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人生最困難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奮斗,而是做出正確的抉擇。別放棄,一步一步走下去,別讓機會從眼前溜走。
【第2句】:【佛心禪語】老師說:“學校的畢業(yè)旅行準備參觀大仙院和市內的主要寺院,所以想請你對學生談談京都的歷史、古寺和名勝的由來。”
【第3句】:【禪語人生】一個能從別人的觀念來看事情,能了解別人心靈活動的人,永遠不必為自己的前途擔心。
【第4句】:【禪語人生】有人說我QQ上不說話不和她交流,我想怎么會呢?只要不交配,怎么交流都行啊。
【第5句】:若人不能一心觀察生死過咎,涅槃安樂,如是之人雖復惠施、持戒、多聞,終不能得解脫分法。《優(yōu)婆塞戒經》卷一,解脫品
【第6句】:【佛心禪語】自信看到是光明,疑惑看到是黑暗;自信看到是坦途,疑惑看到是困境。信必深信,行必力行,信而不深,猶如未信,行而無力,猶如未行。
【第7句】:禪悟人生:一僧得意的對獨園和尚說:心、佛、眾生皆空,無悟、無施、無受。獨園打了僧一下,僧大怒,獨園:一切皆空,哪來如此大火?
【第8句】:剛柔相濟:凡夫外表看似剛強,內心卻是畏怯軟弱;圣人則是剛中帶柔、柔中帶剛;剛能堅強己志,柔能調伏眾生。
【第9句】:【禪心佛語】天賦異稟也罷,資質愚魯也罷,庸常中人也罷,只要能認清自己是誰,就能腳踏實地,抱定自己的人生理想。
【第10句】:【佛心禪語】禪門講究“直下承擔”,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生都是佛祖。
【第11句】:平常人的心都有:貪婪、嗔怒、愚癡、驕慢、猜疑。這五種心病,是因為我們沒有把心照顧好,才會一一現(xiàn)形。
【第12句】:汝于一切剎海中,微塵劫海修諸行,一切如來諸行海,汝皆學已當成佛。《華嚴經》卷十一,毗盧遮那品
【第13句】:【禪心佛語】淡然于心,自在于世間。云淡得悠閑,水淡育萬物。世間之事,紛紛擾擾,對錯得失,難求完美。若一心想要事事求順意,反而深陷于計較的泥潭,不能自拔。
【第14句】:【禪心佛語】菩提自性生諸萬法,行深般若見諸實相。平等十方無所不至,入塵不染,出塵不失。生滅得失在沿途,歸得寶所皆空寂。
【第15句】:【禪心佛語】可能一個人說你不服氣,兩個人說你不服氣,很多人在說的時候,你要反省,一定是自己出了一些問題。
【第16句】:分享是一種很好的布施與人分享,是謂大心;不圖回報的分享,收獲到的將是不可預知的。
【第17句】:一把陳壺,裝上二月的新綠,歲月的爐火,烹煮云水生涯,日子在茶中,過得波瀾不驚。菊花釀酒,雪水煎茶,幾許詩意,幾許風雅。
【第18句】:有一天卻忽然發(fā)現(xiàn),原來并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樣,原來兩人早已走上分岔路,漸行漸遠。終于,走不下去了。那么,曾經擁有的美好愛戀難道都只是一場美麗的誤會?”
【第19句】:【禪心佛語】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一切都是從辛苦中來,修行亦復如是,不經一番辛苦、一番磨煉,煩惱去不掉,佛性難以顯現(xiàn)。
【第20句】:【禪心佛語】如果我們不為別人的說法和做法而忙亂,心中必會平安得多。
【第21句】:在修行中,唯有放下,自性才能顯現(xiàn);唯有奉獻,心量才能廣大如虛空。
【第22句】:【禪心佛語】為什么不能把目光放長遠點,不睡就不睡吧,為何非說絕對不睡。
【第23句】:以自然的眼光看人看事,以不思量的心觀人觀事,一切就都自然了,心態(tài)也隨之而轉,煩惱就變成了無煩無惱!
【第24句】:【禪心佛語】佛法不只在佛經上,也在我們生活的每個細節(jié)里,從吃飯、睡覺、聽音樂、呼吸、脈搏...到身體的一言一行,所有的生活瑣事都可以融入佛法。
【第25句】:【禪心佛語】痛苦跟快樂實際上是人的主觀世界的事情,而不是客觀世界的因素。
【第26句】:一切佛興,皆從信起。一切化佛,從敬心起。《華嚴經》卷七十七,入法界品
【第27句】:【禪心佛語】盡管你才華出眾,能力超群,資歷深厚,但為人缺乏誠實,缺乏信賴,缺乏責任心,誰也不會重用這種人才。
【第28句】:念佛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花,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觀無量壽佛經》
【第29句】:【禪語人生】學會回歸自然,學會放松自己,保持心態(tài)和精神的健康,這比干一番事業(yè)還要重要。
【第30句】:月未沒,日又出,日月往來無間隔。奉觀禪流莫追尋,追尋特地生疑惑。——《石門山慈照禪師鳳巖集》
【第31句】:【最有禪意的文案】貪念生,就會善解;惡念消,就不會作惡,則災難自然遠離。
【第32句】:善于結緣,左右逢源人生最可貴的一件事就是“結緣”。結緣好比播種,哪有不播種就能白白得到果實的呢?
【第33句】:【禪心佛語】給子女最好的禮物是希望,給父母最好的禮物是爭光,給自己最好的禮物是成就,給眾人最好的禮物是榜樣,給社會最好的禮物是奉獻。
【第34句】:【圣經文案】77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119:105)
【第35句】:【禪心佛語】四六、請你用慈悲心和溫和的態(tài)度,把你的不滿與委屈說出來,別人就容易接受。
【第36句】:【佛心禪語】做一個好人意味著要有一個正確的生活目標和人生理想,要有宏大的愿力。人生的動力和價值就是由此而生的。
【第37句】:我們總說生活繁瑣,其實不是生活本身怎么樣了,生活還是那個生活,是我們自己不懂得品味。
【第38句】:【禪心佛語】出離,并非要我們放棄一切美好的事物。出離,是要擺脫一切束縛,通往生命的自由。
【第39句】:若不為心使,而能使于心,則能除煩惱,如日出無暗。《正法念處經》卷五
【第40句】:【佛語摘抄精選】失得相推,禍福相襲,惡積而天殃自至,罪成而地獄斯罰。此乃必然之數(shù),無所容疑矣。(《玄明集》)
【第41句】:【禪心佛語】健康的身體是幸福人生的基礎,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名利地位可能變成零。
【第42句】:【經典佛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若能如此,你便可以活得很幸福。
【第43句】:大氣是一種態(tài)度,孔子見齊景公面不改色,都是平常人,心中沒有神,見賢思齊,而不是懼賢,時刻保持自己的人格和尊嚴。
【第44句】:【禪心佛語】狂才難成事,心懷大志,從不實施,出言不遜,藐視先賢,惟我獨尊,難與人和,驕而不亡,未之有矣。
【第45句】:向前走的愛,向后退的愛,真正的愛不是強加的,也不應執(zhí)著,而應該以善的力量付出愛心,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幸福。
【第46句】:【圣經文案】361所以我們作基督的使者,就好像神藉我們勸你們一般。我們替基督求你們與神和好。(林后5:20)
【第47句】:【佛心禪語】舍一分煩惱,能得一分清凈;舍一分財物,即得一分輕安。
【第48句】:【禪語人生】以正信合十,口誦向佛敬禮,一心堅持慈愛之心,將獲得無上菩提圓滿的不退轉境界。
【第49句】:【禪心佛語】社會正如在競技場中的羅馬少年,對于倒下去的劍客毫不憐恤。
【第50句】:一切餓鬼,皆為慳貪嫉妒因緣,生于彼處。《正法念處經》卷十六,餓鬼品
【第51句】:【禪心佛語】世人開口說神仙,眼見何人上九天。不是仙家盡虛妄,從來難得道心堅。
【第52句】:【經典佛語】佛教認為“四大”不協(xié)調就會生病,四大一分散就意味著死亡的到來。.
【第53句】:【禪心佛語】輪到我時,尊者看了筆記,招呼我們五個新人一起上前,講解觀呼吸之法,這就是傳授“業(yè)處”了。
【第54句】:【禪心佛語】若心情不好,即使貴為皇帝,擁有天下的權力、地位和財富,依然活得痛苦不堪。
【第55句】:以無勤為方便圓滿進度,身心勤怠不可得故。《大般若經》卷三,初分學觀品
【第56句】: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滅,在賢圣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壇經·宣詔第九》
【第57句】:【禪心佛語】佛教的功德是棄絕惡行。當我們戒惡時,就不再繼續(xù)造業(yè)了。沒有苦時,就有平靜。平靜的心是清潔的心,無瞋、清明。所以佛說:心清凈,是世上最高的功德。
【第58句】:今欲昌明因果之事理,及其實行之方法,必先從事于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又須以婦女為主體。蓋世有賢母,方有賢子。《印光大師文鈔續(xù)編·示殷德增母子法語二則》
【第59句】:【最有禪意的文案】在輪回的大牢獄里,很少人擁有出離的勇氣;在生死的大苦海里,更少人擁有解脫的智慧。
【第60句】:【禪語人生】我們?yōu)榱顺删腿颂旃麍螅鸵治褰洌奘啤V挥羞@樣,來生才能繼續(xù)做人,或者升天。
【第61句】:相約江南,聊春一枝梅,梅香封喉,青梅煮酒,禪意寫生。梅雨季節(jié)里,百轉愁腸,無言無聲無人訴說。執(zhí)手杯尊話離殤,斜倚東窗貼花弄詩情,凝心鎖眉孤鴻添心愁。
【第62句】:我們是自己的主人,我們講良心不是由于社會的強迫,而是出自對自身生命的關懷和承擔。——凈慧
【第63句】:真該妄本,妄徹真源;性相融通,無障無礙。(唐)法藏《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卷四
【第64句】:【禪語人生】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定要堅持,尤其是在面臨諸多障礙和干擾時,更要堅持。
【第65句】:【禪語人生】修行是完善自己,寬容別人。人生因為有殘缺,所以修行。人生的痛苦一部分在于自己的缺點,一部分在于看不慣別人。
【第66句】:【禪語人生】有太多的人在追求光明時義無反顧地把自己推進了黑暗的深淵。
【第67句】:【禪語人生】在得到榮譽以后千萬不能驕傲,一旦驕傲,便很容易招致別人的嫉妒;凡事謙虛,就不容易引起嫉妒。
【第68句】:【禪語人生】問:妄想和發(fā)愿有何不同?如何知道發(fā)愿是妄想?上人:發(fā)愿若能利人,即使是妄想亦無礙;若不能利人,則應去妄想。
【第69句】:【禪心佛語】產生靈感的基礎是知識的積累,是豐富的想象力和對新奇事物的不懈追求。
【第70句】:師生之間不僅是靠知識結緣,更要靠德義相感。知識從哪位老師那兒都可以學到,老師的人格和品德,是學生從老師那兒得到的最具獨特價值的東西。
【第71句】:若我修精進,遭逢寒暑、王賊、水火、獅子、虎狼、無水符處,要必堅強其心,誓不退沒。(古印度)鑿親《發(fā)菩提心經論》卷下
【第72句】:可以放逐自己,不可放縱自己。被逐而后自醒,放縱而后自迷。可以相信命運,不可被迷信所縛。命運可以自己掌握,迷信則被外物驅使。
【第73句】:世界上有兩種人不需要解釋,一是理解你的人,二是不理解你的人,理解你的人不用解釋,他也會明白,不理解你的人,解釋也沒有用!
【第74句】:【禪心佛語】世界上,唯獨騙不了的,是自己的心,它總在你最沒提防時,暴露你的歡喜憂愁。
【第75句】:【禪心佛語】努力遠較先天的力量大。老子說:“大直若屈,大巧若拙。”真正有智慧的人,必懂韜光養(yǎng)晦,必懂內斂含蓄,所謂“大智若愚”是也。
【第76句】:【禪心佛語】平常講生、老、病、死、苦,覺得很抽象,沒有具體的體會。現(xiàn)在看到一個老人想說話卻咳嗽不止,想坐禪卻精力不支,就是一幕無常的“活報劇”。
【第77句】:曾經在你的世界里,我迷失了自己;現(xiàn)在在沒有你的世界里,我找到了更好的自己。
【第78句】:【禪語人生】眾生總是透過自己的感覺和知覺來眺望外界,再以此做判斷來采取行動,習慣以自我中心來看待所有的事物。
【第79句】:【禪心佛語】沒有耐心的慈悲心是不會成功的。世上還有什么力量比慈悲心的力量大呢?誰不會為慈悲心讓路呢。
【第80句】:唯有積極利用時間和心力,充實良能與學養(yǎng),朝真正有意義的人生正路前進,方能顯露真如本性,具足功德智慧,而究竟圓滿。
【第81句】:【佛心禪語】我們要盤點人生,在不斷地盤點中認識自己,調整自己,完善自己,征服自己,在有限的生命長度里,最大限度地拓展生命的寬度。
【第82句】:【禪語人生】未成佛時,要先結人緣,廣結善緣,隨眾隨緣,為教為眾。眼里要有大眾的影子,耳里要有大眾的聲音,心里要有大眾的上功德,身上要有大眾的恩惠。
【第83句】:幸賴善緣,得聞法要,此千生萬劫轉凡成圣之時。尚復徘徊歧路,乍前乍卻,則更歷千生萬劫,亦如是而止耳。況輾轉淪陷,更有不可知者哉!(彭二林)
【第84句】:【禪語人生】由于你不可能做到你所希望做到的一切,因此,你就應當做到你能夠做到的一切。
【第85句】:【心靈禪語】青山不老,為雪白頭。綠水無憂,因風而皺。禪是解脫,不是纏縛。禪是看別人更客觀,更理解,更善意。
【第86句】:【禪心佛語】諒人之過,念人之功,助人之短,揚人之長。寬厚待人,嚴于律己,明白至理,處世無敵。
【第87句】:【佛家禪語】該做的事,排除萬難也要完成;不該做的事,無論任何困難,也要堅持立場。
【第88句】:在現(xiàn)實的人生里,要踏踏實實地發(fā)揮自己的功能,體會生命的智慧,才能看透世間的物質與愛欲,用坦然的心態(tài)接受現(xiàn)實生活。
【第89句】:【禪心佛語】觀是修、照是果。觀的極至,成果就是照;照是超越能所,無分別、一切平等。如虛空接受一切、包融一切、不起任何遣別。
【第90句】:當世界上沒有了煩惱,你是否還會微笑?當世界上沒有了困難,你是否還會堅強?當我們心里沒有了目標,你是否還會挑戰(zhàn)自己?
【第91句】:道理悟了,悟與修行的次第都不存在,只有一個真實無為法,用不著修因求果。一耕云先生
【第92句】:【禪心佛語】花生是有用的,但不是偉大的、好看的東西。人要做有用的人,不必刻意做偉大的、體面的人。
【第93句】:人生猶如一場戲,種種的人事煩惱不要執(zhí)著于心,要隨幕啟幕落而消逝。若能時時清除內心的煩惱,將其化為一片清涼的悲心,此即菩薩的智慧。
【第94句】:【佛語悟道】有情義就會孝敬奉養(yǎng)父母,有道德就會上、下之間互相愛護,有謙讓就會不分貴賤和睦相處,有忍耐就會讓各種惡的聲音不至于喧鬧。
【第95句】:【禪心佛語】對一切眾生要有博愛的心,博愛的心就是菩薩心,放下自私和自愛的心,重視別人,熱愛別人、慈愛別人,為別人可以失去生命的愛就是博大的愛。
【第96句】:佛學的智慧,不僅可以讓人們把人生看得更透、更開、更淡,同時也能啟迪心靈,引導人們樂善好施,幫助別人。
【第97句】:【禪心佛語】初期教育應是一種娛樂,這樣才更容易發(fā)現(xiàn)一個人天生的愛好。
【第98句】:【禪心佛語】心如虛空,無所不容。我慢不除,明師不遇。百千法門,皆歸一心。森羅萬相,不住即無。善緣惡緣,咸屬心造。
【第99句】:【禪心佛語】行善貴在及時努力。我們大家現(xiàn)在就開始積陰德吧。否則恐怕會太遲了。因為生命無常,我們并不知道死神何時會來臨,所以應該趁早修善積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