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段一百字的一年級日記。
關(guān)于端午節(jié)包粽子之類的就好
X月X日 星期三 晴 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
再準(zhǔn)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
先把長長的箬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jìn)調(diào)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
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后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
我開始學(xué)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tuán)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杰作”發(fā)笑:“這,這能叫粽子嗎
你讓細(xì)線系在什么地方啊
” 感情粽子包出四個棱角是方便用細(xì)線系著掛起來的,怎么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進(jìn)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后,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
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 我高興得手舞足蹈。
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jié),我學(xué)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對端午節(jié)的感想100字
在我中國有著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tǒng),現(xiàn)在我為大家說說
端午節(jié)又稱為,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jié)日。
端午節(jié)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xí)俗,直到現(xiàn)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jié),它是紀(jì)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
初五就是端午節(jié)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還有有趣的劃龍舟比賽呢
奶奶在家已經(jīng)煮好了香噴噴的粽子,打開鍋蓋滿屋都飄著粽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
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粽子后,爸爸帶我去看劃龍舟比賽,這里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
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隨著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
在場的觀眾們興奮喊道著加油加油,在為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里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劃槳,水花到處飛濺。
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后,落后的一號終于追上了遙遙領(lǐng)先的二號第一個沖過了終點,觀眾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
啊
這真是我最了。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真是豐富多彩呀
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等著你去找呢
作文端午節(jié)要據(jù)題描述包粽子是怎么包的100字
我愛吃香噴噴的粽子,也看過別人包粽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
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開眼界了。
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認(rèn)為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天才的我,不學(xué)自通。
誰知,當(dāng)我真正去包時,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能包得漂亮而結(jié)實非常不容易。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xué)著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yán)嚴(yán)實實的。
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
當(dāng)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
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
哈哈,經(jīng)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
小KS(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
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嚴(yán)實才好吃。
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認(rèn)為奶奶她們抱的樣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張地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jié),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也是十分結(jié)實的。
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zhǔn)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中各樣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誕生,可我連一只都包不好,骨子里的牛勁兒頓時上來了。
有了失敗,我小心了許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幾只。
吃著自己做的可愛的粽子,我心里有說不出的喜悅。
端午節(jié)包粽子的感受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我今包粽子了。
我用的棗是我們當(dāng)?shù)氐拇笞蠗椇推咸迅伞?/p>
棗洗凈煮熟葡萄干洗凈備用。
粽子葉用清水洗好后煮十分鐘,糯米洗凈用水泡倆小時,我包的時候米是泡著的,。
粽葉三分之一處折成漏斗樣放棗呵葡萄干堵住角防漏米。
接著放米最后再放棗和果干 。
喲著過來成三角形用茅草纏住就ok了。
。
。
煮的時候鍋底梵風(fēng)衣篦子防粘到過鍋底部 。
大火燒開煮倆小時再小火燜三小時。
。
。
自己動手感覺粽子特別好吃。
放冰箱隨吃隨熱。
。
一次別吃太多。
。
。
呵呵你會了嗎
試試吧很好做的哦。
。
。
呵呵。
。
。
。
吃粽子嘍。
。
。
。
香甜。
。
。
。
端午節(jié)包粽子的心得體會
是一個非常熱鬧的粽子節(jié)媽坐在那里正在包粽子看見了,我就一心一意、一絲不茍著媽媽怎么包,我學(xué)著媽媽,不知我突然包的特別的好和媽媽包的差不多了。
我非常高興,粽子熟了我們一家人高高興興的吃著粽子,我吃著我自己包得更香,吃著比媽媽的還要香,這就是我一天做的事是不是很有意義?呵呵,加油!!!
端午節(jié)最有趣的事兒,包粽子,150字作文,謝謝你
今天端午節(jié),一大早起來,煮上粽子,給遠(yuǎn)在老家的父母打了一個電話。
問媽媽煮雞蛋沒有,媽媽說天天吃雞蛋。
老家的端午很少吃粽子,一到端午,家家煮上一鍋雞蛋加大蒜,快快樂樂過端午。
給媽媽打完電話,我思索飛揚,飛回到了老家,飛到了媽媽的身邊,老家過端午情形歷歷在目。
端午的前一天,我們都開始忙著準(zhǔn)備了,大人們到田間地頭個割一捆艾草,綁成小捆分別插在門框上,有驅(qū)蚊的功效,家家戶戶都要插,所以整個村莊都彌漫著艾草的濃濃的藥香味兒,這端午的味道至今也揮之不去。
我們小孩子到街上買回香藥,手巧的奶奶便穿針引線用不同花色的布給我們制作香囊,有時我忍不住也會自己動手做,雖說針線粗糙些,但也是愛不釋手。
小小的香囊花花綠綠,有心形的,蝴蝶形的,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圖案,那時候覺得香囊很特別,掛在自己的脖頸上可以避邪,甚是喜愛,節(jié)日過了很久也不肯取下。
媽媽喜歡把她用作繡花的彩色棉線,選取五樣顏色纏繞在一起,這叫做五色線,把它們套在我們子妹們的手腕上,象征平安祥和,是代代相傳的習(xí)俗,小小年紀(jì)便心存神奇與敬畏。
香囊和五色線,已深深烙在童年的記憶中。
端午節(jié)早上最隆重。
媽媽早早起來,煮上一鍋雞蛋,平時舍不得吃,到這一天決不吝嗇。
雞蛋分甜的和咸的,煮在一起,為了區(qū)分咸甜,在甜的雞蛋上用灶臺下的小灰抹一黑道。
雞蛋煮好后,自己先不吃,先給鄰居?xùn)|家送幾個,西家送幾個,彼此相送,雖說都是雞蛋,但這其中純樸的風(fēng)俗,回想起來倍覺親切。
送完雞蛋,盆子里的雞蛋大小、顏色不一,媽媽給我們每人分上十多個,敞開肚皮吃個夠,吃是吃不完的。
怎們辦?書包里揣上幾個,到校送給老師,分給同學(xué)。
端午節(jié)雞蛋吃得真叫過癮,咸的、甜的,有時還能分上半個鵝蛋。
鍋粽飄香,打斷了我的思索。
老家的端午雖說沒有粽子,但同樣是甜香甜香的,那味道無論到哪兒都不會忘卻。
隨著時光的流逝,它更醇,如一壇陳年佳釀,回味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