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吃飽飯沒事做的人,固然不快樂:忙著應(yīng)酬、打麻將、觀光旅游,一個“無所事事忙”的人,在飽樂之余的疲倦與空虛,又何嘗稱得上快樂?
【第2句】: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古印度)龍樹《中論·破因緣品》
【第3句】:【禪心佛語】兩手將山河大地,捏扁搓圓,掐碎了遍撒虛空,渾無色相;一棒把千古業(yè)魔,打死救活,喚醒來放入微塵,共作道場。
【第4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懂得生活禮儀,就懂得愛自己;自愛的人,才會愛人。
【第5句】:接觸世俗的事物,內(nèi)心不被誘惑,沒有憂愁,沒有瑕疵,心靈安定,這是多么幸福啊!一《佛陀的格言》
【第6句】:【禪心佛語】那些嘗試去做某事卻失敗的人,比那些什么也不嘗試做卻成功的人不知要好上多少。
【第7句】:【禪心佛語】你可能犯各種錯誤,但只要你豁達、坦誠,并且勇敢,你就不會對這世界有害。世界是屬于年輕人的。
【第8句】:【佛心禪語】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沒有救,認(rèn)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
【第9句】:【禪心佛語】世間上沒有天生的東西,大自然因緣聚合會生森羅萬象,吾人的本性上包含了善惡諸法,所謂“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
【第10句】:【佛家禪語】水有美德,我們做人應(yīng)該向水學(xué)習(xí),因為水具備人類值得學(xué)習(xí)的十一種特質(zhì),分別為清凈、透明、恒順、原則、謙遜、包容、調(diào)與、毅力、勇氣、利生與平等。
【第11句】:【禪心佛語】會使用金錢又不貪心的人,是最幸福的了,因為他擁有兩項喜悅。
【第12句】:【禪心佛語】如果你準(zhǔn)備結(jié)婚的話,你定要忍耐包容對方的缺點,世界上沒有絕對幸福圓滿的婚姻,幸福只是來自于無限的容忍與互相尊重。
【第13句】:【禪心佛語】人生是一次博弈,較勁你就輸了;人生是一場游戲,當(dāng)真你就出局了。
【第14句】:【禪心佛語】貪財?shù)娜擞肋h貧窮,好權(quán)的人永遠奴顏。人生惟有懂得放下、知足、感恩才會有一個圓滿的人生。
【第15句】:【佛心禪語】做人要善擺脫,不擺脫則無出世之襟期;做事要力擔(dān)當(dāng),不擔(dān)當(dāng)則無處世之事業(yè)。眷戀生命,執(zhí)著人生,但不要忘了它的限度。
【第16句】:“布施”的形式多種多樣,歸結(jié)起來,不外乎三種:財施、法施、無畏施。
【第17句】:【禪語人生】一個有智慧的人,他會覺悟三大重點:第一叫做空,空。第二他會覺悟,有智慧的人會用無相的心,他不著相面對這個世間。第三叫做無愿,愿就是造作。
【第18句】:心如鏡:“鏡子”用來鑒照物體之影像,但必須鏡、物之間有適度的距離,方能清澈映照;若把物體貼在鏡上或塵封鏡面,則即使是一面明鏡,亦難映照境物。
【第19句】:【佛心禪語】兩舌:“兩舌乖離,傳此向彼,傳彼向此,遞相破壞,令和合者離,離者歡喜,是名兩舌。”
【第20句】:【禪心佛語】地球提供給我們的物質(zhì)財富足以滿足每個人的需求,但不足以滿足每個人的貪欲。
【第21句】:等到子女長大了,為了求學(xué)或就業(yè)而離鄉(xiāng)背井,剛開始時,他們還會想念父母,但日子久后會慢慢把這分親情移轉(zhuǎn)到朋友身上及異性的感情上,于是親情就慢慢被淡化遺忘了。
【第22句】:【禪心佛語】人生在世,所處的境遇雖然千差萬別,概而言之,不出苦樂二字。
【第23句】:【禪心佛語】世界上唯一可以不勞而獲的就是貧窮,唯一可以無中生有的是夢想。沒有哪件事,不動手就可以實現(xiàn)。人生貴在行動,遲疑不決時,不妨先邁出小小一步。
【第24句】:給別人幸福,被人需要著,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善良是開始,可以得到快樂的結(jié)局嗎?佛日:善少則愁,善多則喜。一《起世經(jīng)·三十三天品》
【第25句】:深潛不露,是名持戒,若浮于外,未久必敗。有口若啞,有耳若聾,絕群離俗,其道乃崇。(《西方確指》)
【第26句】:如果一個人失去了金錢,那只是一點點;如果失去了自我,那就失去了很多;如果失去了敢于冒險的勇氣,那他就失去了全部。
【第27句】:【禪心佛語】痛苦來臨是不要總問:“為什么偏偏是我?”因為快樂降臨時你可沒有問過這個問題。
【第28句】:佛家說:愛是一盞明燈,可以照亮別人,也能照亮自己。捧一顆愛心上路的人,一生都將生活在愛里。
【第29句】:【禪語人生】一切處無心者,即修菩提、解脫、涅盤、寂滅、禪定乃至六度,皆見性處。
【第30句】:【禪語人生】幸福其實就在一念之間,當(dāng)我們看淡了一件事,不去爭論是非與得失時,只去感受擁有的經(jīng)過,就是幸福。
【第31句】:【禪語人生】一個人若太在乎別人對自己的批評,他就不可能是安和的。
【第32句】:【禪心佛語】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我們欲望過多;人心本無累,累的是放不下的太多。花花世界,浮華人生。靜默淡然,隨遇而安。
【第33句】:【佛心禪語】曾經(jīng)有機會目睹他最軟弱或最糟糕的時刻,你仍能夠接受他的不完美,并且和他共同擁有這個秘密,這一段愛情,才能夠長久一點。
【第34句】:【禪語人生】武士在前面走,鐵眼在后面跟著,一直走了十多里路。那個武士無可奈何地隨手扔下一文錢。鐵眼和尚從地上撿起那文錢,朝武士行禮致謝。
【第35句】:在日常生活中不斷觀照自己身心的實相,對自己一舉一動念念分明,分分秒秒、在在處處提起正見、安住正念,觀照當(dāng)下,這便是生活禪。——凈慧
【第36句】:缺失的部分也有精彩正是那個缺失的部分在起作用,使我們保持著生命的彈性。
【第37句】:有三法世間所不愛、不念、不可意,何等為三?謂老病死。世間若無此三法不可愛、不可念、不可意者,如來應(yīng)正等覺不出于世間。《雜阿含經(jīng)》卷十四,第346經(jīng)
【第38句】:【禪心佛語】當(dāng)人們浮躁的時候,應(yīng)該想想那浩繁飄渺無窮無盡的宇宙,為什么它能夠數(shù)億年的時間仍然堅守著自己的法則,遵循自己的規(guī)律不動搖。
【第39句】:知足是一種處事態(tài)度,常樂是一種幽幽釋然的情懷。學(xué)會知足,才能在當(dāng)今社會執(zhí)著地追求人生目標(biāo);學(xué)會知足,才能用超然的心態(tài)面對眼前的一切;
【第40句】:追隨時光的步履,踏進五月的水岸,輕暖的陽光微風(fēng)里,攜來這一季的繁華與傾情。我在這里安靜地行走。擁一份恬淡與隨意,在更迭的季節(jié)容顏里,尋回一份淡泊的本真。
【第41句】:其學(xué)第一禪,精勤甚難致。其余三禪者,方便遂易至。譬如學(xué)射法,初始甚難中,已能中大準(zhǔn),閉目破一毛。《修行地道經(jīng)》卷五
【第42句】:【禪心佛語】佛先贊嘆禪定之樂,后接著說這些喜樂是無常、苦、變易不居的。
【第43句】:一切畏刀杖,無不愛壽命,恕己可為喻,勿殺勿行杖。《大般涅槃經(jīng)》卷十,一切大眾所問品
【第44句】:如來清凈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huán),展轉(zhuǎn)無差別。《大乘密嚴(yán)經(jīng)》,阿賴耶微密品第八
【第45句】:【佛心禪語】比如吃橘子之前,要嗅一嗅;比如睡覺前,閉目泡腳10分鐘。在快節(jié)奏時代,“緩慢”是很奢侈的東西,比如等愛人的一個郵包,而不是電話、更不是電子郵件。
【第46句】:【佛心禪語】※我們可以享受福報,但是不能浪費福報。浪費自己的時間、財產(chǎn)、功德和一些好的機緣,都是浪費福報。
【第47句】:若可,做一朵開在歲月的閑花,落紅盡處,不求絢爛至極的繁華,但求一份恬淡清寧,在時光深處,找尋一種心靈的皈依。
【第48句】:【佛家禪語】當(dāng)我們以正面心態(tài)去修行,即使做世間瑣事,也會成為獲得解脫的緣;當(dāng)我們以負(fù)面心態(tài)去修行,即使行佛教事業(yè),也會成為墮落惡趣的因。
【第49句】:【禪心佛語】人開始時往往是為夢想而忙,后來卻因為忙碌而失去了夢想。
【第50句】:【禪心佛語】去掉我執(zhí)我愛的最好辦法就是發(fā)慈悲心,愚者為自己,智者為別人。
【第51句】:【人生箴言】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許多委屈。而一個人越是成功,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
【第52句】:我們必須確知:人只要是活在錯誤當(dāng)中,他也不得不活在煩惱當(dāng)中。而人最大的弱點是姑息自己、苛求別人。——耕云先生
【第53句】:【禪心佛語】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抵制各種各樣的誘惑,保持一種禪定的境界,才能心性安寧,遠離煩惱,從而實現(xiàn)寧靜的自我。
【第54句】:空并不是指空空如也,什么都沒有,而是指不能永恒,虛幻而難以捉摸,隨時變化,只有空才是不變的真理。理解了無常,才能放下心中的執(zhí)著。
【第55句】:【佛心禪語】病痛、煩惱、破財。等等,能知因離苦,得到解脫,這是入世法的因緣。
【第56句】:【禪語人生】要先確立大方向和遠目標(biāo),為眾生設(shè)想,為長久打算,然后放開心胸待人,腳踏實地處事,這才是真正的開放。
【第57句】: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
【第58句】:【禪語人生】無二之性,即是佛性。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切法,不離自性。
【第59句】:【禪心佛語】人的一生都要經(jīng)歷生、老、病、死等諸多的痛苦,要能真正離苦得樂,就必須了解生命之真相,了然因緣果報的道理,而開啟這把人生智慧之鑰就在--禪修。
【第60句】:古人道,活計隨分做,生死如推磨。一口氣不來,總是他人個。誠哉是言也。——《天如和尚文案》
【第61句】:【禪心佛語】待人,不管別人好不好,自己要做得好。處事,不管別人對不對,自己要做得對。
【第62句】:【禪心佛語】經(jīng)典九: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第63句】:現(xiàn)在有很多人,愛子女愛得很苦惱。因為對子女要求過高,子女卻無法順合其意;彼此心中承受了很重的壓力,久而久之,親子之間甚至?xí)斐呻y以彌補的遺憾。
【第64句】:【禪語人生】應(yīng)知自己之心,與天地鬼神佛菩薩之心息息相通,起一不正念,行一不正事,早被天地鬼神、佛菩薩悉知悉見,如對明鏡,無可逃避。
【第65句】: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大慧普覺禪師文案》
【第66句】:【禪心佛語】身在何方?心亦在身,身心相聯(lián),即是有為。身心合一,不離不異,即是有相。
【第67句】:一切菩薩成就佛法,皆由善知識力,以善知識而為根本,依善知識生,依善知識出,依善知識長,依善知識住,善知識為因緣,善知識能發(fā)起。《華嚴(yán)經(jīng)》卷七十七,入法界品
【第68句】:【禪語人生】尋找幸福是向前走,對過去無悔、對現(xiàn)在無懼、對未來無憂;真正的享受是無貪,真正的幸福并非擁有,而是喜舍。
【第69句】:佛說:內(nèi)心有毒的人會施毒于人,內(nèi)心無毒的人不施毒于人。佛家所說的“毒”,即貪、嗔、癡。貪是沒有智慧的欲求,嗔是沒有理性的情緒,癡是沒有覺悟的知見。
【第70句】:【禪語人生】聞事不喜不驚者,可以當(dāng)大事。聽謗不怒不怨者,可以處煩囂。遇難不避不畏者,可以擔(dān)重任。用心不忮不求者,可以舉大略。做人不浮不躁者,可以固根本。
【第71句】:【禪語人生】在可擁有的里面,知足曾經(jīng)被佛陀認(rèn)為是最好,最優(yōu)秀的。
【第72句】:【禪心佛語】投引六道隨一的果報中,令所蒙受的苦樂果或因緣條件圓滿不圓滿的業(yè),稱為滿業(yè)。
【第73句】:【人生十大好】人生十大好:一、好父母,二、好身體,三、好事業(yè),四、好上司,
【第74句】:【禪語人生】欲望淡泊的人比較快樂,不必家藏萬卷丹青,門外有幅巨畫,名叫自然。
【第75句】:【佛心禪語】做事要能知己,若拾寸就尺,不易獲得成功;處世要能知人,若拾長取短,容易導(dǎo)致失敗。
【第76句】:【禪心佛語】佛法越修越簡單,越修離你越近,你真正的修進去了,學(xué)進去了,佛心自現(xiàn),自然光明。
【第77句】:【禪語人生】宣傳凈土法門,普遍為眾生介紹這個法門,才能報佛恩于少許,才能報一點佛恩,不這樣做不能報佛恩。
【第78句】:【禪語人生】只有那些奮力登攀的人,才能踏過崎嶇,站在生命的高度,俯瞰風(fēng)光無限。
【第79句】:弘法才是硬道理,救度眾生才是硬道理。一切為弘法救度眾生服務(wù),一切為弘法度生讓路。
【第80句】:【禪心佛語】然而最終發(fā)現(xiàn)——除了變化,無一例外。所有結(jié)局都是新開始;只是我們當(dāng)時沒察覺罷了。
【第81句】:要做個受人歡迎和被愛的人,必須先照顧好自我的聲和色。面容動作、言談舉止合宜得體,都是從日常生活中修養(yǎng)忍辱得來的。
【第82句】:失去此刻,等于失去未來,低頭,滿地陽光,滾滾紅塵古路長,不知何事走他鄉(xiāng)?回頭日望家山遠,滿目空云帶夕陽。——明-憨山德清
【第83句】:【佛心禪語】我并不是沒有煩惱、只是不會停留在煩惱上而已,會主動轉(zhuǎn)變念頭,去播種一些善念。
【第84句】:【禪心佛語】當(dāng)批評減少而增多鼓勵和夸獎時,人們所做的好事會增加,而不好的事會受到忽視而萎縮。
【第85句】:于是菩薩惠施佛、辟支佛,下及凡人,皆悉平均,不選擇人。恒作斯念:一切由食而存,無食則喪。是謂菩薩成就此初法,具足六度。《增一阿含經(jīng)》卷十九
【第86句】: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第87句】:【禪心佛語】沒有欲望的人容易消沉,欲望太盛的人也常會因其貪得無厭而被欲望的重負(fù)活活壓死。
【第88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水滴無力,恒久能破穿頑石;棉絨身輕,千斤壓之而不變。用辯證的眼睛看世界,高潔者易缺,皎皎者易污。把握生命真諦,有時柔軟是另一種堅強。
【第89句】:結(jié)合人人的善,才是真正的大善;有大善對的力量,才能風(fēng)調(diào)雨順人人平安。
【第90句】:如惡誣罔人,清白猶不污,愚殃反自及,如塵逆風(fēng)玢。《法句經(jīng)》卷上,惡行品
【第91句】:【禪語人生】學(xué)佛修行是一種特殊的心理訓(xùn)練,以此訓(xùn)練,可以把人類的智慧和慈悲提升到極點、這叫做成佛。
【第92句】:【禪心佛語】為什么活得累?是因為你的心四處漂泊,沒有歸處,找不到家,沒有休息的地方,所以心累。把他帶回自己的家,讓他好好休息,就輕松自在了。
【第93句】:無論做人、做事,都要抱持一顆“精進”心。精就是“不雜”,進就是“無退”。意即要做一件事,必須專心才能做得成,無有二念才會有進步。
【第94句】:因果:“千里之路始于初步,合抱之木發(fā)于毫芒”——“因”能生“果”,果乃因成,從因到果,需要時間的累積。
【第95句】:【禪語人生】與其相見,不如懷念。人生就是一場旅行,你路過我,我路過你,彼此珍惜,彼此感恩。然后,依然需要各自修行,各自向前。
【第96句】:【禪語人生】心境相對,見生于中,若內(nèi)不起心,則外不生境,境心俱凈,乃名為真見。作此解時,乃名正見。
【第97句】:【佛心禪語】不計較小事,才能卸下心靈的負(fù)荷;不聽聞閑言,才能避免無謂的爭端。
【第98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做人之美,在于簡約;做事之美,在于利索;胸懷之美,在于寬闊;聚散之美,在于淡泊;心情之美,在于快樂。
【第99句】:【佛心禪語】阿育王的王妃素來信仰外道,見阿育王供奉菩提樹,就派人半夜砍了樹。第二天阿育王見到樹被伐,內(nèi)心非常悲傷,又再祈請,以牛奶灌溉,不久又長回原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