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房里一塵不染,一杯淡茶由熱轉涼。蒲一團一,木魚,經書,訴說著佛的寂寞,卻也是看透紅塵的空靈冷靜。聽著一聲聲梵音,看著刻滿梵文的鐘,心不知不覺受到感染,變得清澈,寧靜。我想,前世我一定是佛堂里的一粒塵埃,每天聽著梵音,聽著佛祖的教誨。心為菩提,受盡塵世苦,仍可淺笑如初。
【第2句】:【禪語人生】幸福不是邂逅的,而是修煉出來的。人生如天空的云朵,總是變幻莫測。等待幸福如同期待晴天,命運由天不由人;尋找幸福如同自備雨傘,晴可乘涼,陰可避雨。修煉一顆淡然的心,就是為自己備下人生的雨傘。淡然,既不畏懼于凄風苦雨,又不動心于名利誘惑。修煉一顆淡然的心,才能固守人生的幸福。
【第3句】:【禪心佛語】世界上的事情永遠不是絕對的,結果完全因人而異。苦難對于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于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對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
【第4句】:人生,不過一杯茶,滿也好,少也好,爭個什么!濃也好,淡也好,自有味道。急也好,緩也好,那又如何?暖也好,冷也好,相視一笑。因為看輕,所以快樂;因為看淡,所以幸福。世間很多事情,我們都做不了主,一切隨緣。
【第5句】:【禪語人生】修行不難,難在是否老實。看經不難,難在是否堅持。做人不難,難在是否誠信。做事不難,難在是否用心。開悟不難,難在是否放下。不執著的是內心,而非身邊的事情。不知虛名,故爭此『名』。不知利害,故奪此『利』。膨脹自己心會更虛;包裝自己人會更假。知道是學問,做到是功夫。念佛念心,修行修心。
【第6句】:【禪心佛語】藍蓮花凋零了,了無卻沒有思悔,反而認為是了空害了他。如果你不是說?讓師兄弟們都來看藍蓮花的事,我也不會想到要去摘藍蓮花呀,這下可好,藍蓮花凋零了,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預兆?從那以后,了無就常常地自怨自艾,有時候就忍不住在心底埋怨了空。因為常常地心懷怨恨,始終活在不快樂中。
【第7句】:【禪語人生】有人罵你,要感謝他來幫忙消除業障,告訴自己,你正像那個丑陋的夜叉一樣不斷在變美。生命中促人進步的,往往是你的敵人和苦難。
【第8句】:【心靈禪語】我們說“臉上無嗔真供養,口中無嗔出妙香”,不容易的。你要微笑待人,第一個訓練先微笑,不準發脾氣。如果老是看別人的缺點,那關系就越來越僵。要多結善緣,能夠消除惡緣。你給人歡喜,寬宏大度,什么事都能回光返照,懺悔自己的業障,那人際關系就會改善。
【第9句】:一個成熟的人,應該少一些憤憤不平,少一些惡語中傷,多一份寬容與理解。過去不理解的,以后會理解,小時候不理解的,長大了會理解,長大了不理解的,年老了會理解。一切都經過了,一切都走過了,一切都熬過了,生命的底色里,增了韌,淬了剛,添了柔。
【第10句】:喜歡簡約的日子,用思想記錄歡笑與平淡。享受一盞茶的時光,守候平淡的日子。感知歲月的美好,感悟時光的價值。在紛繁的世界,給自己留一個空間,拋開煩惱與憂傷,戀眷于筆墨清香,遠離喧囂與追逐,享受愜意與安然;聆聽一段音樂,品讀優美的文字,心存一份感動,在茶香中漫出韻味,讓歲月悠長。
【第11句】:【禪心佛語】生滅心就是凡夫的相對心態,一般人都有個內在的我主體和現象的客座,相互對立著,這種存有相互對立的心理狀態,就叫生滅心,如果我們迄今不曾發覺到「煩惱純屬無明執著的生起,感受的當下并無實性,也無自性可得」,那已經是很嚴重的落在生滅心的狀態了。
【第12句】:團結就是力量,眾志可以成城。外面有了孤佬,女人就要跳槽。為善流芳百世,為惡遺臭萬年。文明基于道德,自由源于秩序。文章止于潤身,政事可以及物。無功受祿生禍,不義之財是災。無私者必無畏,無知者也無懼。
【第13句】:一切心與境,尋覓無可得,此無者則是。三世不生滅,其性無改異,是乃為自性,大樂之實相。故一切境相,皆可為法身。(古印度)薩羅訶《篤哈歌》
【第14句】:【禪心佛語】六道輪回不是任何人格化的神所創造安排的,更不是無因無緣的偶然,而是存在因果關系的。其中最重要的因,就是我執。由我執產生貪瞋癡等煩惱,以煩惱而造業,繼而產生輪回。能否能解開這奧秘,都來自于兩個字,那就是“迷”與“悟”。
【第15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草木榮枯自有時,萬物從容皆自得。跑得再快,也快不過時間;走得再慢,時間也不會催促。活得風光艷麗容易,想要活得優雅從容卻很難。忙到每天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的人,常常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忙中有閑、身忙心不忙的人,才是真正的瀟灑。人生無需太匆匆,腳步放慢一點,好讓自己的靈魂趕上來。
【第16句】:【佛家禪語人生】喧囂紛繁的塵世培育了我們僵直麻木的神經和黯然失落的靈魂,我們在利益的怪圈里墮落,在誘惑的光環下迷離;我們可以容忍心靈的缺失,卻難以擱置身外的物欲。還是多涉獵精神食糧吧,腳步走不到的地方,知識可以瞬間涉足;還是多站在歷史的光輝里深思吧,眼光看不到的禁區,思想可以悄然抵達。
【第17句】:稍有點本事就到處夸耀的人容易遭人恥笑。真正展示教養與才華的自我表現絕對無可厚非,只有刻意地自我表現才是最愚蠢的。“花要半開,酒要半醉”,凡是鮮花盛開嬌艷的時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就是衰敗的開始。
【第18句】:【禪心佛語】當你擁有足夠的財富時,你需要知足常樂,提升自己的境界,更好的超越自己。對于一般人來說,需要上進心和勤勞的心,體現自己的價值,而不是知足,當你啥也不是啥也沒有的時候用知足的心態,那你將一事無成。因為,你用錯地方和時候了。你必須先綻放,然后別人才能看得見光芒。
【第19句】:【禪語人生】中國傳統文化意識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就是要知道感恩。把對待世界的態度立足于自我,雖然要無我,但立足于自我是第一步。因為,若無世俗梯,難上正法高樓。世俗的階梯是把觀待世界的目光從被蹂躪得七零八落的各種世界觀和眼光中,重新收歸于自我——這就是我們一切人生觀、價值觀被捋順的起點。
【第20句】:【禪語人生】智慧是一種能量總在生活中體現,是人生的一種胸襟,每個人都歷經生活的喧囂,包括哪些綻放與凋零,生活更避免不了哪些煩惱憂傷,恰恰需要一份做人的從容,豁達與原諒,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規范別人,但一定要用別人的故事來提醒自己,智慧也是一種承擔,包容分歧,善待變幻。
【第21句】:【禪心佛語】平日里吃飯、穿衣、說話、做事,心能夠經常觀照,不讓念頭錯失了,心永遠定在阿彌陀佛上,定到極樂世界上,這叫三昧。我們說三昧加持力,誰加持?除了諸佛加持,是你自己加持自己的。
【第22句】:最初迷茫,是不知道要去哪。知道去哪了,我們還迷茫,是因為不知該如何去。最終去了想去的地方,我們仍迷茫,因為我們不知道該如何留。留下了,還是迷茫,只因為我們想留得更久一點。只要在青春一天,就希望能盡力向上一點,因為每一次新的迷茫,都是一次重新振翅的開始。
【第23句】:【佛語摘抄精選】我有你不喜,你有我不嗔。你貧憎我富,我富憐你貧。行好得天報,為惡罪你身。你若不信我,你且勘經文。(王梵志《我有你不喜》)
【第24句】:【禪語人生】一個念頭,一份友好,就是生活的全部,誠實的面對生活,有時候會經歷一些煩惱和不幸,但是對生活的信息和希望總會把那些故事送遠,我們并不是落在了命運的全套,如果清新一點說,我們都是歲月的少年,美好一點說,我們都是走在路上的菩薩,這人間待你不差,活一回何苦自己刺多。
【第25句】:心中有仁,眼里有愛,仁為善之基,愛因善而生。讓社會多一份仁愛,生活就會變得更和諧,仁愛是一種寬容、善良、信義與付出,仁愛是一種克制、慈悲、佛心與大愛,仁愛也是人際社會溫暖與互助的基本保障,如果每個人都有仁有愛,必將驅散這世界的冷漠與自私,筑起人與人之間的友愛之城。
【第26句】:【每日一句禪語】生活中,我們一路奔走,從坎坷、傷痛中,感受了艱辛,學會了堅韌,于不同的事物中,見識了不同的各色人群,于不同的景致中,感受獨特的人情。慢慢地,就知道,美好的,終是夢里的,不能失去的,都是虛擬的,原本我們就是偶遇下匆匆的過客,走過了一段彩虹天地。
【第27句】:【道家關于生死的禪語】當你痛苦時,最好用一下大乘自他相換的竅訣。此時觀想:“世間上也有許多跟我一樣的受苦者,愿他們的痛苦成熟于我身,由我代受,他們都離苦得樂。”然后當自己向外呼氣時,觀想自己的一切安樂,變成白氣施給眾生;當向內吸氣時,觀想他們一切痛苦,變成黑氣融入自己。這是除苦的最佳方法。
【第28句】:【禪語佛心】人和人在一起相處要么是善緣,要么是惡緣。一個家庭聚在一起也是這樣,有的是討債的,有的是還債的。那能否來轉變這個呢,能轉變,就是我們現在多學習,多修行,以真誠心來為人處世接物就能轉變命運,使自己的朋友和環境會越來越好。
【第29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順治帝出家詩:來時糊涂去時迷,空在人間走一回。生我之前誰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誰?不如不來亦不去,也無歡喜也無悲。
【第30句】:【禪語人生】真正的愛,終是不關風月,不逮風情,而是醉心于平淡的流年,在時光里相守,在困苦間相牽,在老去中相望。別把愛情之路看得很遠,徜徉其中尚覺得煎熬,偶然定睛回首,所有往事都只是云淡風輕,一場情愛之旅亦不過彈指瞬間。愛之本質,原是煩憂與困苦,就算布滿風塵險惡,皆需用心之虔誠去默默守護。
【第31句】:【一日禪語】一年老似一年,一日過去就沒了一日;一個秋天又一個秋天,一輩人催一輩人;一次聚會一次離別,一場歡喜一份傷悲;一張床榻一個人臥,一生都在一場夢里。
【第32句】:一言截斷千圣消聲,一劍當前橫尸萬里。所以道:有時句到意不到,有時意到句不到。句能鏟意,意能鏟句。意句交馳,衲僧巴鼻。。——《圓悟佛果禪師文案》
【第33句】:這匆匆忙忙的日子,本來就是生活的客觀現實,人生是在經歷風景,所以更需要提醒自己抱定一份欣賞的態度,在這紛紛擾擾的日常生活,不要讓那些灰暗情緒無限制地擴散,把人生變得更加復雜,一個人的心境決定著幸福,那么更不必要責怪生活,需要思考的是自己不愿意接受嶄新的事物。
【第34句】:【禪語人生】學佛的重要在斷煩惱、了生死、離苦得樂。如果能明心見性,則煩惱不斷而自斷,生死不了而自了,眾苦不滅而自滅,諸樂不求而自得。照此看來明心見性是修行人的一樁極重大的事件。
【第35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跳蚤生活在狗身上,嗅到膻味跳上羊皮,卻被厚厚的羊絨悶得無法喘氣,最后被餓死。禪師:下決心前要對事物深入研究。
【第36句】:天賦每個人一張不同的臉,美不美關鍵在于自己的感受。譬如鳳姐,嘴巴大個頭矮本是天賦,她以此為美是她自己的感受。至于她的張揚,實際上就是一個心比天高的小姑娘的自嘲,目的無非想藉此換一個更好的生存空間。可以事前不理,可以事后批判,更要自我反思,是鳳姐有病,還是社會本身存在缺失?
【第37句】:#延參法師開示#這生活濃淡疏密的故事,都蘊含著生活苦心教化的動機,啟發生命平淡中的滋味,辛苦中的遼闊,一個人走過世間,不是去咀嚼那種無依無靠的寂寥,而是能夠尋求那種知足常樂的富足,和隨緣處世的豁達,不管腳步多么匆忙,備一份行裝:簡約、平和、釋然、達觀。
【第38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用簡單的心境,對待復雜的人生,方能淡看得失,從容入世,瀟灑自如,撥開迷霧,擁抱晴天。心變得簡單了,世界也就簡單了,快樂便會生成。簡單兩個字,滲著智慧,透著靜好,是清水滌心的純凈;是心素如簡的恬淡;是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簡單似禪。
【第39句】:【禪心佛語】反常,要有反常的實力;矛盾,要有矛盾的統一。空色——亂花欲迷眼。禪花非錦繡,身處色法空,春秋化作雨,法界如虛空。若拋盡虛渺的名利,必能換回那真正的幸福與快樂。
【第40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人生就是一場歷練中的積淀,不要奢望有那么多的一帆風順,人生不過就是一場逆水行舟,受點辛苦,擔些責任,原本就是生活的內容,也沒有必要因此而生出許多悲觀。多一些積極的理念,多一些向上的情懷,人生沒有太多的缺憾,也就無怨無悔了。
【第41句】:證嚴法師開示:“不要輕視自己的力量。一滴水滴到水缸中,整缸水就是我們的。因為你的那滴水已和缸中水結合在一起了,分不出是你的或不是你的。”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不要輕看自己,自己有很多地方是值得稱道和喝彩的。
【第42句】:自性自度,苦海需要你自己趟過,才能成佛,如果你還在等著別人來度你,那就永遠也得不到解脫。一個人只有自己來承擔自己,才能真正走上解脫之路。沒有別的路了,你剩下的只有向你自己求救,打開自己的心門,點燃那盞心燈,讓自己成為自己的避難所。
【第43句】:能夠發現自己的錯誤,是明智;能夠改正自己的錯誤,是能力。我們要多審視自己的缺點,才能不斷地改正錯誤;要多發覺別人的優點,才能集大成于一身。對自己不要太苛求,世上本無完美,只要你想得開,一切都完美了;要學會善待別人的缺失,你的善良與包容,亦是別人眼中你完美的一部分。
【第44句】:每個人都會經歷各種困難,一次又一次的風雨來臨,有的人一次次苦惱,有的人一點點安然,生活不是在針對誰的強弱,去安排相對應的坎坷,怎么去體會幸福的感覺,還需要在自我的磨練里,學會釋然,學會坦然。
【第45句】:【禪心佛語】菩提心平凡樸實到常被人忽視,但它是大乘佛法一切修為的基礎。有人問我:菩提心的修持需要多久?我的答案是:“生生世世”。
【第46句】:【禪心佛語】守住自己的清凈心,隨緣不攀緣,就得自在,就得輕安。身心清凈,沒有憂慮、牽掛、煩惱、妄想、執著,讀喜歡讀的書,做喜歡做的事,一生自由自在,這才叫真正幸福。
【第47句】:【禪心佛語】行云流水是人生的理想境界。當起則起,當止則止,看似漫不經心,實則堅定不移。如果沒有目標,生活就會陷入迷茫頹廢的泥淖,白白浪費掉許多寶貴的時光;如果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不計成本,就算實現了目標,人生也索然無味。要在追求理想和自在灑脫之間,找到那個交叉路口,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會優雅從容。
【第48句】:天上太陽再燦爛,陽光再普照,如果土壤里缺乏種子,也不可能發芽,更不可能開花結果一般。我們應當從孝順父母、提升道德修養、保護環境與關愛生命做起,才會得到佛菩薩的庇護,才能獲得十相自在的神圣力量。
【第49句】:不適合的鞋子,就不要硬塞了,磨的是自己的腳;打電話對方不接,就不要一次又一次重播了,珍惜你的人會第一時間打來;搬走的餐廳,就不要大老遠過去吃了,你的時間不能一直花在追隨的路上。所有人和事,自己問心無愧就好,不是你的也別強求,反正離去的,都是風景,留下的,才是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