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假如人生有如果,我可能會后悔,但我一定不會就此放棄,我要大膽地邁出每一步,相信自己,走下去。
【第2句】:【禪心佛語】說話不要有攻擊性,不要有殺傷力,不夸已能,不揚人惡,自然能化敵為友。個常常看別人缺點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夠好,因為他沒有時間檢討他自己。
【第3句】:【佛心禪語】你們一定要把《楞嚴咒》學會,如此不但可以了生死,還可以免除魔難災禍,救度眾生。——宣化上人
【第4句】:【禪心佛語】但愿所有世人,力行放生;更愿所有念佛人,常行放生,因為放生功德,最為第一,舍此不行,是謂癡狂。
【第5句】:喻如百千年垢膩,可于一日浣令鮮凈。如是百千劫中所集諸不善業,以佛法力故,順善思惟,于一日一時,盡能消滅。《大集經》卷十八
【第6句】:阿彌陀佛是真理,是道路,是生命。握有名號的人,便握有真理,念佛人豈可小看?
【第7句】:【佛家關于善良的禪語】·佛光菜根譚·投人才能深入,付出才能杰出,平凡才能不凡,磨煉才能熟練。
【第8句】:【禪語人生】我們固不能做到佛家的大徹大悟,但于立身處世之時,可以努力地尋找和體會存在在現實生活中的禪機。其實,禪就在我們心間中,禪就在多彩多姿的紅塵中。
【第9句】:【禪心佛語】生命的長度,就是一呼一吸。只有這樣認識生命,才是真正體證了生命的精髓。應該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鐘,每一時刻,勤奮不已,勇猛精進。
【第10句】:【禪心佛語】對于一個問題,無論提出多少大案都不被人接受的情況總是有的。
【第11句】:向外馳求,不知回光返照,如是學佛,殊難得其實益。《印光法師文鈔·復馬契西書》
【第12句】:【佛心禪語】不與萬法為侶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
【第13句】:【禪語人生】約定是緣。你和他(她)約定再相伴來生。奈何橋上,不肯接過孟婆顫巍巍遞給你的那碗迷魂湯,堅持等到與他(她)同赴陰曹,直到相伴托生。
【第14句】:理直氣和:明理者要有寬大的度量,包容世間的人事,不可得理不饒人。
【第15句】:【禪心佛語】即心即佛,心性如一,佛性平等,自信自立,這是修行者的思想基礎。
【第16句】:【禪心佛語】寬容是一種仁愛的光芒、無上的福分,是對別人的釋懷,也是對自己的善待。寬容別人不僅是自己的一種美德,更是讓自己健康長壽的秘訣。
【第17句】:【佛家禪語】以“念純”自修——心念單純能自愛;以“心寬”待人——廣結善緣心寬闊。
【第18句】:有出格見地,方有千古品格;有千古品格,方有超方學問;有超方學問,方有蓋世文章。(明)澫益《靈峰宗論》卷二之一
【第19句】:紛繁的喧鬧中,活出一份內心的寧靜、沉淀,或者是一份安詳,讓命運在平和中運轉。
【第20句】:【禪語人生】也許每個人出生時都以為這天地是為他一個人而存在的,當他發現自己錯的時候,他便開始長大。
【第21句】:菩薩若在居家,不染著諸欲,所受諸欲,心生厭離,常懷怖畏。。心不貪惜,不以邪命非法自活,寧失身命,不侵于人。何以故?菩薩在家應安樂眾生。《小品般若經》卷六
【第22句】:【禪心佛語】世間的事事物物繞著世間在旋轉。追隨世間,心便會與世間糾纏在一起。
【第23句】:愛本來就無窮無盡,擴大可以利益天下,增長慧命;縮小則成自私自利,增長惡業。
【第24句】:“心安理得”就是告訴我們唯有把生命的規律和人生道理都弄明白了,人才能心安,才不會再去抱怨生活,才能知足常樂!
【第25句】:【禪心佛語】明知心不平安是苦事,就趕快以持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來安心吧。
【第26句】:【禪心佛語】生活對每個人來說,都不是自我意識的封閉與固執,每個人走在生活,是一種融入,理解,善意,寬恕與信心,相信靜好,才能真正看到安好。
【第27句】:大道體寬,無易無難,小見狐疑,轉急轉遲,若達大道體寬,廓然同太虛空。
【第28句】: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欲識佛去處,只這語聲是。茍能念念不忘,心心彌陀現前,步步極樂家鄉,何必遠企十萬億土。
【第29句】:【禪語人生】以愛才能贏得愛,以恨不能贏得愛;以敬才能贏得敬,以嗔不能贏得敬。
【第30句】:【禪心佛語】每個人都擁有生命,但并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種懲罰。
【第31句】:【禪語人生】一句良言,好比一顆優良的樹,其根底是深固的,其枝條是高聳入云。一句惡言,恰似一顆惡劣的樹,從大地上連根拔去,絕沒有一點安定。
【第32句】:【禪心佛語】任何事物,要丟還是要留,你得花很長的時間權衡利弊,或是煩惱不知所措的,那把它丟掉。
【第33句】:【禪心佛語】佛說:逆境是成長必經的過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會日漸的茁壯。
【第34句】:【聲音和作為】在這個世界上,只要有你的聲音和作為,你就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第35句】:【古風基地】一樹春風有兩般,南枝向暖北枝寒。現前一段西來意,一片西飛一片東。◇蘇軾偈語禪詩。
【第36句】:禪機妙語說人生:剪影亂,剪影亂,剪影一舞似當年。相思怨,相思怨,相思難盡空流連。
【第37句】:但有人本末倒置,視人類危急苦難而不顧,寧愿花錢購買魚、鳥放生,或捕捉動物放生;這種行為是輕人重物的偏差觀念所致。
【第38句】:我們最大的悲哀,是迷茫地走在路上,看不到前面的希望;我們最壞的習慣,是茍安于當下生活,不知道明天的方向。
【第39句】:人生無常,很多事情難以預料。過去的是雜念,應該在時光的河流中淘盡。未來的是妄想,應該用淡然的心等待。
【第40句】:【禪心佛語】恐懼不會產生智慧,只有恬靜的心境才會盛開智慧的蓮花。
【第41句】:吹捧要經得起,壓制要受得住。人生不會總如意,人生亦不會總不如意。得失、榮辱基本上保持能量守恒。
【第42句】: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倉央嘉措《十誡詩》
【第43句】:【禪心佛語】即使你能在戰場上戰勝千軍,但唯有戰勝自己,才是真正的勝利者。
【第44句】:感恩一切順境,給我們帶來了幸福;感恩一切逆境,增強了我們追求幸福的能力。心存感恩,心靈才會獲得寧靜和安詳;生活中才會少了許多怨氣和煩惱。
【第45句】:等待是一種痛,忘掉也是一種痛,但不知道該怎么辦,是一種更折磨人的痛。
【第46句】:石頭再硬還是被水給滴穿了,樹樁再大還是被細繩給鋸斷了,堤壩再堅固還是被螞蟻給啃倒了,所以我相信困難再大你也可以把它給克服掉的!好朋友,加油哦!
【第47句】:【禪心佛語】那些放不下的人,也是明明很富有,卻過著像乞丐樣的生活,這就像佛經故事里那個不知道自己衣服里面裝有很多珠寶的窮人一樣。
【第48句】:【禪心佛語】福慧等持的重要性。培福重在付出,增慧要在放下,付出是做加法奉獻,放下則做減法清凈。等持乃福慧雙修,不偏不倚,從容中道。
【第49句】:【禪語人生】一世歡顏,只為你一人綻放。輾轉紅塵,愿與你同唱一曲地久天長。
【第50句】:【禪語人生】有些人自認為別人不如自己,經常信口開河,不加思考地說些不負責的話,這樣也會給自己帶來許多不利。
【第51句】:【佛語摘抄精選】冰生于水而冰遏水,冰泮而水通;妄起于真而妄迷真,妄盡而真現。(《楞伽師資記》)
【第52句】:通途法門,從因向果,先求完善人格,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漸行成佛;念佛法門,從果向因,不論何種罪人,先保證其必定成佛,再來莊嚴、完善人格。
【第53句】:一般人在發生事情或面臨一個新的境況時,常易生起患得患失之心,這就是煩惱的根源。
【第54句】:【禪心佛語】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話又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第55句】:人生在世,有些東西是無法打折的,比如親情、友情、愛情等。如果我們試圖把它們當作商品來衡量,就會使本來美好的東西變質或者腐爛。
【第56句】: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劫以前已經成佛了,可是他老人家慈悲心太重,為了教化沒有恒遠心、沒有堅強心、沒有誠懇心的眾生,在雪山苦修六年,,示現成佛。
【第57句】:【佛心禪語】一天,有一位客僧前來掛單,所有的客房都已住滿了,小和尚只好將他安排到那間小屋里,并對他說:“傳說這間屋子里有鬼,經常出來嚇人,你一定要當心啊。”
【第58句】:【禪心佛語】良好的綜合素質形成來自多方面的良好習慣,道德的文明、思想的健康、作風的正派都是來自有一個良好的習慣,良好的道德習慣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第59句】:【佛家禪語】當今時代的人們缺乏的并不是佛教的知識與理論,而真正缺乏的是對i寶的無偽信心與對因果的深信不疑。才是我們無法成就的根本原因。
【第60句】:【禪語人生】在得到榮譽以后千萬不能驕傲,一旦驕傲,便很容易招致別人的嫉妒;凡事謙虛,就不容易引起嫉妒。
【第61句】:【禪語人生】無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亂,大事心不畏,小事心不慢。你流浪人間,不要陷入其中。人在紅塵中,心在萬物上。天地有芬芳,隨緣共花香。
【第62句】:【禪心佛語】所有大乘佛法,其心要即為菩提心,無論修何種法,沒有菩提心,無法獲得解脫,根本沒有成就的可能,若發此心,一切皆能具足,一定能夠成佛。
【第63句】:【禪心佛語】人生苦短,事難求全,哪怕位居總統國王也未必事事稱心如意,我們凡人更何必自己與自己較真。
【第64句】:追求真理者,就像個迷路的人想尋找正確的道路;若能找到正路,不但不會倉皇失措、憂慮恐懼,而且會充滿信心與勇氣。
【第65句】:【禪心佛語】佛法的參照點永遠是某件事情是否更接近實相真理,因此,任何帶你更接近實相的,就是福德;任何帶你遠離實相的,就是缺乏福德。
【第66句】:【佛家禪語】愛的力量,可以撫平心靈的不安,讓社會安定祥與,消除一切的災難。
【第67句】:信有十分,疑有十分;疑有十分,悟有十分。(宋)佛跡頤庵真禪師《禪關策進》
【第68句】:【禪心佛語】明白了如來大意,則只要保養,隨時隨處,無不是道。若不明白如來大意,則是懵懵修行,隨時隨處皆有墮坑落塹之虞。
【第69句】:【心靜禪語】粗茶淡飯,清心靜欲,生活簡單了,人就快樂了;燈紅酒綠,利欲熏心,生活世故了,人就變老了。歡笑增加的只是臉上皺紋,而煩惱卻是刻在心上的皺紋!
【第70句】:【禪心佛語】佛教講的是正信、正念、正法,講的是解脫,我們一定要先認識這個才是正法。
【第71句】:生:“頓悟見性,究竟是怎樣的境界?”心:“迥超一切相對境界。究竟如何?你當切實親證。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心光
【第72句】:將慢生活過快,將快生活過慢,把握生活的節奏,不取決于外物,而取決于內心。
【第73句】:若有智慧人,一念發道心,必成無上尊,慎莫生疑惑。《華嚴經》卷二十三,兜率宮中偈贊品
【第74句】:從心底深處畏懼生死輪回,此信堅固,為不可缺少之法。(宋)岡波巴《寶鬘集》
【第75句】:與其被困在苦海中不得解脫,不如快樂地行走在奉獻的修行之路上,善待別人,也就是善待了自己。
【第76句】:【禪語人生】在旅游開發的名義下,佛門圣地被圈占,僧團主體被驅逐,多數收門票的寺院只是承包商麾下的“假西天”。
【第77句】:【禪心佛語】如果你驕傲自大、揭人之短或者給人家意外難堪,那你將失去所有的朋友。
【第78句】:【圣經文案】199西門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太16:16)
【第79句】:【佛心禪語】別人不明白的時候你明白了,別人明白的時候你行動了,別人行動的時候你成功了,別人成功的時候你富有了。這就是:超常思維,先見之明。
【第80句】:“綺語”意謂專愛說甜言蜜語的話。這種好聽的話只能維持短暫的時間,因為缺乏誠意,久而久之,就會顯露出言行不一的虛假面目。
【第81句】:【禪心佛語】人性最可憐的就是:我們總是夢想著天邊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園,而不去欣賞今天就開在我們窗口的玫瑰。
【第82句】:【禪語人生】學佛落實在哪里?就落實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通過我們的身、通過我們的口、通過我們的心來改變自我。
【第83句】:【禪心佛語】如果你憤怒,你就吶喊。如果你哀傷,你就哭泣。如果你熱愛,你就表達。如果你喜歡,你就追求。
【第84句】:如法管理王為臣民主,常以慈愛下,身率以法戒,示之以休咎。《法句經》卷下,道利品
【第85句】:【禪心佛語】你最執著的東西對你的傷害最大。你對哪件事、哪個人、哪句話執著心最強,它對你的傷害就最大,人就是這么被傷害的。
【第86句】: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當成無所畏。《華嚴經》卷十三,光明覺品
【第87句】:諸蘊業為本,諸業心為本。心法猶如幻,世間亦如是。《華嚴經》卷十九,夜摩宮中偈贊品
【第88句】:心如鏡。雖外在景物不斷轉變,鏡面卻不會轉動,此E口境轉而心不轉。心隨鏡轉,動轉不息,則人我是非皆成昏擾,不能自己。
【第89句】:世上的事,無論難易大小,只要愿意做、用心做,都可能實現。成功,甚至很大的成功,都是在心用到處唾手可得。
【第90句】:【禪心佛語】人生須未雨綢繆,在順境中要為逆境做準備,保證自己的情緒永遠不被別人主宰。如果沒有深謀遠慮,你將終身隨波逐流。
【第91句】:【佛心禪語】「道」就在你心中,心能做主就是道,心不能做主就叫「外道」。
【第92句】:譬如鳥無翅不能高翔,菩薩無神通不能隨意教化眾生。《摩訶般若經》卷二十九,必定品
【第93句】:【禪心佛語】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搖搖晃晃,沒走幾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灑了,那人的膝蓋也摔破了。
【第94句】:【禪語人生】我們總是不斷的要求自己或是別人,就是為了達到完美,但完美卻始終如夢里花一樣美麗而又遙遠,絢爛而有夢幻,令人無法企及。
【第95句】:【禪心佛語】石屋禪師在外云游說法時,碰到了一位青年男子,暢談之下,不知不覺天色已晚,兩人一同投宿到一家旅店。
【第96句】:【禪心佛語】大樹已枯死,春天就失去意義,人生沒有追求,美好便沒吸引力。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于心死。
【第97句】:放棄那些該放棄的,珍惜那些該珍惜的,適當放慢你執著的步履,不要讓人生太圓滿。給大腦一點空間,給自己一點時間,給他人一些自由,隨緣順勢過生活才叫真圓滿。
【第98句】:【禪語人生】我的真心以待,換來你的無情傷害,知道你的欺騙,背叛。卻選擇視而不見,不是我笨,只是你帶給我的傷太過沉重。
【第99句】:唯愿大眾,一心勤求正法,修持菩提妙道,究竟佛事,覺行圓滿,成就無量功德。
上一篇:令人驚艷的諺語俗語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