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螞蟥見血——叮(盯)住不放
【第2句】:【四面冒煙,八邊著火】(慣)形容事情緊急。
【第3句】:【外好里丫槎】(慣)丫槎:樹枝歧出的樣子。形容人表面上隨和寬厚,內心卻復雜,讓人捉摸不透。 也比喻對外人好,對自己人苛求。
【第4句】:【要取驪龍項下珠,先須打點降龍手】(諺)驪龍:黑色的龍。打點:準備。想要得到驪龍的項珠,先得備好降龍的人才。比喻要干成一件事,首先要找準這方面的人才。
【第5句】:【說書的嘴,唱戲的腿】(諺)指說書的人,憑著過硬的嘴功;唱戲的人,憑著過硬的腿功。也泛指各個行業的人,都有自己獨到的專業功夫。
【第6句】:平時我寫作業非常慢,做事情也總是拖拖拉拉的。有一次,姥爺對我說:“你幸好不是一頭牛,要是一頭牛,不知要挨多少鞭子呢!”(安徽·阜陽)
【第7句】:【土地不負勤勞人】(諺)指土地不會辜負勤勞耕作的人,只要下工夫,就會有好的收成。
【第8句】:有錢難買親生子。
【第9句】:【縣官不如現管】官大不一定直接管轄,現管著的人則必 須服從。浩然《艷陽天》:“瞧,真是縣官不如現管,一個命 令,就按兵不動了。”
【第10句】:【打倒了虎豹,還有豺狼】釋義:比喻敵人沒有徹底消滅。例句:誰知打倒了虎豹,還有豺狼,就應了你那年在黃風口說的話了,奴隸主階級就是不甘心滅亡哪!
【第11句】:【牛身上拔一根毛】謂數目極少,分量極小。成語:微乎其 微、九牛一毛、滄海一粟。清代《紅樓夢》:“那日在廟里還 愿,花了幾萬銀子,只算是牛身上拔了一根毛罷咧。”
【第12句】:【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釋義:比喻人生一世,興衰無常,變化很大。例句: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單家橋這幾年竟然轉了風水,出現了令人想象不到的變化。
【第13句】:【瞎子見錢眼睛開】(諺)指金錢對人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也作瞎子見錢眼也開。 瞎子見錢眼睛亮。
【第14句】:【秀才遇見兵,有理講不清】(諺)舊指說理的秀才遇到不講理的大兵,再有理也沒法說清。泛指和蠻不講理的人是無法講道理的。或指講理要看對象。 也作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秀才碰上兵,有理講不清。 秀才見了兵,有理說不清。
【第15句】:【印把子在手里】謂掌握政權。相關的:刀把子在手里。 姚雪垠《李自成》:“俗話說:運氣來到,拿門板也擋不住。朝 廷硬把印把子塞到你手里,你能夠堅決不要,得罪朝廷么?”
【第16句】:【小人無罪,懷璧其罪】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第17句】:獨個人照鏡子一里外是自己
【第18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釋義:眼前又有了新的道路。比喻事情有了新的轉機,有了新的希望。這是陸游《游山西村》詩句。“山重水復”又作“山窮水盡”。例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繞過險崖,眼前豁然開朗,寬闊的航道又伸展在眼前了。
【第19句】:望遠鏡觀天——孔之見
【第20句】:【運動不出汗,成績不見面】(諺)指體育運動不練得出汗,就不會有效果。
【第21句】:【有大量者,必有大福】見“量大福大”。
【第22句】:【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此語的意思是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賢人,誰能永遠沒有過失?語出春秋左丘明《左傳·宣公二年》,講述的是晉靈公生性殘暴,時常借故殺人。趙盾、士季兩位正直的大臣決定勸諫晉靈公。晉靈公心不由衷地說:“我已經知道錯了,今后一定改正。” 士季聽他這樣說,便說道:“誰沒有過錯呢?有了過錯能改正,那就好了。如果您能接受大臣正確的勸諫,就是一個好的國君。”
【第23句】:【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慣)一人:指皇上。萬人:指百姓。地位在皇上之下,萬民之上。舊指宰相。也形容人地位非常高,權勢非常大。 也作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 一人之下,眾人之上。
【第24句】:【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韓信,淮陰人,西漢劉邦手下的將 領。有一次劉邦問他能夠指揮多少軍隊作戰,他回答說: “臣多多而益善耳。”借指越多越好。《續孽海花》:“不要注 重在一人,我們應當乘時事危急,組織團體,集合人才。如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第25句】:【大滿貫】“大滿貫”現在多指在某項體育比賽中,在不同的賽事中連得幾個冠軍,稱之為“大滿貫”。如乒乓球比賽,有世界杯(一年一次)、世錦賽(二年一次)、奧運會(四年一次)三大賽事,在三大賽事中如果都得了冠軍,就是乒乓球大滿貫得主。中國榮膺這一稱號的有鄧亞萍、王楠、張怡寧、劉國良、孔令輝、馬琳,還有今年的倫敦奧運會金牌得主張繼科。所以,大滿貫是很高的榮譽。追究大滿貫的詞源,出自戰國末期韓非子的《韓非子·說林下》:“有與悍者鄰,欲賣宅而避之。人日:‘是其貫將滿矣,子姑侍之’。答日:‘吾恐其以我滿貫也。”’滿貫就是錢多的意思。此詞原本是繩子穿銅錢達到全繩用到盡頭,也就是銅錢貫滿全繩之意。如果家有萬貫,豈不就是個財主?引申義對于造孽最深、作惡最多者,也稱之為滿貫,成語所謂之惡貫滿盈的就是,卻絕不用作形容做善事。打小牌有習慣用大滿貫小滿貫的說法,也是繩子貫滿銅錢引申而來。這種賭博游戲,非善事也。古代傳統思維方式視錢多并非完全的好事,所謂滿溢損是也。滿貫容易惹是非,所以多引申為非善事。轉義為榮譽,是近年的事。
【第26句】:拔不倒子坐車——充人
【第27句】:不怕千著巧,就怕一著錯。
【第28句】:【管閑事,落不是】(諺)閑事:跟自己無關的事;無關緊要的事。指插手管閑事,往往會落得是非纏身,受人指責。 也作管閑事,落閑事。 管閑事,生閑氣。
【第29句】:這兩年做裁縫的挺掙錢,媽媽便想讓哥哥學裁剪。爸爸一聽,笑了:“他呀,苞谷稈兒喂驢——天生一把粗料,是弄細致活的人嗎?”(河南·信陽)
【第30句】:【一頭碰到南墻上】固執,沒有回旋的余地。姚雪垠《李自 成》:“你不要生氣,有話慢慢談。不要一頭碰到南墻上,把 事情弄得沒有轉彎余地。”
【第31句】:【黃金遍地走,單等有志人】(諺)指財富到處有,只等有志向的人去取得。
【第32句】:【丑婦家中寶】(諺)貌丑的妻子多安分守己,不會惹是生非,招致麻煩。指娶妻應重在德行,不可一味追求美貌。 也作丑妻薄地家中寶。薄地:貧瘠的田地,薄地無人爭,故稱一寶。 丑是家中寶,可喜惹煩惱。 可喜:俊俏美貌,招人喜愛。
【第33句】:【大江大河都過啦】釋義:比喻闖過大風險,經受適磨難,什么也不怕。例句:兒子為這類的事兒挨過打,挨過罵,大江大河都過啦,還怕你喊哪?他照舊那句:“我沒錯!”
【第34句】:【躺在席子上吹死豬——長吁短嘆】(歇)指長一聲、短一聲地嘆氣。 形容人因遭到困難、挫折或失敗而灰心喪氣的樣子。
【第35句】:【頭兒頂得天,腳兒踏得地】(慣)形容人形象高大或行為光明磊落。 也作“頭頂著天,腳踩著地”。
【第36句】:撥好的鬧鐘——不到時候不打點
【第37句】:【 得粥莫嫌薄】有一點就該知足。明代《古今小說》:“得粥 莫嫌薄。各人自有各個命在。”
【第38句】:我幫媽媽往家里抬肥料,不一會兒,就累得我直喘。媽媽說:“歇一會兒再抬吧,力氣是奴才,去了還會再回來。”(湖北·丹江口)
【第39句】:老貓爬屋檐——輩輩往下傳
【第40句】:上數學課時,有些同學吵吵鬧鬧。老師就說:“鬧山麻雀不長肉。”(四川·自貢)
【第41句】:補鍋匠戴眼鏡——凈找碴(岔)兒
【第42句】:【貓兒狗兒識溫存】(諺)溫存:溫和體貼。指貓和狗也懂得人對它的溫存關愛。比喻任何人都需要得到別人的溫情與關照。
【第43句】:【破家值萬貫】(諺)貫:舊時錢制,每干文為一貫。家業破敗以后,家產什物往往還值不少錢。 也作“窮家值萬貫”。
【第44句】:密網捕漁——連鍋端
【第45句】:不能讓壞人進我們的寨門,不能讓敵人進我們的國土。
【第46句】:【心頭撞小鹿】見“小鹿兒心頭撞”。
【第47句】:【舉頭三尺有神明】(諺)神明:神靈。迷信認為神明就在人的頭頂上方看著人,人的一善一惡都瞞不過神明。
【第48句】:【免死牌】在傳統的戲劇、小說當中常常能看到“免死牌”的情節,據說,犯了死罪皆可赦免,多者免九死,少者免三死。那么,歷史上真有“免死牌”嗎?答案是肯定的,有。它是怎么來的呢? “免死牌”是俗稱,史料中稱為丹書鐵券,又名“誓書鐵券”、“丹書鐵契”等,是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保持,使其享受免死的特別證件。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了免死牌,《周禮·秋官·司約》載有“書于丹圖”之事。這就是今天俗語所說的“鐵券丹書”。可見,這種特權證件在漢代以前就有了。也有人認為丹書鐵券源于漢初。據《漢書-高帝紀下》載:“(劉邦)又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券,金匱石寶,藏之宗廟。”這種鐵券從中剖開,分為左右兩塊,左頒功臣,右藏內府,如果功臣本人及其后代犯了死罪,取兩半券合二為一,可獲赦免。頒發鐵券要舉行典禮,領取者要鄭重宣誓,誓詞為“使黃河如帶,泰山若厲(礪),國以永存,愛及苗裔。”南朝梁改為“丹書銀券”,隋改為“金書鐵券”,唐代又把“丹書”發展成嵌金,遼代繼續升級為“丹書金券”,變得越來越珍貴,越來越不容易造假。明代朱元璋一登寶座就制作出一批“免死牌”,賜予二十八位功臣。丹書鐵券究竟是什么樣子?各代不盡一致,但大同小異。清雍正年間編寫的《浙江通志》記載一塊鐵券很詳細“長一尺八寸三分,闊一尺一寸,厚一分五厘,重一百三十二兩;其文嵌金,共三百三十三字。”清代《臺州府志》中,還刊有鐵券嵌金文詞和誓詞。文詞部分主要是所封的官職爵位、封地和功績簡要介紹。誓詞為:“長河有似帶之朝,泰華有如拳之日,唯我念功之旨,永將延祚子孫,使卿長襲寵榮富貴。卿恕九死,子孫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可加責。” “免死牌”真的管用嗎?得看皇帝的臉色,比如朱元璋殺害的那些開國功臣——胡惟庸、李善長、藍玉等,他們都有免死牌。可見,這種丹書鐵券也非萬能的護身符,如果超過朝廷允許的限度,這種東西形同虛設,皇帝可發免死牌,也可以收回免死牌,因為皇帝是“金口玉牙”,伴君如伴虎。
【第49句】:叔叔的兒子學習成績很差,叔叔每次問起他考的分數,他不是裝聾作啞,就是一溜煙兒跑開。在一旁的嬸嬸常對叔叔說:“窮怕客,富怕賊,麻花褲子怕站歪。咱兒子就怕提學習的事兒。”(河南·濮陽)
【第50句】:【生死路上沒老少】見“黃泉路上沒老少”。
【第51句】:屬刨花的——點火就著
【第52句】:乘火車誤了點——趕不上了
【第53句】:【借棍子打狼】利用一個打擊另一個。成語:借刀殺人。 張賢亮《男人的風格》:“西北人有句土話:借棍子打狼。有 人是借你這根棍子打我這只老狼。”
【第54句】:【花開花謝自有時】釋義:花開、花落都有一定的時間。舊喻人走運或背時都是命中注定的。例句:花開花謝自有時。……來此應舉,不想時乖命蹇,差過黃榜限期,試官不容入試,教我無可奈何。
【第55句】:【拿頭套枷戴】(慣)比喻自投羅網或自找罪受。
【第56句】:華佗當醫生——名副其實
【第57句】:【不知道哪塊云彩有雨】釋義:比喻目前的情況還不好判斷。例句:六伯著急了:“我說呀,這會兒還不能去,咱還不知道哪塊云彩有雨呢!”
【第58句】:山頭上的草——根子硬
【第59句】:【眼不見為凈】沒有親見,不知道臟不臟,只當是干凈的。 凈,原指清潔,也指心中清靜。臺灣瓊瑤《船》:“你還不如不 回來,讓我眼不見為凈!”
【第60句】:【抓起紅土當朱砂】(慣)朱砂:一種紅色的無機化合物,無毒,可做顏料,中醫入藥。比喻好壞不分,真假不辨。
【第61句】:【兩好合一好】(諺)指雙方都有友好的誠意才能結成良好的關系。
【第62句】:【今兒個是今兒個】今天只能如此,沒有別的辦法。成語: 孤注一擲。老舍《駱駝祥子》:“光頭也看出不妙,可是還笑 著說:招呼吧,伙計!是福不是禍,今兒個就是今兒個啦!”
【第63句】:綠豆掉進芝麻里——總覺得自己大
【第64句】:我們班有一個同學在跳繩比賽中獲得了區運動會的第一名,老師號召我們大家向他學習時說:“體育鍛煉記心上,生龍活虎身體棒。”(河南·三門峽)
【第65句】:【 軍聽將令草聽風】強調必須服從。軍,也說:兵。類似 的:軍聽將令,馬聽鑼聲。葉辛《蹉跎歲月》:“老話說,兵隨 將領草隨風,兒孫全看著老輩子。”
【第66句】:十年寒窗中狀元——先苦后甜
【第67句】:【財不露白】(諺)露:顯露,外露。 指錢財不可外露;尤其是外出攜帶錢財,外露容易引起不測之禍。 也作“金銀不露臉”。
【第68句】:我打算星期天上午洗衣服,可到吃午飯時還沒動手洗。媽媽批評說:“你是半夜說起五更走,天亮還在大門口,光說不做呀!”(山東·青島)
【第69句】:【十訪九空,也好省窮】(諺)向親友借貸,即使十次去九次落空,總會有一次得些資助,可免受窮。指求助總有希望,不求希望全無。
【第70句】:每天天不亮,總能聽見鄰居家的孩子毛毛的讀書聲。我問他:“你起那么早,不瞌睡嗎?”他裝出一副小大人的模樣說:“這叫笨人早起身,笨鳥先出林。你懂嗎?”(河南·內鄉)
【第71句】:【小時】“小時”一詞,既是舶來品,隨著鐘表的引進而引進,又是土洋結合的產物。在中國古代,人們用銅壺滴漏的方法計時,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對應今天的24小時,半夜11點到凌晨l點為子時,1點到3點為丑時,3點到5點為寅時,依此類推。古代的一個時辰相當于今天的兩個小時,所以,當鐘表剛剛傳人我國時,就有人把一個時辰叫做“大時”,新的時間一個鐘點叫做“小時”。當時是“大時”、“小時”土洋并用。以后,隨著鐘表的普及,“大時”一詞消失,而“小時”卻沿用至今。
【第72句】:【英雄所見略同】(諺)指分析形勢或設計謀略,英雄豪杰的觀點見識,往往是不謀而合的。 也作英雄所見,畢竟相同。 英雄之士,所見略同。
【第73句】:【為驢扭棍,傷了紫荊樹】(慣)紫荊樹: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花紫紅色,供觀賞,樹皮、木材可入藥,為較名貴樹種。為了折一根趕驢的棍子,損壞了紫荊樹。比喻因小失大。
【第74句】:【寶劍托與烈士,紅粉贈與佳人】釋義:指把物品要送給與之相稱的人。例句:常言道:“寶劍托與烈士,紅粉贈與佳人”。現在,你把你的祖傳寶物給那人,日后你必定后悔。
【第75句】:鯨魚的鼻子一眼朝上
【第76句】:【新箍的馬桶三日香】開始情況較好,但不能持久。類似 的:新蓋的茅房三日香。清代《何典》:“醋八姐看見,也未免 新箍的馬桶三日香,‘弟弟寶寶’的甚是親熱。”
【第77句】:鴨子走路——左右搖擺;搖擺不定
【第78句】:【晴天不肯走,只待雨淋頭】錯過了好時機。成語:不識時 務。明代《封神演義》:“你晴天不肯走,只待雨淋頭,你做一 世大帥,不識時務。”
【第79句】:【人隨王法草隨風】(諺)王法:國家的法律。指在法律面前,人人必須知法畏法,遵守法度,就像草順著風勢一樣,違抗不得。
【第80句】:【天生的一對,地造的一雙】(慣)形容男女雙方品貌相當,十分般配。 也作天生一對,地產一雙。 天生一對,地成一雙。
【第81句】:【笑臟笑拙不笑補,笑讒笑懶不笑苦】釋義:只恥笑臟、拙、饞、懶之人,不恥笑窮苦之人。例句:“笑臟笑拙不笑補,笑饞笑懶不笑苦。窮苦人要飯不見笑。”
【第82句】:【好話說三船,不如攥起拳】(諺)好話說得再多,也不如握起拳來用強硬的手段奏效。指對待不講道理的人,用強制手段比說好話管用。 也作“好話敵不住好拳”。
【第83句】:我家剛搬進新房,爸爸要清掃柜子里的灰。他先讓我去搬凳子,接著讓我去拿鐵簸箕,最后讓媽媽去找笤帚,還讓媽媽給他扶凳子。媽媽對爸爸說:“你呀!一千點活,就喊得雷動風響的。”(青海·互助)
【第84句】:一根木頭蓋不成房,一塊磚頭砌不成墻。
【第85句】:瓜熟蒂落——時機到了
【第86句】:我平時做事總是做不好,可又找不出其中的原因。劉老師對我說:“不會走路跑爛鞋,不會燒水枉費柴。做任何事情都要掌握方法,沒有正確的方法不行。”(廣東·龍門)
【第87句】:【山東出相,山西出將】(諺)山:被山。指古來殽山以東民風尚文,故多出文官;殽山以西民風崇武,故多出武將。 也作“山東宰相山西將”。
【第88句】:【大樹之下,草不沾霜】(諺)生長在大樹底下的小草,不受霜露侵襲。喻指人靠著有權有勢者的庇護,別人就不敢欺侮。 也作“靠大樹草不沾霜”。
【第89句】:出籠的鳥兒——自由飛翔
【第90句】:【豆芽子長一房高,也是嫩菜】釋義:譏諷人的話,表示對人輕蔑,看不起。“嫩菜”又作“菜貨”。例句:你這個人雖高,豆芽子長一房高。也是嫩菜;這個人雖小,她去站崗放哨也起點作用。
【第91句】:【躲一棒棰,挨一榔頭】(慣)比喻躲過了一場打擊,又遭受另一場打擊。
【第92句】:戴紅纓帽上樹——紅到頂
【第93句】:神仙女下凡間——天配良緣
【第94句】:【大姑娘裁尿布,閑時做下忙時用】謂抽時間作準備。成語: 未雨綢繆。梁斌《紅旗譜》:“這放機關槍,對咱窮人本來沒 有好處,可是大姑娘裁尿布,閑時做下忙時用。將來咱用著 這機關槍了,拿起來就能放。”
【第95句】:【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釋義:相互牽連,榮辱與共。例句:“《紅樓夢》里有句話:‘—榮俱榮,—損俱損’,反正我是跟定了。”
【第96句】:【黃鼠狼子不嫌小雞瘦】釋義:比喻人愛貪小便宜,不論便宜大小,都想得到。例句:元寶{艮元用簸箕摟,對待伙計窮摳搜,黃鼠狼子不嫌小雞瘦。
【第97句】:【出氣多,進氣少】(慣)形容人病重,快要斷氣。也比喻錢不夠花,入不敷出。
【第98句】:【吃甘蔗上山——一步比一步高,一節比一節甜】(歇)本指離地面越來越高,味道越來越甘甜;轉指生活越來越好,日子越過越甜蜜。
【第99句】:【軟的欺,硬的怕】釋義:欺侮老實人,害怕厲害人。例句:“我深知你們軟的欺,硬的怕,背著我的眼,還怕誰?倘或二奶奶告訴我一個‘不’字,我要你們的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