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人好剛,我以柔勝之;人用術,我以誠感之;人使氣,我以理屈之。對失意人,莫談得意事;處得意日,莫忘失意時。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然后人毀之;國必自伐,然后人伐之。四海與平之福,只是隨緣;一生牽惹之勞,總因好事。眼界要寬,遍歷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讀五經諸史。
【第2句】:【空空歌】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茫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東升西沉為誰動。田也空,屋也空,換了多少主人翁。金也空,銀也空,死后何曾握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朝走西,暮行東,人生猶如采花蜂。采得百花成蜜后,到頭辛苦一場空。
【第3句】:【勸孝歌】二 小靠父母老靠子,老而無子命難全。父母吃穿靠子辦,切忌莫惜銀和錢。 父母在世休游遠,游必有方對親言。出必告來返必面,爹娘見子心放寬。
【第4句】: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莫將容易得,便作等閑看。莫笑他人老,終須還到老。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木偶能跳動,自有提線人。木無本必枯,水無源必竭。拿魚先拿頭,刨樹先刨根。
【第5句】:【家風家訓家規】 近來看到一些達官貴人死后,子孫們失去庇護,遂大多變得貧寒,為了一斗一尺的家產,也要互相爭奪,不僅玷污自己,更辱沒祖先,不論誰是誰非,都受到人們的譏笑和非議。莊田和水碾,是大家共同擁有的,由于互相推諉,都不負責管理,導致了荒廢。陸賈、石苞都是占時賢明豁達的人,之所以在死前先分定家產,是為杜絕身后子孫的爭奪:我每次靜心思考,都對他們的做法深表贊嘆和佩服。
【第6句】:【經典古語賢文-萬世精典】任是遠親多豪富,看來不及左右鄰。教訓兒孫敬老者,老者安之圣人心。朋友信之千個好,少者懷之愛要真。齊家治國平天下,勢大不可壓鄉鄰。做官莫打家鄉過,三歲孩兒喊乳名。所以孔子與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圣人尚且重鄉掌,何況你我平常人。
【第7句】:適度消費,就是合理有度地安排自己的消費。消費過度做“月光族”,或者過分節儉,都會影響自己的生活品質。如何把握“度”,這是對生活態度與生活智慧的雙重考驗。只有適度消費,才能造就品質生活。
【第8句】: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走千里兒不愁。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耳聰不學猶如聾,目明不學近乎盲。發財之路誘惑多,一時不慎進漩渦。發家致富勤為本,教子成才德在先。凡事向認真上做,為人從吃苦中來。
【第9句】:【勸孝歌】 母親整夜不合眼,時時喂奶怕擱耽。為了給你買玩具,父親居然戒了煙。 為了教你學走路,日日彎腰把你牽。終于熬到你上學,父母更是把心擔。
【第10句】:【經典古語賢文-萬世精典--慎言】平時親近有道士,一舉一動照他行。邪言亂語非正道,說長說短是非人。一嘴兩舌說慣了,那管好歹亂搭經。或說人家閨門事,或說人家破衣巾。或說人家貴與賤,或說人家丑兒孫。或說人粗并人細,或說人家破衣巾。甚至無事也生非,明刀不怕話傷人。
【第11句】:【千古賢文---家教------孝順】人生切勿怨親貧,撫育兒時吃苦辛。有食必須留子食,有衣必定子先輪。門外青山水流秀,戶內人旺財源興。白發不隨人老去,轉眼又是白頭翁。長江一去無回頭,人老不能轉少年。花開花謝年年有,花去花凋豈再鮮。孝子思親應不閑,親如紅日已西山。門前流水依然在,日向西山不見還。父母好似風中燭,且在靜中得安息。父母有病及時醫,銀錢去后還復至。
【第12句】:理直氣壯,理屈詞窮。立身一敗,萬事皆裂。利令智昏,災禍隨身。良田萬頃,日食三餐。量小氣大,發短心長。林無靜樹,川無停流。臨事而懼,好謀而成。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第13句】:【勸孝歌】 父母有病不掛念,反說老病難保全。父母故后不傷慘,還說年老理當然。 妻子有病請醫看,抓藥調治不惜錢。妻子兒女命有險,拍手跺腳咒皇天。
【第14句】:【人生啟示】 上了哈佛并不意味著你就一定能獲得成功,不上哈佛也并不意味著你不能達到哈佛人的成就,因為哈佛告訴你,成功的保障不是外在因素,能夠實現你成功承諾的只有自己。
【第15句】:【經典古語賢文-萬世精典】鄰居或來借物件,應他之急感我情。鄰居或來托辦事,盡力而為幫其成。鄰居或來借柴米,分多潤寡不空行。就是鄰居得罪我,寧可負我莫負人。人情似紙張張薄,也有先富后來貧。也有朱門出餓莩,也有白屋出公卿。也有半輩成家室,也能兒女一大群。也有年少早先娶,到老膝下無一人。
【第16句】:法有明文,情無可恕。凡事要好,須問三老。飛得不高,跌得不重。逢強智取,遇弱活擒。逢人減歲,遇貨加錢。輔車相依,唇亡齒寒。父兄失教,子弟不堪。父債子還,夫債妻還。富多施舍,智勿炫耀。
【第17句】:【圣賢經】 理出于易,道不在遠,臥云弄月,絕俗超塵。 身放閑處,心在靜中,云中世界,靜里乾坤。 來去自在,融通自如,富者多憂,貴者多險。
【第18句】:【百思成金】 四海之內皆兄弟,無謂冰炭不相容。愛字能解萬種仇,莫把仇恨來深種。 大事若能化小事,小事很快便無蹤。只要一人讓一步,大家心里樂融融。
【第19句】:三皇五帝到于今。恩養兒女為防老,可憐天下父母心。進退兩難心問口,三思忍耐口問心。虧心折盡平生福,行短天教一世貧。欲論古來興廢事,須平自己是非心。文章似水清無玷,氣節如松直有心。無易事自無難事,能虛心方能寬心。力到處常行好事,力欠處常存好心。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家之計在于與,一生之計在于勤。
【第20句】:每天跳一跳,開懷笑一笑,陽光和諧隨你到。處處計較,霧霾滿天;心若放寬,春光滿園。美好的心情,比任何良藥更能解除身心的疲憊。幽默是打開家庭快樂的鑰匙。
【第21句】:【千古賢文---交友------慎酒】酒酣喝月使倒行,事大如天醉亦休。人生何處不相逢,莫因小怨動聲色。酒雖養性還亂性,水能載舟亦覆舟。渴時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無。交情鄭重金相似,詩韻清鏘玉不如。兔子靠腿狼靠牙,各有各的謀生法。要學蜜蜂共釀蜜,莫學蝴蝶自采花。交著勤的沒懶的,交著饞的沒攢的。君子之交談如水,小人之交甜如醴。輕浮淺薄莫與交,地卑只解生荊棘。
【第22句】:【千古奇文勸孝歌3】 千辛萬苦都受遍,你看養兒難不難,父母恩情有千萬,萬分難報一二三。 青發難數恩難算,殺身割肉報不完,倘若生兒娘不管,餓死焉能有今天。
【第23句】:【家風家訓家規】 做父親的,如果能將他人的不肖子與自己的兒子做比較;做兒子的,如果能將他人不賢達的父親與自己的父親相比,那么父親就會慈祥和順,兒子就會越孝順;兒子越孝順,父親就會越慈愛,這樣就避免了偏頗的隱患。至于兄弟、夫婦之間,如果也個個都能以他人的缺點與自己親人的優點去比較,那么還怕自己的親人對自己不友愛、不恭敬、不正派、不和順嗎?
【第24句】:好漢做事好漢當,哪有嫂嫂替姑娘。好花難種不常開,少年易老不重來。好花偏逢三更雨,明月忽來萬里云。好話說盡不充饑,墻上畫馬不能騎。好馬不吃回頭草,好漢不買后悔藥。好馬人人都愛騎,好女人人都想娶。
【第25句】: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寧死不背理,寧貧不喪志。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家與貧也好,不義富如何。咬得菜根香,悟出勤學樂。
【第26句】:善用和者,不驚俗駭眾,不固執偏僻;禮下于人,謙恭自持,心平氣柔,暴躁不生;無人我壽者之相,無貴賤貧富之分;化氣質之性,消妒忌之念;言行相顧,動靜隨時;抱從容中度之道,而登于神圣之域矣!
【第27句】:【人生啟示】 智慧的啟蒙之時就是對權威產生質疑的那一刻,智慧的開啟之刻就是擺脫權威產生自己思想的那一時,人生的啟蒙并不在年齡的大小而在智慧的開啟,有的人糊涂一生,有的人很小就掌控了自己的思維。
【第28句】:【千古賢文-女論語第十二守節】古來賢婦,九烈三貞。名標青史,傳到如今。后生宜學,勿曰難行。第一貞節。神鬼皆欽。有女在室,莫出閑庭。有客在戶,莫露聲音。不談私語,不聽淫音。黃昏來往,秉燭掌燈,暗中出入,非女之經。一行有失,百行無成。夫妻結發,義重千金。若有不幸,中路先傾。三年重服。守志堅心。保持家業,整頓墳塋。殷勤訓子,存歿光榮。
【第29句】:人生的奧秘就在于與人相處。家庭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方向與發展空間。不良的家風,往往會毀掉一個原本優秀的孩子——你是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誰在一起。
【第30句】:【勸孝歌】二 孝順父母看上面,祖父祖母在堂前。爺爺婆婆要知感,恩養亦是一層天。 你孝父母看下面,兄弟姐妹骨肉連。伯父伯母一樣看,姑娘姨娘心勿偏。
【第31句】:吾兒少蓄為官之志,頗好,惟行事尚未就于正軌,業師足為吾兒模范,惟友朋輩尚嫌未足耳。師長常具畏懼之心,未敢朝親夕近,雖有良師教訓,難于轉移學生性情。李鴻章。
【第32句】:【家風家訓家規】 孟子說:“一般人所謂不孝的事情有五件:四肢懶惰,不管父母的生活,一不孝;好下棋、賭博、喝酒,不管父母的生活,二不孝;好錢財,偏愛妻室兒女,不管父母的生活,三不孝;放縱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因此而受恥辱,四不孝;逞勇敢好斗毆,危及父母,五不孝。”
【第33句】:心性須要修養,就像生命需要滋潤一樣;心靈需要修繕,就像容貌需要美容一樣。修德要身體力行,養性要心無雜念。修養,要知羞而學,知錯而改,知恥而思。
【第34句】:《現代陋室銘--雅室銘》 樓不畏高,安居則行;室無須大,雅潔則寧;雖非闊綽,卻含溫馨。朝陽映軒亮,皎月入窗明。不慕豪華居,安思別墅亭。可以聆樂音,寄詩情;無敷衍之累耳,無迎送之勞心。談笑皆好友,往來俱佳朋。聊慰曰:“室雅心清”。
【第35句】:【顏氏家訓——避諱父名適可而止】 劉絳、劉緩和劉綏是三兄弟,三個人都很有名,因為他們的父親叫昭,所以兄弟三人便一輩子都不寫照字,而是根據《爾雅》,將“昭”寫作“熘”。然而凡是文字與人的正名相同,避諱是理所應當的;如果文中出現同音字,就不該全部避諱了。劉字的下半部分就與昭的發音一樣。如果呂尚的兒子不能寫“上”字;趙壹的兒子如果不能寫“一”字:那么他們便會一下筆就犯難,一寫字就犯諱了。
【第36句】:嚴謹治學,修身養生,精通技藝,培養品德,讀書明史,敬業養生。康熙帝的教子理念,體現了一代君工的智慧,康熙身后的兒孫們,多數能文能武,尤其在他之后的兩個杰出的帝王:雍正皇帝,勤于政事,謀略過人;乾隆皇帝,文治武功兼修。
【第37句】:學以奮為貴,事以恒為貴,識以博為貴,友以直為貴,誼以久為貴,鄰以睦為貴,昆以讓為貴,妯以諒為貴,體以健為貴,神以凝為貴,官以清為貴,政以廉為貴,家以和為貴,父以嚴為貴,母以慈為貴。
【第38句】:【千古賢文-人生箴言】好書不厭看還讀,益友何妨去復來。匡衡鑿壁偷光讀,蘇秦刺股終成才。凡事向認真上做,為人從吃苦中來。災禍能從地上出,幸福不從天上來。略嘗辛苦方為福,不作聰明便是才。
【第39句】:經一番挫折,長一番見識;容一番橫逆,增一番氣度;省一分經營,多一分道義;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減一分福澤;加一分體貼,知一分物情。
【第40句】:【千古奇文-圣賢經】二 文明禮貌為美,粗暴蠻橫最丑。忍得一時之怒,免得百日之憂! 忍字高來忍字高,忍字頭上一把刀。哪個不忍惹禍招,唱段忍字供參考。
【第41句】:【家風家訓古文】 孔子曰:“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以順則逆,民無則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兇。德雖得之,君子不貴也。故欲愛其身而棄其宗族,烏在其能愛身也?” 一北宋司馬光《四庫全書·家范》。
【第42句】:【顏氏家訓——人有憂疾便呼父母】 人一旦遇到有憂愁疾病,就開始呼喊天地,呼喊父母,自古以來都是這樣。現在的人講究避諱,處處比古人來得嚴格。而江東的士族庶族,悲痛時就叫禰。禰是已故父親的廟號,父親在世的時候都不可以這么叫,那么父親死后又怎么能隨便呼叫呢? ⊙《倉頡篇》中有倄字,《訓詁》中是這樣描述的:“倄是痛苦時發出的聲音,讀作羽罪反。”現在北方人傷痛的時候就叫倄。 ⊙《聲類》里面將這個字的音讀作耒反,現在南方人在悲痛的時候也會這樣喊。這兩個音隨人們的鄉俗而定,兩者都是可以的。
【第43句】:孝,某種意義上也是為了自己。父母在老去,我們也在老去。今天你關愛父母、孝敬父母,將來你的子女關愛你、孝敬你,由此形成孝行和幸福的傳遞,這是何等美好的事情!關愛父母,不要怕說出口。
【第44句】:【勸孝歌】 一時臨盆將兒產,娘命如到鬼門關。兒落地時娘落膽,好似鋼刀刺心肝。 赤身就來裹裙片,并未帶來一文錢。身上無有一條線,問爹問娘要吃穿。
【第45句】:《現代陋室銘--交友銘》? 友不在多,知心就行;貌不在美,心仁則靈。斯是好友,唯吾真情。遭難舍身救,遇福共分享。彼此存信任,處事有默契。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無爭吵之亂耳,無猜嫉之勞形。戰國廉藺交,盛唐李孟情。好友云:“君交如水。”
【第46句】:山靜養性,水動慰情。山靠綠化,人靠文化。山有坡度,人有風度。善必壽考,惡必早亡。善根福德,天道酬勤。上合天心,下乎民意。燒的紙多,惹的鬼多。少年偏信,老漢多疑。蛇行無聲,奸計無影。
【第47句】:山頭松柏半無主,地下白骨多于土。消磨歲月詩千卷,笑傲乾坤酒一壺。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
【第48句】:在父母與孩子相處的點點滴滴中,孩子的一言一行深受父母的影響。如果想讓你的孩子成為陽光男孩或陽光女孩,父母自己首先要擁有陽光的心態,多從正面引導,教育孩子以積極健康的心態看待世上的一切。
【第49句】:【逆向創新思維】 逆向思維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讓思維向對立面的方向發展,從問題的相反面深入地進行探索,樹立新思想,創立新形象。 逆向思維會助你在“山重水復疑無路”時,進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開辟出一方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