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佛門禪語】不管對什么樣的人,哪怕他的職業再低賤、身份再卑微、行為再惡劣,我們也不應該隨意輕視,而要盡量觀清凈心、平等心。六祖也說:“欲學無上菩提,不可輕于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
【第2句】:【禪心佛語】堅執、剛強、果決,這些都是不錯的品質,但我欽佩這些,卻很難為之感動。在理智上我知道這些品質對于生存和事功的必要,但他們并不是心靈渴望的最好的東西。
【第3句】:【心靈平靜的禪語】行善和布施是為了拔除“自我”,持戒和修定是為了調御“自我”,修慧則為了破除“自我”。在此我不想多談,而只討論每天最迫切的事情——眼睛要看、耳朵要聽、鼻子要聞等等,只要守護六根就是已控制一切,修行圓滿了,這正是修習佛法的核心。
【第4句】:【十大人生智慧】【第1句】:上善若水,處下不爭;【第2句】:大智若愚,勿恃聰明;【第3句】:淡泊恬適,明心立志;【第4句】:滴水穿石,貴在堅持;【第5句】:厚積薄發,以柔克剛;【第6句】:海納百川,包容涵藏;【第7句】:戒驕祛躁,平等待人;【第8句】:涵養心性,靜定歸真;【第9句】:心誠則靈,唯德感天;【第10句】:大道至簡,淳樸自然。
【第5句】:【佛心禪語】事后,我們問老和尚說:“您老人家都這么大年紀了,而那些紅薯皮好苦啊。你怎么還吃得下去呢?”老和尚嘆了一口氣,對我們說:“這是糧食啊。只可以吃,不可以糟蹋呀。”
【第6句】:【禪語人生】只有你爬到了山頂、這座高山才能抬高你,只有你變的有智慧了、你才能結識有智慧的人,只有你先理解了大家、然后大家才理解你,只有你先成功、朋友才會離你更近。
【第7句】:人生不能缺乏的是雨夜——淅瀝地,獨自的雨夜。這樣的雨夜里,天有淚,燭有淚。天淚有聲,燭淚有形,唯有斯人面上簌簌流下的,是點點無聲無形的熱淚。
【第8句】:【生活禪語】“低頭的稻穗,昂頭的稗子。”越成熟,越飽滿的稻穗,頭垂得越低。只有那些果實空空如也的稗子,才會顯得招搖,始終把頭抬得老高。生活中,我們應學會在適當的時候,保持適當的低姿態。
【第9句】:【人生最大的財富是健康。】記得有篇小說寫一個愛財如命的財迷,進了一座黃金山,山內皆是黃金珠寶,大喜若狂。但因貪得無厭,終于陷入黃金山而無法出來,于是黃金山中留下幾根白骨,豈不悲哉?健康是最寶貴的,也是人生最大的財富。如果一個人想通了這一點,那么什么名利之念、非分之欲,都可化為烏有。
【第10句】:除了你的親人和三兩知己,千萬不要把自己的軟弱展現給外人看;千萬不要把自己的狼狽述說給外人聽;因為根本沒有人會覺的你很可憐,只會覺的你很無能很沒用。大多時候,事情都要學會自己一個人承擔,因為沒有人會幫你。什么事情都要學會自己一個人堅強,因為凡事都靠自己。
【第11句】:時間、不是實相、但映射出了實相。我們渴望擁有,它說有聚則會有散;我們渴望年輕,它畫了一道道年輪在人們臉上;我們渴望恒常的美麗,并把信心交給“未來”,未來說:除了一個個當下、我何嘗存在,當下無常,我亦如是無常!
【第12句】:【禪心佛語】誠如佛經所云,帶著虔敬的心來朝拜五臺山,一定可以見到文殊菩薩。而文殊菩薩不一定是以手持寶劍與經函的報身佛的形象示現,他會以異彩紛呈的和眾生心相應的形式顯現,以此來加持度化眾生。
【第13句】:【禪語人生】現在很多人,小事不做,大事做不了,結果什么也沒有做成。不管是小事大事,家里的事還是家外的事,個人的事還是公家的事,都是一種緣分。遇到了,有這個機會了,就應該珍惜。不去混日子,樣樣事都好好做,用心來做,這就是修行。
【第14句】:【禪心佛語】人生是需要用苦難浸泡的,沒有了傷痛,生命就少了炫彩和厚重。在傷口中盛開的花朵,是陪伴我們默默前行的風景。不要在意小小委屈,難過只是你心情的點綴,而不是制約你靈魂的枷鎖。該銘記的,就把它雕刻在心靈的石碑上;該淡忘的,就把它融入宣泄的淚水中。讓我們從困苦中借力,在隱忍中堅強。
【第15句】:我回答她:“你目前的功夫只是‘忍’而已,還沒達到‘吞下去’的地步;其實,真正的功夫不只是吞下去,還要能夠消化掉才是真功夫。”
【第16句】:在家菩薩如法集聚錢財、封邑,非不如法。平直正求,非粗惡求,不逼切他。如法得分,起無常想,不生慳想,喜舍無吝。給事父母、妻子、奴婢、諸作使者,以如法財而給施之,所謂親友、眷屬、知識,然后施法。《大寶積經》卷八十二,郁伽長者會
【第17句】:【禪語人生】有的人認為學佛就要丟掉生活和工作,因為那是另外的一個世界,是兩個方向,這樣想就完全錯了。一個真正的學佛人,是用佛陀的慈悲和智慧,上師的教言和竅訣來面對社會和家庭,面對生活和工作,這就是作為一個在家居士最好的修行。生活和工作是我們修行最好的對境,把日常生活變成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
【第18句】:布施可以種一收十;持戒可以三業清凈;忍辱可以自他得益;精進可以無事不成;禪定可以身心安住;智慧可以洞察秋毫。知道因緣,懂得隨緣,學會惜緣,創造善緣,滅卻心頭無明火,點燃人間智慧燈。
【第19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人的心態如同琴上的弦,太緊則易斷,太松則無音,只有松緊適度,才能彈出美妙之音。保持一顆平常心,才是人生的真諦。懷一顆平常心,看淡得失,超越成敗,不為物欲所迷,不被煩惱所擾,明心見性,隨緣自適。平常心,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生活智慧。
【第20句】:【佛語悟道】看見一件事情,就可以了解一切事情;知道一個人的心,就可以了解所有人的心;了解了一點道理,就可以領悟一切的道理,因為所有的地方都體現著一樣的道理;看見一粒塵土,就可以了解大千世界的山河大地;看見一滴水,就可以了解世界上一切水的性質。
【第21句】:【佛心禪語】最佳善知識,就是攻擊你隱匿過失的人。最佳的教法,就是擊中那些過失的教法。最佳的朋友,是正念與警覺。最佳的激勵,是敵人、障礙與病苦。最佳的方式,是沒有任何造作。
【第22句】:生活中,大部分人心里都在想如何擁有更多,如知識、經驗、能力、學歷、人際關系,一樣都不能少,結果是想擁有得越多,心理包袱就越大、越重。只有學會放棄,才能放下心理包袱,真正享受生活的樂趣。
【第23句】:【禪語人生】中國歷史早有明鑒,趙括“紙上談兵”的公案(《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后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是最好的歷史教訓。
【第24句】:【禪心佛語】什么是做人的根本?就是憑良心做事,不傷天害理,不損人利己。這個不復雜,也沒有什么可商量的。若做到了,你盡可以在世間履行自己的本分,該怎樣工作就怎樣工作,憑正當進取、誠實勞動獲得尊重、認可,以及財富、受用。佛法也沒有禁止這個。佛法不要求所有人一沾上學佛的邊,就必須放棄正在過的生活。
【第25句】:【禪語人生】不要抱怨生活給予太多的磨難,不要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把每—次的失敗都歸結為一次嘗試而不去自卑,把每一次的成功都想象成一種幸運而不去自傲。微笑著去面對挫折,去接受幸福,去品味孤獨,去戰勝憂傷,去面對生活帶給我們的一切。
【第26句】:雖是俗世塵光,卻也歲月靜好。做一個淡然女人,飄忽人際中,置身世相外,不睹萬般誘惑,只贏一人之心;做一個靜默女人,淺笑袪千愁,輕語醉春秋,雖不善言辭,亦自成風景;做一個濃情女人,寂時似禪定,情竇如烈火,愛就夢一場,別恨只道無;做一個寒梅女人,只為暖冬,無意爭春,惟愿走過,不求來過。
【第27句】:眼前,我看到的只是滿池敗花殘葉。盡管它還飄散著一絲余香的冷韻,但在秋天的涼意中卻真實的透露著消瘦與頹廢。一直以來,我總覺得蓮,應該是有佛性禪意的花。它應該比任何的花,都要靈逸靜美。因為,我曾欣賞過它繁華時所蘊含的詩意。
【第28句】:人有生苦、老苦、痛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及五陰熾盛苦。所以,若有人要強說人生現實是樂多于苦,除非是“以苦為樂”的無知無覺者(先天障礙),或是尚未嘗到現實生活真正苦味之輩(不識愁滋味之輕狂少年),或是已解脫人間煩惱之修持者(有智慧的人),否則就是自欺欺人了。
【第29句】:世事無常,也許來不及說再見。一些事,不一定再經歷。一些人,不一定再遇到。一些路,不一定再重走。時刻提醒自己,珍愛一切。心懷感恩與慈悲走在人生的路上,懂得體諒,懂得理解,懂得寬容,懂得謙讓。每一個生命,都無比珍貴。每一個日子,都不可多得。愿每一個生命的每一個日子——溫馨、安寧。
【第30句】:生活中總是會充滿了選擇和矛盾,人生,是過路客不說唏噓。人生在世,看開是最好,一輩子不長,開心時不要得意,傷心時不要失意,人世間悲傷的不僅僅是你我,走過了坎坷,迎面的也許就是歡樂。
【第31句】:【禪心佛語】假如你氣量狹小,那么一句不公平的話或一個行為,就會令你痛苦。若你的心量很大,又有智慧和慈悲,同樣一句話或一個行為就不會使你痛苦,你在一瞬間就能接受、擁抱并能轉化它,重要的是你的心量。若你的痛苦持續太久,那么因為你尚未學會修習忍辱或包容力。
【第32句】:【生活禪悟】【第1句】:生活就像忐忑,沒有歌詞,照樣驚心動魄。【第2句】:很多人闖進你生活,只是為了給你上一課,然后轉身離開。【第3句】:眼淚,是用眼睛表達情緒的唯一方式。【第4句】: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城,城中都會有個人,無論你走到哪里,總會因為一座城而想起一個人。【第5句】:孤單不是與生俱來,而是由你愛上一個人時一開始。
【第33句】:【禪語人生】學會安靜的觀察世間,不有意逢迎,也不刻意拒絕,適應的那些自然而然,生活需要去活出一片隨緣,就算還有許多的對面風沙,也記得笑看悲辛,抒懷遼闊,這就是活法。
【第34句】:心之無限,并不等于放縱行為無章;愿力無限,并不等于任由煩惱泛濫。不給心設限,是解開怯懦、自卑、成見、怖畏的枷鎖,而不是放下勇猛、自信、包容、擔當的美德。把握行為的善惡方向,斷惡修善,心懷慈悲,是幫助戰勝貪、嗔、癡的煩惱大敵的途徑,在此基礎上方可獲得心性的真正獨立自主。
【第35句】:尚不能于家庭父母妻子具足時,思立一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之程度,何能出家即證果而普度怨親耶?《印光大師文鈔三編卷二·復卓智立居士書三》
【第36句】:第三,隨處養心:學佛者,在任何環境都要隨緣而安。凡夫心時常起心動念,如能于惡劣環境中,磨練出明凈的本性,即為隨處養心。以周遭事物來修練雜亂的心思——去除煩惱,直到習慣成自然時,不論在任何場所、環境,都是心行如一,這就是隨處養心。
【第37句】:【禪語人生】真正的理解生活,熱情的是滋味,冷漠的也是滋味,不要去分別哪些是屬于你,哪些是屬于他,也不要埋怨什么秋雨無情,心靜自然睡到天明,也不要埋怨煩惱煩的人心碎,平時多用些功夫,煩惱也就不在扯腸扯肚,如果想要一個好的結局,那么不妨思考從哪里開始。
【第38句】:看不見,摸不著,卻真切地存在于你的心中,它比你熱愛的朝霞燦爛,比你喜歡的晨歌嘹亮。它將你從黑夜喚醒,它帶你穿過黎明的山峰,它伴你涉過如水的夢境。你的靈魂和它一起飛越,你的思想因它奔向無垠,你肉身所觸的世界也l因它充滿激情和歡悅。它的名字叫希望,它的愛不分彼此沒有分別。
【第39句】:所謂煩惱,就是雜念。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種種的雜念,這些雜念有大、有小、有歡喜的、有苦惱的,大家也都習以為常了,不覺得這是一個苦。但是,如果有的雜念發展到很強烈的程度,就是痛苦了。能夠看到每個念頭的根源,這就是智慧。有智慧就能心態平和,就能更好更圓滿的行善。
【第40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同樣是一顆心,有的能裝下高山,有的能裝下大海,有的卻只能裝下一己之悲歡。有大心量者,方能有大格局,有大格局者,方能成大氣候。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夢有多遠,腳步就有多遠。
【第41句】:恰似松樹針葉,待沸水沖泡,只見熱氣繞碗邊轉了一圈,然后自碗中心升起,約莫二尺來高時,又在空中轉一圓圈,變成一朵白色的芙蓉花,少頃,白芙蓉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團云霧,最后散成一縷熱氣飄蕩開來。頓時,幽雅清香充滿禪房。
【第42句】:【禪語人生】在末法時代這劇烈煩惱和痛苦當中,能獲得佛法甘露水人極其稀有,現在人們擁有快樂非常稀少,因他們心靈沒有受到佛法甘露水滋潤。身處此六道輪回中,紛繁復雜痛苦與煩惱圍繞著我們,煩惱之猛火不同尋常般熾盛,在此痛苦驚濤駭浪中,我們不能就此怯懦,應該鼓起斗志運用佛法智慧進行觀察與對治。
【第43句】:【禪語人生】一定要做最適合自己的事情,不要迎合別人的口味而去做一件不屬于自我的“難事”。一旦“發現自我”,就要盡力而為,但要全面了解自己和周圍的環境,知道適可而止。
【第44句】:我們每個人都應當認清目前的自己,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走自己的道路,人生,越努力越幸運!總是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就已經長大了。慢慢就會明白,有些事,只能自己扛;漸漸地就懂得,有些苦,只能自己嘗。世上的路,有時,只能一個人走;身體的傷,有時,只能一個人養。
【第45句】:【心靈禪語】生活中總會有傷害你的人,千萬別生氣,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常感到世態炎涼,經常被人利用又被踐踏,常有人粉面含春威不露,討好你又出賣你。所以,記住這句話:無論飛蛾撲火的熱情,還是隔岸觀火的冷落,都把它當做是生活中的一種體驗。別憋氣,開心生活才是王道。
【第46句】:【禪言禪語】生命的過程本來就是隨意的,我們日復一日地在路上走著,說不定哪天就會有故事發生。日子一天一天過去,從花開到花落,從花香濃郁到花香淡去,平和地接受生命中的每一次賜予,不必抱怨我們得到多少。美和不美的東西我們都得接受,生活就是這樣無常,當我們不求全責備時,才會感到滿足!
【第47句】:【晚安禪語】我們都是禪道上的修行者,凡夫俗子心隨神移,被花紅柳綠迷了眼,讓攘攘塵世惑了心,終生勞碌奔波卻難以得道;唯有超凡脫俗之人心無旁騖,笑看風雨飄搖,淡視榮辱得失,用苦難為音,用執著為調,用奮斗為詞,用堅強為曲,歌唱酣暢淋漓的人生,吟誦萬千變化的世界,方能洞察萬物,笑對蒼渺,德厚行遠。
【第48句】:【佛家關于善良的禪語】習慣,是時間累積而來的一種動作。情人間常說:“我對你不再有愛,都變成了習慣了”其實,習慣并沒有什么不好:它讓你自然的去做,自然的去想他,自然的去愛他。當你已經不覺得自己在付出時,也許你覺得,你己開始習慣,有他陪伴在你的生命中那才是真的愛。好好的對待你已經習慣的那個人吧!
【第49句】:【禪心佛語】所謂看破放下是要去除自己的狹隘心、是非心、得失心、執著心、嫉妒心、嗔恨心、分別心、貪心、我心。萬物皆為我所用,但非我所屬。我們要拋棄的是一切煩惱妄想。淡泊明心放下貪嗔癡,不絕望于人生的苦,也不執著于人生的樂。一切唯心造,享受自由自在的人生,就在于心靈的豁達、包容、寬容、從容。
【第50句】:【佛心禪語】自信十分重要,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過分”自信就會變成“自負”。“自信”和“自負”之間存在一個度,但很多人卻因為成功而自我膨脹,以至于陷入自負的心里陷阱。自負有時表現為狂妄,自認為無所不能,過高地估記自己,看不起身邊的人。因此,自負的人常會陷入狂躁之境,最終走向失敗。
【第51句】:【禪語悟道】【第1句】:不懂裝懂是聰明,懂裝不懂是智慧。示弱而不逞強,示拙而不逞能。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為人之所不能為。身做好事,言說好話,心存好念。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喜無聲,大愛無言。君子相交,隨方就圓,無處不自在。智者不銳,慧者不傲,謀者不露,強者不暴。
【第52句】:【禪心佛語】恒光法師:這個世界從來就不是完美無缺,就看你自己用什么眼光去活著,既然來到這世上,就要好好的走一遭,那些送遠的往事,何苦在心頭苦苦纏繞,既然只能面對,那就清醒的面對,用灑脫換一生,心安住,行路寬。
【第53句】:【禪語人生】這世間的日子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如果是一份刻意的挑剔,不如說是自己想的太窄,見識太少。佛門有句話:煩惱即是菩提。人生就是悲歡一場交集,苦樂一場交替,愛恨一場糾纏,黑白一場路過。
【第54句】:生活,就是朝起暮落的輾轉,人生,就是月缺月圓的浮沉,行于塵世,重要的是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是人生的陽光和雨露。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定是一個善良的人,一個胸懷若谷的人,一個心地澄明的人。心懷感恩,便能感受到一滴水的潤澤,一朵花的芬芳,才能從他人的微笑中讀出溫暖。
【第55句】:【禪語人生】喜歡的東西,要舍得拿出來用;好東西要舍得留給自己享受;心愛一個人,要有勇氣主動及時地去承受來自對方的情緒和結局種種。畢竟人活著只有一次,而喜歡和愛人又是那么不容易留存的事。
【第56句】:【禪心佛語】人活著最大的善行就是如水般涓涓流過。而沒有名利的爭求,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身心修養的一種高的境界。當我們以這種姿態活著的時候,我們就不會有那么的煩憂活著為了名利而奔波的疲累,心無一物的付出著,就會淡泊了心境,過好了人生。
【第57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有大智慧和大慈悲的人,必定是平常的人。他們行走在塵世間,眼神是慈祥的,面色是柔和的,行為是寂靜的,心地是清凈的。具大智慧而若愚,有大才華而無華,福德寬厚而不浮,虛懷若谷而不躁。謙虛隨和,處事無亂,不爭不貪,不張揚,不攀緣,是低到塵埃里的慈顏,是自在游舞于日月的風骨。
【第58句】:人擁有一雙眼睛,上觀宇宙之興盛,俯察萬物之類趣。人生百年,身邊經歷過多少事物,走過多少英雄。但是,即使在無窮無盡的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卻從沒有看見過真正的自己。我們在河邊幻影中獲得驚鴻一瞥,在明鏡中盡情欣賞自身的倒影,沉迷于電子設備中的平面假象,卻從未正視過自己,我們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第59句】:【禪心佛語】人的一生總是在忙忙碌碌,總是在和時間賽跑。生活中的人們也總是在追逐,追逐愛情,追逐金錢,追逐地位,追逐名利;貧窮的追逐富有,富有的追逐快樂,快樂的追逐長生不老。
【第60句】:美國歷屆總統中,最能虛心求教于人的莫過于老羅斯福了。他每遇到一件要事,常常召集與那事有關的人員開會,詳細商議。有時為使自己獲得更多的參考,甚至發電報至幾千里外,敦請他所要請教的人前來商議。
【第61句】:男人的愛是俯視而生,而女人的愛是仰視而生,如果愛情像座山,那么男人越往上走可以俯視的女人就越多,而女人越往上走可以仰視的男人就越少。
【第62句】:【禪語人生】一個人活在世上,只要清心寡欲,就能知足常樂,瀟灑自在。反之,如果一味追求欲望,就會追求越多,失望越多,永遠處于煩惱之中。
【第63句】:【禪語人生】我們可以享受福報,但是不能浪費福報。浪費自己的時間、財產、功德和一些好的機緣,都是浪費福報。我們隨喜他人的功德,就能夠得到他人所做的功德。如果對他人所做的惡業也有歡喜心,同樣也有罪過。
【第64句】:佛說,世上最捆人的莫過于感情,佛門里講“三界輪回情為本”,而情不僅為輪回之本,也是成佛之本。敢于打開“情”的大門,才有可能做到把情升華為無分別的愛。天道是在人道的基礎上修煉成功的,欲修天道,先行人道;天道修成后,又是在人道中發揮天道的力量。
【第65句】:走好腳下的路,對得起自己,流年似水,歲月蹉跎,人這輩子,我只能說,不可能總一帆風順,人生路也許會蜿蜒崎嶇,人生路上也許會有驚濤駭浪。這正是“路漫漫其修遠矣”的表現啊。也正因為如此,人生才更真切、更生動、更有意義,我們應該“上下而求索!”
【第66句】:有一些人我們不喜歡,卻無法不與之相處;有些事我們很反感,卻不得不認真去做。世界很廣袤,但極少有你獨處的地方;事情千萬件,但極少能夠選擇。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擴展自己的心,讓所有不能包容的都全部包容,再將心的領地一分為二,一半留給快樂,一半留給自己在不快樂中尋找快樂。
【第67句】:【佛學智慧】1,有才而性緩,定屬大才。有智而氣和,斯為大智。2,臨事須替別人想,論人先將自己思。3,對失意人,莫談得意事;處得意日,莫忘失意時。4,心志要苦,意趣要樂,氣度要宏,言動要謹。5,知足常樂,終生不恥;知止常止,終生不辱。6,人好剛我以柔勝之,人好術我以誠感之。——弘一大師
【第68句】:【佛心禪語】“自己終日思想,確可轉移心境。譬如我從前幼時在家垂辮發,衣俗衣,終日所觸所想無非俗事。晚上做夢。無非姻親眷屬種種俗事。后來出家所作所思,不出佛事,晚上做夢亦不外念佛等等。”
【第69句】:如果不能給予他人什么,就不要輕易向他人索取,索取的越多,你的債主就越多;如果沒有改變自己的勇氣,就別想著去改變世界,因為做不到,想得越多必然越痛苦。人生要量人為出,人應有自知之明。
【第70句】:有多必有少:錢財多的回家少,姿色多的穿衣少。想法多的成事少,成事多的長命少。讀書多的心眼少,心眼多的安寧少。勞累多的收入少,權力多的廉政少。情人多的睡眠少,朋友多的困難少。笑聲多的疾病少。你有幾多和幾少?
【第71句】:【禪語人生】疑心生暗鬼。凡是對自已有懷疑時,要培養自我的信心;別人懷疑你時,你要給別人足夠的誠信之心,只有誠信之心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第72句】:【禪語人生】心理的活動就像能致人于死的眼鏡蛇。假如我們不去打擾一只眼鏡蛇,牠自然會離去;一個聰明的人,將會以這種態度來對待在他心中升起的種種情緒。
【第73句】:遙知百國微茫外,未敢忘危負歲發。萬里飛騰仍有路,豈愁四海正風塵。不為私情縈夢寐,只將貞志守國魂。萬水揚波皆入海,千鵬奮翼重守貞。青春有限志無限,歲月無情人有情。莫待明年花更好,當惜今朝春正濃。
【第74句】:【讓人有智慧的10個習慣】1)不要自視清高。2)不要盲目承諾。3)不要輕易求人。4)不要強加于人。5)不要取笑別人。6)不要亂發脾氣。7)不要信口開河。8)不要小看儀表。90不要封閉自己。10)、不要欺負老實人。
【第75句】:【佛家經典禪語】生活是一種創新,而不是一種狹隘的表述,更不能讓那些煩惱損害生活的活潑與生機,生活的所有教育,并不是思考生活存在多少缺陷,而在于能夠面對自己、塑造自己。
【第76句】:【禪心佛語】人生總是有起有伏,有得有失才算是有滋有味。沒有人一直站在山頂上,也沒有人一直處在低谷,時間會讓一切過去。成功也好挫折也好,都會化成內心的積淀,能讓我們更加珍惜未來的歲月。得意淡然,失意怡然才能品嘗生活深處的本真。愿你有一顆質樸的心,讀懂生命給予你的一切。
【第77句】:一粒種子,可以無聲無息地在泥土里腐爛掉,也可以長成參天大樹;一塊玉璞,可以平庸無奇地在石叢里沉睡下去,也可以成為稀世珍寶。一個人,可以碌碌無為地在人世間虛度光陰,也可以讓生命發出耀眼的光芒。
【第78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我們應該以真誠和包容心,來善待他人;以善巧和智慧心,來處理事情;以慷慨和無私心,來善用財物。如果我們生活的點滴中能做到如此,無論遇到什么人、什么事和什么物,都會給我們帶來幸福和快樂。049
【第79句】:【禪語心燈】相由心生,境由心造。在歲月中跋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看淡心境才會秀麗,看開心情才會明媚。如果在乎的沒有那么多,想要的沒有那么多,生活便會簡單得很多。不能承受的時候,就接受現實的安排,沉淀困苦,放過自己。人生有多殘酷,你就該有多堅強。
【第80句】:生命中,每一次選擇都是一次心靈的泅渡,每一場經歷都是一次生命的洗禮。留不住的春夢,握不住的塵緣,生命苦短,何須執著。學會釋懷,學會隱忍,試著原諒,人生至境,笑而不語是豁達,痛而不言是智慧。珍惜著,渡過每一個陽光喚醒的清晨,微笑著,送走每一個日落云遷的黃昏。
【第81句】:【禪心佛語】當我們埋下頭的時候,才發現腳下的路有多不平;當我們面臨苦難的時候,才發現人生的路有多不平。讓我們一起來為遇難者祈禱,珍惜生命,尋找生命的終極意義吧。
【第82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經常聽到有人在說:“這個太難,我干不了;那個太累,我干不了。”每當這個時候,讓我們想想,那些躺在病床上的人,那些身體上有缺陷的人,他們都在勇敢的舞蹈著自己的人生,我們正常的人,又憑什么去暗淡自己的生命。給自己一個堅持的理由,即便它很遙遠,那也是對生活的尊重。
【第83句】:【重復是毅力和智慧的表現,是人生的至高境界】青年換了許多工作,他找禪師抱怨:“我不喜歡重復。禪師說:“佛祖一生,都在重復講他在菩提樹下的覺悟。一生,如用1%力氣選擇,99%用心重復,每一次都能感受新鮮的力量。用99%力氣選擇,1%重復,他只能不斷重復失敗.”
【第84句】:【佛心禪語】“如今,我凡事都放得下,一心只想要施舍,在我有生之年盡力去付出。在這當中,體會到付出是多么歡喜、快樂的事;不與人計較是如此的自在。由此,了解到心無煩惱,才能身輕心安。”
【第85句】:【禪心佛語】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成就大器要有四個條件:要經得起煩囂、要受得了氣憤、要忍得下挫折、要耐得住時間。做人處世,一切都要能承受得起。心胸豁達開朗的人,凡事看得高遠,不會被眼前的得失所蒙蔽;心中狹隘的人,則處處與人比較、計較,徒增煩惱,往往不能成事,成不了大器。
【第86句】:【圣經文案】112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塞9:6)
【第87句】:你快不快樂,從來不取決于你處于什么境地,面對怎樣的現實,也不取決于你年齡的大小、財產的多少,而是完全取決于你有沒有一種平和的心境——你能否快樂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第88句】:【禪語人生】指出別人缺點毛病的時候,要有智慧、有方便,注意說話方式。否則,自他雙方都會起煩惱。有的人說“我心直。”這有什么好的呢?就是一種習氣。如果說“我脾氣不好”,那就更要改了,這是不好的個性。還有的人說“我這個人實在”,覺得這是功德。這叫愚癡。真正的實在應該是一種祥和,一種圓融。
【第89句】:【禪心佛語】如果,不能把向外的追逐投向自我的內心,甚至從來不懂得觀照自我、訓練自我、規范自我、控制自我,那么,終其一生,為外境所困。心不由他,束縛安在?心自由我,萬境閑閑。
【第90句】:達真堪布:我們通常認為:別人如果贊嘆我,我的命運和運氣就能好;如果別人誹謗,做事可能就不順利。”其實,你順利與否、成就與否,要看你自己的善根和福報,和他人是沒有什么關系的。若是你自己有福報、命運好,別人怎么誹謗或阻礙也害不到你。若是你自己沒有福報,他人怎么贊嘆、表揚也幫不到你。
【第91句】:【禪語人生哲理經典文案】生活里需要留意,你的眼睛看到什么,就有可能傳遞什么,為了防患于未然,不要傳遞那些傷害,讓自己的理智支配念頭,讓每一個念頭更客觀、更公正,首先要注意自己雙腳的方向。
【第92句】:【佛心禪語】做人適時“歸零”,當然不是妄自菲薄或消極避世,而是持有人生的灑脫與從容,再去面對眼花繚亂的花花世界時,就會多一分明世的清醒,多一分心態的淡泊。人生最大的敵人莫過于自己。一個人是否成功,大抵決定于在不斷把自己“歸零”的過程中戰勝自己。敢于從“一”做起,才能取得新的突破。
【第93句】:【洗滌心靈的禪語】所謂安寧,就是在追求自己所想要的生活的時候,能不卑不亢地一邊失去,一邊尋找。靜享一個人的清歡,守住內心的風景,聆聽歲月的腳步漸行漸遠,惟愿,這一季的明媚,能許我淺笑而安。
【第94句】:【禪心佛語】你可以消極,你可以氣憤,你可以無奈,這些我都能理解也感同身受,但你要告訴自己,僅允許自己在今天今晚可以這么想,明天還是做回原有那個懷抱熱誠,擁有夢想的你。路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這畢竟不是我們一個人的江湖。
【第95句】:恒愚法師:有時候,珍惜,是為了更好的擁有;而放下,則是為了更好的前行。好與不好都得去走,幸與不幸都得去經歷。人生的際遇,就像那窗外的雨,淋過,濕過;散了,遠了。容不得我們是否允許,便已然不再。于是,人生,便總是從告別中走向明天。將美好留于心底,淡淡的就好;將悲傷置于腦后,遺忘了最好。
【第96句】:【生活禪語】恒榮法師:看不開,就記著。放不下,就背著。舍不得,就留著。等有一天記不清了,就看開了!背不動了,就放下了!留不住了,就舍得了!所以說有些事情不要太計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一切就會過去的。珍惜眼前人,做好眼前事,少留一些遺憾,人生就是美好的!記住,陰天,不一定會下雨。
【第97句】:【佛心禪語】世間的寬,在于拋棄自己的狹隘,世間的窄在于放大自己的渺小,大道至簡,生活需要我們減去眼前和心底的復雜,一念清凈,這世界月朗風清,一念障礙,這世間迷惑重重,塵世可以喧囂,自心還要明朗,人生路中,那些自我封閉的固執,是和社會溝通的一種隔閡和限制,更是一種逃避。——延參法師
【第98句】:【經典佛語】我們的感官所感受到的美好感覺,叫做快樂;意識所感受到的美妙感覺,叫做幸福;智慧所證悟的境界,叫做超越幸福的幸福,也叫做大樂。它是永恒的、光明的....
【第99句】:【禪語人生】問:打坐時眼睛閉著好還是打開好?答:不閉也不開,很自然的只開四分之一,看到一點光線,精神注意力集中在鼻端即可。若閉著,在不知不覺中,身體一舒服,很容易就睡著了;若開得大大的,很容易被外境所動,心中打妄想,也容易疲倦,使心煩。
上一篇:佛語文案句句讓人受益匪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