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寒冷季節的開始。在古代詩人們的筆下,立冬常常被描述成“霜降后氣漸清”的景象。下面我們來一起欣賞幾首經典的立冬詩歌。
唐代王之渙的名篇《登鸛雀樓》中就有“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边@樣的著名詩句。而他還寫過一首關于立冬的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逼渲小败镙恰本褪侵藷嵯募窘Y束后迎接初秋和立冬時期必不可少的花卉。
宋代文學家陸游也有關于立冬的詩作,《錢塘湖春行》中曾寫到:“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刻畫出了大自然在寒意逼人、萬物凋零時給人帶來的深深傷感。
元代的辛棄疾在《青玉案·元夕》一詩中寫到:“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反映了自己在立冬這個季節里過著孤獨、無助的生活。
近現代著名詩人徐志摩也留下了不少關于立冬的詩篇。其中,《再別康橋》中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北蛔u為中國現代愛情詩歌的經典之作。而在《雪夜》一詩中他寫道:“雪花飄飖欲斷魂,胡笳十八拍無憑。寄語臨江仙:盡向東南海角看!”以此表現出自己對未來和遠方的向往和期許。
總之,在歷史長河中,有許多文化名流都用他們敏銳的感知、獨特的視角記錄下了立冬所呈現出來的美妙景象和人生哲理。這些優美動人的詩歌,不僅是對自然界的歌頌和贊美,更是對人性、情感、思想的深刻反思和探索。讓我們在立冬這個季節里,品味這些精彩紛呈的詩篇,感悟生命的真諦和世間的美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