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付出,就是最大的收獲。心安即是福,能做即是福,歡喜即是福,心寬即是福。能施與的人,比受施的人更有福。真正的布施,除了無欲無求,還要有感恩心。
【第2句】:生活智慧是在沒有纏縛時才展現(xiàn)的,所以必須注意滌蕩塵垢,才能純真無礙,活潑自在。
【第3句】:以知心無量故,知身無量,知身無量故,知智無量。《大日經(jīng)》卷六,百字果相應(yīng)品
【第4句】:情能否放得下?人世間最說不清道不明的就是一個“情”字。陷入感情糾葛的人,往往會失去理智。若能在情方面放得下,可稱得上是理智的“放”。
【第5句】:【心境】身外的環(huán)境要天天清理和打掃,心的境界要經(jīng)常保持清凈。我們要做好社會環(huán)境的保護,也要做好心境的保護。懺悔是心靈的慰藉,也是精神垃圾的大掃除。
【第6句】:【禪語人生】一些天生的恐懼,所求不得的憤怒,希望落空的悲傷,都只是一種生命能量的自然流動而已,它會來,就一定會走。
【第7句】:【禪心佛語】人生如果錯了方向,止步就是進步。懸崖勒馬,為時未晚;船到江心,補漏已遲。
【第8句】:【禪語人生】真正想修行,在家修,在社會上修,修怎樣做人,怎樣處事,怎樣對境。想逃避現(xiàn)實是不可能的,智慧是歷煉出來的。
【第9句】:你微笑,我微笑,大家心情好。你客氣,我客氣,大家都和氣。你說好,我說好,氣氛就會好。你讓步,我讓步,條條是大路。(當代)星云《人間佛教的戒定慧》
【第10句】:在一個山谷的禪房里有一位老禪師,他發(fā)現(xiàn)自己有一個徒弟非常勤奮,不管是去化緣,還是去廚房洗菜,這個徒弟從早到晚,忙碌不停。
【第11句】:【佛心禪語】走的最慢的人,只要他不喪失目標,也比漫無目的徘徊的人走得快。
【第12句】:別人可以害我們,打我們,毀謗我們,可是我們不能因此而憎恨別人,為什么?我們一定要保有完整的本性和一顆清凈的心。
【第13句】:【禪語人生】學會回歸自然,學會放松自己,保持心態(tài)和精神的健康,這比干一番事業(yè)還要重要。
【第14句】:“我”越大,世界越狹窄;“我”越小,世界越寬闊。眾患之生,“我”為其本。故曰:欲除煩惱須無我,歷盡艱難好做人。
【第15句】:“人”應(yīng)與時競,把握時日,爭取時間,莫讓時日一天天荒廢。功德是在日積月累中、分毫聚集而成就;唯有恒心才能產(chǎn)生真正的力量。
【第16句】:【禪語人生】我相—就是在我們的內(nèi)心深處,有一個強烈的主觀意識在主導,這個就是我相。
【第17句】:【禪心佛語】所謂同體慈悲,便是如實的了知,一切眾生和己身無二無別。
【第18句】:【禪心佛語】籃球:總是墜入圈套,因為有人拍它。車輪:保持距離才能行走和諧。貝殼:只因失去內(nèi)涵,才被拋向沙灘。
【第19句】:【圣經(jīng)文案】109你們的罪雖象朱紅,必變成雪白;雖紅如丹顏,必白如羊毛。(塞1:18下)
【第20句】:【禪心佛語】能力與福報都是很好的東西,可以給人生帶著幸福和利益,但如果智慧和德行不足,很有可能被誤用,結(jié)果也會成為災(zāi)難。
【第21句】:【禪語人生】心懷慈悲,做人處事就能廣施愛心,站在別人的角度替別人著想,對別人來說是小方便,對自己來說是大解脫。
【第22句】:【佛心禪語】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愿往生?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壇經(jīng)》
【第23句】:【圣經(jīng)文案】350感謝神!常帥領(lǐng)我們在基督里夸勝,并藉著我們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林后2:14)
【第24句】:【禪心佛語】慈悲的行動算是個人心靈進化的一種活動,即使它是完全為了他人的成長所付諸的行動。
【第25句】:事物的變化需要一種能量來推動,生命也不例外,需要靈性能量來推動,這種靈性能量用中國智慧的老祖宗的語言叫“德”,即陰德、功德。
【第26句】:【禪心佛語】其實人生漫長總有很多難關(guān)要過,但千萬不要自己嚇自己,要對自己有信心,跟自己說撐得住的。
【第27句】:【禪心佛語】內(nèi)心沒有覺照的人,什么事情也不能做,也做不成事,惟有內(nèi)心變成覺照,無明才會消失,輪回才會停止。
【第28句】:人生看似綿長,其實匆匆,如果我們能做到任身臨喧囂紅塵,吾自是云水禪心,那么,山一程,水一程,這一路走來,我們定能帶著清歡。
【第29句】:我們的快樂源于我們一直都祈望他人得到快樂,我們的痛苦源于我們一直只祈望自己得到快樂。
【第30句】:【禪心佛語】改變一下自己的態(tài)度去適應(yīng)不同的情況,讓心情輕松舒暢,不要心郁氣結(jié),跟自己過不去。
【第31句】:大凡男子家立心作事,先要究明源本。源若不清,流必昏;本若不固,枝必枯。——《紫柏尊者全集》
【第32句】:醒覺的一念間,就如燭光照亮禪房的瞬間,所有的黑暗和污濁都被一掃而光,只剩下滿目佛光搖曳,光明與溫暖早已等待有緣人很久。
【第33句】:【經(jīng)典佛語】“戒”是斷除粗重煩惱的工具,“定”是斷除中等煩惱的工具,“慧”是斷除微細煩惱的工具。
【第34句】:【禪心佛語】世界上大部分的麻煩,都是想成為偉大人物的人惹出來的。
【第35句】:【禪心佛語】慈悲做事,意味著寬容。寬容別人的過錯,寬容別人的無禮,寬容別人的冒失。然而,寬容不是縱容,佛家講因果報應(yīng),毫厘不爽。所以說,隨心所欲而不應(yīng)逾矩。
【第36句】:【禪心佛語】大地眾生,無不是在說法啟發(fā)我們的心靈。如果大家能以寧靜的心來觀察大地的形相、聽大地的眾生聲,必能體會許多妙法。
【第37句】:【禪語人生】在生活中,不妨養(yǎng)成:「能有,很好;沒有,也沒關(guān)系」的想法,便能轉(zhuǎn)苦為樂,便會比較自在了。
【第38句】:你要學會捂上自己的耳朵,不去聽那些熙熙攘攘的聲音;這個世界上沒有不苦逼的人,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第39句】:【禪心佛語】順境與逆境既然是構(gòu)成社會人生的兩個方面,那么它的存在必然是合理的。
【第40句】:【佛家禪語】不耗費資源,不毀壞環(huán)境,只愿拯救地球。度的貪婪與無限的欲望,是毀滅地球與導致自然災(zāi)害的惡因。
【第41句】:【禪心佛語】人生如戲,別老想當主角,因為,潛規(guī)則里靈魂和肉體都得不到安息。
【第42句】:【人生箴言】【第1句】: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被壞人打倒了,而是被善良無知的人傷害了。
【第43句】:行忍辱的人,是一個最堅強的人,任何人與事都擊不倒他;能忍,才能成就天下大事。
【第44句】:不自棄則志剛,不自暴則氣柔。志剛則本立道生,氣柔則深造自得。志剛可上求佛道,氣柔可下化眾生。志剛可荷負眾生,氣柔可承事諸佛。——《法語二》
【第45句】:一無所有,一無所取,這個島嶼獨一無二,我稱它為涅槃,滅寂老和死。《經(jīng)集》第五品,第十一章《迦波問》
【第46句】:【佛心禪語】別把自己看得太高,這個世界離開誰都行;別把自己看得太低,這世上你獨一無二。每個人的一生都有自己的使命,不用和別人比,好好活自己。
【第47句】:【圣經(jīng)文案】422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里豐豐富富的存在心里,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教導,互相勸戒,心被恩感,歌頌神。(西3:16)
【第48句】: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身心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無德禪師
【第49句】:浪子回頭金不換當你知道錯誤時,并不可恨,當你不知道錯誤時,那才是最令人可十艮的。
【第50句】: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以“惡”的眼光看世界,世界無處不是破殘的;以“善”眼光看世界,世界總有可愛處。土壤雖臟,能生萬物。大海隨渾,能容萬物。
【第51句】:【圣經(jīng)文案】97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wǎng)子里。(箴25:11)
【第52句】:【禪語人生】也許我們講的都是錯的,但是我們深信不疑;很多人講的也許是對的,但是他自己并不相信。
【第53句】:一支蠟燭如果沒有心,就不能燃燒;即使有心,也要點燃才有意義。雖然點燃的蠟燭會有淚,但總比沒有點燃的好。
【第54句】:【禪語人生】唯有當一個人明了自己時時皆能以圓滿之心做響應(yīng)時,內(nèi)心就會得到可靠、安住的殊勝結(jié)果。
【第55句】:一個渴望自己真正在人生事業(yè)方面有所發(fā)展的人,就會從失敗中找出原因,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不要再打翻牛奶,他就會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第56句】:依戒得三昧,三昧能修慧,依因所修慧,逮得于凈智。已得凈智者,具足清凈戒。《大乘寶云經(jīng)》卷七
【第57句】:【禪語人生】一個人的欲望如果只是追求金錢和權(quán)勢,他就永遠不能滿足,也便永遠不能快樂。
【第58句】:【佛心禪語】不可能任何人都喜歡你,也不可能任何人都討厭你;不可能任何人都贊嘆你,也不可能任何人都誹謗你。你自己不動心就行了。
【第59句】:【禪心佛語】大多數(shù)人說對,不見得正確,大多數(shù)人說不對,也不見得就是錯誤。因為,多數(shù)并不代表真理。
【第60句】:【禪心佛語】念菩薩不可壞故生歡喜,念如來教化眾生故生歡喜,念能令眾生得利益故生歡喜,念入一切如來智方便故生歡喜。
【第61句】:若說法時,應(yīng)凈三輪:謂所為眾生、我不可得,亦不分別自為法師,于所說法而無住著。如是說法,是名說一相法門。《大寶積經(jīng)》卷六十,文殊師利授記會
【第62句】:【禪心佛語】恐懼不會產(chǎn)生智慧,只有恬靜的心境才會盛開智慧的蓮花。
【第63句】:【禪語人生】真正的高貴,在富貴權(quán)勢之外。真正的聲譽,在功名虛榮之外。真正的價值,在私心營役之外。真正的快樂,在聲色物欲之外。
【第64句】:【禪心佛語】待我白發(fā)蒼蒼,容顏遲暮,你還會不會,依舊如此,牽著我雙手,給我傾世溫柔。
【第65句】:愛里面有太多貪戀膠著,所以會有離散。若從愛到無愛,這感情卻是更有擔當。
【第66句】:一直以為,我還喜歡著,我突然發(fā)現(xiàn),原來住在我心里的,是回憶中的他,而我——忘不掉的是我對他付出的感情,而不是他!
【第67句】:【禪心佛語】只要覺照根植于心,你就會變成主人。透過覺照看外面,一切都在蛻變,一切都在為你所用。
【第68句】:有時,人之所以難以坦然面對貧富、禍福、悲喜,是因為心不安定,容易被外界的境遇擾亂。
【第69句】:【禪心佛語】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名:“大雄”。故名:“大雄寶殿”。即悟也。
【第70句】:【禪語人生】修行最關(guān)鍵的是這個心。這個說不清的心,做出說得清的事。所以心可以輪回,心可以成道,心可以成果,我們一再講佛法是心法,因此稱為內(nèi)道,不是外道。
【第71句】:【佛心禪語】別讓自己的善意成為別人的負擔。說話的人,對自己要有足夠的信心;聽話的人,也要有寬闊的胸襟。贈人以言,重如珠玉;傷人以言,甚于劍戟。
【第72句】:【禪語悟道】對無緣的人,不起排斥、惱恨心;對有緣的人,不起貪著、執(zhí)愛心。
【第73句】:【禪語人生】先悟妙心,行無修之修,證無證之證,不用向外馳求,只自回光便了。
【第74句】:【佛語禪話】將人生的挫折視為教育,不畏艱難、愈挫愈勇,即是生命的勇士。
【第75句】:【禪心佛語】十二因緣也是因緣所現(xiàn),十二因緣不落塵相,會入依他起了。
【第76句】:【佛心禪語】不愿說理是固執(zhí),不會說理是愚者,不敢說理是奴隸,不肯說理是無知。
【第77句】:【圣經(jīng)文案】202因為無論在那里,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里有我在他們中間。(太18:20)
【第78句】:【禪語人生】喜歡喝酒的人,也喜歡女人,更喜歡朋友。因為在喝酒的時候,容易想起女人,談?wù)撆笥选?/p>
【第79句】:【禪心佛語】人生總有許許多多的無奈,我們就是在無奈與歡樂交織在一起的生活中生存著。
【第80句】:峻的挑戰(zhàn),能不能按自己的真實意愿走下去,往往取決于能否把握好這關(guān)鍵的“五分鐘”。
【第81句】:分秒必爭:才覺得寒凍稍解,春暖乍現(xiàn),卻又有夏季迫近的感覺,是地球轉(zhuǎn)動快速?或是太陽偏快?
【第82句】:【經(jīng)典佛語】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nèi)非賢。(六祖大師)
【第83句】:【禪心佛語】老法師了解情況后,對小沙彌一句教訓的話也沒有,就張羅著在供品里找出些布料并親自帶著小沙彌去給那農(nóng)婦賠禮道歉。
【第84句】:守護自心樂道不放逸,常能自護心,是為拔身苦,如象出于埳。《法句經(jīng)》卷下,象喻品
【第85句】:【禪心佛語】順境,逆境都是正常的。不要去貪戀順境,也不要去抗拒逆境,心力不要浪費在猜疑,煩惱,抵觸上,做好該做的事。
【第86句】:【禪心佛語】境界現(xiàn)前,一時失去正念,并不可怕。因為我們還有時間發(fā)現(xiàn)問題,對治習氣。最可怕的是臨終打失正念,如果到那時才發(fā)現(xiàn)修行不得力,悔之已晚。
【第87句】:不當趣所愛,亦莫有不愛,愛之不見憂,不愛見亦憂。是以莫造愛,愛憎惡所由,已除愛縛者,無憂無所憎。《法句經(jīng)》卷下,好喜品
【第88句】:【禪心佛語】人生即使偶爾跌倒了,只要自己不因此倒地不起,有時反而能有意外的收獲。
【第89句】:【禪語人生】我和別的女人說話的話,你要被嫉妒蒙蔽雙眼,想要撞車。
【第90句】:【禪語人生】諸佛法身,湛然不動猶如虛空,如虛空故,所以遍滿一切,以便滿故,所以空即無量,無量即空。
【第91句】:《大般涅槃經(jīng)后分》卷上,應(yīng)盡還源品至于涅槃,不著涅槃,不起涅槃之想。《增一阿含經(jīng)》卷四十四,十不善品
【第92句】:風舞落葉的日子,珍重一份別離,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珍愛那份執(zhí)熱,把生命的完美,寫入歲月的篇章,讓人生的精彩,染入每一個路過的季節(jié)。
【第93句】:【禪語人生】小時候幸福是一件東西,得到了你就幸福;長大后幸福是一個目標,實現(xiàn)了你就幸福;成熟后幸福是一種心態(tài),領(lǐng)悟了你就幸福。
【第94句】:要先認識佛,才能成佛。我們以正思維來探討,何者為“佛”?泥塑紙繪,被供奉的是佛嗎?那只是佛像而已。什么是佛?清凈心就是佛。一慧律法師
【第95句】:自在的生活世間所有的物質(zhì)與生命,沒有常住不滅的;“煩惱”徒令人度日如年。
【第96句】:【佛語摘抄精選】圣人陳福以勸善,示禍以戒惡。小人謂善無益而不為,謂惡無傷而不去。(《法苑珠林》)
【第97句】:的確,生活之中苦比樂多,生來是苦,生存是苦,連死也是苦,無處不是苦。當人察覺到這些苦,并為此疑惑迷惘時,便已入了苦海。
【第98句】:佛說:好生管住自己的口,不要譏諷他人的過失;好生管住自己的身,不要失去自己的尊嚴;好生管住自己的心,使思想清凈、沒有污垢。
【第99句】:塵勞回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上一篇:道家關(guān)于生死的禪語-佛家經(jīng)典禪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