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人生只在眨眼之間,今天睡下去,明天醒過來就是一天,醒不過來就是一輩子。
【第2句】:人,大多數有名利之心,與人爭、與事爭。如果能與人無爭,則人安;能與事無爭,則事安;與世無爭,則世安。
【第3句】:有行無愿,其行必孤;有愿無行,其行必虛。行愿相從,自他兼利。(五代)延壽《萬善同歸集》卷四
【第4句】:【禪心佛語】既便飽學之士若沒有明確的理想,也必將一事無成。三藏十二部無非是告訴大家,見地,修證,最后還是要落在行愿上。
【第5句】:【禪語人生】心地善良的人,容貌一定動人;心里知足的人,生活一定快樂。
【第6句】:忽然之間,大家都變成了思考者。生活是讓人尖刻的東西。謙虛但不自卑,自信但不自大,自由但不放縱,人一生很難到這三點。
【第7句】:【禪語人生】幸運定律:凡過于把幸運之事歸功于自己的聰明和智謀的人,多半結局很不幸。
【第8句】:【禪心佛語】衰莫大于心死,如果有人灰心失意時,我們就要鼓勵和安慰他,給他希望。人生道路有逆境也有順境,讓他對未來充滿希望,就是無上的布施功德。
【第9句】:一切凡夫所有的身心都不得自由,或者心隨于身,或者身隨于心。“身”即身體以及外在行為,“心”即心靈以及內心想法。什么是“心隨于身”呢?
【第10句】:【佛心禪語】財富不是真正的福,法福才是真正的福,身心自在才是真正的解脫。
【第11句】:【禪心佛語】善似青松惡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見青松不見花。
【第12句】:【圣經文案】39他要象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干。凡他所作的,盡都順利。(詩1:3)
【第13句】:【禪心佛語】世間為我所用,世間什么東西都是暫時我們用一下的,沒有一樣東西是你的。
【第14句】:所以有福之時,更需及時再造福田,不要等到“有時間時”才想做,這是靠不住的。今天能做的就趕快去做,做了馬上得到歡喜的這分善念最可靠,也是最現成的福。
【第15句】:【禪心佛語】高高低低隨緣看,不厭,不棄,不癡,不迷。卷簾看明月,退步就是閑。
【第16句】:【禪心佛語】歲月可以贏去我們的生命,卻贏不去我們一路上所留下來的美德,也就是無限的慈悲,無盡的關懷。
【第17句】:或有人來截手足,不起瞋恚忍力強,如海含容無增減,此名忍度不應棄。《增一阿含經》卷一,序品
【第18句】:【禪語人生】笑對生活中的困境,我們將與清風白云為伴,贏得一身自在與坦然。
【第19句】:為工作而生活:“為工作而生活”,“為生活而工作”;兩句話、同樣是這些字,但其中的意義卻完全不同。
【第20句】:不要擔心載重,只要把穩方向盤,任何車都能開。當別人到達的同時,自己也到達了。
【第21句】:【禪心佛語】菩薩如明月,眾生如水面。水清月現,自然之理。若水混濁,月影終不能現,是水之咎,非月之過。眾生心垢若除,菩薩時時在前。
【第22句】:【禪語人生】因為對待果法方有因緣,因緣空;對待因緣方有果法,果法也空。
【第23句】:【禪語人生】一個常常看別人缺點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夠好,因為他沒有時間檢討他自己。
【第24句】:【禪心佛語】大圓鏡智性清凈,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
【第25句】:【禪心佛語】時時提問話頭,心就不會被內緣外境捆住,也可以跳脫五蘊的束縛,自然能事事、處處、時時都觀自在。
【第26句】:誰掌握了真理呢?真理在誰手中呢?自古以來,哲人、智者、國王、強盜爭辯不休,皆毫無意義。唯有“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不斷稱念者,便是掌握真理的人。
【第27句】:若是精進心,是妄非精進。若能心不妄,精進無有涯。——《宗教箴言錄》
【第28句】:【佛心禪語】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謂行起解絕,不令知解才繞心中。
【第29句】:【禪心佛語】上當不是別人太狡猾,而是自己太貪,是因為自己才會上當。
【第30句】:【禪心佛語】富以勤為貴,恥以雪為貴,書以鉆為貴,文以通為貴,業以守為貴。
【第31句】:【佛心禪語】做事提得起、放得下,可擴大自己的事業;做人看得遠、行得正,可提升自己的人格。做人要有情有義,全心全意;做事要有頭有尾,善始善終。
【第32句】:【禪語人生】有些痛,忍忍就過了。有些麻煩,忍忍就解決了。有些話,忍忍就不想說了。有些愛,忍忍就不想愛了。有些人,忍忍就不想等了。
【第33句】:滴水臨終考查峨山,看他是否了悟生死真諦。峨山回答“只管睡去吧!”——人生如夢,人的來去有如睡覺與夢醒一樣,峨山的回答表明,他已悟出了生死真諦。
【第34句】:【禪心佛語】你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有多堅強,直到有一天你別無選擇。
【第35句】:禪的“不一般”,是說它打破偶像、沒有崇拜,它要一切眾生與佛平等,大家都跟佛一樣。——耕云先生
【第36句】:【禪心佛語】寬容是一條環環相扣的紐帶,讓我們彼此相連,讓我們認清彼此,珍惜生命。
【第37句】:【圣經文案】264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哪里,服事我的人也要在哪里;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約12:26)
【第38句】:【禪心佛語】試問自己在父母、兄弟前,能不能真正盡到“孝、悌”這樣的德性,這第一個問。
【第39句】:【禪心佛語】省過:在戰場上征服百萬雄師,遠不如戰勝自己。戰勝自己的人是最偉大的征服者。
【第40句】:太圣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古印度)龍樹《中論·破行品》
【第41句】:【禪語人生】一世歡顏,只為你一人綻放。輾轉紅塵,愿與你同唱一曲地久天長。
【第42句】:人,都有一雙眼睛,是給我們看的;也都有兩個耳朵,是給我們聽的。人的一生,假如活到80歲,甚至100歲,我們究竟都聽了一些什么聲音呢?
【第43句】:【化瞋恨為愛】佛陀一再教誡我們:要好好調節自心,把瞋恨、怨嫌之心轉化為愛心、寬心,時時刻刻寬恕別人,發揮愛念。
【第44句】:【禪心佛語】若觀佛作清凈光明解脫之相,觀眾生作垢濁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歷河沙劫終不得菩提。
【第45句】:【禪心佛語】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月本圓缺,周而復始。風吹葉落,風也無過,葉也無錯。說什么難釋懷,只是這心的軌跡里,多了些無用的滄桑。
【第46句】:【禪心佛語】你的善良要留給那些懂得感恩的人,而不是那種將你的善良接受的理所應當且會欲求不滿得寸進尺的人。
【第47句】:【圣經文案】286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后是希利尼人。(羅1:16)
【第48句】:【禪語人生】一動心眼,稟性發動,這時就把“賊人”引出來了,引蛇出洞,如果能意識到自己就是被它害了,這時就能立刻消滅它。
【第49句】:要普度眾生,就要從愛護大地的每一粒沙、每一塊石頭、每一棵樹苗、每一寸土地開始。
【第50句】:【禪心佛語】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方見手段;風狂雨驟時立得定,才是腳跟。
【第51句】:真正意義上的壞人,是在本質上善隕滅,惡叢生。他們對人的傷害,蓄勢已久,預謀已深。于是,這個世界才有了暗箭,有了冷槍,有了所有的防不勝防。
【第52句】:【禪心佛語】您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您,您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第53句】:【禪心佛語】盡管太空旅行吸引人,但更未為人所知及更需要探測與冒險的地域,再無過于人心與個性了。
【第54句】:【佛語摘抄精選】擊人得擊,行怨得怨,罵人得罵,施怒得怒。(《法句經》)
【第55句】:【禪心佛語】度量,如海涵春育。持身,如玉潔冰清。襟懷,如光風霽月。氣概,如喬岳泰山。
【第56句】:當看到別人因為我們的幫助而得到幸福時,我們自己也會因此而感到滿足。
【第57句】:【禪語人生】有一天,當你發現再也記不起為了什么而受傷,那就是痊愈之時。
【第58句】:【禪心佛語】豁達是一種大度,一種胸襟。豁達的人都有著寬廣的胸懷,有著海納百川的氣勢。豁達的人不會為小事而斤斤計較,更不會為個人的得失而郁郁寡歡。
【第59句】:【禪心佛語】人與人之間的很多矛盾都是從傲慢中來的;都覺得自己比別人更高明,比別人更有見識,比別人更正確,于是相互輕視,矛盾也就逐漸生起了。
【第60句】:惡知識,當面說人好話,背后說人壞話;當面表示贊成,背后卻提出異議。俗話說“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對背后愛講別人壞話的人,最好保持距離。
【第61句】:有出格見地,方有千古品格;有千古品格,方有超方學問;有超方學問,方有蓋世文章。(明)澫益《靈峰宗論》卷二之一
【第62句】:【禪語人生】愿我如日普照一切,不求恩報,眾生有惡悉能容受,終不以此舍誓愿。
【第63句】:我們在和他人交往的時候,要有感恩的心態,要有奉獻的精神,因為一個人的存在是與周圍的所有人、與全世界所有人的存在分不開的。
【第64句】:佛是眾生界中了事漢,眾生是佛界中不了事漢,欲得一如,但佛與眾生,一時放下,則無了無不了。——《大慧普覺禪師文案》
【第65句】:【佛心禪語】愛的力量,可以撫平心靈的不安,讓社會安定祥與,消除一切的災難。
【第66句】:能知所知法,唯依心妄計,若了所知無,能知即非有。《大乘密嚴經》卷上,妙身生品
【第67句】:【佛心禪語】鼎州禪師一邊撿一邊說道:“樹葉不光是落在地面上,它也落在我們心地上,我是在撿我心地上的落葉,這終有撿完的時候。”
【第68句】:【禪心佛語】從那以后,慧遠禪師不再舞文弄墨、習字賦詩,而且放棄了一切與禪無關的東西,一心參悟,終于成為了一代著名的禪宗大師。
【第69句】:【禪心佛語】從宗教的觀點來看,唯有宗教的信仰和宗教的修持,以及宗教生活的體驗,才是人類精神生活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人生才不會空虛,也不會感到寂寞。
【第70句】:【禪心佛語】時間帶走一切,長年累月會把你的名字、外貌、性格、命運都改變。
【第71句】:【禪心佛語】擋人財路,不如自辟財路,擋人財路就如斷人“活路”,不要一條道兒走到黑,你贏,也要讓他贏。
【第72句】:應該尊敬長者,不妒忌,懂得按時拜見老師,抓住時機討論正法,專心聆聽精妙言辭。《經集》第二品,第九章《戒行經》
【第73句】:【佛心禪語】悟與不悟,佛性就在那里,或悲或智,與你同體光明,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不來不去。
【第74句】:【佛心禪語】“在親民”是說要關心、親近民眾,解決社會的實際問題,不能躲在象牙塔里。
【第75句】:【佛心禪語】比丘說:“你要照顧好你的心。心念如果能達到善良、慈愛與平靜的境界,就是修行了。”
【第76句】:在行、住、坐、臥當中能夠時時觀照當下,使自己的心與佛相應、與法相應、與戒相應,我們當下便是身居樂土。
【第77句】:想象你的成功,當你想象自己會成功時,就會增強信心,并想方設法地獲得成功。
【第78句】:【圣經文案】110我又聽見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我說:“我在這里,請差遣我!”(塞6:8)
【第79句】:【禪語感悟】做人要有度量,要懂得寬容。當別人犯了錯誤的時候,訓斥并不一定能起到作用,有時寬容一下,給別人提供一個冷靜反省的空間,反而會使其改過自新。
【第80句】:【禪心佛語】所謂真正的智慧,在于是否能分辨什么是可能和不可能的,而且要懂得如何因應不可避免的事物。
【第81句】:增上謂外緣,是正報所依,世人不了此,緣劣怨他人。(明)宗喀巴《顯密修行次第科頌》
【第82句】:【禪心佛語】男人的愛是俯視而生,女人的愛是仰視而生,那么,男人越往上走可以俯視的女人就越多,女人越往上走可以仰視的男人就越少。
【第83句】:【禪心佛語】天大地大,就把自己看作是山水的使者,無所謂一點,遲鈍一點,就簡單自在了。累了就瞇起眼,看什么都是浮云過眼。
【第84句】:【禪心佛語】菩提心平凡樸實到常被人忽視,但它是大乘佛法一切修為的基礎。有人問我:菩提心的修持需要多久?我的答案是:“生生世世”。
【第85句】:【佛心禪語】知世如夢,一無所求。人生固然一夢,固然是匆匆過客,但一生中也就只有一次這樣做夢的機會,何不好好把握?
【第86句】:【禪心佛語】人生有如一本畫冊,它的內容,端看你個人如何去彩繪之。
【第87句】:一世界即是不可說世界,不可說世界即是一世界;不可說世界人一世界,一世界入不可說世界;穢世界即是凈世界,凈世界即是穢世界。《華嚴經》卷十七,初發心功德品
【第88句】:【佛心禪語】「魔心」,叫你看什么都不順眼。「佛心」,叫你看什么都要順眼。
【第89句】:【佛心禪語】小強再去,拿回來的還是木柴,而且還是一幅得意洋洋的表情,好像在說“你看,我多能干。”
【第90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人最難看見自己,平日張著眼向外看,對別人稱斤論兩,對世事摔道短。殊不知自己也身在其中,若能跳脫開來更需意志磨練。
【第91句】:【禪心佛語】人生最髙的修養境界是內方外圓,與天地合其徳,與日月合其明,與四季合其序,與神靈合其吉,與眾生合其善。
【第92句】:【禪心佛語】生活中的開心大笑,不是笑別人可笑,不是笑世界可惱,不是笑人生無聊,只是笑一笑,自己給自己的生活準備一幅良藥,笑一笑,少卻生活中的許多煩惱。
【第93句】:凡事要守好自己的原則,不要牽強應酬;常去應酬,往往度不到對方,反而會被拖下水!
【第94句】:要突破小范圍的愛,將愛心普及一切眾生,視眾生的苦痛如自己的苦痛,這才是佛教所倡導的愛。
【第95句】:【禪語人生】一個人自己做事若太不小心,最好就不要怪別人,埋怨別人。
【第96句】:【佛心禪語】做人須有四氣:在貧困中,要有忠心志氣;在危難中,要有信心勇氣;在富貴中,要有舍財義氣;在做人中,要有浩然正氣。
【第97句】:【禪心佛語】分手后,不要再回頭。不要感覺很失敗,更不要覺得自己浪費了幾年生命。如果這讓你學到了一些東西,那么這份感情就不是失敗的。
【第98句】:禪宗說“日日是好日”,就是要讓每一天都充實無憾地度過。須知,一生的幸福也往往來自每一天快樂的積累。
【第99句】:【禪心佛語】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上一篇:新華社文章最吸引人的歇后語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