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有苗三分收】見“見苗三分收”。
【第2句】:張飛穿針——粗中有細;大眼瞪小眼:有勁無處使
【第3句】:【家常飯,粗布衣,知寒知暖自己的妻】(諺)家常飯吃得飽,粗布衣穿著暖;自己的妻子最能知熱知冷,體貼入微。指不要羨慕山珍海味,不要貪圖綾羅綢緞,更不要眼熱那些妖艷的女色。 也作“家常飯,粗布衣,知熱知冷結發妻”。結發妻:原配妻。I
【第4句】:【膽小落個怕死鬼】膽小沒有好處。西戎《一個年輕人》: “這時有些人感到桂梅答辯得好,立刻跟著幫腔:對,膽小落 個怕死鬼!”
【第5句】:【冷手撾不著熱饅頭】(諺)撾(zhua):抓。饅頭:饃饃。指冰冷的手難抓熱饃饃。比喻時機不到辦不好事,或方法不對頭難辦成事。 也作冷手難抓熱饅頭。 冷手抓不住熱饃饃。
【第6句】:【人怕齊心,虎怕成群】(諺)虎成了群,任何強力都無法對抗;人齊了心,任何困難都不在話下。指眾人同心合力,世上就沒有做不成的事。
【第7句】:【煩惱不尋人,人自尋煩惱】(諺)煩悶苦惱并沒有找上門來,都是人自尋自找的。指一切煩惱都是人自身行為造成的,不必推向客觀。
【第8句】:一齊吃的飯,我們的碗都洗過了,可弟弟還在慢條斯理地吃著。媽媽生氣地說:“男孩子吃飯一扒拉,女孩子吃飯才數顆顆哩!”(安徽·廬江)
【第9句】:【有志者事竟成】(諺)竟:終究。 有志氣的人,事業終究會獲得成功。指事業的成功,全在于人的立志,和能否始終不渝,堅持到底。
【第10句】:【拿不得輕,負不得重】什么事都不會做。反義說:吃得輕, 擔得重。清代《儒林外史》:“就壞在讀了這幾句死書,拿不 得輕,負不得重,一日窮似一日,兒女又多,只得借這手藝糊 口,原是沒奈何的事?!?/p>
【第11句】:豆腐耳朵——愛聽讒言
【第12句】:【好虎難抵眾犬】力量孤單,抵擋不住。或說:好虎抗不住 一群狼。成語:寡不敵眾。張孟良《兒女風塵記》:“張天保 單騎戰群兵,好虎難抵眾犬,被瘋狗似的差人打了出去?!?/p>
【第13句】:【聰明反被聰明誤】(諺)聰明:智力高,理解力強。指聰明人往往自恃聰明,對己不加檢點,拒絕他人建議,結果反而做出蠢事,害了自身。
【第14句】:帶著秤桿買小菜——斤斤計較
【第15句】:【欲人勿知,莫若勿為;欲人勿聞,莫若勿言】(諺)莫若:不如。要想人不知道,最好自己不去做;要想人聽不到,最好自己不去說。指人的言行是瞞不住人的,只要自己說過做過,人們就不會不知不聞。 也作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 欲人不知,莫若不為;欲人不聞,莫若不言。
【第16句】:【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強調人的性格難以改變。巴金 《家》:“你總是這樣不愛收拾,屢次說你,你總是不聽。真是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第17句】:【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諺)舊時認為男子為風情女子而死,也是一件風流韻事。
【第18句】:【 當家才知柴米貴/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原指主持家務看起 來容易,實際上相當麻煩。現多指當領導不容易,不處于這 種地位,體會不到困難。浩然《艷陽天》:“唉,真是不當家不 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當個干部不容易,伸手動腳 都要小心?!?/p>
【第19句】:【有板有眼】“有板有眼”指做事穩妥、不毛糙、按部就班地進行。它源于戲曲中的音樂節拍。明王驥德《曲辭》中說:“凡蓋曲,句有長短,字有多寡,調有緊慢,一視以板眼為節制,故謂之板眼?!?“板”就是板式。戲曲唱腔音樂中的板式結構,可分為板式變化體和曲牌連套體兩大類。在板式變化體的結構中,大都有慢板、快板、二八板、流水板、散板等板類。在各類板式中,強拍為“板”,弱拍為“眼”,板式的強弱關系就是“板眼”。其中,節拍為2/4的叫“一板一眼”,節拍為3/4的叫“一板兩眼”,節拍為4/4的叫“一板三眼”。如果演唱者節奏感差,強弱不分明,不是搶板,就是滑板,即掉板。所以將“有板有眼”一詞指的唱腔合乎節拍,引申為言語行事有節奏、有條理,合規矩。
【第20句】:【人到難處才見心】釋義:困難時才能看出人的真心。例句:“老婆過去雖說很進步,可眼下受了災,日子困難,‘人到難處才見心’哩,她會不會變呢?”
【第21句】:【開弓沒有回頭箭】(諺)比喻事情既然已經啟動,就要一直做下去,絕不能反悔停頓。 也作“開弓難收回頭箭”。難收:無法收住。
【第22句】:【粥鍋里照影子】(慣)粥稀得可以照見人的影子。比喻糧食將盡,幾乎斷炊。
【第23句】:車把式扔鞭子一下趕(敢)
【第24句】:【八字沒見一撇】(慣)比喻事情剛剛開了頭,還沒什么進展。也作“八字還沒一撇”。
【第25句】:每當老師提問時,我總是不動腦筋。潘老師批評我說:“甭做好吃懶做的老鼠,要做辛勤釀蜜的蜜蜂。”(浙江·紹興)
【第26句】:【 出水才看兩腿泥】腿在河泥中陷多深,出小時看腿上的 泥就可知道,謂最后見分曉。梁斌《紅旗譜》:“我不服他這 個,走著瞧,出水才看兩腿泥哩!”
【第27句】:趕車不帶鞭子——光拍馬屁股
【第28句】:雕刻工人看章子——反更清楚
【第29句】:看到別人開飯館掙了錢,哥哥一時心血來潮也掛凼了個飯店招牌,可沒過多久就關門了。爺爺說他是“吹燈拔蠟卷氈子,關門收貨散攤子”。(河南·輝縣)
【第30句】:【蛇咬一口,見了黃鱔都怕】釋義:黃鱔:魚類,生長在水邊泥洞里,形似蛇。比喻受到一次傷害,心有余悸,碰到類似的情況就害怕。例句:“這個人就是這樣,啥事都鈍刀割肉,很不爽快。過去苦日子過多了,人又老實,蛇咬一口,見了黃鱔都怕?!?/p>
【第31句】:【吐口唾沫是個釘兒】(慣)比喻守信用,說話算數。也形容人霸道,說出話來別人必須照辦。 也作吐口唾沫都是釘。 吐唾沫落地是釘。 一口唾沫一個釘。
【第32句】:麥田里種棉花———舉兩得
【第33句】:起風又下雨——雙管齊下
【第34句】:吃了黃連吃甘草——先苦后甜
【第35句】:我們放麥假了。媽媽說:“現在正是焦麥炸豆的時候,你也要于點力所能及的活。”(河南·魯山)
【第36句】:【六畜】農民盼望的是“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傲蟆钡恼f法最早見于春秋戰國時期?!俄n非子·難二》中說:“務于蓄養之理,察于土地之宜,六畜遂,五谷殖,則人多?!彼f明了掌握蓄養的規律和明了土地的特性,六畜才能順利生長,五谷才能迅速繁殖,收入就會增多。六畜,指的是牛、馬、羊、豕(豬)、雞、犬(狗)六種家畜?!蹲髠鳌べ夜拍辍氛f:“古者六畜不相為用?!绷笾?,牛和馬主要用來耕作、馱運、拉車,羊、豕、雞主要供食用,犬則守戶?,F在,六畜的使用價值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羊來說,除了食用外,增加了毛紡,以牛和豕來說,增加了皮革制品。而牛和馬的耕種作用大大弱化,被現代科技所取代。
【第37句】:【豆腐】“豆腐”是深受大眾喜愛的家常菜。豆腐不僅味美價廉,營養豐富,還具有相當的養生保健作用,自問世以來,頗受大眾的喜愛。中國是豆腐的故鄉,這種傳統美食的歷史可追溯到漢朝。據五代謝綽《宋拾遺錄》載:“豆腐之術,三代前后未聞。此物至漢淮南王亦始傳其術于世?!泵鞔顣r珍的《本草綱目》,葉子奇的《草目子》,羅欣的《物原》等著作,都把豆腐的發明權歸功于西漢淮南王劉安。有詩為證,明代一個名叫蘇平的人創作了一首豆腐詩:“傳得淮南術最佳,皮膚褪去見精華。一輪磨上流瓊液,有沸湯中滾雪花。瓦缸浸來蟾有影,金刀剖破玉無瑕。個中滋味誰得知,多在僧家與道家?!边@首詩通俗易懂,只有兩個地方需要稍作解釋,一是“淮南”,指淮南王劉安;一是“蟾”,指明月。據說,劉安的這項發明得益于他的神仙夢。劉安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被封為“淮南王”。他生性喜好煉丹之術,潛心煉丹欲求長生不老。眾所熟知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就和他有關。劉安一生耽于修煉丹藥,他在一次煉丹過程中用磨制的豆汁來培育丹苗,結果豆汁與鹽鹵意外凝結成美味可口的“豆腐”,并最終走進了千家萬戶,還漂洋過海到了日本、朝鮮、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等周邊國家?,F在恐怕遍及全世界。
【第38句】:【拉黑?!浚☉T)指賣主讓同伙裝成顧客,假裝購買其貨物,誘騙顧客上當。
【第39句】:秋天剝黃麻——扯皮
【第40句】:【墜入五里霧中】見“墮入五里霧中”。
【第41句】:【狗戴帽子裝人】釋義:罵人假裝正經。例句:牛打江山馬坐殿,你倒狗戴帽子裝人了!你他媽的問問天,問問你祖宗!誰給你置的家,誰給你養活的人?
【第42句】:【膽是嚇大的,力是壓大的】(諺)膽量是在承受驚嚇的過程中逐步變大的,力量是在承受壓力的環境中不斷增強的。指人的膽量和力量,都不是先天帶來的,而是后天鍛煉出來的。
【第43句】:爸爸媽媽都出門去了,為一點小事,我打了弟弟。奶奶說:“你真是貓子不在家,老鼠在家翻跟頭?!保ńK·大豐)
【第44句】:【知子莫若父】(諺)莫若:沒有比得上。指父親對兒子是最了解的。
【第45句】:【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對人不可輕信。姚雪 垠《李自成》:“走的好,走的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 不可無。萬一有一個料不到,連老本兒就賠上了?!?/p>
【第46句】:【太上老君叫蛇咬——法盡了】(歇)太上老君:也叫老君爺,道教對始祖老子的尊稱,傳說他神通廣大,法術無邊。法:本指法術、法力,轉指辦法。指辦法用盡了。 也作“老君爺叫蛇咬——法盡了”。
【第47句】:【登龍門】“登龍門”一詞,比喻得到權威人士的引進或提拔而抬高身價,增長聲譽;又比喻舊時科舉考試,殿試得中。一般辭書都認為,“登龍門”一詞出自宋代《太平廣記》,相傳,黃河流經陜西、山西交界的龍門山時,水流湍急,每年春季,有大批鯉魚從江海游來,跳躍龍門。一年之中,登上龍門的魚只是少數,而魚一登龍門,魚就變成了龍。那些登不上龍門的魚只能仍然做魚。但《太平廣記》成書于宋代,而早在漢、唐就有了“登龍門”之說。在漢代魚躍龍門的傳說與宋代不同的是,宋代是鯉魚,而漢代是鮪魚。高誘注《淮南子》說:“鮪,大魚,長丈余。仲春二月,從西河上,得過龍門,便為龍?!薄稘h書》李奇注云:“鮪出鞏縣穴中,三月溯河上,能渡龍門之浪,則得龍矣?!庇纱丝梢?,“登龍門”一詞的淵源,可追溯到漢代。但把“登龍門”比喻殿試得中,則是在唐代,唐封演《封氏聞見錄》卷三《貢舉》日:“故當代以進士登科為登龍門。”
【第48句】:我們班上有的同學,遇到稍難一點的題就望而生畏。班主任張老師耐心地說:“身怕不動,腦怕不用;刀子越用越鋒利,腦子越用越靈活。”(河南·長葛)
【第49句】:六月間狗吐舌——熱出來的
【第50句】:【二人轉】“二人轉”是一種舞臺表演藝術形式。流行于東北各地,是以東北民歌、大秧歌為基礎,吸收“蓮花落”發展而成的,已有二百年歷史。過去它有蹦蹦戲、大口落子等名稱,新中國成立后才定名為“二人轉”。原有三種演唱形式:一是二人對口演唱的二人轉;二是一人演唱的單出頭;三是扮演固定人物的拉場戲。近來又有發展,增添坐唱、群唱等形式。俗語所謂的二人轉主要指第一種,即二人對口演唱的形式。
【第51句】:【隔行如隔山】釋義:比喻行業不同,互不了解。例句:參謀長雖然是日本帝國大學畢業,可是隔行如隔山,和土匪們取聯絡便不如小喜,況且小喜又是與秘書長那個系統有關系的,因此參謀長便得讓他幾分。
【第52句】:【兩邊倒】(慣)指沒有主見,對兩邊的意見都隨聲附和。
【第53句】:【 搖羽毛扇子】戲曲中扮演軍師之類的人物,常手執鵝毛 扇,借指出謀劃策。相關的:狗頭軍師。丁玲《太陽照在桑 干河上》:“咱們都是老實人,別人有搖羽毛扇的,賽諸葛?!?/p>
【第54句】:【落地的秋蟬——啞了】(歇)本指秋蟬不再發出叫聲,轉指人不能說話或無話可說。 也作“秋蟬落地——啞了”。
【第55句】:【成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水推沙】(諺)指創立家業就像用針挑土一樣艱難緩慢,敗壞家業卻像大浪淘沙一樣迅猛容易。
【第56句】:【雪白襪子往泥里踏】釋義:比喻品行端正的人卻跟思想行為不好的人混在一起。例句:“人怕沒臉,樹怕沒皮”,“人不要臉鬼都怕”,和她們哭鬧不等于把“雪白襪子往泥里踏”嗎?
【第57句】:【相思樹,連理枝】“相思樹”和“連理枝”比喻男女愛情忠貞不移。典出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一》。據載,宋康王偶見一美貌女子,原來,此女是宋康王的舍人韓憑的老婆何氏。宋康王不顧君臣關系,硬是把何氏弄到手。韓憑不滿,宋康王就給他定罪,并發配邊境修筑城墻。韓憑的老婆何氏寫了一封信,偷偷送給勞改的丈夫。信中寫道:“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當心?!币馑际钦f,她的幽怨很多,雖思念丈夫,可河水太深,不能見面,對夫發誓,要死的決心下定了。后被宋康王發現,韓憑自縊身亡。盡管丈夫已死,何氏還是不肯屈從宋康王,她又寫了一首《烏鵲歌》表明志向,歌日:“南山有烏,北山張羅。烏自高飛,羅當奈何!烏鵲雙飛,不樂鳳凰。妾是庶人,不樂宋王。”意思是說,南山有烏鵲,你在北山布羅網,你拿我有什么辦法,烏鵲不羨鳳凰,妾身不靠宋王。有一天,宋康王與她登高吹風,她縱身一跳,左右侍從伸手一抓,只抓住了衣服碎片,那些衣服碎片,立刻化作了五彩斑斕的蝴蝶,仿佛是從何氏靈魂里飛出的驚艷幻影。后世梁?;膭撟黛`感或許是從這里來的吧。何氏當場摔死,衣袋內有一份遺書,要求宋康王賜她與韓憑合葬。宋康王看罷暴跳如雷,叫人分離新舊兩墳,讓兩墳隔路相對,還狠狠地說:“你們夠恩愛的,看你們能合在一起!” 沒過多久,兩座墳墓上都長出梓樹,十來天竟有一抱之粗,而且樹干彎曲,互相靠攏,不但地下樹根交錯纏繞,樹上枝Y也慢慢糾合難分。不知哪來的兩只鴛鴦,每天棲于樹上,依偎哀鳴,仿佛在控訴宋康王的暴虐,嘲笑他的無能。宋國人可憐韓憑夫妻,把這兩棵樹叫做“相思樹”?!跋嗨紭洌B理枝”典出于此。
【第58句】:大刀斬小雞——小題大做
【第59句】:大軸子裹小軸子——畫里有畫(話里有話)
【第60句】:【和尚的房子——廟】(歇)廟:寺廟,諧“妙”。用來表示贊賞,指非常美妙,妙極了。
【第61句】:【亂成一鍋粥】(慣)形容秩序非常混亂。 也作亂成一團。 亂成一團麻。
【第62句】:病貓的尾巴——翹不起來
【第63句】:【凍死不烤燈前火,餓死不舔貓剩食】釋義:寧愿饑寒而死,也不接受屈辱的施舍。例句:辣椒嫂惱了,一股怒氣直沖腦門,嘴唇亂哆嗦?!皟鏊啦豢緹羟盎?,餓死不舔貓剩食”,這個從小剛強的女人,從來沒受過這樣的侮辱,也沒想到姐姐是這種人。
【第64句】:【—個巴掌拍不響】發生糾紛,雙方都有責任。又指力量 孤單,沒有配合。成語:孤掌難鳴。清代《紅樓夢》:“一個巴 掌拍不響,老的也太不公些,小的也太可惡些?!?/p>
【第65句】:【娼妓】“娼妓”指賣淫的女子。娼妓本義并非如此,“娼”和“妓”原本不是雙音節的詞,娼是娼,妓是妓,只是娼和妓的本義比較接近。古時娼與倡相通,《說文解字》解釋說:“倡優,女樂也?!敝笍氖赂栉璧呐嚾恕<伺c伎通,《說文解字》的解釋是:“妓,女樂也。”可見,娼與妓最初都是指歌舞女藝人。后來,娼和妓的詞義發生了轉變,均指賣淫的女子,并合二為一,稱為“娼妓”。 “娼妓”源于春秋時期。據《戰國策》記載:“齊桓公宮中七市,七閭七百,國人非之?!庇杏涊d解釋說,這就是指齊國相國管仲開設的公營妓院,所收取的錢財都歸國庫所有,用于軍費開支。這種說法被后人接受,清人紀的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說:“娼族祀管仲,以女閭三百也。”因此,明清時揚州等地的妓院里供奉的祖師爺就是管仲。妓院里不僅設有管仲牌位,妓女們還要給管仲叩頭燒香,以祈生意興隆。從此,一代名相管仲,名譽受損,留下此業被后人詬病。
【第66句】:【眼里揉不下沙子】(慣)比喻容不得人或容不得看不慣的事。也比喻不能容忍別人的蒙蔽、欺騙。 也作眼里下不去砂子。 眼里不揉沙子。 眼里著不得沙子。
【第67句】:【葫蘆黃瓜要上架,窮人不聽富人話】釋義:比喻各有各的打算,不聽別人擺布。例句:人常說,葫蘆黃瓜要上架,窮人不聽富人話。現在紅軍開到了陜西,李寶泰是在心里發慌。
【第68句】:【你有長蘿繩,我有翹扁擔】釋義:說明有辦法對付對方。例句:“說實話,你有長蘿繩,我有翹扁擔。有一條做不到,我們不光是吹燈,還要端掉烏龜樓!”
【第69句】:【 見過鬼怕黑受過挫折,老有顧慮。】成語:心有余悸。陳 殘云《香飄四季》:“是呀,見過鬼怕黑,你便斷了這條心吧。”
【第70句】:【為人最怕老來貧】(諺)指人生最怕的是年老時貧困,無法生活。
【第71句】:【發現新大陸】原指哥倫布發現美洲。借指有了新的發 現。王蒙《相見時難》:“杜艷叫了起來,好像發現了什么新 大陸?!?/p>
【第72句】:【幫藝不幫錢】(諺)在錢財上幫助人,不如幫入學會一門技藝為好。 指幫錢只是救濟一時,幫藝卻能使人終生受用。
【第73句】:【借著中秋買月餅】(慣)指趁著某種機會為自己撈取好處。
【第74句】:【什么蟲啃什么木頭】(諺)不同的木頭,只有不同的蟲子才能啃得動。比喻哪一行的人就吃哪一行的飯。也比喻什么樣的人就專有什么樣的人制伏他。 也作什么蟲兒鑿什么木頭。 什么蟲愛拱什么木頭。
【第75句】:【扁擔是條龍,一生吃不窮】(諺)指扁擔是個寶,靠它能維持一生生計。
【第76句】:【逢兇化吉,遇難呈祥】(慣)指遇到危險、困難都能化解。常用作祝福語。 也作“遇難成祥,逢兇化吉”。
【第77句】:【話不說不知,木不鉆不透】(諺)話不說清,別人就不明白根柢;木不鉆孔,就不能穿透底層。指和人說話,一定要有透明度,不可含糊不清。 也作“人不說不知,木不鉆不透”。
【第78句】:【賊捉賊,鼠捕鼠】(諺)讓賊去捉拿賊,讓鼠去捕捉鼠,這樣更容易見功。比喻只有深入到事物內部,才能研究并掌握其活動規律。
【第79句】:口袋里裝釘子一個個想出頭
【第80句】:六七月的石榴花——越開越火紅
【第81句】:獨臂做餃子———手包辦
【第82句】:上了套的野?!刹坏米约?/p>
【第83句】:農貿市場上的爛冬瓜——隨行就市
【第84句】:【打旋磨】(慣)旋磨:轉圈推磨。 比喻圍著別人央求、乞憐。
【第85句】:【胸口上掛笊籬——撈心】(歇)撈:諧“勞”。指費心勞神,操心。
【第86句】:【脖子里割癭袋——殺人的勾當】(歇)癭袋:指生長在頸部的一種囊狀瘤,包括甲狀腺腫大等。指危及生命的行為。
【第87句】:【人到窮時想賣天】(諺)天是無法賣的,但人到了走投無路的時候,連天也想賣。指人到窘窮無援的時候,便會想入非非,不顧一切。
【第88句】:學藝終身福,是藝不虧人。
【第89句】:【殺人倒落兩把血】(慣)殺了人留下兩手的血。比喻出了力,沒得到好處,卻惹來了是非和麻煩。 也作殺人賺了兩手血。 殺人白落兩手血。 殺人不成鬧兩把血。
【第90句】:【有你沒我,有我沒你】無法相處,不能合作。成語:勢不兩 立。浩然《艷陽天》:“這一回,你這美夢就不用想做成,有你 沒我,有我沒你!拼了!”
【第91句】:【吃人不見血】見“殺人不見血”。
【第92句】:大理石鋪路——大材小用
【第93句】:【守身如執玉】釋義:愛自身的名譽如愛護璧玉一樣。例句:試看古圣先賢,守身如執玉,到臨死時候,還是一個“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光景。
【第94句】:【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釋義:指過日子貴在有打算。例句:朱老星一年到頭總會找到活兒做,兩手不閑是他的目的。他常說:“人,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彼褪钦靸r打算。
【第95句】:【現鐘不打打鑄鐘】釋義:比喻現有的不要,卻尋求沒有把握的。例句:眾人道:“說甚么亂話!‘現鐘不打打鑄鐘’?你現揭了榜文,教我們尋誰!”
【第96句】:初生的牛犢——不怕虎
【第97句】:【成氣候】(慣)比喻有成就或有前途、有出息。
【第98句】:下雨出太陽——假睛(情);陰陰陽陽
【第99句】:東北風呼呼地刮著,吹到臉上像刀割一樣。我穿的衣服較少,凍得直打哆嗦。放學回家,奶奶見了我說:“草窩斑鳩,不知春秋?!保ê幽稀ば乱埃?/p>
上一篇:感言文案句句經典,簡潔精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