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詩字的詩句
詩,是一種用語言藝術地表達思想、情感、意境的文學形式。它是一種抒發內心感受的方式,也是一種展現思想和文化的媒介。在古代中國,詩歌被視為上乘之作,被尊為“君子所居”,其地位可見一斑。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詩”字承載了極其豐富的意義和象征。它可以代表著華夏文明的精髓,揭示了人們對自然、社會和人性等方面的認知與感悟。下面將通過幾個經典的詩句來探討“詩”字所包含的深刻內涵。
岳陽樓記·樓觀察秋景三首·其三
黃山勝地頂天開,
白云衣裳共舞回。
日照微霞飛彩練,
風吹輕波卷清響。
萬籟無聲皆有味,
天地茫茫愁何在?
這首杜甫筆下的名篇,以岳陽樓為背景,描繪了秋天的美景。其中,“黃山勝地頂天開”一句中的“詩”字,意為“山峰”,是對大自然的描繪。這個詞在后來被廣泛采用,成為了表達山川風景之美的固定語。
離騷·其八
青青園中葵,
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
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
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
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
屈原的《離騷》是中國文學傳統中的重要篇目,在其中我們可以找到許多關于詩字的運用。比如“青青園中葵”,其中“葵”即為“花朵”的意思,而“詩”則指代著草木茂盛、時光流轉之意。此外,“焜黃華葉衰”一句,則是通過描述花葉凋零來表現歲月無情、人生短暫等深刻哲理。
長恨歌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長恨歌》是唐朝文學巨匠白居易所作,以宮廷故事為背景,敘述了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其中“詞”字常被用來指代與情書相關的內容。“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這兩句既表達了愛侶間深切的感情,也對于人類追求和諧、美好生活的向往進行了藝術詮釋。
以上僅僅是三首經典詩歌中關于“詩”字所涵蓋意義的一部分。而更多優美動人的詩句,則需要我們通過閱讀不斷去探究和感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