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佛學對生活有個確切的定義:一切美好的事物加一切快樂的心靈,就等于生活!有人說,把快樂與人分享,快樂就會加倍;把悲傷與人分享,悲傷就會減半。人生在世,快樂是最不可少的,但最快樂的莫過于從他人那里收獲得到的快樂。
【第2句】:二、不能度盡眾生界:眾生業重,習性難移,舊業方悔改,新業又造成!良知方露,又不堪欲境引誘。因此六道沉淪,三途難盡。
【第3句】:生活即修禪。定力不堅,心隨神移的凡夫俗子,被花紅柳綠、光怪陸離的塵世迷了眼,分了心,因此,只能成為米飯,甚至是半生不熟的夾生飯。
【第4句】:【禪語人生】只為自己著想不會大,能替別人著想不會小。今悟:只為自己做事不會寬,能替別人做事不會狹。只為自己做人不會誠,能替別人做人不會偽。只為自己做學不會厚,能替別人做學不會薄。為自己,小天地;為眾人,大器局。
【第5句】:佛家是非常講究惜福和惜物的,對自己有的和化緣而來的都非常珍視,不會輕易丟棄。許多佛學大師都非常推崇“事能知足心常愜”這一觀念,他們提倡用知足的心獲得坦然和寧靜。
【第6句】:佛家禪語:所謂看開人生,絕不是悲觀,而是積極樂觀;不是看破,而是看透;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及時去做。
【第7句】:【佛善良禪語】有記者問科比:“科比,你為什么如此成功?”科比反問記者:“你知道洛杉磯凌晨4點的樣子嗎?”記者搖搖頭。科比:“我知道每一天凌晨4點洛杉磯的樣子。”
【第8句】:【禪語人生】一個人首先要滿足自己、愛自己,然后才有能力愛別人。如果我們超越自己的能力去愛別人,或者為了讓他人看到我的愛,那就是一種愚蠢的愛。愚愛雖是愛,雙方都受害,學會愛的智慧,開啟和美人生。
【第9句】:【禪語人生】在生活中怎樣才能少走彎路呢?秘訣就是確立明確的目標,然后以最節省的途徑向目標邁進。目標既是成功的方向,更是成功的捷徑。
【第10句】:普天之下沒有我不能原諒的人。我們要發這樣的愿心,對任何外來的評論予以“善解”,不要當作諷刺而耿耿于懷。
【第11句】:【禪語人生】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母親,再也找不到第二個人對我們那么的友善、那么的慈愛、那么的細心呵護。
【第12句】:【佛心禪語】世界很大又很小,看你心的容量與承載。什么都想出人頭地,會輸了平常的幸福。學會留路給人,自己的天會更藍。生命的大度在于,虧損失敗我承受,愿將勝利奉獻他。——悟妙法師
【第13句】:【禪語人生】有些人輕視別人的智慧,喜歡賣弄自己的口才,講話東拉西扯,言不及義,答非所問。這樣時間長了就會使自己處于非常不利的社會地位。
【第14句】:【禪語人生】一顆健康的心臟,平時我們是感覺不到它的跳動和存在的,只有當心臟出了問題,有了毛病,才會常常感覺到它的跳動和存在。
【第15句】:人生要用簡單的心境,對待復雜的人生,生活,是一滴靈動的水。它滴到哪里,就融入哪里,且了無聲息,了無痕跡。
【第16句】:【禪語人生】修行的三個階段分別可以去除三個層次的煩惱,即:通過持戒去除違犯性煩惱;通過修定去除困擾性煩惱;通過修慧去除潛伏性煩惱。
【第17句】:【禪心佛語】即便叁戒守護得一塵不染,但若對叁界沒有生厭離心,仍然是輪回之因。即使叁門勤勤懇懇地奉行善法,但若不懂將善根回向圓滿菩提,善法也會被顛倒分別念一掃而光。
【第18句】:【佛心禪語】被同一塊石頭絆倒一次是無知,絆倒兩次是愚蠢,絆倒三次是無藥可救。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被一塊石頭絆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同一塊石頭多次絆倒。
【第19句】:人多力大福就大。一支再大的蠟燭,它的光度還是有限;而一支小蠟燭點亮之后,卻可再引燃千萬支蠟燭,這千萬支的燭光就可照亮各個黑暗角落。
【第20句】:恒唯法師:真正尊重生活,就要學會風來聽風,雨來觀雨,每一個念頭都清晰明了,每一天都要活好。人生這一趟,來得不容易,去得也匆忙,記得一句忠告:煩惱三千云煙散,活在今天,路過今天。
【第21句】:【禪心佛語】微笑招感陽氣(正面能量)嚴肅招感陰氣(負面能量),微笑可以與萬物對話,嚴肅則是把自己和萬物封閉切斷開。
【第22句】:【禪心佛語】當一個人忽略家人的時候,他忘了愛與關懷是一種習慣。【第5句】:當一個人溝通障礙的時候,他忘了真誠傾聽是一種習慣。
【第23句】:【佛家禪語】錢財,如果妥當使用,能讓我們邁向幸福;如果使用不當,會讓我們趨向痛苦。財乃一切善與惡的媒介,具有愛心與智慧之人,能善用錢財;自私與愚昧之人,則會使用不當。
【第24句】:對付狡猾的“我”,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徹底離棄它,不要受它的騙,尤其警惕不要受它以修行的名義送來的賄賂。
【第25句】:凡事能保持低調,做到富而不奢,貴而不顯,不僅可以保護自己,使你融人人群,與人們和諧相處,也可以使你暗蓄力量、悄然潛行,在不顯山不露水中成就事業。
【第26句】:愛出者愛返,福來者福往古語講: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人世間的事情,有了付出才有回報。付出越多得到的回報越大,只想別人給予自己,那么得到的源泉終將枯竭。
【第27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虛空無掛礙。展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游。睹人青眼少,問路白云頭。
【第28句】:人生在世,有如雪泥鴻爪一般,本就沒有什么好計較的。一碗白米飯即可吃飽,只要有足夠的營養,何必一定要吃滿漢全席?只需六尺長、三尺寬的位置,就夠我們這副身軀睡得很好,何必奢求高樓華廈呢?
【第29句】:【一日一禪文案】人心只一拳,別把它想得太大。盛下了是非,就盛不下正事。很多人每天忙忙碌碌,一事無成,那就是對細枝末節的瑣碎關注得太多。米可果腹,沙可蓋屋,但二者摻到一起,價值全無。做人純粹點,做事才能痛快點。
【第30句】:【佛心禪語】犯錯并不可怕,怕的是不知錯,不知改正。犯了錯誤要勇于負責,然后積極改進,即便是很小的錯誤,也不要存在僥幸心理。
【第31句】:男兒兩行淚,不欲等閑垂。男兒在他鄉,哪能不憔悴。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男人掙大錢,女人腰粗圓。難合亦難分,易親亦易散。腦越用越靈,手越用越巧。腦子怕不用,身子怕不動。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第32句】:【禪心佛語】今日吾人提倡“讀經”,是要看中“古”之可“食”者而“食”之,同時自小也練成“大胃口”,將來看到西方之可“食”者,依然“食”之不誤,不僅消納了東方,也消納了西方,然后中國文化有前途,世界文化有前途。
【第33句】:我們的心常常不規則地亂跑,有時跑到惡的地方,有時跑到善的地方,有時不善不惡,任憑別人來誘引我們;這就是沒有把心照顧好。心如果沒照顧好,惡念一旦被誘引,任何壞事都做得出來,任何壞話、壞的形象都表現得出來。
【第34句】:若要死得好,只要生得好;若要做好鬼,只要做好人,所以與其重“死鬼”,不如重“人生”。(民國)太虛《人生佛教》
【第35句】:【佛心禪語】自己是自己命運的制造者,自己是自己行為的主宰者,自己是自己過失的受害者。要做人間的鼓舞者,不做別人的憐憫者。
【第36句】:感眾生恩——怨親平等、恒順眾生;以知足感恩的心,包容一切順、逆之境,以歡喜心廣結善緣,上求下化成就眾生。
【第37句】:【禪心佛語】佛和魔也許只在一念之間,運用之妙存乎于心。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當你的心趨向惡時,地獄之門便打開了;當你的心趨向善時,天堂之門則打開了。
【第38句】:【禪心佛語】對佛教徒來說,所謂的佛性,或說覺醒的能力,在男性和女性身上是毫無二致的。所以兩性就本質上而言,是完全平等的。
【第39句】:山頭松柏半無主,地下白骨多于土。消磨歲月詩千卷,笑傲乾坤酒一壺。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
【第40句】:家庭是道場,生活作佛事,慈悲感恩和為貴,忍辱包容是妙方;身體是寺院,心靈是佛像,兩耳鐘鼓齊鳴,呼吸梵音嘹亮。——凈慧長老
【第41句】:【禪心佛語】為了你的事業更輝煌,為了你的人生更完美,請你多一分自知之明,少一分自作聰明;多一分自我反省,少一分自我欣賞;多一分謙虛謹慎,少一分夜郎自大;多一分自糾自查,少一分自吹自擂。
【第42句】:學佛者切莫認為:脫離人間而在天道能求得佛法,其實,離開人間就難有佛法可修,因為佛菩薩都是在人間成就道業。
【第43句】:很多人不快樂,何故?太累了,欲望太強。若能遠離“晴憂次女傘業衰,雨憂長女鞋業衰”,心平氣和,凡事不鉆牛角尖,常將心比心,大愛無我,“離欲阿羅漢”,能不得安樂?
【第44句】:茶不入禪,皆為俗事。禪不入心,皆為文字。拈花微笑,喝茶悟道。酒越喝越糊涂,茶越喝越清醒。品至清至潔的茶,悟至靈至靜的心
【第45句】:【佛心禪語】不要在你氣頭上說話或行動。怒氣有時候會自己溜走,稍稍耐心地等一下,不必急著發作,否則回惹出更多的怒氣,付出更大的代價。
【第46句】:【禪語人生】只要珍惜其它眾生,即使我們沒有刻意禮敬諸佛菩薩,也會令諸佛菩薩歡喜。協助其它眾生是對諸佛菩薩最好的供養,因為它圓滿了諸佛菩薩的愿望。
【第47句】:【能忍自安(百忍歌)】知難忍苦好處世詩詞哲思闡人生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不須計較苦勞心,萬事原來有命,幸遇三杯酒美,況逢一朵花新,片時歡笑且相親,明日陰晴未定。
【第48句】:【禪心佛語】寬容的愛不但能喚醒陷入迷途的人,而且還能讓他們勇敢地面對人生。只要你心中裝滿了愛,就可以為他人帶來快樂,也能夠讓你自己的生命變得崇高。
【第49句】:【禪心佛語】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塵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亂,禪性無住,離住禪寂,禪性無生,離生禪想,心如虛空,亦無虛空之量。
【第50句】:【佛心禪語】無論做什么事,即使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也要全力以赴,專心致志地去完成。只有這樣,才能做一件成一件。
【第51句】:走在這平常的生活,平常的理解,平常的對待,用一份樂觀和光明,創新一種新的生命格局,指導生活,成為人生一種自然而然的率真,恬淡,安詳。
【第52句】:平常心藏于每個人的本性之中,只是一些人的平常心被心中的“迷霧”所遮擋,無法見“光”而已。那些有積極人生、快意生活的人,總能將這顆本性的平常心挖掘出來,認真體會,好好感悟,故而他們生活得無憂無慮。
【第53句】:【靜心禪語解煩惱】有些花開,希望它永遠不落;有些緣起,希望它永遠不滅。真想,永遠忘記一些東西,比如痛苦;真想,永遠記住一些東西,比如快樂。有些人,很遠,遠在千山萬水之外;有些人,很近,近在靈魂深處棲居。
【第54句】:我們常常無法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應該在乎什么,應該放下什么,所以被心魔所困。其實,只要放下散亂的心,提起專注的心:放下專注的心,提起統一的心;放下統一的心,提起自在心,就能放松身心,提起正念,就能徹底放下。
【第55句】: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莫將容易得,便作等閑看。莫笑他人老,終須還到老。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木偶能跳動,自有提線人。木無本必枯,水無源必竭。拿魚先拿頭,刨樹先刨根。
【第56句】:【禪心佛語】人通常覺得別人的東西比自己的好,可是失去之后才發現自己曾經擁有的才是最適合自己的,也是自己最想要的。可是,失去的已經失去,不會再擁有。
【第57句】:【禪心佛語】據說,曾有人做過實驗,把一些跳蚤裝在一個帶蓋的盒子里。一段時間后,去掉蓋子,有趣的現象發生了,跳蚤本來可以輕松跳出盒子獲得自由,現在卻每次都只跳到原來蓋子的高度,再也得不到唾手可得的自由。
【第58句】:【禪語人生】心理提示四則:①活魚會逆流而上,死魚才會隨波逐流。②逆風的方向更適合飛翔。③走在光滑的冰面上容易摔倒,是因為上面沒有坎坷。④環境永遠不會十全十美,消極的人受環境控制,積極的人卻控制環境。
【第59句】:【禪語人生】在印度,我曾對那些處于下層種姓,必須很努力去爭取自己權益的人說,我們大家同為人類,都有一樣的潛能,他們絕不可以因為貧窮,被其他種姓的人排斥,而感到灰心喪志。
【第60句】:【禪語人生】幸福和富有不在于你擁有多少,而在于你放下了多少。對物質世界的一切越執著,越說明你是它們的奴隸。內心一絲不掛,才是萬物的主人。
【第61句】:【佛心禪語】欲望使人失敗,無私令人成就;煩惱使人痛苦,覺醒令人快樂;執著使人束縛,放下令人解脫;無明使人迷惑,智慧令人證悟。
【第62句】:【佛心禪語】把心放寬,所有的煩惱就不再是煩惱,只是人生大河中的一片枯葉,靜靜地讓它飄過就是。把心放寬,所有的困難就不再是困難,只是人生高峰中的一段陡梯,咬緊牙關挺過去就是。心有多寬,天地就有多寬。
【第63句】:正歸依或多自歸,山川樹神,廟立圖像,祭祀求福。自歸如是,非吉非上,彼不能來,度我眾苦。如有自歸,佛、法、圣眾,道德四諦,必見正慧。自歸三尊,最吉最上,唯獨有是,度一切苦。《法句經》卷下,述佛品
【第64句】:生活的禪法是與命運一起進行,從困惑迷茫中突圍,因為心頭的執著與分別,我們不回避與逃避任何痛苦,保持一顆平常心來觀察自己,觀察環境。平心靜氣的去迎接那些違緣。協調好生活中的得失與榮辱,看破才自在。
【第65句】:淡是一種釋然,也是一個生命的過程,只有經歷了塵世的風霜雪雨,感悟了世間的愛恨情仇和歷練了無數個跌宕起伏,才進入淺染心事淡談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寧靜所致,便遠去了悲與痛,心就平和了。
【第66句】:【禪語人生】一般人學佛修道都在希求一個東西,都向心的外面去找,因此,犯了一個最大毛病——不敢承認“此心就是佛”,這是眾生的大病所在。人總是把佛、菩薩的境界幻想成非常高不可及,深不可測,所謂“高推圣境”。
【第67句】:【禪語人生】我們之所以不能放下,主要是在得失利害方面放不下。因為我們總是希望在未來,出現合乎我們意愿的結果。如何才能把這些都放下呢?其實很簡單,從當前的準備工作開始,去創造這個未來。
【第68句】:【經典禪語】人生本來就是五味雜陳,生活考驗每一個人的毅力和堅持,能不能直面生命的痛苦,去接受,去改變,去勇敢,但一定不能軟弱與逃避,幸福不會眷顧那些茫然的人,幸福需要一種自在與灑脫。
【第69句】:人們總把無常當成常,把終究會消亡的東西當成依靠,把真正的苦當成樂,又把真正的樂當成苦,貪戀執著于不可靠的身外之物,卻合棄心靈的滿足與安寧。
【第70句】:考試就像稱體重,不會一兩天忽然加重了多少,也不會忽然一兩天減輕了多少。像稱體重那樣應對高考,你就不會發揮失常,該考多少就一定能考多少!
【第71句】:問:“久久尋源,為什么不見?”師日:“為步數太多。”日:“恁幺則不覓去也。”師日:“還同避溺而投火。”——《五燈會元》
【第72句】:【禪】只有心里有陽光的人,才能感受到現實的陽光,如果連自己都常苦著臉,那生活如何美好?生活始終是一面鏡子,照到的是我們的影像,當我們哭泣時,生活在哭泣,當我們微笑時,生活也在微笑。
【第73句】:人出生時,是一塊質樸的石塊,有棱有角,生氣勃勃。但是,在生活無情的打磨中,人慢慢被磨去棱角,變得圓滑而世故。人生如夢,得失從容。讓我們真正感到疲憊的不是那些外在的得與失,卻是我們自己那顆患得患失的心。
【第74句】:【禪語人生】在那些女性權利受到侵犯的地方,女性應該要起來反抗,而男性則應該支持她們。這二十年來,我在印度一直很支持婦女們爭取各種權利,包括就學以及和男性一樣能夠在社會上的各個領域里擔任各項職務。
【第75句】:【禪語人生】心煩時告訴自己:【第1句】:算了吧。【第2句】:沒關系。【第3句】:會過去的。人活一世,笑就要大聲的笑,哭就要盡情的哭,讓快樂常在,讓悲傷遠離.人生四然:來是偶然,去是必然,盡其當然,順其自然。
【第76句】:如若你已忘記我,請把我的心還與我,我且用它在一個人的山河歲月中,細數流年悲喜,讓沒有你的日子,依然能夠過得活色生香。
【第77句】:行走于塵世,總有一些經歷,會讓你瞬間成長。蛻變,是一個破繭成蝶的過程,百轉千回后,逐漸學會與生活化干戈為玉帛,與自己安然靜好。簡單,就會薄而清透,安于當下,便會內心豐盈。
【第78句】:【佛心禪語】壯士斷腕,果斷放棄門票是第一步,及時調整對外形象應緊隨其后。問題是:僧團到底以何種形象立足,才能受到尊重?
【第79句】:【禪心佛語】人生要喘兩種氣:一種是生命之氣,一種是精神之氣。人生要會兩件事:學會掙錢,學會思考。人生的兩個基本點:糊涂點,瀟灑點。
【第80句】:【禪心佛語】人生路上,經受了再大的打擊,也要清楚這只是一場風雨,一場風雨打濕不了整個人生,只要生命還在,就要用全新的姿態迎接明天那新一輪紅日。
【第81句】:放下慳貪是布施,放下惡業是持戒,放下懈怠是精進,放下嗔恚是忍辱,放下散亂是禪定,放下愚癡是般若,放下虛偽是真誠,放下污染是清凈,放下傲慢是平等,放下愚癡是正覺,放下自私是慈悲。
【第82句】:生命中所遇到的事物,不是喜歡和不喜歡那么簡單,一個人的內心素質,就應該足夠的承擔,而不是迷失在耿耿于懷,活好每一份樂觀,才能活出一份積極的結果,或者理解為活出生活的希望和價值。
【第83句】:【佛心禪語】住在大城市的人會覺得孤單,意思不是他們沒有人作伴,而是沒有人關心。這樣可能會讓他們的心理變得很不健康。另外一方面,那些在一種溫暖氣氛下長大的人,身、心和行為都會有比較正面與和諧的發展。
【第84句】:【禪語人生】修養的最高境界:不要自視清高;不要輕易求人;不要強加于人;不要盲目承諾;不要取笑別人;不要亂發脾氣;不要信口開河;不要小看儀表;不要封閉自我。
【第85句】:【禪心佛語】人之所以活得很累,是因為人生到處充滿著誘惑,太多的誘惑讓自己目不暇接,選擇與放棄之間往往耗費了人生太多的心力。人生不可能沒有取舍,取舍之時別忘了把握住內心那份最珍貴的東西。
【第86句】:【禪心佛語】時光不會為了誰而停滯不前,歲月也不會心痛任何人的悲傷。留住該留住的,忘記該忘記的。留住心里的那些感動和溫暖,忘記曾經的那些傷害。學會轉身,也是一種成長;學會放手,也是一種幸福。
【第87句】:【佛心禪語】不要抱怨命運的不公,不要抱怨人世的不平,只要你還在呼吸,就還會擁有多彩的人生。這多彩的人生,既給人帶來過一些磨難,也給人帶來了更多的快樂。學會珍惜擁有,你就會有一種滿足感,你就會體驗到生活的快樂。
【第88句】:【佛心禪語】小和尚愣怔了一陣,終于明白了師父的開導自責而歉疚地說:“對不起,師父,是我錯了,今后一定注重個人修養,學會尊重他人,感化他人,不再犯錯或少犯錯。”
【第89句】:【佛心禪語】不要總是抱怨生活的艱辛,命運的不公,不要壓抑自己,迷失自己,讓自己沉淪在憂傷里不能自拔,更不要自暴自棄。懂得變通,靈活地處理事情,會讓你跨越生命中的很多障礙,少走許多彎路。
【第90句】:【禪心佛語】生活的煩惱,如同流云過千山,本身就是一場來去夢幻。不必要留戀過去,也不必要幻想未來。生活就是腳下的路,從當下出發,實實在在的延長。微笑面對困難,雙腳踩在大地,諸事因緣,一笑皆了。
【第91句】:【禪心佛語】每個人的身上,都依附著兩個自己:好的自己和壞的自己。讓積極打敗消極,讓高尚打敗鄙陋,讓真誠打敗虛偽,讓寬容打敗計較,讓快樂打敗憂郁,讓勤奮打敗懶惰,讓堅強打敗脆弱。只要你愿意,你就能做最好的自己。
【第92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這個世界上,人所處的絕境,在很多情況下,都不是生存的絕境,而是一種精神的絕境。只要你不在精神上垮下來,外界的一切都不能把你擊倒。
【第93句】:【禪心佛語】佛說: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但并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第94句】:【禪語人生】我們說人生在世一定要好好活著,怎么樣才算好好活著呢?“發憤忘食,樂以忘憂”而已。別閑著,做你該做的事兒去,這就是活著的最高境界,就是好好活著。
【第95句】:【佛門禪語】沒有什么美好可以定格。沒有什么黑暗可以永遠。沒有什么錯誤可以讓歷史低頭。一切過往,都是時間的玩偶。原諒吧,自己的,別人的,歷史的,現在的。
【第96句】:一、心要細:以明睿的智慧仔細審思、考慮周密、詳加計劃,處處為人著想,則能減少錯誤、面面俱到;不僅利人利己,且能持續長久,事半功倍。
【第97句】:要調心,少欲知足是法寶,一切隨緣是妙方。少欲知足,心就安泰;一切隨緣,心就自在。心能安泰自在,自然心平氣和。
【第98句】:【佛心禪語】財物布施并不只是送施財物,而且能放下對物質的貪執。下對物質的貪執,才是真正的財物布施。舉祖師岡波巴大師說:“不執一物,比供施所有財物殊勝。
【第99句】:當知有四大畏,恒逼人身,終不可制卻,亦復不可以咒術、戰斗、藥草所能抑挫:所謂生老病死。亦如大石山從四方來,各各相就,摧壞樹木,皆悉磨滅。《增一阿含經》卷五十,大愛道般涅槃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