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我瞪著眼跟爸爸頂嘴,爸爸說:“跟你媽一樣,越來越‘麻辣燙’了。”(河南·新鄉)
【第2句】:【猜枚的吊謊——兩手都脫空】(歇)猜枚:古代飲酒時助興的一種游戲,取錢幣、棋子、瓜子、蓮子等小物件,握在手中讓人猜測單雙、數目或顏色,猜中為勝,不中的罰酒。吊謊:撒謊,這里指弄手腳,搗鬼。本指兩手空空讓人猜,轉指空的,什么也沒有。
【第3句】:爸爸穿上一套西裝,我和姐姐都說瀟灑。媽媽打趣地說:“今天,你爸爸是老山羊打噴嚏——洋(羊)氣沖天。”(河南·西華)
【第4句】:【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眼光要遠大,做事要踏實。《北京日 報》(1981,10,12):“文章說,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這就是把 理想和實干精神結合起來。”
【第5句】:【娘好囡好,秧好稻好】(諺)囡:小孩。母親的素質好,生養的孩子就好,就像秧苗好,長成的稻子就好一樣。 也作“秧好稻好,娘好囡好”。
【第6句】:【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慣)比喻夸大其詞,把小事渲染成大事。 也作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一尺水十丈波。
【第7句】:【不冷不熱,五谷不結】(諺)五谷:說法不一,一般指稻、黍、稷、麥、菽,也泛指各種糧食作物。指氣候如果沒有冷熱的變化,五谷就不能生長成熟,結出果實。 也作“不熱不冷,五谷不生”。
【第8句】:媽媽經常批評我,我對媽媽說:“媽媽,你為什么不說我的優點呢?”媽媽說:“優點不說不會跑,缺點不說不得了。”(四川·大竹)
【第9句】:【 十叫九不應】聽不見,或不回答。柳青《種谷記》:“他已 經聾得十叫九不應,默然做著自己看見應做和能做的事,一 年也和人說不上幾句話。”
【第10句】:【壓大的力氣嚇大的膽】見“力氣是壓大的,膽子是嚇大的”。
【第11句】:【氣死人,不償命】(慣)指說話、做事太讓人生氣。也指故意氣對方,幸災樂禍。 也作“氣死活人不償命”。
【第12句】:【只有錦上添花,那得雪中送炭】(諺)比喻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有權有錢時,阿諛奉承者多;貧窮困境中,伸出援助之手者少。 也作“只有錦上添花,誰來雪中送炭”。
【第13句】:【缸里點燈里頭亮】里面的情況,不為外人所知。或說:缸 里點燈外邊黑。浩然《艷陽天》:“人家主人專意要這樣。人 家不圖驢糞球子外面光,圖的是缸里點燈里頭亮。蕎麥面 的肉包子,別看皮黑,一兜肉!”
【第14句】:高二叔跑運輸折了本,半年后忍不住又想投資做生意。高二嬸膽怯地說:“上次欠的債咱才剛還上,你心又癢癢了?你可別前腳出了螃蟹窩,后腳又踏進爛泥塘。悠著點吧!”(河北·石家莊)
【第15句】:【若怕螻蛄咬,就不用種田了】見“光聽拉拉蛄叫,就別種地了”。
【第16句】:一到星期天,李奶奶的兒子就帶著孫子孫女們回來團聚。別人都說李奶奶真有福氣,李奶奶卻皺著眉頭說:“有啥福氣?他們回來就像鬼子進村一樣大吃大喝,真是忙死老爹累死娘。”(河南·魯山)
【第17句】:【 你待我一尺,我報你一丈】講義氣,有禮貌,加倍報答。或 說: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姚雪垠《李自成》:“我郝搖旗 雖是粗人,還知道什么是朋友義氣。你待我一尺,我報你一 丈。”
【第18句】:樂山的大佛——老石人(老實人)
【第19句】:豺狼露出笑臉——多加小心
【第20句】:飛機上放炮仗——天花亂墜
【第21句】:六月的梨疙瘩——有點酸
【第22句】:【由你奸似鬼,也吃洗腳水】見“饒你奸似鬼,吃了洗腳水”。
【第23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釋義:“睛”與“情”諧音。比喻彼此終究有情意。這是劉禹錫《竹枝詞》名句。例句:依我分析:你們這段兒難忘的八月十五,難忘的七十二天,可以說是“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睛卻有晴”吧?
【第24句】:一個碟子摔九塊——四分五裂
【第25句】:【好言難勸該死的鬼】見“良言難勸該死鬼”。
【第26句】:媽媽讓我做一道奧林匹克數學題,可我怎么也做不出來,就順口說:“唉!這道題怎么像打了個死結似的。”(浙江·桐鄉)
【第27句】:【平地一聲雷】(慣)比喻突然發生一件震動人心的大事。 也作平地一聲驚雷。 平地起雷。
【第28句】:出門坐飛機——遠走高飛
【第29句】:【猴子裝人,忘了自己長尾巴】釋義:比喻偽裝有破綻,露了馬腳。例句:“茶三錢,他猴子裝入,忘了自己長尾巴!”沙木龍機敏地斷定:“前次化裝成山野傈僳漢子,這回又打扮得像個城里的闊佬,可那刀削臉,深眼窩,鷹鉤鼻子,他永遠也改不了!”
【第30句】:六月的蚊子——叮死了
【第31句】:【海上風多舟難行,世上官多不太平】(諺)海上的風多了,船只就難以行駛;世上的官多了,百姓就不得安寧。指官多騷擾就多,掣肘更多,使社會不能太平。
【第32句】:【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徐庶,三國時謀士,曹操把他騙到 曹營,他決計不發表意見。事出《三國演義》。借指不說話。 老舍《駱駝祥子》:“他必審問我,我給他個‘徐庶入曹營,一 語不發’。”
【第33句】:【年關】過年是中國民間最為喜慶濃重的傳統節日,可古人為什么把年說成“年關”呢?它源自于對“年”的一個傳說。其實,最早過年是為了防備一個叫“年”的怪獸的攻擊。當時的人們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把這可怕的一夜當做關口來熬,所以稱為“年關”。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提前備好晚飯(提前到黃昏時分吃飯,所以有“黃昏餃子”之說),熄火凈灶,把雞圈牛欄拴牢,前后封鎖后,全家人聚在一起,躲在屋里吃“年夜飯”。由于這頓晚餐吉兇未卜,隨時都有可能遭遇到“年”的襲擊,所以置辦得十分豐盛,全家老小不僅要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而且在吃飯前還要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吃過晚飯后,大家都不敢睡覺,便擠在一起閑聊壯膽,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過年關的習慣。之所以稱新年前后為“年關”,更實際的原因恐怕是一個“錢”字。舊時講究不論是借錢還是借東西,一般年前都要歸還,這是一種民俗。所以,債務人年前要忙著籌錢還賬,債權人(債主)年前要討債。還不起債的窮苦百姓,只好出去躲過年再回來。往哪里躲,按年俗親戚家不能去,只好到破廟寒穿去躲著。所以視年根兒為關口,過年像過關一樣難熬。經典歌劇《白毛女》楊白勞被逼喝鹵一場便是對“年關”一詞的最好的注釋。因此,過年對窮人來講,無異于過關。
【第34句】:【屙屎的死在糞坑里——臭鬼】(歇)臭:諧“丑”。指相貌丑陋的人。
【第35句】:【戲法無真,黃金無假】(諺)戲法是幻術游戲,不會是真的;黃金有固定品桕,不會是假的。指真與假是由本質決定的,不容混淆。
【第36句】:【有賣的,有買的】謂互相需要,事情總能辦成。或說:有 丟的,有拾的/有丟的,有揀的。王統照《山雨》:“你真是個 雛子,有賣的就有買的,沒有銷路我自己還吸得下?”
【第37句】:【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諺)色:女子的美色。以年輕美貌求取寵幸的女子,好日子是不會長久的。指憑著美色取寵,等到年逝色衰,就會被拋棄,落得個可悲的下場。
【第38句】:刀剜黃連木——刻苦
【第39句】:【參謀一群,當家一人】(諺)對問題出謀劃策的人可以有很多,但歸納意見、作出決斷還要靠一人做主。指遇事需要集思廣益,但最后必須主事人拿定主意。
【第40句】:【給根麥秸稈兒,就當拐棍拄】(慣)比喻誤把別人的小恩小惠,當成是真心實意。
【第41句】:死榆木頭——不通電;不通氣
【第42句】:【惡瘡都打內里破】(諺)惡瘡:毒瘡。毒瘡總是從內里潰爛的。借指自家人的矛盾沖突,內因是起主要作用的。
【第43句】:【又想吃大餅,又不愿累牙】(慣)比喻既想得好處,又不愿出力。
【第44句】:【不到火候不揭鍋】(諺)火候:燒火的火力大小和時間長短。指做飯時火候不到不可揭開鍋蓋。比喻凡事時機不到不可輕舉妄動。 也作“火候不到不揭鍋”。
【第45句】:【吃不窮,穿不窮,打算不到死受窮】(諺)吃飯穿衣等生活耗費不會使人窮困,經濟上不會計劃才會造成真正的窮困。指過日子最要緊的是籌劃周到。 也作吃不窮,穿不窮,計劃不周一輩窮。 穿不窮,吃不窮,計算不到定受窮。
【第46句】:【黃連樹上長的草——苦苗苗】(歇)比喻苦孩子。
【第47句】:【吃飯先喝湯,不用請藥方】(諺)指飯前宜先喝湯水,有益于腸胃消化,避免生病吃藥,保持健康。
【第48句】:【一錘子買賣】釋義:比喻不管好壞,反正就是一次。“錘子”又作“杵子”。例句:行不行,就得看我的本事昨樣了。一錘子買賣,行,啥都好說;不行,不行也得行!
【第49句】:【掉鏈子】“掉鏈子”用于調侃人們做事情正在興頭上或關鍵時候,突然卡殼做不下去了,導致事情失敗或無法進行。 “掉鏈子”源于北京口語,具有調侃意味。對喜歡玩單車(自行車)的人來說,都知道車行半路掉鏈子的尷尬。假期三五知己輕裝短打,太陽鏡一戴,單車徑上風馳電掣競技,絕對是賞心樂事,大家爭先恐后踩動腳踏,鏈條拉動車輪飛車之時,突然“喀嚓”一聲,腳丫子再也蹬不動了,那沾滿油污的鏈子突然掉將下來,眼見驢友們載著歡聲笑語遠去,自己卻要下來掛鏈條,本來高昂的情緒頓時一落千丈,像泄了氣的皮球。北京的自行車是上百萬人每日上班上學的主要交通工具,對腳下“私家車”掉鏈子的掃興、尷尬、著急、無奈,體會更加深切。于是北京人展開聯想,發明了“掉鏈子”一詞,真是形象之至。
【第50句】:【狗腦袋上擺不了大席面】釋義:比喻小人物辦不了大事。例句:他指著鼻子罵歪嘴子是“狗腦袋上擺不了大席面,誤了太君的軍機,應該軍法從事。”
【第51句】:【古箏】箏是我國古老的撥彈樂器之一,相傳形成于秦朝,盛行于隋唐,后流傳到全國、亞洲不少地區,史稱秦箏。相傳,秦國有一種樂器叫瑟。有個叫宛無義的人,彈瑟的技藝非常高,他的兩個女兒也非常喜歡彈瑟。有一天,姐妹倆都爭著到父親那里學習彈瑟。姐姐跑得快,先把瑟拿到了手里,愛撒嬌的妹妹哪里肯讓,趕忙跑過去,雙手抱住了姐姐手中的瑟。兩個人你拉我扯,互不相讓。忽然,“咔嚓”一聲,瑟被掰成了兩半。宛無義聞聲急忙趕過來,不由得愣住了,只見姐姐手中的一半是十三弦,妹妹手中的一半是十二弦。他又急義氣,忙把兩個女兒手中的瑟拿過來,唉聲嘆氣地左摸摸,右看看,用手指把弦一撥,讓他吃驚的是,半邊瑟竟發出更好聽的聲音。宛無義早忘了責怪女兒們,他把半邊瑟分別作了些修繕,結果這半邊瑟比原來好彈,聲音也更好聽了!他欣喜萬分,就把這“二女相爭,引破為二”的瑟,叫做“箏”。從此以后,箏就在秦國流傳開來。
【第52句】:【一個蘿卜頂三個坑】釋義:比喻一個人承擔三個人的工作任務。例句:今天我這個班,就沒剩下幾個大罐。我怎能不去?廠里的人都連軸轉,一個蘿卜頂三個坑,誰也沒法填我這空位。
【第53句】:爸爸把豬娃賒給鄰村一個人,媽媽擔心人家賴著不給錢。爸爸說:“討價還價是買賣,賒賬賴賬兩不怪(yipinjuzi.com)。不能怕賴賬就不敢做買賣。”(河南·輝縣)
【第54句】:凌冰窩里打哈哈——冷笑
【第55句】:【跌進悶葫蘆里】(慣)比喻納悶、迷惑不解。 也作“掉進悶葫蘆里”。
【第56句】:【過獨木橋】(慣)獨木橋:由一根木頭搭成的橋,比喻艱難的途徑。 指走艱難的道路。 也作“走獨木橋”。
【第57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睛還有晴】(歇)晴:諧“情”。指說是無情卻還有情。
【第58句】:【不為五斗米折腰】此語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不向惡勢力低頭,有強烈的正義感。典出唐房玄齡等著的《晉書·陶潛傳》:“潛嘆日:‘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發生在東晉著名詩人、文學家陶淵明身上。公元405年秋,陶淵明為了養家糊口,來到離鄉不遠的彭澤縣當縣令。這年冬天,潯陽郡派遣督郵劉云到彭澤縣來督察。督郵劉云是一個貪婪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的驛館,就差縣吏去叫縣令來見他。陶淵明素來蔑視功名富貴,不肯趨炎附勢,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鑒于上司的面子,也不得不去見一見,于是馬上動身。不料縣吏攔住陶淵明說:“大人,參見督郵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帶,不然有失體統,督郵要乘機大做文章,會對大人不利的!”這時陶淵明再也忍不下去了,他長嘆一聲說:“我不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人折腰!” 說罷,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馬上寫了一封辭職信,隨即離開只當了八十多天縣令的彭澤,從此隱居南山,終身不仕。才有了“種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山水田園詩。后人很欣賞陶淵明這種不向小人低頭的品質,于是陶淵明的“不為五斗米折腰”的BBB便流傳開來。
【第59句】:【滿屋老鼠跑,必定有窟窿】借指事情有漏洞,有問題。《春 風得意》:“籬笆扎得緊,野狗鉆不進。滿屋老鼠跑,必定有 窟窿。要是沒人吃馬屁,拍馬的也就失業了。”
【第60句】:【牛耕田,馬吃谷】釋義:比喻待遇不公平,受苦的受苦,享福的享福。例句:“你將來打算歸田,還是出洋?”腳一跺:“哼!‘牛耕田,馬吃谷’,這就是革命成功的下場!”
【第61句】:【過一天,算一天】混日子。類似的:拖一天,是兩晌。成 語:得過且過。巴金《寒夜》:“你不要老想這些事,在這個年 頭誰不是過一天算一天,能夠活下去就算好的了。”
【第62句】:人民行動起來,鐵鑄的寶座也不穩。
【第63句】:村里挖水渠,叔叔總是早去晚歸,拼命干活。嬸嬸勸他悠著點兒,說:“你這樣發狠,會搞垮身體的!”叔叔笑著說:“別擔心,井水挑不干,力氣用不完。”(湖南·永州)
【第64句】:【炒魷魚】(慣)魷魚在油鍋里一炒便會卷起來,很像卷好的鋪蓋。比喻被解雇或辭職,卷鋪蓋走人。
【第65句】:鄰居婆媳兩人為點小事又在吵嘴,奶奶忙趕過去勸解道:“你倆都想開點,天天生活在一起,勺子和碗還磕碰呢。該伸的伸點,該蜷的蜷點,不就好了?”(山西·應縣)
【第66句】:【大難不死,必有大福】(諺)指身遭大難而能保住性命,以后必定有享受不完的大福氣。 也作大難不死,必有后祿。祿:福祿。 大難不死,必有厚福。厚福:豐厚的福分。 大難過去有大福。
【第67句】:【黃鼠狼下老鼠,一代不如一代】釋義:比喻越來越糟。一代不如一代。例句:待黎倀當家時,更是黃鼠狼下老鼠,一代不如一代,人死家破,一敗涂地,只剩下黎倀一人,以教私塾為生。
【第68句】:【油鍋里抓錢】油鍋里滾燙,謂不顧一切地撈錢。清代《紅 樓夢》:“我們二爺那脾氣,油鍋里的錢.還要找出來花呢,聽 見奶奶有了這個梯己,他還不放心花了呢!”
【第69句】:【卜一手穿針,一手捻線】(慣)比喻在雙方之間聯絡,為雙方接通關系。
【第70句】:【哪個貓兒不吃腥】(諺)指凡是貓就沒有不貪吃魚肉葷腥的。比喻有貪財好色等惡習的人,任何時候都改變不了本性。 也作哪個貓兒不吃葷。 哪個貓兒不偷食。 沒有不吃腥的貓。
【第71句】:旱苗得雨——正逢時節
【第72句】:雜交的騾子一非驢非馬
【第73句】:【執牛耳】(慣)古代諸侯歃血為盟時,主盟者親手割牛耳取血。比喻在某一方面居領導地位。
【第74句】:【吃秤砣,鐵了心】鐵,名詞作動詞用,謂狠下決心,不動 搖。吃秤砣,或說:王八吃秤砣。浩然《山水情》:“劉三像吃 了秤砣鐵了心,一點兒也不松口:這一回,你就是去死,我也 不能答應。”
【第75句】:【洞庭湖的麻雀——見過大風浪的】(歇)洞庭湖:我國第二大淡水湖,在湖南省北部、長江南岸。比喻人見過世面,經歷過大的風浪。
【第76句】:【 伸手不見五指】形容漆黑無光,或能見度極差。成語:漆 黑一團。孫犁《風云初記》:“風雨越來越大,大堤上黑得伸 手不見五指。”
【第77句】:【一家起火,殃及四鄰】災難會向周圍擴展。成語:唇亡齒 寒。尤鳳偉《中國一九五七》:“這消息使大家的心情變得沉 重,一家起火,殃及四鄰。”
【第78句】:【夾緊尾巴做人】行為收斂,做事謹慎。古華《浮屠嶺》: “還要他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夾緊尾巴做人。”
【第79句】:【 閑著媳婦雇保姆】謂不能充分利用已有的條件。《中國 勞動報》(1996,3,28):“這種閑著媳婦雇保姆的行為,除了 加大經營成本外,還產生了其他負效應。”
【第80句】:一天,村里來個賣葡萄的,要價一元錢一斤,大家嫌貴,可他卻說:“一元錢,不算多,買不著汽車和摩托;兩元錢,不算貴,拉不回冰箱和冰柜。”(河北·黃驊)
【第81句】:【涮羊肉】重慶火鍋最有名,然而,“涮羊肉”并非源自重慶。那么,它是誰最先制作出來的呢?相傳,“涮羊肉”的問世與忽必烈有關。七百多年前,元世祖忽必烈前往和林征討其弟阿里不哥。宿營途中,忽必烈突然想起草原美味——清純羊肉來,于是就命廚師宰羊。誰知正當廚師準備將羊肉下鍋時,忽然探兵來報,“敵軍大隊人馬蜂擁而來,已離此不遠”。按照正常的烹調過程,清純羊肉要有一個多小時的時間,然而在這大敵當前的緊急關頭,哪能坐等進餐呢?饑餓難耐的忽必烈一面下令部隊開拔,一面喊著“羊肉,羊肉!”廚師在這個時候急中生智,手持菜刀,將一塊生羊肉切成薄片,放在沸騰的水中,攪拌了幾下,待肉色一變,馬上撈入碗中,再加些調料,送到忽必烈的面前。忽必烈饑不擇食,連吃幾碗后,翻身上馬率軍迎敵,有這幾碗羊肉墊底,力氣大增,旗開得勝,生擒敵將。忽必烈得勝還朝,嘉獎了這位廚師,并讓他做羊肉片大宴群臣。這位廚師選取了上等的羊肉,又精心調配了多種作料,加入香油、麻醬、辣子、韭花等,使羊肉的味道更加鮮美。群臣大飽口福后,贊不絕口。忽必烈高興無比,便賜名為“涮羊肉”。
【第82句】:白紙上落黑字——改不了;黑白分明
【第83句】:我和媽媽走親戚,看著媽媽走得并不快,可我總是跟不上。媽媽笑著說:“緊走趕不上慢不歇呀,孩子。”(河南·尉氏)
【第84句】:【買醬油的錢不能買醋】(慣)比喻做事拘泥偏執。
【第85句】:閻王老子談家常——盡講鬼話
【第86句】:【人不親藝親,藝不親刀把子親】(諺)藝:專指習武行。刀把子:習武人手握的刀柄。指人和人即使不熟,但只要同是習武的,便會使人親熱起來。也泛指只要是同行,就有同情心。 也作人不親藝親,藝不親刀柄親。 人不親藝親,藝不親祖師爺親。祖師爺:創建武藝行的鼻祖。
【第87句】:【蜜糖罐里打熬不出硬骨頭】釋義:比喻在富裕的生活環境中培養不出意志堅強的人。例包:我對閨女說,不是你爹無情,這人一生一世,不鍛就煉不出心來,不闖就造不出真正的人來,男的女的都不例外,蜜糖罐里打熬不出硬骨頭,所以我對丫頭說,你爹就算能找到門路,我也不去找,不把你摔打成了不算數!
【第88句】:開水泡黃豆——自大
【第89句】:【糟糠之妻不下堂,貧賤之交不可忘】見“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第90句】:【里外不是人】(慣)指把所有的人都得罪了。
【第91句】:【砍的不如鏇的圓】(諺)鏇(xuan):用車床或刀刃轉著圈地削。指用刀斧砍的不如鏇下的圓。 比喻編造的假話不如順情合理的話可信。也指做事死搬硬套不如靈活應付好。 也作“砍的不圓鏇的圓”。
【第92句】:【草窩里飛出金鳳凰】(諺)比喻環境條件差也能出杰出之人。
【第93句】:【都說十五月亮好,一夜不如一夜圓】(諺)指十五夜晚的月亮是最圓的,但過了十五卻是一夜比一夜虧缺。泛指世間的一切事物,最圓滿的時候,也就是走向衰落的開始。
【第94句】:鄱陽湖里起春水———浪更比一浪高
【第95句】:【夫人】“夫人”這一稱呼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現在仍在使用。先秦時,諸侯妻子、帝王妃子均稱夫人,《禮記·曲禮》:“天子之妃日后,諸侯日夫人。”《論語·季氏》:“邦君之妻,君稱之日夫人,夫人自稱日小童。”夫人這一稱呼含有尊貴之意。在古代,只有封爵是公、侯、伯的妻子和一、二品大員的妻子,才有資格稱“夫人”。到了漢代開始普及,凡達官貴人、頭面人物的妻子均可享受這一尊號了。至于老百姓或布衣之妻是不能隨便稱呼“夫人”的。如今,“夫人”這一稱號雖然常用于日常生活,平民之妻也偶或有用,但在人們的潛意識中,仍然和為官者緊密相連而與百姓或布衣無太大瓜葛。
【第96句】:【悲傷憂愁,不如握緊拳頭】(諺)悲觀愁苦無濟于事,不如堅決奮斗,謀求出路。指消極忍受,不如積極拼搏。
【第97句】:【藏著乖的賣傻的】(慣)乖:機靈,伶俐。比喻心里明白,假裝糊涂。
【第98句】:【 不犯王法不怕官】不觸犯法律,便無所畏懼。類似的:理 正不怕官,心正不怕天。沈從文《邊城》:“祖父不作聲了,他 想到不犯王法不怕官,只有被死亡抓走那一回事情不好 辦。”
【第99句】:【久聞大名,如雷灌耳】(慣)舊時見面的寒暄語。指對方名氣很大,讓人仰慕。 也作久聞高名,如雷灌耳。 久聞大名,如雷轟耳。
上一篇:天涯論壇最新摘抄佛心禪語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