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佛心禪語】司空本凈禪師:「佛是虛名,道亦假名,二俱不實,總是假名。」
【第2句】:【禪心佛語】生活中快樂的感覺和快樂的境遇,是無常的、不永恒的、遲早要改變的。它改變的時候,就產(chǎn)生了痛苦、苦惱、不樂;這種變遷都包括在變易的苦中。
【第3句】:【禪心佛語】你不需每時每刻這樣做,但這樣多做幾回,就會發(fā)現(xiàn):人緣好了;職位升了;工資漲了;自己舒服了。
【第4句】:【禪心佛語】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
【第5句】:【禪語人生】一個創(chuàng)業(yè)者最重要的,也是你最大的財富,就是你的誠信。
【第6句】:夫瞋恚者,速能損害百千萬劫所集善根。是故我當(dāng)被忍辱鎧,摧忿恚軍。《菩薩藏經(jīng)》
【第7句】:【禪語人生】諸位也可以參一參這種安心之法,先把身體坐直,輕輕靠著椅背,將全身肌肉放松,臉部放松,眼球放松,頭腦也跟著放松。
【第8句】:【成功與失敗】成功是優(yōu)點的發(fā)揮,失敗是缺點的累積;成功是成功之父,失敗乃成功之母。
【第9句】:【禪心佛語】你笑一次,我就可以高興好幾天;可看你哭一次,我就難過了好幾年。
【第10句】: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fēng)?”師曰:“隨處得自在。”一《云居道簡禪師》
【第11句】:【禪心佛語】人生在事業(yè)上的成就固然重要,在德行上的成就更為重要。沒有德行的落實,事業(yè)的成就沒有根基;沒有事業(yè)的支撐,德行發(fā)揮不了更大、更好的作用。
【第12句】:【禪心佛語】經(jīng)典九: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原本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第13句】:【禪語人生】有些路,通往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會在路上看到什么樣的風(fēng)景。
【第14句】:【禪心佛語】俗話說:小心駛得萬年船;可俗話又說: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第15句】:培養(yǎng)面對現(xiàn)實的勇氣和毅力,以歡喜心接受一切境界,不要動輒求神問卜。心若迷時會很苦,苦在自己無法做主。
【第16句】:【唯美雅句】有一種思念叫孤獨。停下來看風(fēng)云,坐下來靜賞花開,如若,風(fēng)雨敲窗,就且聽風(fēng)吟;心若無塵,歲月靜好。
【第17句】:【佛心禪語】禪,不是從枯坐默守中可以悟的,禪仍然要經(jīng)過分別意識到無分別智慧的。知識是知識,悟道是悟道。知識是從分別意識上去認(rèn)可的,悟道是從無分別智上體證的。
【第18句】:【禪心佛語】成功的人,需有八十歲的智慧,二十歲的干勁與五十歲的穩(wěn)重。
【第19句】:【禪心佛語】良好人際關(guān)系的成功秘訣,在于「不道人短」,而且勇于頌揚他人所有的優(yōu)點。
【第20句】:慧遠(yuǎn)大師勸導(dǎo)后學(xué):“常避無義,不親愚人,思從賢善,親附上士。”因為賢人善士能引導(dǎo)人增長慧根福德;愚癡小人會使人誤入險道,所以要慎選良師。
【第21句】:【禪心佛語】貪他一臠臠還他,古圣留言終不偽;戒殺念佛兼放生,決到西方上品會。
【第22句】:【禪心佛語】歲月不會被忘記,但是會忘記你。人間流傳許多事,但是唯獨沒有你的事情。歷一遍人生路,獨來獨往。冷暖悲歡,自己不說,別人不猜,也就罷了。
【第23句】:一個喜歡把“我是為你好”當(dāng)口頭禪的人,他的自戀自大自以為是,一定會逼他在你出問題的時候說這么一句話:你看吧,我當(dāng)初說什么來著。
【第24句】:【禪心佛語】佛經(jīng)里有個故事:有位女人,她的先生很愛她。她的家境富有,每天生活在感情穩(wěn)定、幸福的家庭中。
【第25句】:生命之道:陰陽兩界是互相作用的,陰界安則陽世安,陰先動而陽后隨。陰永遠(yuǎn)大于陽。人世間看得到的東西都是由看不見的念頭來決定的。
【第26句】:【禪語人生】心若無塵,心中便有驚世駭俗的風(fēng)景,便是一個至純至美的世界。
【第27句】:【禪心佛語】放下過去的煩惱,也不擔(dān)憂未來,更不執(zhí)著現(xiàn)在,你的內(nèi)心就會平靜。
【第28句】:【禪心佛語】人人都有理想,短的叫念頭,長的叫志向,壞的叫野心,好的叫愿望;只要不甘于現(xiàn)實平庸,努力奮斗便會改變?nèi)松较颉?/p>
【第29句】:【禪心佛語】聰明的人依理智行事;領(lǐng)悟力較差的人憑經(jīng)驗;愚人憑需要;走獸憑本能。
【第30句】:但了妄念無生,即是真心不動,此不動之外,更無毫厘法可得。(五代)延壽《宗鏡錄》卷五
【第31句】:天欲禍人,必先以微福驕之,所以福來不必喜,要看會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禍儆之,所以禍來不必憂,要看會救。
【第32句】:【禪心佛語】當(dāng)你要開口說話時,你所說的話必須比你的沉默更有價值才行。
【第33句】:【佛語摘抄精選】貪淫致老,嗔恚(讀“郴會”音)致病,愚癡致死,除三得道。(《法句經(jīng)》卷下)
【第34句】:【最有禪意的文案】一時的災(zāi)難,不是一世的落難;提起信心,就能發(fā)揮志氣與良能。
【第35句】:一個人一生要成為怎樣的人,成就多大的事業(yè),這主要決定于我們的心有多寬廣,氣度有多大。
【第36句】:缺失的部分也有精彩正是那個缺失的部分在起作用,使我們保持著生命的彈性。
【第37句】:我們作為感覺的源頭,作為主體,不斷地接受著鎖鏈的連鎖反應(yīng)。所以,我們要隨時警醒自己:在做每一件事時的發(fā)心,務(wù)必要符合天道的規(guī)律。
【第38句】:【禪心佛語】沒有什么放不下的,沒有什么想不通的,本來一切都是虛假的。菩薩放下一切是一種覺悟的表現(xiàn),選擇出家是一種解脫成佛的征兆。
【第39句】:【禪心佛語】生氣是個魔鬼,鬼就在這里(在心而不在外)。生氣的人就叫做鬼,他的臉就像鬼。不過事實上,瞋心本來是不存在的,只是我們不了解罷了。
【第40句】:【禪語人生】幸運之神的降臨,往往只是因為你多看了一眼,多想了一下,多走了一步。
【第41句】:【佛心禪語】自尊心太強的人,將不堪一擊,少許逆境,足以使他徹夜難眠。
【第42句】:色識雖轉(zhuǎn)滅,而業(yè)不失壞,令于諸有中,色識復(fù)相續(xù)。《大乘入楞枷經(jīng)》卷七
【第43句】:調(diào)心的最后目的是要把心調(diào)伏得沒有煩惱、沒有無明、沒有貪心、沒有癡心,最后全心全意來為大眾服務(wù)、為大眾做牛做馬。
【第44句】:【心靈禪語】無論遇到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界,不起煩惱念,不增執(zhí)著心,就是看破。人無恒常,事無恒久,順境時處之安然,逆境時處之泰然。
【第45句】:雖三藏十二部,言言互攝互融,然必得其要,方能勢如破竹。(明)澫益《靈峰宗論》卷二之二
【第46句】:【禪語人生】云鄉(xiāng)禪師:我們妄想操控一切,卻不知道已經(jīng)早被自己的欲望操控的團團轉(zhuǎn),佛說:這真是可憐憫者。
【第47句】:佛祖而來原無僧俗,但人人有諦當(dāng),親證真得處,名入佛心宗。——《宏智禪師廣錄》
【第48句】:“百年修來同船渡,千年方得共枕眠”,夫妻之間,要懂得惜緣,不僅要講情分,還要講義務(wù),珍愛并善待自己的伴侶,這是要修一輩子的功課。
【第49句】:【禪心佛語】佛說: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會香的。名聲與尊貴,是來自于真才實學(xué)的。有德自然香。
【第50句】:【禪心佛語】六和文化:生活里要學(xué)會沉默思索,不要急于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凡事留些緩沖的余地,余地不是留給別人,是留給自己的心地。
【第51句】:【圣經(jīng)文案】69住在至高者隱密處的,必住在全能者的蔭下。(詩91:1)
【第52句】:【禪心佛語】第三種由因緣和合生起的苦,卻是第一圣諦中最重要、最具哲理的一面。
【第53句】:在短短的人生中,只有用慈悲心裝點心靈,用善行幫助他人,用誠信祝福他人的人,才能享受到美好的人生,才能獲得有意義的人生,也因此能擁有安寧、平和的心靈。
【第54句】:世及出世間,一切由心造,猶如工畫師,巧善皆成就。《妙法圣念處經(jīng)》卷四
【第55句】:我們用文字來教育,會栽培一些學(xué)者,但不能造就成佛道者。雖然看很多經(jīng)典,但拼命著相,沒有正思維,因此無從得到法益。——慧律法師
【第56句】:何等為真如?謂法無我所顯、圣智所行,非一切言談安足處事。(古印度)彌勒《瑜伽師地論》卷七十五,真實義品
【第57句】:【禪語人生】一生中,有人在乎,有人心疼,就是最好的得到;一輩子,有人陪伴,有人可依,就是最美的誓言。所謂真情,就是可以相互取暖;所謂真心,就是始終不離左右。
【第58句】:【禪語人生】相見是緣,不見亦是緣,相逢是緣,別離亦是緣。塵世兩茫茫,都在來回間。見與不見,何苦貪戀。見與不見,一笑之間。
【第59句】:了解自己對境、對人是否存有貪嗔癡的心念,能透徹地觀察事理,這就是修持止觀最大的目的。
【第60句】:【禪語人生】一個人只有把“自省”當(dāng)作生命中的重點,才會活得聰明,才能少犯錯誤,才有可能在人生之路上一步步邁向成功。
【第61句】:【禪心佛語】多講點笑話,以幽默的態(tài)度處事,這樣子日子會好過一點。
【第62句】:【禪心佛語】生命在呼吸之間,生死也是在分秒之間,所以雖是一分鐘,究竟是短呢?還是長呢?時間的長短,其實在于人的運用得失、榮辱、成敗,你不能不去注意一分鐘喔。
【第63句】:【禪語人生】在修學(xué)佛法的過程中,我們要善用分別心,學(xué)會如理思惟,以此扭轉(zhuǎn)我們的妄見,樹立人生的正見。進(jìn)而要超越分別心,開發(fā)無分別智,方能通達(dá)空性。
【第64句】:【禪心佛語】若心情不好,即使貴為皇帝,擁有天下的權(quán)力、地位和財富,依然活得痛苦不堪。
【第65句】:【禪心佛語】客人恍然大悟。生活中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心理負(fù)擔(dān),懂得放下,便可釋懷。
【第66句】:【佛心禪語】慈悲與智慧是佛教的唯一真理,猶如鳳凰的翅膀,缺一不可。如同鳳凰的翅膀既是左右,又是一體一般,慈悲與智慧既是兩面,又是一體。
【第67句】:什么是聰明呢?是一種計量利弊得失的能力,以一己之利為利。利己之利、貪婪詭詐,就是聰明而無智慧之人的象征。
【第68句】:修定諸有坐禪出入息,心意堅同無亂念,正使地動身不傾,此名禪度不應(yīng)棄。《增一阿含經(jīng)》卷一,序品
【第69句】:【禪語人生】一顆平常心,按本色做人,按角色辦事,按特色定位,不以失為憂,不以得為喜,人生就可時時安樂;安守一顆平常心,人生才能笑看風(fēng)云。
【第70句】:塵世間有多少人來人往,就有多少擦肩而過。一些風(fēng)景再好,終不屬于自己;有些情感,路過交錯,已然是最好的結(jié)局。回憶中,總會有些瞬間,卻能溫暖整個曾經(jīng)。
【第71句】:【禪心佛語】窮釋子,口稱貧,實是身貧道不貧。貧則身常披縷褐,道則心藏?zé)o價珍。
【第72句】:顯大機,明大用,得夫俱表,是非杳忘。絕塵絕亦,透聲透色。重重?zé)o盡,事事圓融。——《圓悟佛果禪師文案》
【第73句】:【禪心佛語】毛澤東,精通的目的,全在于應(yīng)用,知識不是力量,使用知識才是力量。
【第74句】:做事,一定要秉持“誠”與“正”的原則;而待人,則要用“寬”與“柔”的態(tài)度。要以宗教者超然的形態(tài),寬大的心胸來容納任何人。
【第75句】:也許曲終人散之后,離開的離開,忘記的忘記,然而旋律最好的時候,感謝上天讓我們是在一起的。
【第76句】:【圣經(jīng)文案】140以后,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豫言。你們的老年人要作異夢。少年人要見異象。(珥2:28)
【第77句】:你我相識皆有緣,面帶笑容結(jié)人緣,布施歡喜種善緣,你對我錯相惜緣,順我逆我消孽緣,生老病死了塵緣,果報好壞皆因緣,慈悲喜舍修佛緣。愿我們心中有佛,與佛結(jié)緣。
【第78句】:自歸于佛,當(dāng)愿眾生,紹隆佛種,發(fā)無上意。自歸于法,當(dāng)愿眾生,深入經(jīng)藏,智慧如海。自歸于僧,當(dāng)愿眾生,統(tǒng)理大眾,一切無礙。《華嚴(yán)經(jīng)》卷十四,凈行品
【第79句】:【禪語人生】在我們的一生中,我們不能缺少和泥土的親近。自然世界給了我們生命,我們要經(jīng)常回歸到大自然的懷抱,清洗我們身上粘裹的世俗濁氣。
【第80句】:生命的理性是一切平等,世間的勞苦愁煩、恩恩怨怨,如有不能化解、不能消受的,不也經(jīng)過這短短幾十年就煙消云散了嗎?若可以做到這樣,還有什么解不開呢?
【第81句】:在“眾生皆有佛性”的基礎(chǔ)上,佛家又提出了一個“眾生平等”的觀念,在那個等級森嚴(yán)的社會,“眾生平等”四字不啻于一聲驚雷,促進(jìn)了民主思想的覺醒。
【第82句】:【佛家禪語】無爭,并非事事不理,而是與人合心、與氣、互愛、協(xié)力。
【第83句】:【禪語人生】我們?nèi)巳羰侵酪獊韺W(xué)佛,你就一定要達(dá)到目的,就一定要往生極樂世界,成佛作祖。
【第84句】:【圣經(jīng)文案】415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里,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4:7)
【第85句】:【溝通技巧】佛法是讓我們認(rèn)清生命,并不是拋棄世界。是需要我們溝通人間,并不是挑剔人間。悲并不是讓我們單純的悲憫人情,慈悲的作用在于我們要用什么態(tài)度溫暖人心。
【第86句】:【禪心佛語】解脫是徹底明白,是大智慧,是會解決、處理家庭、工作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
【第87句】:娑婆有一愛之不輕,則臨終為此愛所牽,矧多愛乎?極樂有一念之不一,則臨終為此念所轉(zhuǎn),矧多念乎?(幽溪法師)
【第88句】:【禪語人生】一個老年人,若除了他的年齡之外,便沒有任何其它足以表示活得較久的東西,是一件最不體面的事。
【第89句】:【佛心禪語】慧忠禪師又回答他道:“沒什么事要你做。”這樣反復(fù)了幾次以后,禪師喊道:“佛祖。佛祖。”
【第90句】:【佛心禪語】昨天是作廢的支票,明天是沒到期的支票,只有今天是隨時可支付的現(xiàn)金。
【第91句】:很多高僧大德常講“吃虧是福”,這一點不假。吃虧的反面是占便宜,占便宜就是禍。我們要清楚占便宜是禍害,就絕對不會再有占人家便宜的念頭了。
【第92句】:眾生心就是太狹窄了,像針孔一樣,小得只能容納一根線,只求一對一的愛,只求自己得到他人的愛、得到信任、受到別人的重視,這就是狹窄的心。
【第93句】:其實人孤獨時,渴望的只是一份陪伴;心脆弱時,需要的僅是一種懂得。真正的感情,其實都珍藏在每個人的心間。彼此因相知而自然靠近,因默契而無語傳情。
【第94句】:【佛心禪語】博愛:雖然人們目前還不清楚,是幸福的人愛行善,還是行善的人更幸福,但幸福與利他主義行為顯然有密切聯(lián)系。
【第95句】:【邵康節(jié)養(yǎng)生詩】閑居慎勿說無妨,才說無妨便有妨,爭先徑路機關(guān)惡,退后語言滋味長;爽口物多終作疾,快心事過輒為殃,與其病后須求藥,不若病前能自防。
【第96句】:【禪心佛語】生而為人,活著,活出風(fēng)度,風(fēng)采,風(fēng)格。這些皆為外表,而氣度則是內(nèi)涵,是質(zhì)地,是根本。
【第97句】:【禪語人生】我們這一生當(dāng)中能夠遇到念佛法門,實在是非常非常地幸運。正是《阿彌陀經(jīng)》上所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第98句】:【禪心佛語】人生一夢,白云蒼狗。錯錯對對,恩恩怨怨。終不過日月無聲,水過無痕。所為棄者,一點癡念而已。
【第99句】:【禪語人生】于是,對于佛陀這樣平實而又高貴的智慧品格,身為佛陀的弟子,我們要進(jìn)行了解、考察,并希望在自己信仰的同時給大眾帶來智慧的福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