗔,三昧耶戒對治癡,如同治病一樣對癥下藥。
【第31句】:一個人應該舍棄憤怒,拔除傲慢,超越所有的束縛。不執著心靈和物質的人,內心可以得到真正的安寧,而不受外在的影響。——《佛陀的格言》
【第32句】:問:“如何是佛?如何是眾生?”師云:“眾生即是佛,佛即是眾生?!薄囤w州真際禪師文案》
【第33句】:【禪心佛語】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營家計,昧昧昏昏為己謀。是是非非何日了,煩煩惱惱幾時休。明明白白一條路,萬萬千千不肯修。
【第34句】:有人問我:“什么最美?什么最樂?”我的答案是:“寧靜最美,安定最樂!”這是習禪、修心、養性,最怡悅且最崇高的境界。
【第35句】:張夢復云:“受得小氣,則不至于受大氣。吃得小虧,則不至于吃大虧?!?/p>
【第36句】:如果有所付出就想有所回報,將會招來煩惱;所以,布施若不是真正心存喜舍,則非但沒有功德,反增煩惱業。
【第37句】:【禪心佛語】千萬別把牛皮吹“破”了,自以為是往往會弄巧成拙,玩花花腸子是做不成生意的,有真本事的強者,“吹牛不破天”。
【第38句】:【修成正果四大要素】愿要大、志要堅、氣要柔、心要誠,這是修成正果四大要素。
【第39句】:假使恩愛久,共處至命終,會別離見此,無常須臾間。是故我棄舍,恩愛永別離,志求無上道,愿度一切人。《佛本行經》
【第40句】:舍一切煩惱是布施,與諸法無所起是持戒,與諸法無所念是忍辱,與諸法離相是精進,與諸法無所住是禪定,與諸法無戲論是智慧。
【第41句】:基礎教育應該重在育人,一個人品質與習慣的養成是從小學階段開始的。教會良好習慣,培養高雅興趣,塑造優良品質是基礎教育的首要責任。
【第42句】:人生真正的富足應該是,外財與內財俱有;知識與信仰同重;接受與施合并行;擁有與享有兼備。
【第43句】:【經典佛語】佛說:如果人不執著世間的一切物質名利,就不會被物質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這些感官之物,他們才會變得不快樂......
【第44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放下應從修持布施、奉獻愛心做起。布施能放下對物質的貪執;奉獻愛心能放下自私。布施分為三種:一、財物布施;二、無畏布施;三、法教布施。
【第45句】:【佛心禪語】佛教的真理猶如虛空,比如虛空既遍于一切萬法,又超越一切萬法一般。是無處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世俗諦,是遍于一切而立;勝義諦,是超越一切而言。
【第46句】:古人謂:“道在己求,不從他覓。斯言盡之矣?!薄短炷恐蟹搴蜕袕V錄》
【第47句】:佛見眾生煩惱患,心苦如母念病子?!洞蟀隳鶚劷洝肪砣?,獅子吼菩薩品
【第48句】:果中無有業,業中亦無果,但因由于取業而生果。沒有天與梵天作為輪回的作者,但由因緣而諸法的轉起。南傳(錫蘭)覺音《清凈道論·說度疑清凈品》
【第49句】:今見好心出家、在家四眾,多是好高騖遠,不肯認真專修凈業??傆伤奘郎聘鶞\薄,今生未遇通人。(印光法師)
【第50句】:【禪心佛語】教給大家的一個參禪的簡單辦法就是早起盤腿打坐五分鐘,心靈集中、精神統一,悟在當下:天堂在哪里?禪在哪里?禪是一朵花,禪是心花怒放,禪是心燈亮了。
【第51句】:師日:“汝學坐禪,為學坐佛?若學坐禪,禪非坐臥。若學坐佛,佛非定相。于無法住,不應取舍。若學坐佛,即是殺佛。若執坐相,非達其理?!薄赌显缿炎尪U師》
【第52句】:【禪語人生】與其苦形于色,不如苦過之后,輕輕拭去眼角的殘淚,用燦爛的笑臉遮掩憂傷,將暗涌深藏。正是這些刻骨銘心的痛讓我們懂得了珍惜生活,珍惜身邊的人。
【第53句】:【禪心佛語】生活在順境中的人,大家都覺得他很幸運,很幸福;相反,有些人時運不佳,遇到逆境,人們就會認為那是不幸,是痛苦。
【第54句】:【禪心佛語】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人心生一念,天地盡皆知。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
【第55句】:【佛心禪語】「現在是最倒霉的時候?!巩斈阏f出這句話時,其實還不是最糟糕的時候。
【第56句】:【禪心佛語】皈依法,法是公正義。公正則不貪(公正則無私欲),于是則不造盜業,自無饑饉,或墮餓鬼等之苦報,得能常恒身心如法樂。
【第57句】:【禪文案】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你在一個陌生的地方,發現一種久違的感動。獨自旅行,不受羈絆,沒有約束。有一天,背上行囊,帶上自己,有多遠,走多遠。
【第58句】:【禪心佛語】設若只因小過,就將他人剔除,則無需多久,即無人能與你相處,因為和睦來自寬恕。
【第59句】:【禪心佛語】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第60句】:【禪心佛語】所謂妄想,就是過去所做、所說、所見、所聞的影像留在我們腦子里。
【第61句】:【禪心佛語】人生難得是逆境的感嘆并非是嬌情,實在是因為逆境是一個人走向成熟必不可少的經歷,是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種動力。
【第62句】:知道反省過去,才是正確的人生;若只是隨著日子消逝而紙醉金迷,就叫做“顛倒眾生”。
【第63句】:【佛心禪語】做事提得起、放得下,可擴大自己的事業;做人看得遠、行得正,可提升自己的人格。做人要有情有義,全心全意;做事要有頭有尾,善始善終。
【第64句】:【禪語人生】遇到別人不公正的評論,只要不傷及到你個人的尊嚴,那就讓他說去吧。人生百態,各具千秋,懷一顆平常心就會快樂。
【第65句】:【禪語人生】要清凈世間,首先我們每個人要清凈自心,要用因果來規范心念和行為。人只有在認識并深信因果的前提下,才可以做自然的主人,才可以做命運的主人。
【第66句】:每一次的夜晚都是一次輪回,每一次的睡眠都是一次死亡,我們應該觀按住當下,少評論、多觀己。
【第67句】:【禪語人生】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第68句】:【圣經文案】381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圣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4:3)
【第69句】:眾生平等,佛謂蠢動含靈皆有佛性,人人具有與佛陀同等的慈心。愛大地一切眾生,即是自愛愛人,自度度人。
【第70句】:【禪心佛語】解脫是徹底明白,是大智慧,是會解決、處理家庭、工作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
【第71句】:【佛心禪語】不要為了任何人任何事折磨自己。當經歷過,你成長了,自己知道就好。很多改變,不需要你自己說,別人會看得到。
【第72句】:【佛心禪語】這幾天除了吵架什么都沒干。一種架各種吵。是我不懂事還是把你當人看了?
【第73句】:【禪語人生】相信自己、用微笑迎接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考驗?!镜?句】:激勵自己、用行動和努力來證明自己不比別人差。
【第74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一念不如少一念。有念必有事,無念便無事。除非南無阿彌陀佛。
【第75句】:【禪心佛語】人活著,擁有一顆平常心最重要,人生的快樂和幸福不能用任何物質來量化,只能用心去測量。
【第76句】:【禪心佛語】念經動嘴不動心,無心之過,何來功德;修行動嘴不動手,有心之過,何來圓滿;打坐閉目不閉心,心亂如麻,定從何來。
【第77句】:坐禪不是一種形式,若想真正成佛,只坐禪是沒有用的,而是要從心里感悟。
【第78句】:【禪心佛語】人不能苛求自己,也不要勉強別人,不要對自己的過錯耿耿于懷,更不要把別人的過錯當作小辮子,抓緊不放。
【第79句】:心靈禪語:看不開,就記著。放不下,就背著。舍不得,就留著。等有一天記不清了,就看開了。
【第80句】:【禪心佛語】忍一句一切是非自然去,息一怒無量福田從此獲,退一步便是人間修行路。
【第81句】:一個家庭不能只是追求豐富的物質生活,更該著重于心靈溝通,使親子、夫妻之間的關系和諧、圓滿。
【第82句】:【佛心禪語】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貴莫貴于無求,賤莫賤于多欲,樂莫樂于好善,苦莫苦于多貪,長莫長于博識,短莫短于自恃,明莫明于體物,暗莫暗于昧幾。
【第83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生活要有一分氣度,容得下是非;有一分大氣,舍得下惆悵;有一分度量,放得下計較;有一分灑脫,想得開憂煩。凡事看開,則幸福無憂。
【第84句】:【佛心禪語】被同一塊石頭絆倒一次是無知,絆倒兩次是愚蠢,絆倒三次是無藥可救。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被一塊石頭絆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同一塊石頭多次絆倒。
【第85句】:【禪心佛語】寬容是希望,可以化解矛盾、構建和諧、促進和平;寬容是一副“鎮靜劑”,可以讓作為凡夫俗子的我們,在狂躁紛爭中保持一個平常。
【第86句】:【佛心禪語】稟性化了就是意,我們化世界,輕則用意,重則使志。能夠用志的,萬世罪孽一筆勾銷??墒悄砹?,你可得定住,稍微一動,便是種子。
【第87句】:【佛心禪語】學佛是否成功的標準不在于你掌握了多少佛教知識,也不在于你在山洞里閉關多少年,而在于佛陀教導我們的人格標準你能做到多少。
【第88句】:如果你有1元錢,卻不能做成10元甚至100元的生意,你永遠成不了真正的企業家。
【第89句】:【禪心佛語】當我們猶豫的時候,不要急于做出決定,往往最佳時機不是這個時候,讓自己沉淀下來,三思而后行。
【第90句】:金錢可以帶來優渥的生活,可以開拓事業,實現夢想,它的作用不可忽視,愛財之心也并非過錯,然而,對待金錢必須拿得起放得下。
【第91句】:【佛心禪語】一切世間欲,非一人不厭,所有危害,云何自喪己?一切諸眾流,悉皆歸于海,不以為滿足,所受不厭爾。(《佛說生經》)
【第92句】:【禪心佛語】傳播、傳承什么文化,就會成為什么文化的載體,它會不知不覺影響到你的觀念、心態及人格。因此,對于文化的選擇,直接關系到生命的發展。
【第93句】:【禪語人生】要想獲得食物,就必須一直尋找,只有這樣,才有機會。不要氣餒,就算找不到肥羊,至少能找到一只兔子。
【第94句】:【佛心禪語】布施時,要帶著感恩的心,感謝對方接受我們的布施結緣,給我們一個培植福報的好機會。具有廣大慈悲心,并能夠幫助無量眾生,那你就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第95句】:【禪心佛語】婚姻定律:結婚前覺得適合自己的人很少,結婚后覺得適合自己的人很多。
【第96句】:【禪心佛語】慈善不僅僅是物質方面的給予,人人都可以做慈善。行善之時無私付出、不求回報,才是真正的慈善。
【第97句】:【禪語人生】增智慧是對于佛教來說內心最好的功德,有了內心功德的人不會自私自利,因此,修持各種善法,為人類做出貢獻。
【第98句】:假如你心存怨恨,那么它不僅會阻礙你心智的發展,而且使你無法判斷那言論到底是對還是錯。——《佛陀的格言》
【第99句】:【禪語人生】也許只有夜晚一床溫暖的棉被和一個好夢,才可以慰藉每天有太多不如意的我們。
上一篇:佛心禪語的文案,忍不住收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