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圣經文案】182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6:33)
【第2句】:【禪語人生】有些人存在。是由于宿命。所以他不應當抱怨甚么。
【第3句】:【禪語感悟】有人因言而招禍,有人因言而成就,有人舌燦蓮花,有人口出惡言。
【第4句】:【佛心禪語】把所有往外拋的心拉回到自心,就是入流亡所,也是歸而求之。
【第5句】:清凈法性,為諸法本,自性無本,虛妄煩惱皆從邪念顛倒而生。《勝天王般若經》卷三
【第6句】:【禪心佛語】氣是無明火,忍是敵災星,但留方寸地,把于子孫耕。
【第7句】:隨國俗法,莫是莫非。《中阿含經》卷四十三,《拘樓瘦無諍經》
【第8句】:【佛語悟道】如果用錯了地方,即使是甘露也能夠成為毒藥。
【第9句】:受得一分委屈,消得一分業障,開得一分智慧。任人取我頭去,截我飯碗,更不能顧。
【第10句】:善和斗諍,專生歡喜。《大寶積經》卷九十三,善臂菩薩會
【第11句】:宗教之信仰首重“正信”.佛陀示現娑婆,教化無明眾生,欲令悟入佛的知見。
【第12句】:【禪心佛語】所謂開悟,就是徹底的認識自己,徹底的認識宇宙,這就叫做開悟。
【第13句】:人類自己造成的惡果,必須由我們自己來彌補,否則我們就會自食其果。
【第14句】:學習吃虧,知道吃虧才是占便宜。(當代)星云《人間佛教的戒定慧》
【第15句】:【禪語人生】現在很多人,小事不做,大事做不了,結果什么也沒有做成。
【第16句】:【佛心禪語】※統統地把我忘掉,別老帶著我,摻著我。不要這個我了,為眾生活著吧。
【第17句】:【禪心佛語】女人的生命如花要死在采折她的手心里,才是幸福。
【第18句】:【圣經文案】400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腓1:21)
【第19句】:【禪心佛語】春蠶到死絲方盡,人至期頤亦不休。一息尚存須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疇。
【第20句】:【佛家禪語】境界來時要惜緣,去時要自在,讓心不受煩惱所困。
【第21句】:【佛心禪語】不懂得利用環境來調整自己的人,如同行尸走肉。
【第22句】:【禪語人生】偉大的人,其最大的特征是遭遇不幸或者處于逆境時,仍然能夠忍耐到底。
【第23句】:【禪語人生】我們以所得維生,而以所給予的充實生活意義。
【第24句】:【佛心禪語】不管別人對你存有任何的惡感,都會因為你對他的敬重而立即消失。
【第25句】:【佛心禪語】不要把放下當成放棄,放下是盡全力但隨緣盡分。
【第26句】:每一個人的本性都有“愛”,只是有些人還未生起一分“同體大悲”的心。
【第27句】:【禪心佛語】威脅定律:等另一只靴子落地的響動,比一只靴子落地的響動更折磨人。
【第28句】:【禪心佛語】常常使別人過快樂日子的人,自己也必定很快樂。
【第29句】:眾報隨業生,如夢不真實,念念常滅壞,如前后亦爾。《華嚴經》卷十三,菩薩問明品
【第30句】:【禪語人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31句】:【禪心佛語】房子要靠各種因緣的具備才能完成一棟房子,人也是諸般因緣和合而成為人。
【第32句】:【禪心佛語】失去了東西,人們會急忙找回來,失去了良心,卻不見有人著急。
【第33句】:實相必諸法,諸法必十如,十如必十界,十界必身土。(唐)湛然《金剛經》
【第34句】:譬如深淵,澄靜清明,慧人聞道,心凈歡然。《法句經》卷上,明哲品
【第35句】:學佛,就是要善加化解煩惱,以及善解別人的不悅與刻意傷害。
【第36句】:人生難得灑脫,要灑脫必須擁有宗教精神及人生目標,才能得到真正有意義的灑脫!
【第37句】:【禪語人生】我們愈執著就愈痛苦,人并沒有一個真正的人。
【第38句】:【禪心佛語】目標定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比什么都想要的人更容易成功。
【第39句】:【禪心佛語】福報不夠,直接住到地獄餓鬼位上去互相對待和感受生活。
【第40句】: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唐)寒山《寒山子詩》
【第41句】: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古印度)龍樹《中論·破因緣品》
【第42句】:夫妻是倫理的關系,不是“論理”的關系。(當代)圣嚴《108自在語》
【第43句】:禪的方法是:認識自我、肯定自我,然后粉碎自我,才是悟境的現前。
【第44句】:【禪心佛語】佛說: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
【第45句】:江湖不過旅程中的幻境,風浪是你必經的修煉。你繼續走還是停留?答案在你自己心中。
【第46句】:每一個孩子,都是幫助父母成長的小菩薩。(當代)圣嚴《108自在語》
【第47句】:父母是孩子的“模”,老師是學生的“樣”;以好模樣,培育孩子正確的人生觀。
【第48句】:佛告大慧:前圣所知,轉相傳授,妄想無性。《楞伽經》卷三
【第49句】:【禪心佛語】沒有人喜歡你,也沒有人討厭你,就漂在中間狀態。
【第50句】:【禪心佛語】如堅固的巖石不為風所搖動,賢人被誹謗或稱贊都不會動心。
【第51句】:只有解脫所有束縛,掃除所有名利的浮云,才能自由安心地徜徉在人生的天空下。
【第52句】:【禪語人生】我們畢生最缺少的,是逼著我們力盡所能的人。
【第53句】:【禪心佛語】佛的知見是什么?就是究竟光明的解脫的佛性。
【第54句】:有大智慧的人沒有煩惱,因為他把萬法的本質都看得非常透徹,不被一切現象所迷惑。
【第55句】:【佛之道】我們以熱誠之心去溫暖人們心靈上的寒涼,這就是佛道。
【第56句】:應該與聰明睿智、學問淵博的善人交往。《經集》第二品,第八章《船經》
【第57句】:【禪心佛語】人有可能逃過法律制裁,卻不可能逃過因果業力。
【第58句】:良藥苦口真理如苦口良藥,要能感覺到苦、能觸到痛處,這個人才有救。
【第59句】:【禪心佛語】高談闊論,不如一言九鼎;長篇累牘,不如一字千金。
【第60句】:【禪心佛語】出問題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別一便秘就怪地球沒引力。
【第61句】:先賢以孝為宗,佛經以孝為戒,孝心即佛心。孝,有在家之孝與出家之孝。
【第62句】:【禪心佛語】貪欲其實很苦惱,凡夫迷惑顛倒誤以為樂,智者深見其苦。
【第63句】: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得知。——洞山禪師
【第64句】:【禪心佛語】當你遭遇苦難時,幸福總會在不遠處等待與你相遇。
【第65句】:【禪語人生】有些溫暖是別人給予,同樣也要自己真誠付出。
【第66句】:【圣經文案】81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詩127:3)
【第67句】:【禪心佛語】可惜的是,總有人因急不可待而吃掉了青果,甚至于折斷了生命的花枝。
【第68句】:放得下是為了包容與進步,放下對個人意見的執著才能包容,放下今日舊念的執著才會進步。
【第69句】:【禪語人生】五、諸功德最勝:僧寶功德超出世間最勝第一,故為“最上”。
【第70句】:【圣經文案】452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審判。(來9:27)
【第71句】:【禪語人生】只有有了明確的目標,才能不走錯路,少走彎路。
【第72句】:【禪心佛語】強迫自己去相信與接受某些不了解的事物是政治,不是宗教,更非睿智。
【第73句】:你沒有想過你自己會有什么下場嗎?就算把你碎尸萬段也無所謂嗎?
【第74句】:【佛心禪語】不因他人辱罵而生氣,受人夸贊而高興,叫做“平常心”。
【第75句】:【禪心佛語】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愿解如來真實義。
【第76句】:【禪語人生】五怨,即五拔刀怨者,譬喻為五受陰(色、受、想、行、識)。
【第77句】:【禪語人生】逸情興趣而盎然,心態寧靜而寬暢,視野高曠而悅志,豁達樂觀而安康。
【第78句】:【佛心禪語】禪定并不只是得到平靜,而是能安住于本然的自覺。
【第79句】:【禪心佛語】佛說別人永遠對,我永遠錯,這樣子比較沒煩惱。
【第80句】:【禪心佛語】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可俗話又說:靠人不如靠己。
【第81句】:天堂與地獄只在一念之間,若念天堂,有愛便是天堂;若念地獄,人間處處即煉獄!
【第82句】:佛說:你們這些僧人,知道我說法時,常以乘筏渡河為喻。正法尚且應該舍棄,何況邪法呢?
【第83句】:【禪心佛語】當你面對生活中的各種不如意的時候,就不會去較真,不會有不滿。
【第84句】:【禪心佛語】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動無動,動止無止。
【第85句】:菩提心是菩薩凈土,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維摩經》卷上,佛國品
【第86句】:【禪心佛語】人人念佛皆成佛動靜閑忙莫變差,念到一心不亂處眾生家是法王家。
【第87句】:【禪語人生】真正可笑的不是對牛彈琴,而是一群牛對著你彈琴。
【第88句】:禪心生,道乃正;禪心定,人自在。悟禪,是人生清醒的開始。
【第89句】:【佛心禪語】別人認為你是哪種人不要緊,要緊的是你到底是哪種人。
【第90句】:【圣經文案】230耶穌說:“手扶著犁向后看的,不配進神的國。”(路9:62)
【第91句】:【禪語人生】真正的改變,來自于每一個人認真地將所學的一切,通過自律,轉化為行為。
【第92句】:【禪心佛語】佛曰:此如來藏藏識本性清靜,客塵所染而為不凈。
【第93句】:【禪語人生】圓滿的人生是建立在對因果規律的深信不疑和透徹把握的基礎之上。
【第94句】:【禪心佛語】世間萬物都是無常的,它們一直受到生滅的逼迫,所以稱為“苦”。
【第95句】:世間的貪著愛欲,稱之為“餓鬼愛”,其對“愛”的渴求,就如餓鬼般常覺饑餓難飽。
【第96句】:【佛心禪語】不是因為會了才去做,而是因為做了才能會。
【第97句】:【禪語人生】正知:即了知,也就是在我們想事情的當下完全地了知它。
【第98句】:足球場,力量與力量的抗衡,意志和意志的較量,血性跟血性的比拼。
【第99句】:【禪心佛語】承諾定律:年紀越大的人越不容易承諾或說篤定的話,他們更明白什么是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