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我從小就不喜歡活動,身體虛弱,聽到上體育課,就不提勁兒。有一次在體育課上,才跑了四百米,就差一點兒暈了過去。媽媽知道了,勸我說:“絲不織不成網,體不煉不強壯,以后要經常活動,加強鍛煉。”(廣東·龍門)
【第2句】:【拔出膿來,才是好膏藥】(諺)膏藥:一種膠狀的外用中藥。指能把膿血從患處吸出的膏藥才算好膏藥。比喻能解決最棘手的問題的,才是好辦法。
【第3句】:【茶喝二道酒喝三】(諺)茶喝二道:茶喝到第二道,茶味正濃。酒喝三:酒喝過三杯后,精神興奮。 指二道茶方釅,三杯酒提神。
【第4句】:我家才蓋了樓房,可爸爸又要買這買那的。媽媽說:“借的錢還沒還呢,你啊,抱個豬崽養養,弄個心思想想。”(江蘇·泰興)
【第5句】:背后捅刀子一暗傷人;暗里傷人
【第6句】:【吃人飯拉狗屎】(慣)吃的是人飯,做的不是人事。斥人做盡壞事。 也作“吃人飯不拉人屎”。
【第7句】:【沒雞叫,天也亮】雞叫不起決定作用。謂缺少什么,無關 緊要。李準《李雙雙》:“有雞子叫天明,沒雞子叫天也要明, 離開他這個記工員,我這個隊干部也要走路的!”
【第8句】:【打雁一生,倒老反被大雁啄瞎了眼】釋義:比喻在某一方面有經驗、自負,卻恰恰在這一方面摔了跟頭或吃了虧。例句:周祖鎏兩眼望天,自罵自嘆道:“祖鎏啊!你打雁一生,倒老反被大雁啄瞎了眼吶!嗬,嗬,嗬!”
【第9句】:【走獨木橋】見“過獨木橋”。
【第10句】:【百樣雀鳥百樣音】釋義:不同的鳥叫出不同的聲音。比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主張。例句:兄妹倆唾沫說干,余家富全然不聽,忽而跳下床來比手畫腳說理,忽而又上床去躺著嘮叨:“百樣雀鳥百樣音,青草發芽不離舊根。”
【第11句】:【千針難縫人心碎】(諺)干針萬線,也難縫合破碎了的心。指人一旦傷透了心,便再難回復到以前狀況。
【第12句】:【娘家住不老,親戚飯吃不飽】(諺)閨女不能總住在娘家不出嫁;靠親戚家接濟,難以養活自己。指生活必須自立。
【第13句】:【乍入蘆圩——不知深淺】(歇)乍:剛剛。蘆圩:周圍有岸堤的蘆葦湖。深淺:本指水的深淺程度,轉指事情的底細。指初到一地或剛做某事,不了解情況。也指說話、做事不知高低。
【第14句】:【矮半截】(慣)個子比別人矮一半。比喻在某一方面比別人差。 也作矮一頭。 矮三分。 矮幾分。
【第15句】:【老郎疼婆娘,少郎講名堂】釋義:年輕的丈夫不知道疼愛妻子。例句:“唉唉,事到如今,只能顧一頭了。俗話說:‘老郎疼婆娘,少~B講名堂’。……”
【第16句】:【天道好還】(諺)天道:舊指掌握賞善懲惡之權的天意。好還:樂于主持報應。指天道總是公正無私的,善的就賞,惡的就懲。 也作天道好還,絲毫不爽。不爽:不差。 天道好還,報應不爽。 天道好還,無惡不報。
【第17句】:【抬的高,跌的重】見“捧得高,跌得重”。
【第18句】:飛機上放炮仗——天花亂墜
【第19句】:大江大海都闖過來——小河溝還翻得了船
【第20句】:吃完了分給我的一份兒點心,我又要去拿弟弟的,媽媽拍了一下我的手說:“一臉子驢毛,還想混著吃馬料,一邊去!”(河南·桐柏)
【第21句】:樹梢上吹喇叭——趾(枝)高氣揚
【第22句】:【巧者多勞拙者閑】見“能者多勞”。
【第23句】:縛在線上的螞蚱——跑不了
【第24句】:【清水下雜面——你吃我看見】(歇)雜面:用綠豆、小豆等磨成的粉制成的面條,下在鍋里,水是水,面是面,看得很清楚。指對方想做什么事情,安的什么心,自己看得非常清楚。
【第25句】:老叫驢噙本《三字經》——皎文嚼字
【第26句】:【翻老皇歷】釋義:皇歷:歷書。歲月更換了,翻看舊歷書無用。比喻只知按老經驗辦事。例句:咱不能凈翻老皇歷呀!黨早就告訴我們,我們不能走其他國家技術發展的老路,跟在別人后邊一步一步爬行。
【第27句】:鐵公雞鐵公雞請客鐵公雞上宴席——毛不拔
【第28句】:【秤有頭高頭低】事情難免有偏差,不可能絕對準確公平。 馬烽《劉胡蘭傳》:“可是眾人的事情難辦呀!戥子秤都有個 頭高頭低哩。”
【第29句】:【墻里開花墻外紅】(諺)花在墻里開,卻向墻外展現它的鮮紅艷美。 比喻人或事物往住在當地不受重視,在遠處卻影響很大,非常吃香。
【第30句】:筵席上打架——不歡而散
【第31句】:【 久病成大夫】指善于吸取經驗教訓,成為內行。類似的: 撮藥三年會行醫/三折肱成良醫。茅盾《子夜》:“三折肱成 良醫!從什么地方吃的虧,還是到什么地方翻本呀!” 老將出馬,一個頂倆贊揚人有經驗,有辦法。梁斌《翻身 記事》:“那個不要緊,有你老馮留下,老將出馬,一個頂倆!”
【第32句】:四肢開刀——無關大體
【第33句】:【合唱一臺戲】(慣)比喻勾結在一起做某事。
【第34句】:【何處黃土不埋人】(諺)哪里的黃土都能埋葬人。指人不必留戀故土,在哪里生活都一樣。也指哪里天黑哪里歇,死在哪里都無所謂。 也作“哪塊黃土不埋人”。
【第35句】:【誰的孩子誰抱走】各自負責。《北京日報》( 1987,1,7): “市政府還規定,征地拆遷本著誰的孩子誰抱走的原則,由 管線沿途各區、鄉人民政府負責。”
【第36句】:【人在世上煉,刀在石上磨】人在社會上磨練,能增長才干。 袁靜孔厥《新兒女英雄傳》:“缺點是有,那不要緊,克服了缺 點,這是優點。古語說得好:人在世上煉,刀在石上磨。你 們今天就好好兒檢討檢討吧!”
【第37句】:【救急不救窮】(諺)指救濟人,只能幫忙解決其一時的窘困,難以使之擺脫長久的貧窮狀態。也指救助者只救急,不救窮,這是救助的原則。 也作救急救不了窮。 救急容易救窮難。
【第38句】:【七股子八權】(慣)形容事情頭緒太多、太亂。
【第39句】:【無記名投票】現在,我國選舉制度規定采用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選舉。本來是將寫好的選票輕輕放入投票箱內,為什么非要“投票”呢?原來,“無記名投票”是舶來品,出自意大利語“球”。公元五世紀,古希臘、羅馬在選舉時,人們用“球”代替選票進行投票。投票時選民將小球投入一個特別的箱內,并事先約定球分兩色,白色表示同意,黑色表示反對。 1884年后,美國也采取這種投票方式,但并不限于小球,有時也用蠶豆或玉米粒代替。這種選舉方式,自然要投。后來逐漸演變成現在的無記名投票。如今又產生了電子表決器,仍舊叫投票表決。
【第40句】:【上門不見土地】(慣)土地:土地爺,迷信指掌管一個小地區的神。 指有事找人,對方卻不在。
【第41句】:世界地圖吞肚里——胸懷全球
【第42句】:【前車有轍,后車有道】(諺)指車前行要遵循轍道,不可亂行。比喻做事要遵從以前的規程,不得隨意。
【第43句】:【臨死打哈欠——白張嘴】(歇)張嘴:本指張開嘴巴,轉指說話。 指白說,說了不起作用。
【第44句】:【貓兒扳甑子——給狗趕了膳】(歇)甑子:蒸米飯等的炊具,形似木桶,有屜無底。膳:飯食。比喻自己得來的成果被人奪走。
【第45句】:【引虎入羊群】(慣)比喻把壞人招引來禍害百姓。
【第46句】:【粥鍋里照影子】(慣)粥稀得可以照見人的影子。比喻糧食將盡,幾乎斷炊。
【第47句】:【牛不吃水強按頭】釋義:比喻強迫人做不愿做的事,例句:家生女兒怎么樣?“牛不吃水強按頭”?我不愿意,難道殺我的老子娘不成?
【第48句】:【半夜雞叫】小學課本里有一篇課文叫《半夜雞叫》,說的是地主周扒皮為使長工們多干活,半夜起來學雞叫的故事。好像“半夜嗚叫”是周扒皮發明的,其實不然,他已經晚了兩千多年。在戰國時代中國著名的函谷關,每天清晨開關的時間都以雞叫為準。據史書記載,齊國貴族孟嘗君落魄從秦國逃出來的時候,正是半夜間路過函谷關,關門緊閉,他擔心后面有追兵,心里特別著急害怕。他門下的食客中有一個人會口技,情急之下當即學雞叫,這一叫引來了周圍雄雞都叫了起來,于是騙開了關門,使孟嘗君得以逃出險境。這才是中國“半夜雞叫”第一叫。在這里不免介紹一下“雞叫”的起源。傳說古時候在中國東南方有座桃都山,山上有一棵很大的樹叫“桃都”,桃樹枝長達三千里,樹枝上有“天雞”。每當日出時,陽光照滿桃樹,這時天雞就開始啼叫,天下所有的雞都隨著叫了起來。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詩里就有歌頌“天雞”的詩句:“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自此,雄雞隨天雞開始五更時分報時,遂有“雞司晨,狗守夜”之說。
【第49句】:【好雨天留客】下雨天正好留住客人。或說:下雨天是留 客天。清代《花月痕》:“我卻喜歡好雨天留客;我叫他們熬 些桂圓湯,給你作點心,好嗎?”
【第50句】:床底下舉斧頭——有力用不上
【第51句】:吃炒面哼小曲——含糊其辭;含含糊糊
【第52句】:【只聽樓板響,不見人下來】只有言論或預兆,不見行動。 類似的:只聽水響,不見魚跳。香港唐人《金陵春夢》:“吵了 好久,只聽見樓板響,不見入下來,而我夾在中間,這味道實 在不好受。”
【第53句】:鋼水倒進模子里——定型了
【第54句】:【軸承脖子彈簧腰,頭上插個風向標】釋義:形容人頭腦靈活,善于隨機應變。貶義。“脖子”又作“腦袋”。“風向標”又作“試風標”。例句:希望他今后再不要“軸承脖子彈簧腰,頭上插個風向標”,要“老老實實承認錯誤,用毛澤東思想武裝頭腦。”
【第55句】:蝎子翹尾巴——好毒的一招
【第56句】:長衫馬褂瓜皮帽——老一套
【第57句】:【禍不單行,福無雙至】見“福無雙至日,禍有并來時”。
【第58句】:【抬頭一個主意,低頭一個見識】(慣)形容人足智多謀。
【第59句】:滿口鑲金牙——開口就擺闊氣
【第60句】:我愛好廣泛,什么都想試試,媽媽說我“十處打鑼十一處在,沒打鑼的地方也有你”。(四川·遂寧)
【第61句】:早上,媽媽叫我起床,我嘴上答應,可就是不想起來。媽媽說:“你可別光敲梆子不賣油啊!”(河南·許昌)
【第62句】:【惜衣有衣,惜食有食】(諺)愛惜衣服,就不會缺衣服穿;愛惜糧食,就不會缺糧食吃。指對財物能愛惜就會有積蓄,有積蓄就不會受困。 也作惜衣得衣,惜食得食。 惜衣有衣穿,惜食有食吃。
【第63句】:鞭打千里駒——快馬加鞭
【第64句】:【將心比,都一理】(諺)遇到事情,用自己的心去推比別人的心,適用的道理是一樣的。指人能設身處地、推己及人,就能理解與寬恕別人。
【第65句】:啞巴貍貓抓耗子——悶逮
【第66句】:【狗咬刺猬,無處下口】釋義:比喻事情難辦,無處下手。“無處下口”又作“無從下口”、“沒處下牙”、“下不得口”等。例句:他只笑笑,啥也沒說,這就叫“狗咬刺猬。無處下口了”。
【第67句】:【 只可智取,不可力敵】對方勢強,只能以計謀取勝,不能硬 拼。明代《古今小說》:“我兵少,賊兵多,只可智取,不可力 敵,宜出奇兵應之。”
【第68句】:小明的爸爸把白菜收回家后,自語道:“這菜都被凍壞了。”小明媽聽見后埋怨說:“誰叫你不早收呢?立冬不起菜,凍了不要怪!”(河北·獻縣)
【第69句】:【高山頭上點燈——來明的】(歇)明:本指明亮,轉指公開、不隱蔽。指采取公開、透明的方式。
【第70句】:【老虎頭上拍蒼蠅】釋義:比喻做事膽子大,敢去觸犯強橫的人。例句:新嫂子在心里說,“瑞昌是余師傅的大徒弟,出名的‘獨角牛’,他是好惹的么?這不是‘老虎頭上拍蒼蠅’么!”
【第71句】:【黃忠人老心不老】(慣)比喻人雖然老了,志氣卻沒有衰退。
【第72句】:【貧不學儉,而儉自來;富不學奢,而奢自至】見“富不學奢而奢,貧不學儉而儉”。
【第73句】:一腳踩上磅秤臺——舉足輕重
【第74句】:【在家靠父母,出家靠朋友】(諺)指在家生活靠父母操心,出門辦事靠朋友幫忙照應。 也作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 在家投爹娘,出門投朋友。
【第75句】:【十個指頭不一般齊】(諺)比喻人或事物相互間總有差異,不會人人都一樣,事事都一般。 也作十個指頭往外伸,長短大小不一樣。 十個指頭有長短,荷花出水有高低。
【第76句】:【下軟蛋】(慣)比喻向對方服輸。
【第77句】:【駿馬卻馱癡漢走,巧妻常伴拙夫眠】釋義:比喻能干的女人嫁給無能的丈夫。例句:王婆道:“便是這般苦事!自古道:‘駿馬卻馱癡漢走,巧妻常伴拙夫眠。’月下老偏生要是這般配合!”
【第78句】:【水火無情】(諺)水火是不講情面的。指水災、火災的破壞力極大,災禍一旦發生,很難抵御控制。 也作“水火不留情”。
【第79句】:大吊車吊小平板——穩拿
【第80句】:【不登大雅之堂】(慣)不能登上文雅高貴的殿堂。指人或事物粗俗不雅。
【第81句】:【棗不濟儉】(諺)儉:谷物歉收。 棗不能接濟歉收年。指棗一旦歉收,當年糧食也必然歉收;棗豐收,當年糧食也豐收。
【第82句】:【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諺)風、俗:民俗風情。指各地民俗風情不同。
【第83句】:【苦水里泡大】(慣)比喻從小就在貧窮、艱難中生活并長大。
【第84句】:【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見“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
【第85句】:【官人、死鬼】“官人”怎么能和“死鬼”放在一塊相提并論呢?而且都是指古代女子的丈夫或相好。直到現在有的女人對丈夫或相好既愛又恨時還會說:“你個死鬼。”那么,這種奇怪的稱呼是怎么形成的呢?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古人常有通假字之說,“官”同“管”,古代是種男尊女卑的社會形態,男人在外要管財,在內要管好家中的妻妾,這個“管”字就諧音而來了,“官人”就是“管人”之人。另一種說法是:這種稱呼源自陰陽五行。根據五行理論,生我者為父母,我生者為子孫,比我者為兄弟,克我者為官鬼,我克者為妻財。古人由于男尊女卑觀念,把嫁后女子列入“我克者”,相對于男人是“妻財”(妻子和財物);娶后男人處于支配地位,相對于女人是“克我者”,是“官鬼”。所以女人為了表示接受“支配”,通常稱丈夫為“官人”;有些比較厲害的女人稱丈夫為“死鬼”。意為丈夫在生前是妻子的“官”,死后是妻子的“鬼”。所以“官人”、“死鬼”都是對丈夫的稱呼,其根源是“克我者為官鬼”。“死鬼”多在女人與丈夫或相好打情罵俏時使用。
【第86句】:【二踢腳上天——兩頭晌】(歇)二踢腳:雙響的爆竹,點燃下端的藥捻子后響一聲,升到空中后上截爆炸,又響一聲。比喻兩件事情同時進行。一說,響諧“想”,指兩件事情都想做。
【第87句】:南泥灣開荒——自給自足
【第88句】:【餓死不吃瞪眼食】(諺)瞪眼食:瞪著鄙視的眼睛給人吃的飯。寧肯餓死,也不吃別人瞪眼施舍的食物。指寧可不要命,也不能舍棄人格。
【第89句】:【白屋出公卿】(諺)白屋:用茅草蓋的屋,指貧寒人家。公卿:三公九卿,泛指朝廷大員。指朝廷大員往往出身于貧寒人家。 也作白屋寒門出將相才。 卿相出寒門。卿相:公卿宰相,封建朝廷的高官大員。
【第90句】:【打狗傷主人】釋義:比喻懲處某人,得罪了他的主人或上司。例句:但要擠掉有靠山的部下,總要講究一些方法,采用很婉轉的手段,以免打狗傷主人,引出諸多不便來。
【第91句】:【強不知以為知】(慣)強:勉強。 指不懂硬裝懂。
【第92句】:【爛肉煮不出香湯】(諺)比喻素質低劣的人,說不出品味高雅的話或做不成讓人贊許的事。
【第93句】:【白露日個來,來一路苦一路】釋義:個:助詞,無義。來:指雨來。謂白露這一天下場雨,會使蔬菜發苦。例句:白露雨為苦雨,稻禾沾之則自颯,蔬菜沾之則味苦。諺云:“白露日個來,來一路苦一路。”
【第94句】:一遇到難題,我就打退堂鼓,老師說;“蠟燭不點不亮,油燈不撥不明,腦筋不開發就不靈,你得多動腦筋好好思考啊!”(廣東·龍門)
【第95句】:【花為腸肚,雪作肌膚】(慣)形容女子美麗、嬌嫩。
【第96句】:【借債容易還債難】(諺)借債雖不怎么費事,但歸還債務,連本帶利會無力承受,那卻不容易。誡人不可輕易借債。
【第97句】:爸爸想養蝎致富,可又聽人說蝎子很難養,就一直沒敢行動。爺爺鼓勵他說:“還沒見蝎子影,怎知道養不成?路不鏟不平,事不做不成。大膽養吧!”(山西·平陸)
【第98句】:【吃紂王俸祿,不肯說紂王無道】釋義:紂王:商朝末代君主,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俸祿:薪水,工資。比喻袒護自己的主人、靠山。例句:許多人只是因為吃紂王俸祿,不肯說紂王無道,將百姓造反看成罪不容誅,而誰逼百姓造反倒不問了。
【第99句】:【跟著指揮棒轉】交通警察用指揮棒指示車輛行駛方向。 引申為:盲目聽從,絕對服從。成語:亦步亦趨。尤鳳偉《中 國一九五七》:“我又橫下一條心,決心不跟著他們的指揮棒 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