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語人生】真正的財富,不一定以銀行存款論斷,也不一定是指土地、房屋、黃金、白銀,因為這些都是五家所共有,個人無法獨得。
【第2句】:【圣經(jīng)文案】123哪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yī)治。(塞53:5)
【第3句】:少一點要求,少一些庸人自擾,放下所有的牽絆,一切順其自然,你的世界就會多一份快樂。
【第4句】:【禪心佛語】理直氣壯、得理不饒人者,不僅惹是生非、傷人傷己,甚至永遠(yuǎn)無法化解仇恨、圓融人事。
【第5句】:【禪心佛語】受過三皈依就不再墮三途了,但是這有個前提,前提是什么呢?只有你停止造作惡業(yè)了,才不墮三途啊。
【第6句】:【心靈禪語】這里說的是“物我兩忘”的境界,是一種開闊、恬靜的精神境界。人的意識能夠達(dá)到這種境界,這表明意識所具有的能動作用。
【第7句】:慈忍的妙用:要做個受歡迎、被敬愛的人,必須先顧好自我的“聲色”,而且要注意儀容及言行;在日常生活中修得忍辱行,即能恒受歡迎敬愛。
【第8句】:真如唯是修所成境。正智,是修所成,是三種境。(古印度)彌勒《瑜伽師地論》卷七二
【第9句】:【禪心佛語】生氣定律: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然后再讓別人感染你的肝痛。
【第10句】:【佛心禪語】我悄然坐在老者身邊,惴惴地向其求助。我向老者談了我心中的苦痛,然后說:“為什么現(xiàn)代人居心叵測,紛爭不停?”
【第11句】: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知己,最懂自己,最愛自己,最心疼自己的人,永遠(yuǎn)愛自己,會一直愛自己到生命的盡頭。
【第12句】:【禪心佛語】沒有耐心的慈悲心是不會成功的。世上還有什么力量比慈悲心的力量大呢?誰不會為慈悲心讓路呢。
【第13句】:【最有禪意的文案】無爭,并非事事不理,而是與人合心、和氣、互愛、協(xié)力。
【第14句】:【禪心佛語】世間的人,因為從前布施的福德因緣,現(xiàn)在得到大富的果報。
【第15句】:若為已身修行解脫,厭棄五濁惡世,欣慕極樂凈土,則違菩提。“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身為佛子,當(dāng)發(fā)無上菩提心,體悟本性圓明。
【第16句】:【禪語人生】欲望越少,越能享有幸福的生活;煩惱越少,越能擁有自在的生命。
【第17句】:【禪心佛語】人間霧,心頭霧,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來時浮云遮望眼,明月清寒上心頭,用心處,不是恩怨便是情仇。
【第18句】:【圣經(jīng)文案】308然而,靠著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jīng)得勝有余了。(羅8:37)
【第19句】:【禪語人生】我們都在探索生命的意義,生命的意義或許是,我們真正能無怨無悔地以生命來捍衛(wèi)的事物,它所給你帶來的價值和意義,并需要我們用一生來證悟。
【第20句】:【禪心佛語】見與不見,心之所見。念與不念,鏡花水月。食色性也,虛惘紅塵。靜觀如是,塵起緣滅。
【第21句】:文化是一個中性詞,有精華有糟粕,有先進(jìn)有落后,區(qū)分的標(biāo)準(zhǔn):真善美還是假丑惡。
【第22句】:【禪語人生】我們擁有一切,可是,如果我們不知道如何運(yùn)用這世間的事物,它們對我們而言,都將毫無意義。
【第23句】:【精短禪語】石頭再硬還是被水給滴穿了,樹樁再大還是被細(xì)繩給鋸斷了,堤壩再堅固還是被螞蟻給啃倒了,所以我相信困難再大你也可以把它給克服掉的!好朋友,加油哦!
【第24句】:寶峰高士罕曾到,巖前雪壓枯松倒。嶺前嶺后野猿啼,一條古路清風(fēng)掃。——《泐潭洪英禪師》
【第25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眼若不睡無魔障,各種夢幻自消除。心若無異不分辨,逍遙自在忘塵緣。萬物無別等量觀,物我兩忘歸自然。-《信心銘》。
【第26句】:如果有所付出就想有所回報,將會招來煩惱;所以,布施若不是真正心存喜舍,則非但沒有功德,反增煩惱業(yè)。
【第27句】:【佛心禪語】最有美德的人,是那些有美德而不從外表表現(xiàn)出來,仍然感到滿足的人。
【第28句】:【禪語人生】有多少力量就做多少事,不要心存等待,等待就會事事落空。
【第29句】:君子當(dāng)有所為有所不為,正直、善良和自信的心,有我們畢生受用不盡的寶藏,做到了這些,你便比任何人都幸福了。
【第30句】:墻上一蔸草,風(fēng)吹兩邊倒。晴天不肯去,直待雨淋頭。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休別有魚處,莫戀淺灘頭。
【第31句】:【禪心佛語】人生,該說的要說,該啞的要啞,是一種聰明。人生,該干的要干,該退的要退,是一種睿智。人生,該顯的要顯,該藏的要藏,是一種境界。
【第32句】:【經(jīng)典佛語】知道自己的缺點愈多,成長的速度愈快,對自己的信心也就愈堅定.
【第33句】:事有急之不白者,緩之或自明,毋急躁以速其戾。人有操之不從者,縱之或自化,毋苛刻以益其頑。
【第34句】:【禪心佛語】當(dāng)你的基本生活已經(jīng)滿足的時候,剩下的金錢就是數(shù)目字的游戲。
【第35句】:【佛心禪語】做人不能把安逸看做生活的目的,無聊是人生最大折磨,誰要是覺得自己擁有無限的閑暇日子,說明他離開快樂的日子已經(jīng)為期不遠(yuǎn)了。
【第36句】:【禪語人生】學(xué)佛的人,不要聽到人家說句好話,就高興得不得了;聽到人家說句不好的話,就煩惱極了。這是沒有定力的表現(xiàn)。有定力的功夫,不會被八風(fēng)的境界所搖動。
【第37句】:修治最勝行,嚴(yán)凈諸剎海。修行無量行,嚴(yán)凈諸剎海。《華嚴(yán)經(jīng)》卷十一,毗盧遮那品
【第38句】:【佛心禪語】追求外在的浮華是一種誘惑,當(dāng)用心去沉淀的時候,外在的浮華只不過是跳梁小丑一樣的角色,真正有魅力的是那顆至真至純的心。
【第39句】:凡一事而關(guān)人終身,縱確見實聞,不可著口。凡一語而傷我長厚,雖閑談戲謔,慎勿形言。結(jié)怨仇,招禍害,傷陰騭,皆由于此。
【第40句】:好人和壞蛋,都不是父母生出來的,是大家共同培養(yǎng)出來的。仁慈博愛,為培養(yǎng)好人提供了土壤;自私自利,為培養(yǎng)壞蛋提供了茵源。
【第41句】:【圣經(jīng)文案】264若有人服事我,就當(dāng)跟從我;我在哪里,服事我的人也要在哪里;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約12:26)
【第42句】:【禪心佛語】成功的四大法則是:有堅定信念驅(qū)使的動力、有堅強(qiáng)無畏鑄造的毅力、有堅韌進(jìn)取支撐的耐力、有堅決果斷練就的魄力。
【第43句】:【禪語人生】知道自己的缺點愈多,成長的速度愈快,對自己的信心也就愈堅定。
【第44句】:【禪心佛語】快樂的方式有很多種。有些人精神不太正常,卻能夠沉浸在一種非常純凈的幸福當(dāng)中,他們總覺得一切都很順利。但是這樣的快樂并不是你我所要追求的。
【第45句】:“隨緣”是隨順當(dāng)前的環(huán)境,但決不是隨便行事,茍且偷安。做人不但要有“隨緣”的性格,更要秉持“不變”的操守,能夠“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這是自利利他的良方。
【第46句】:大海之所以能成為大海就因為它總是在最低處,因而所有的河流都匯集到大海的懷抱中。人的知識越是淵博,胸懷就會變得越寬廣,這樣,他獲得的東西會越多。
【第47句】:四攝布施及愛語,或有行利者,同利諸行生;各隨其所應(yīng),以此攝世間,猶車因釭運(yùn)。《雜阿含經(jīng)》卷二十六,第669經(jīng)
【第48句】:一個人懶惰,虛度時光,最終一事無成,都是自己原諒自己的惡、安慰自己的失、欺騙自己的心造成的。
【第49句】:人生在世,有些東西是無法打折的,比如親情、友情、愛情等。如果我們試圖把它們當(dāng)作商品來衡量,就會使本來美好的東西變質(zhì)或者腐爛。
【第50句】:【禪心佛語】若只是借重某一句哲理,來鞭策自己去實踐,那是不夠的。實踐,必須要匯入空性,方為究竟。
【第51句】:【禪心佛語】生活中豎立正見則無邪見,無邪見者對事物的真相就有客觀的認(rèn)知,有客觀之認(rèn)知就不容易迷惑,而產(chǎn)生的煩惱痛苦。因此,正見是學(xué)佛者十分重要的修行之一。
【第52句】:從一個表情、一句問候、一個眼神、一件小事開始學(xué)會付出,善意地看待這個世界,充實和喜悅便會時時與我們相伴。
【第53句】:歸依彼所有學(xué)、無學(xué)成菩提法,名歸依佛。歸依如是愛盡離滅涅槃,名歸依法。歸依所有學(xué)、無學(xué)成僧伽法,名歸依僧。《大毗婆沙論》卷三十四
【第54句】:【禪語人生】相由心生,改變內(nèi)在,才能改變面容。一顆陰暗的心托不起一張燦爛的臉。有愛心必有和氣;有和氣必有愉色;有愉色必有婉容。
【第55句】:【禪心佛語】日日杯深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自歌自舞自開懷,無拘無束無礙。青史幾番春夢,紅塵多少奇才。不消計較與安排,領(lǐng)取而今現(xiàn)在。
【第56句】:【禪心佛語】絕對不要把知識與智慧混為一談,知識可以幫助你謀生,智慧可以令你不枉此生。
【第57句】:執(zhí)著其實是一種負(fù)擔(dān),甚至是一種苦楚,計較得太多就成了一種羈絆,迷失太久便成了一種痛苦。放棄,不是放棄追求,而是讓我們以豁達(dá)的心去面對生活。
【第58句】:【禪語人生】我們?nèi)椭鷦e人的時候,培養(yǎng)出一種利他的態(tài)度是很重要的。這樣的態(tài)度不僅對接受幫助的人有益,對給予幫助的人也有好處。
【第59句】:無論做人、做事,都要抱持一顆“精進(jìn)”心。精就是“不雜”,進(jìn)就是“無退”。意即要做一件事,必須專心才能做得成,無有二念才會有進(jìn)步。
【第60句】:【禪心佛語】生命,是超越肉體的。肉體有限,生命無限。無限的生命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旅行,有限的肉體是旅行中使用的各種交通工具。
【第61句】:【無價寶與大智慧欲求無價寶,必須下滄海;欲得大智慧,師書加自悟。
【第62句】:【禪心佛語】生活并沒有給你多余的快樂和痛苦,而你卻在快樂中貪得更多,在痛苦中企盼更小。
【第63句】:遠(yuǎn)遠(yuǎn)地欣賞,是一種寬厚和善良,是在心里祈禱所有的美麗長存。遠(yuǎn)遠(yuǎn)的欣賞,就會祝福好人一生平安,不會對遙遠(yuǎn)的葡萄說酸,也不會因別人的歡笑而忌妒。
【第64句】:“覺悟人生,奉獻(xiàn)人生”,要不離覺悟來講奉獻(xiàn),既要有大慈悲,也要有大智慧,才不會偏于一面。
【第65句】:修行,修的就是這顆心,每年,每月,每天,每時,每刻,把握好我們的心念,愿所有的生命,生活在美好和光明里。
【第66句】:【禪語人生】聞惡,不可即嗔,恐為讒夫泄忿;聞善,不可即親,恐惹奸人近身。
【第67句】:佛陀在人間,無非是要教導(dǎo)眾生自覺與佛同等的智慧,也要教導(dǎo)眾生與佛有同樣的自性,都能修持慈悲與智慧。
【第68句】:【禪心佛語】人最熟悉的莫過于自己,最陌生的也莫過于自己;最親近的是自己,最疏遠(yuǎn)的也是自己。
【第69句】:【禪語人生】永遠(yuǎn)要把對手想得非常強(qiáng)大,哪怕他非常弱小,你也要把他想得非常強(qiáng)大。
【第70句】:一切功德由時間所累積,一切功德由我們身體行動所成就;所以,我們要好好愛惜人身。
【第71句】:【心存善意不生惡】地上種了菜,就不易長草;心中存善意,就不易生惡。
【第72句】:【禪心佛語】放下一點自私的執(zhí)著,就會減輕一點痛苦;而放下了全部執(zhí)著,就會獲得最自在的快樂。因為,自私自利的執(zhí)著,總是與痛苦綁在一起,不離不棄。
【第73句】:小善也可漸積為大善。如果心懷善意,言行謹(jǐn)慎、友善、禮貌,就能養(yǎng)成良好的習(xí)慣,進(jìn)而帶來一件件好事。好事日益積累,也會從量變到質(zhì)變,帶來數(shù)不清的福緣。
【第74句】:無方便慧縛,有方便慧解;無慧方便縛,有慧方便解。《維摩經(jīng)》卷中,文殊師利問疾品
【第75句】:有些事別人做起來容易,你未必能做的好,有些路別人走得很順,你未必能行的通。生活的路,不通時學(xué)會拐彎,心情的結(jié),不開時學(xué)會忘記。
【第76句】:【壽光禪師護(hù)生詩】放生贖命事雖庸,無限陰功在此中,一歲積成千種福,十年培養(yǎng)萬重功。已赴羅網(wǎng)遭困厄,將投湯火近驚沖,臨刑遇赦恩無量,彼壽隆兮汝壽隆。
【第77句】:做人處事以身教為重,先凈化自己的身、口、意,才能感化他人,也才能真正做到莊嚴(yán)自己、尊敬他人。
【第78句】:既能自覺,復(fù)能覺他,覺行窮滿,故名為佛。(隋)慧遠(yuǎn)《大乘義章》卷二十六
【第79句】:【佛心禪語】希望來自努力,不努力就沒有希望。只有少年茁壯成長,青年奮發(fā)向上,中年大有作為,老年才有本錢享受生活。
【第80句】:【禪心佛語】使用雙手的是勞工,使用雙手和頭腦的舵手,使用雙手頭腦與心靈的是藝術(shù)家,只有合作雙手頭腦心靈再加上雙腳的才是推銷員。
【第81句】:【佛心禪語】不需要為掙不盡的財富焦頭爛額。也不會為柴米油鹽而憂愁。不爭,自然從容;不計較,所以常快樂。
【第82句】:【禪心佛語】平常心是道,然才起念待要平常,早乖差了也,此最為微細(xì)難湊處。
【第83句】:【禪心佛語】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愛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yīng)天下之變。
【第84句】:珠光寶氣并不是高貴的象征,人之所以高貴,更重要的是因為氣質(zhì)和品格,而非外在的浮華。
【第85句】:世界是神奇的,人心是奇妙的。有些人當(dāng)面不相識,有些人未見已結(jié)緣。
【第86句】:【禪心佛語】生活的真諦在于創(chuàng)新,生活的理想在于遠(yuǎn)大,生活的藝術(shù)在于選擇,生活的步履在于踏實,生活的樂趣在于追求,生活的安樂在于平淡。
【第87句】:諸有自歸佛,不墮三惡趣,盡漏處天、人,便當(dāng)至涅槃。《增一阿含經(jīng)》卷二十四,善聚品
【第88句】:【貧而無怨,難】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論語·憲問》)☆孔子認(rèn)為:富貴而不驕傲容易,但是貧窮而沒有怨恨很難。
【第89句】:【禪心佛語】初期教育應(yīng)是一種娛樂,這樣才更容易發(fā)現(xiàn)一個人天生的愛好。
【第90句】:【靜心的禪語】生活可以很復(fù)雜,也可以很簡單,過什么樣的生活,關(guān)鍵還是取決于自己用什么樣的心態(tài)去對待。人的一生如此短暫,我們何不拋開煩惱,瀟灑過一生呢?
【第91句】:是以言語者,必使己無患,亦不魁眾人,是為能善言。《法句經(jīng)》卷上,言語品
【第92句】:一個人若能超脫欲望的需求而追求品德的完善,能夠放下世間的一切假象,不為虛妄所動,不為功名利祿所誘惑,他才能體會到自己的真正本性,看清本來的自己。
【第93句】:【禪語人生】無情歲月增中減,有味詩書苦后甜。歲月無情,詩書有味。工作之余,茶余飯后,多讀幾本好書,多結(jié)一些善緣,多交幾位好友,讓生活更高雅,更充實,更幸福。
【第94句】: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塵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亂,禪性無住,離住禪寂,禪性無生,離生禪想,心如虛空,亦無虛空之量。
【第95句】:【禪心佛語】佛門看到的是禪,道家看到的是氣,儒家看到的是禮,商家看到的是利。茶說:我就是一杯水,給你的只是你的想象,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心即茶,茶即心。
【第96句】:【禪心佛語】口才能使人際交往更覺充實,也是一種人人學(xué)得會的技巧。
【第97句】:【禪心佛語】時尚和本土本來就是一對反義詞,真是本年度最好笑的笑話。
【第98句】:【佛語禪話】無爭,并非事事不理,而是與人合心、和氣、互愛、協(xié)力。
【第99句】:【禪語人生】要記得你已經(jīng)很好了,你的本性是美麗的,所以你無需比別人更好,無需擔(dān)心別人比你更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