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茫茫人海,總會有那么一個人,慢慢讀懂了你,把你當成知己,彼此理解,彼此懂得,那便是塵世最美的緣,即使千里萬里,心也緊緊貼在一起,天涯咫尺。
【第2句】:方死方生,就是說我們死的那一刻,也就是新生命的開始,這兩個點也是可以重疊的。當我們下班休息時,休息的起點也就是工作的終點,這兩點一樣可以重疊。——耕云先生
【第3句】:一個人只有心懷感恩,才會懂得珍惜,懂得尊重,懂得付出,才會感受到人生的美好。常懷感恩之情,必得善念之恩澤,心境自然安寧。
【第4句】:【禪心佛語】盡管你才華出眾,能力超群,資歷深厚,但為人缺乏誠實,缺乏信賴,缺乏責任心,誰也不會重用這種人才。
【第5句】:【禪語人生】學佛需要具德上師的引導。修行人就像看病一樣,病人不看醫生,自己隨便去藥房買藥,結果會怎樣?沒有章法地盲修,到處求法,到頭來只會浪費時間,而沒有任何成就。
【第6句】:虛心。所謂虛心就是我們要明因識果,勇于承認自己的過錯,下決心改掉這些惡意惡行,同時還應向別人虛心請教,讓別人幫助自己指明本人尚未發現的過錯,以使自己人格更趨完美。”
【第7句】:【禪心佛語】糊涂,其實就是一種胸懷一個人在小是小非前學會糊涂,是一種化解矛盾的智慧,這樣的人才能在大事。
【第8句】:【禪語人生】我們生活的每個細節里,吃飯、睡覺、養花、喂魚無一不有佛法,所有的生活瑣屑都可以融入佛法。
【第9句】:【千古賢文-不如意時(釋如意)】如意如意,百事如意,人有人意,我有我意,合得人意,恐非我意,合得我意,恐非人意,人意我意,恐非天意,合得天意,自然如意,如意如意,百事如意。
【第10句】:畏寒時欲夏,苦熱復思冬,妄想能消滅,安身處處同。草食勝空腹,茅堂過露居,人生解知足,煩惱一時除。(蓮池大師)
【第11句】:【禪心佛語】當你感觸到你內在理解、自覺、慈愛的種子,這些種子就會一天天長大,自己、對方和身邊周遭的眾生都會更歡喜。快樂無法獨享,當你快樂時,旁邊的人也都會跟著快樂起來。
【第12句】:常觀諸佛妙法身,體性如空不可得,一切諸罪性皆如,顛倒因緣妄心起,如是罪相本來空,三世之中無所得。非內非外非中間,性相如如俱不動。《心地觀經》卷三,報恩品下
【第13句】:生命本沒有意義,你要能給他什么意義,他就有什么意義。與其終日冥想人生有何意義,不如試用此生做點有意義的事。
【第14句】:【禪心佛語】所以,矮個子成為大人物,貧寒子弟成為社會精英,殘疾人成為令人仰慕的佼佼者的案例比比皆是。
【第15句】:【禪語人生】在佛看來,有時候,批評并不是壞事,在批評中會讓自己變得更加成熟和懂事,勇于接受別人的批評,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加完善。
【第16句】:【禪語人生】有了嗔恚卻能自我控制,有如及時止住奔駛的快車,這就叫做善于駕馭自己的心身,能夠舍棄黑暗入大光明。
【第17句】:若不從天人,希望求僥幸,亦不禱祠神,是為最吉祥。《法句經》卷下,吉祥品非道求清凈,供養祠祀火,不識清凈道,猶如生盲者。《雜阿含經》卷五,第102經
【第18句】:【洗滌心靈的禪語】淺秋,風,帶著思念的呢喃,輾轉又一季。細雨,溫柔的褪去了夏的狂熱。歲月悄悄的流轉,有些人,在與不在,都在歲月中留下了華美的荏苒。歲月靜好,念起便是溫暖。
【第19句】:【禪心佛語】人生有三句話不可說,一是非親見親聞不可說;二是非善意之言不可說;三是無意義之言不可說。人不能為說話而說話,不能為活著而活著。
【第20句】:【佛心禪語】最難打開的是心門,最難走的路是心路,最難過的橋是心橋,最難調整的是心態。世界上最難干的工程是改造人的內心世界。
【第21句】:【禪心佛語】彎腰可以將外界壓力帶來的悶悶不樂投入流水,化為涌動的春潮,予世人一片勃發盎然的生機。
【第22句】:別把自己想的太偉大,要知道,在別人的世界里,不管你做的多好,你都只是個配角而已。我們這輩子最對不起的也就是自己的心,你讓它疼了一次又一次。
【第23句】:【經典佛語】別把工作當負擔,既然目前改不了行,也沒有更好的工作,與其生氣埋怨,不如積極快樂的去面對,當你把工作當作生活和藝術,你就會享受到工作的樂趣。(---享受工作的快樂)
【第24句】:【佛心禪語】芭蕉葉上無愁雨,自是多情聽斷腸。心中的愛與恨,喜與悲,只是心對世界的投影。人生只似風前絮,歡也零星,悲也零星,都做連江點點萍。世界如此,行者護心。
【第25句】: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花葉總會分離。生命的終點站原來都是以失散為結局,那么行走于紅塵,又何必糾葛誰是誰的唯一,誰是誰的期許而憂郁自己,何不立足與當下,珍重每一份緣,且行且惜。
【第26句】:生命是由時間所累積的記憶,不要太在乎得失,不要總是生活在失去的陰影里,塞翁失馬,焉知禍福,得不到的,就不要強求,失去了的,就留作回憶,捧在手里的,才是值得珍惜的。
【第27句】:【禪心佛語】能夠對別人的贊嘆,不改從容。能夠對別人的粗俗,不生厭離。能夠對別人的錯誤,不生仇恨。
【第28句】:以法求財,不以濫取,以樂自供,供養父母,給足兄弟、妻子、奴婢、眷屬、知識,隨時供養沙門、婆羅門。《雜阿含經》卷三十二,第912經
【第29句】:【禪心佛語】人生最大的錯誤,是用信仰和健康換取身外之物,人生最大的悲哀,是用生命和貪婪換取個人煩惱,人生最大的浪費,是用生命和寶貴的時間解決自己制造的麻煩。
【第30句】: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經,千經萬論,無不是要引導眾生走入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的精神;然而眾生卻常將其曲解,無法深體宗教的中心精神。
【第31句】:回顧文字可載的幾千年歷史,人類經歷過戰爭、貧窮、瘟疫及無數的自然災害,但卻沒有像現在這樣,在大多數國家經濟飛速發展,物質高度豐盛,科技超前發達的情況下,人類的內心卻無比的恐慌與忐忑。
【第32句】:【禪心佛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長處、短處。經營自己的長處,它能使你的人生不斷增值。經營自己的短處,它會不斷削弱你的人生。
【第33句】:【道家經典禪語】生活中最佳的心態就是能隨遇而安、平和忍讓。不要計較眼前得失功過,要經常在錯誤中糾正自己、在幸福中感謝他人、在知足中怡然自樂、在奉獻中甘愿付出。
【第34句】:宣布法化,調御眾生。可治者治,可攝者攝。罰其罪惡,決其諍訟,撫其孤弱,皆令永斷殺盜邪淫。《華嚴經》卷六十六,入法界品
【第35句】:【禪心佛語】人生最遺憾的,莫過于,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
【第36句】:由勝義諦離一異性故,當知即是清凈所緣性。何以故?由緣此境得心清凈故;當知亦是常,一切時性無變異故;又由清凈所緣故,當知是善;以是善故,當知是樂。(古印度)無著《顯揚圣教論》卷十六
【第37句】:【禪心佛語】生命中最美的景致有時并不是濃墨重彩描繪而成,它也許是一串淡淡的足跡,但卻深藏在我們心靈最柔軟的地方。
【第38句】:【禪語人生】在日常生活中過清醒、不被物欲所障、不被成見所迷的生活,所以,深悟佛理的人雖然清貧,但并不缺少快樂。
【第39句】:當面臨死亡的時候,靈魂是否能找到美好的歸宿,取決于具德善知識的正確引導,而不是肓修瞎練;靈魂是否能選擇光明的前途,取決于自己一生的修行功夫,而不是臨時抱佛腳。
【第40句】:【禪心佛語】借用官方的這句號召,并不是跟風,也不是比附,這的的確確是漢傳佛教未來發展的基本遠見,是教界有待達成的基本共識。缺乏這個遠見和共識,接踵而來的或許就是潛在危機的現實爆發。
【第41句】:【禪心佛語】除了要知道如何把握機會之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是要知道,應該在什么時候放棄好處。
【第42句】:另外也有人缺乏自信;無法肯定自我的良能,只聽信別人,或迷信神鬼;更不能肯定自己所信仰的宗教教育。
【第43句】: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維摩經》卷中,問疾品自治心病,即可治眾生病。若自有病,能治彼病,無一是處。《清凈法身毗盧遮那清凈法門》
【第44句】:真正的財富在自己的心里,心中生起滿足感,滿足感就是財富;心中生起慚愧心,慚愧心就是財富;心中生起禪定,禪定就是財富;心中生起智慧,智慧就是財富。
【第45句】:【禪心佛語】對失意人,莫談得意事;處得意日,莫忘失意時。【第4句】:惡莫大于縱己之欲,禍莫大于言人之非。【第5句】: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第46句】:【佛心禪語】在某個清晨或黃昏,打開日記,發現所有的誤會,傷痛早已隨深秋的落葉消失在舊日的風中,唯有那盈盈的微笑篆刻在歲月的年輪上。
【第47句】:【禪語人生】我們平生雖然忘記死、逃避死,但是,死必然會到來。所以,這種心態并不能解決死的問題。
【第48句】:【握手歌】握著上司的手,點頭哈腰不松手;握著紀檢的手,混身上下都發抖;握著財務的手,拉起就往餐廳走;握著老婆的手,一點感覺都沒有;握著情人的手,仿佛回到十八九。
【第49句】:福人眼里看不到不好的東西,一旦看見就要懺悔要反省,為明天后天我們要看到好的東西做準備!這就是了凡因語的全部心法!
【第50句】:有人說:“我現在還不能修行,因為還有事業、家庭要照顧,子女必須栽培。”其實,學佛修行并不會阻礙自己的事業,也不會影響家庭生活及培育子女。
【第51句】:鳥必學飛也,而后毛羽成;舟必學操也,而后江河濟;松柏必歷歲寒也,而后貞干堅。行人必以佛祖自期也,而后成佛祖。(明)澫益《靈峰宗論》卷五之一
【第52句】:沒有永遠不被毀謗的人,也沒有永遠被贊嘆的人。你話多的時候,別人要批評你;你話少的時候,別人也要批評你,你沉默的時候,別人還是要批評你,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不被批評的。
【第53句】:【禪語人生】喜歡生氣,疾病就越來越多;喜歡占便宜,貧窮就越來越多;喜歡布施財,富貴就越來越多。
【第54句】:【佛家關于善良的禪語】人生幸福的簡單原則:【第1句】:心中無恨;【第2句】:腦中無憂;【第3句】:生活簡單;【第4句】:多些付出;【第5句】:少些期待。
【第55句】:灌木不能長成大樹,因為沒有主干,最后只能當柴燒。大樹之所以能成大樹,因為主干參天,映蔽云霞。凈土宗從教義到祖師必須主干分明,才能蔚成大樹,蔭蔽蒼生。
【第56句】:無論你看與不看,花都在那里,不悲,不喜。做人如蘭,煩惱和憂愁就會隨風飄散,幸福和快樂就會到處彌漫。
【第57句】:【禪語人生】一切煩惱業障本來空寂,一切因果皆如夢幻,無三界可出,無菩提可求。人與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虛曠,絕思絕慮。
【第58句】:【禪語人生】我們的心很小,容不下太多的東西,該舍的一定要舍棄。背負的越多煩惱就越多,卸下負荷,抹去昨天的記憶,做好今天該做的事情,輕裝迎接明天的太陽。
【第59句】:“空”是突破、超越、發展、轉變的意思,而不是空無的空:不是消滅一個東西,而是不斷地超越。
【第60句】:【禪心佛語】當你對他人付出的時候,你總是感到很舒服。不要告訴別人你的義行,以免稀釋了這個美妙的感受。
【第61句】:【禪語人生】信仰是正確人生觀的樹立,隨意不得。佛是覺悟、慈悲、和諧、孝敬、喜悅之意,這些信仰是超越時空的普世價值。
【第62句】:向生滅處究取無生,向差別處體會平等,向煩惱處直認菩提;在世間法上落實佛法,在做人做事中勤修眾善,在盡職盡責中廣度眾生。
【第63句】:【禪心佛語】若能讓自己放輕松,心理上退一步,我們就能開始認識到,種種念頭不過是在海闊天空的心中來來去去的現象,而心就像虛空一樣,無論其中發生什么,虛空根本不受干擾。
【第64句】:【生活禪語】對于已經發生了的事實,既然已經無法改變了,那我們就承認現實,接受現實,除了認命以外還是認命,沒有其它更好的辦法了,這也是最明智之舉。
【第65句】:從此后,了凡先生開始吃素,并每天做各種布施行仁義之事。也因為這份盡早的覺知,盡管那場冥冥中注定的車禍無法避免,可他卻在車禍中安然無恙地逃生。
【第66句】:【禪語人生】遇到的人,善待,經歷的事,盡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漫漫長路,就讓善意盈盈的每一段,寫著努力與光明;寫著平安與喜樂;寫著慈悲與智慧。
【第67句】:以分別為道,以煩惱為道,以疾病為道,以鬼神為道,以苦為道,以死為道。(宋)藏巴嘉熱大師“六平等”
【第68句】:【禪語感悟】妙善禪師將身體看做大的糞桶,加個小的糞桶,也不稀奇。這種認識正是他高尚的忍辱人格和道德慈悲的表現。
【第69句】:【圣經文案】229耶穌的智慧和身量,并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路2:52)
【第70句】:【圣經文案】41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并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甚么,你竟顧念他,世人算甚么,你竟顧念他。(詩8:3-4)
【第71句】:【清雅基地】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第72句】:【禪語人生】真正的幸運者并不是拿到賭桌上最好的牌,而是知道什么時候應該離座回家的人。
【第73句】:心里有陽光,雨天也是一種浪漫。人生,難免有浮沉,不會永遠如旭日東升,也不會永遠痛苦潦倒。正是經歷歲月里幾度沉浮,才有了生命的醇厚和散發那沁人的清香。
【第74句】:茫茫生死事難知,碌碌終生何所得?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時都為他人忙。舉世盡從忙里老,誰人肯向死前修?
【第75句】:世上的事,無論難易大小,只要愿意做、用心做,都可能實現。成功,甚至很大的成功,都是在心用到處唾手可得。
【第76句】:【禪語人生】爭什么、比什么、計較什么?沒有善心,誰都幫不了你,爭也爭不到,比也比不上,計較也沒有用。去掉自私、自利、自愛,你就會自在。
【第77句】:水深流去慢,貴人語話遲;黃金非為貴,安樂值錢多。積極不著急,盡心不擔心。怕人知道不要做,讓人敬重在勤學。
【第78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嘗。此是涉世一極安樂法。
【第79句】:世間一切皆如過眼云煙,生活不過是彈指一揮的區區數十年,悲歡離合也都是一瞬間的體驗,我們存在,所以我們思考;我們思考,所以我們懷疑。我們在懷疑中尋找生存的理由,尋來尋去,卻仍舊迷茫。
【第80句】:生命是由一連串的因緣組成的,我們要體驗更深刻的生命,發現內在的靈性,就不能一味地追求外在的物質生活。
【第81句】:【禪語人生】愚昧的人,都可以輕而易舉的,找出他人的過失、缺點,但同時,這也是每一個愚昧者的通病。
【第82句】:【禪心佛語】所謂門坎,過去是門,過不去是坎。生命的歷程,總是有很多門坎。門坎太高怎么辦,三個辦法:一是找個凳子;二是繞個彎子;三是掉頭換個低的。最簡單的,也是最智慧的。
【第83句】:有了老婆不愁孩,有了木匠不愁柴。有錢能使鬼推磨,無錢鬼也不上門。有錢四十稱老翁,無錢七十逞英雄。有錢王八大三輩,宰相家奴七品官。有事但逢君子說,是非休聽小人言。
【第84句】:住持大柄在惠與德,二者兼行,廢一不可。惠而罔德則人不敬,德而罔惠則人不懷。(宋)五祖法演禪師(《禪林寶訓》卷四)
【第85句】:【禪心佛語】豁達又是一種自信的體現。豁達的人不會因為自己的一次失敗而一蹶不振,因為他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失敗只是他們成功之路上的鋪路石而已。
【第86句】:【佛心禪語】做事,要做好事,好好做事,做有益之事;做人,要做好人,好好做人,做優秀之人。做事,工作上求勤奮,結果上求卓越;做人,信仰上求高尚,行為上求自律。
【第87句】:【禪心佛語】當瞋怒煩惱它們強烈生起時,不僅是我們的心受災殃,時常我們氣得食不下咽、眠不安穩。其他的癥狀還包括:毫無慈悲的言詞、侮辱性的言行,甚至身體上的暴力行為或謀殺等。
【第88句】:如何頓悟自心,不從人得者,未心不由積累辛苦中來,如萬里還家,入門一步,慶快平生,回視向之跋涉艱難,閑關險阻,依稀仿佛如夢中事然。——《憨山老人夢游全集》
【第89句】:【禪語人生】我們之所以放不下,就是因為很多事情看不透,對很多事情太在乎了,太執著了,因而在念佛的過程中,自然難以相應,煩惱妄想無窮無盡。
【第90句】:【禪心佛語】面湖而立,沒有什么比觸摸自己的心音更動魄的了。誰會等待,誰會如約而至,誰會陪我地老天荒。
【第91句】:我喜歡那么一種友情,不是那么多,不是那么濃烈,不是那么甘甜,也不是那么時時刻刻,甚至有時候會用年、十年、半個世紀去給它計時,它是那么少,那么真,那么久長。很多年后,我一回頭,你還在。
【第92句】:太用力的愛情,讓人看不清內心。用力過度就是不自信,不信任,怕來不及表達自己的情緒,怕沒有時間耐心等待。但其實,細水長流,平靜而深刻,才更容易看到內心。
【第93句】:應以無思而為方便,圓滿靜慮波羅蜜多,有味無味不可得故。《大般若經》卷三,初分學觀品
【第94句】:【圣經文案】55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詩23:6)
【第95句】:你改變不了一座山的輪廓,改變不了一只鳥的飛翔軌跡,改變不了河水流淌的速度,所以只是觀察它,發現它的美就夠了。
【第96句】:【經典佛語】靜能制動。沉能制浮。寬能制褊。緩能制急。(靜勝動,寒勝熱,清凈為天下正。--《老子》)
【第97句】:【禪心佛語】面對誹謗的觀照:眾生造種種的惡業,來成就我的菩提之道,我不應該恨他,應該感恩他。
【第98句】: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凈業。《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第99句】:【佛心禪語】自性就是放下、放下、放下、、舍掉、舍掉、舍掉、舍掉一切的內在的執著,達到絕對的心理狀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