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韓信墓前一聲嘆——埋沒了英才
【第2句】:【書中自有黃金屋】此語一般兩句連用:“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在過去封建時代,用來激勵人們上進好學,形容讀書的重要性和好處。那么,它源自何處呢?它源自宋真宗的《勸學詩》,詩中寫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鐘粟。”使他沒有想到的是,后來人們受其啟發(fā),又續(xù)貂一句“書中自有顏如玉。”也不知道人們是有意逢迎皇帝,還是寒磣皇帝,反正“顏如玉”不如“黃金屋、千鐘粟”格調高雅。不管怎么說,為后世留下了一句俗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倒把皇帝的杰作給冷落了。以上三句詩,無非是說明讀書學習的重要性,讀了書,有錢花;讀了書,有飯吃;讀了書,有嬌娘。有的少年為此追逐名利享受,誤入歧途。毛澤東也曾向少兒勸學:“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才是正道。
【第3句】:【金磚掉在井里——早晚得撈上來】(歇)指財物遲早會得到。也比喻問題遲早會得到解決。
【第4句】:【 只打蒼蠅,不打老虎】欺軟怕硬。特指職位低的人違法犯 罪,受到查處,對于地位高的人違法犯罪,卻不敢過問。《天 怒》:“你是反貪局的干部,雖然只打蒼蠅,不打老虎,但有你 們這樣一個機關,那些貪官污吏不能不收斂點,要不他們怎 么會對你下毒手呢!”
【第5句】:【見水就渴,見飯就餓】想占便宜,什么都想要。韓志君等 《籬笆·女人和狗》:“那兩口子,見水渴,見飯餓!看我三嫂 回去幫家里干點活兒,他們也眼紅。”
【第6句】:【 笑破不笑補,笑過不笑改】破了能補,過而能改,會得到諒 解,不會被嘲笑。韓志君等《籬笆·女人和狗》:“不補還行? 笑臟不笑舊,笑破不笑補!”
【第7句】:【茶壺掉了底兒——光剩下一張嘴兒】(歇)嘴兒:本指茶壺嘴,轉指說話。譏諷人沒有別的能力,只是能說會道。
【第8句】:一放學我就看電視,媽媽說:“學習吧。”我說時間還早。媽媽又說:“大豆不擠不出油,時間不擠會白溜。”(黑龍江·雙鴨山)
【第9句】:媽媽教育我要尊敬老師,說:“給人金,給人銀,不如教給人學問。所以你要尊敬老師啊!”(安徽·肥西)
【第10句】:【破天荒】(慣)相傳唐朝時湖北荊州每年送舉人去考進士,均未考中,時人稱作天荒;后來劉蛻考中了,稱為“破天荒”。比喻第一次發(fā)生的事或第一次做某事。
【第11句】:【跌跟頭】見“栽跟頭”。
【第12句】:村上的王三和李四因一件小事吵了起來,并且越吵越兇,連過去的陳谷子爛芝麻的事也抖了出來。村長批評他們說:“打盆說盆,打罐說罐,不要拿著簸箕亂簸動。”(河南·唐河)
【第13句】:兒童節(jié)這天,學校要舉行講故事比賽。由于我平時沒抓緊練習,沒記牢,心里很急,就求媽媽中午不休息陪我練講故事。媽媽說:“你呀,真是水到屋檐才開溝。”(廣西·貴港)
【第14句】:【船到江心補漏遲】(諺)漏船行到江心才去修補,已經無濟于事。借指凡事必須預先防范,已經造成的錯誤臨時補救便來不及。 也作船到江心補漏遲,懸崖勒馬才收騎。 臨崖立馬收韁晚,船到江心補漏遲。 馬到崖頭收韁晚,船到江心補漏遲。
【第15句】:炸藥的捻子——點就著
【第16句】:【水火不相容】釋義:水和火,不能同時在一個火爐里存在。比喻彼此相沖突,無法調和。例句:他絕不使自己的家業(yè)接近愁人姚士杰,那和他的“政治性兒”水火不相容。
【第17句】:【 伸出橄欖枝】橄欖枝象征和平,謂作出和平姿態(tài)。《北京 晨報》( 2002,7,30):“還稅款,松禁令,以(以色列)為何伸出 橄欖枝?”
【第18句】:【七歲八歲討狗嫌】(諺)男孩子在七八歲時特別頑皮淘氣,連狗都討厭他。指男孩兒在七八歲時最難管教。 也作七歲八歲,雞狗都嫌。 七、八、九,厭死狗。 七歲八歲,沒人刮得。沒人刮得:沒有誰愿意理睬他。
【第19句】:【春風得意馬蹄疾】釋義:這是孟郊《登科后》詩句。原形容封建時代文人科舉及第的歡快心情。現(xiàn)用來形容人心情愉快,動作敏捷。例句:春風得意馬蹄疾。王一民邁著輕快的腳步,順著霽虹橋往道里走去。
【第20句】:山谷里敲鑼——處處有回音
【第21句】:【雞窩里落下鳳凰來】(慣)比喻貧賤的地方來了貴客。
【第22句】:【地靠糞養(yǎng),人靠飯長】(諺)土地經常施肥,才能肥沃,長好莊稼;人每天吃飯食,才能維持生命,使身體健壯。指人要有健康的體魄,必須注意飲食。
【第23句】:【不知哪塊云彩有雨】(慣)1比喻不知道誰將有出息、有作為。2比喻情況暫時還不明朗。
【第24句】:【聽人勸,吃飽飯】(諺)能聽人的良言相勸,就可以吃飽飯不餓肚子。指人能虛心接受意見,就能給自己帶來切實的好處。
【第25句】:【官禁私不禁】(諺)官方明令禁止的事,私下里照樣通行。舊指官方的律條只是表面文章,不能起到令行禁止的作用。
【第26句】:【六一兒童節(jié)】“兒童節(jié)”也叫“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每年的六月一日舉行,是全世界少年兒童的共同節(jié)日。每當此時,孩子們都興高采烈地歡度著自己的節(jié)日。其實,“六一”是一個悲慘的日子。 “六一兒童節(jié)”源自“二戰(zhàn)”的一個悲慘的事件。在“二戰(zhàn)”期間,1942年6月,捷克利迪策村十六歲以一上的男性公民和全部嬰兒遭到德國法西新的槍殺。他們還把婦女和九十多名兒童押往集中營,并燒毀了這個與世無爭的村莊。為了紀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戰(zhàn)爭中死難的兒童,也為了反對帝國主義戰(zhàn)爭販子虐殺和毒害兒童,保障兒童的權利,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lián)合會在莫斯科召開執(zhí)委會,正式把每年的6月舊定為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jié)日,即國際兒童節(jié)。
【第27句】:王八的屁股——龜腚(規(guī)定)
【第28句】:哈巴狗逮耗子——像貓又沒貓的本事
【第29句】:玉皇大帝打筋斗——天翻地覆
【第30句】:【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諺)履:鞋。冠:帽。到瓜田里,不要彎下腰去提鞋,免得人說你偷瓜;到李樹下,不要伸手去整帽,免得人說你摘李。指處在容易引起懷疑的環(huán)境,要盡可能避開嫌疑。
【第31句】:【扎筏子】(慣)扎:捆,束。比喻拿別人當出氣筒,發(fā)泄怨氣,震懾眾人。 也作“作筏子”。
【第32句】:【老太婆擤鼻涕——把里攥】(歇)攥:握。本指成把攥在手里,轉喻事情很有把握。
【第33句】:【瞎子害眼——也就是這么回事】(歇)害眼:生眼病。指事情反正已經這樣,沒有什么了不起,不必在乎。
【第34句】:有人做事只圖自己方便,卻給別人帶來麻煩,叔叔說這些人是“側著身子放屁——只顧自己順氣兒”。(陜西·子洲)
【第35句】:【拉饑荒】(慣)比喻欠債。 也作“拉虧空”。
【第36句】:太平洋搬家——翻江倒海
【第37句】:【瘦狗莫踢,病馬莫欺】釋義:借指對弱者要同情。例句:在胡玉音面前,秦書田十分知趣,眼睛不亂看,半句話不多講。“瘦狗莫踢,病馬莫欺”.倒是胡玉音覺得他落魄,有些造孽。有時舀給他的米豆腐,香油和作料還特意下得重一點。
【第38句】:【戴有色眼鏡】(慣)比喻帶著偏見或成見看待人或事。
【第39句】:【 一人拼命,萬夫莫當】人把生死置之度外,則能勇猛異常, 不可抵擋。或說:一人拼命,眾人莫敵。清代《紅樓夢》:“地 下的人雖多,哪里擋得住。自古說的:一人拼命,萬夫莫 當。”
【第40句】:口袋里盛米湯——裝糊涂
【第41句】:【網兜舀水】釋義:用疏網兜舀水,一下子就漏光了。比喻計劃或努力完全落空。例句:眼瞅著今年果松是豐年,皮子稠,一茬收入說不定能頂兩三年。一搬家,豈不成了網兜舀水。
【第42句】:一網打盡天下魚——想得到辦不到
【第43句】:渾水池子——看不透
【第44句】:白衣秀士王倫當寨主——容不得人
【第45句】:挖了眼睛的判官——瞎鬼
【第46句】:【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慣)舊時說書的套話,指事情有兩個線索,先說其中的一個。
【第47句】:狗怕棍子牛怕鞭———物降一物
【第48句】:【豆腐多了一包水,空話多了無人信】釋義:空話說的次數(shù)多了沒人相信。例句:“諺語有云:豆腐多了一包水,空話多了無人信。嘴筒子過分圓滑通達,反倒要暴露出說話人的本相。”
【第49句】:【筷子插在豆腐里——穩(wěn)當當?shù)摹浚ㄐ┬稳莘€(wěn)妥可靠。
【第50句】:單人不成陣,獨木不成林。
【第51句】:【強龍不壓地頭蛇】(諺)地頭蛇:地方上有權勢、有影響的團伙。指外來勢力再大,也難敵地方上有影響的團伙。也指盤踞在地方上的惡勢力是難惹的。 也作強龍難敵地頭蛇。 強龍壓不住地頭蛇。 強龍斗不過地頭蛇。
【第52句】:【險道神撞著壽星老兒——你也休說我的長,我也休嫌你的短】(歇)險道神:迷信稱出殯時的開路神,身材細長。壽星老兒:民間傳說中長壽的神,身材矮胖。指彼此都有缺點,不要互相嫌棄。
【第53句】:【井底撈明月】(慣)比喻根本不可能做到或一無所獲。 也作“水里撈月亮”。
【第54句】:【人怨語聲高】人有怨氣,說話嗓門就大。明代《三寶太監(jiān) 西洋記》:“老爺在上,我們都是人怨語聲高,怎么敢欺負判 官?”
【第55句】:【窮人無災即是福】(諺)指對窮人來說,無災無病,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福氣了。
【第56句】:張明非常懶,常常不做作業(yè),還說他不會。老師說:“笨人怨刀鈍,懶人怪草韌。”(廣東·龍門)
【第57句】:【小報告】人們把告黑狀等目的不純的報告稱為“小報告”。這種“小報告”在明朝首次被制度化,由見不得人登上了“大雅之堂”。上奏折參奏朝野大事,是大臣行使自己職責的一部分。唐代時規(guī)定,由“下之所以達上的”官文書有“表、狀、箋、啟、辭、牒”等六種形式。到明代時,朱元璋通過改革,又增加了一種新的形式——密疏。就是皇帝特許大臣之間寫秘密奏折,報告大臣的言行。密疏突出“密”,其內容一定屬于機密事宜,一般只需要皇帝本人知曉就可以了,所以它是除了大臣向皇帝所上的正常奏章表議之外的一種非正式文書,即秘密奏章,具有保密性強、無正式地位和非制度參與等特點,類似于現(xiàn)在的小報告。從洪武時期實行密奏形式,永樂之后逐漸制度化,到明朝后期,密疏言事范圍更加廣泛。密疏的目的就是為了維護專制皇權,突出了它的政治功能。在前朝不登大雅之堂的密疏(小報告),被朱元璋首次肯定并大力推行,使得皇帝又多了一條控制官員的信息渠道。但同時也為心術不正的大臣提供了陷害他人的機會和條件。被人暗算了,還不知道是誰。
【第58句】:咬破餃子皮——露了餡
【第59句】:【投錯胎,走錯行】選錯了職業(yè)。臺灣李敖《世論新語》: “對記者說,他干黨務工作,是投錯胎,走錯行。”
【第60句】:做做力出,縮縮病出。
【第61句】:屬推土機的——嘴利心硬
【第62句】:木頭人投河——不沉(成)
【第63句】:【牙齒上刮下來的】(慣)比喻舍不得吃用省下來的。
【第64句】:【久經大海難為水】見“觀于海者難為水”。
【第65句】:【身在福中不知福】見“人在福中不知福”。
【第66句】:【打虎還得親兄弟,上陣須教父子兵】(諺)指凡在危及生命的緊要關頭,只有親如父子兄弟的人,才會舍生忘死地相互救助,拼命去干。 也作打虎不離親兄弟,上陣不離父子兵。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第67句】:【見貧休笑富休夸,誰是長貧久富家】(諺)見窮家別笑他窮,見富家也別夸他富;因為窮不會常窮,富也不會久富。指窮富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可嫌貧愛富。 也作“窮休笑,富休夸,沒有長貧久富家”。
【第68句】:雀兒的肚子——心眼兒小
【第69句】:【父母官】古代老百姓稱為民請命、關心百姓疾苦的好官為“父母官”。它源自何處呢?源自漢代正史。《漢書·循史傳》載:西漢元帝時期,南陽郡治安狀況非常糟糕,盜賊猖狂,百姓逃離,田園荒蕪,境內一片狼藉。一個名叫召信臣的到這里任太守,此公為政勤勉,很有計謀,首先嚴厲打擊盜賊,穩(wěn)定社會秩序,勸說人民發(fā)展生產,對游手好閑、不干農活的浪蕩子弟毫不客氣,像嚴父一樣督促他們搞好農桑。因為召信臣治理有效,經濟和社會環(huán)境大大改善,流離百姓紛紛回到家鄉(xiāng),過上了好日子,人們十分感謝這位好官,被大家稱為“召父”。另據(jù)《后漢書·杜詩傳》載:東漢武帝劉秀建武七年(31年),南陽郡新任太守杜詩也是個好官,清廉節(jié)儉,勤政為民,任期內興修水利,開墾荒地,恢復生產,增收糧食,像慈母那樣細心關心百姓疾苦,大家有吃有穿,日子過得很開心,被當?shù)厝俗馂椤岸拍浮薄J掠星珊希菨h朝(西漢東漢),同是南陽,“前有召父,后有杜母”,由此,人們把關心百姓疾苦,推動生產力發(fā)展,保護人民群眾利益的州縣好官尊為“父母官”。從此相沿成俗,這個稱呼流傳下來,直到現(xiàn)在仍有這種稱呼。當今的“父母官”夠格不夠格,老百姓心里有數(shù)。
【第70句】:爸爸加班很晚才回來,我連忙給他倒了一杯茶。爸爸卻說:“肚里沒本兒,難下清水兒。還是讓我先吃飯吧。”(河南·滎陽)
【第71句】:生產并結束戀情的地方——婦產醫(yī)院
【第72句】:看我急著要去買福利獎券,爸爸攔住說:“摸獎這事是百年難得歲交春,不要癡雞想把奶喝!”媽媽在一旁接過話茬兒道:“沒準雨點兒滴在禿頭上,能碰巧,你去買幾張。”(江蘇·海安)
【第73句】:我和媽媽一起吃芥末調的粉皮兒,辣得我直叫。媽媽笑著說:“蔥辣眼睛蒜辣心,芥末就辣鼻子上的筋。夠味兒吧?”(河南·安陽)
【第74句】:吃人的老虎拍照——惡相;惡模樣
【第75句】:【蛇有蛇路,鼠有鼠路】(諺)蛇行有蛇路,鼠行有鼠路,各有各的路數(shù)。比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門路,絕不肯平白地讓自己困著。 也作“鼠有鼠洞,蛇有蛇路”。
【第76句】:【老虎掛上念佛珠——想變著法來吃人】(歇)念佛珠:佛教徒念經時用來計算次數(shù)的成串的珠子,也叫佛珠、念珠、數(shù)珠、串珠。指壞人想變化手法裝成好人來傷害人。 含責罵意。
【第77句】:媽媽要吃蘿卜,我也嚷著要吃。爸爸笑著說:“你真是人家拉屎,你屁股眼兒痛。”(河北·唐山)
【第78句】:【藏了和尚藏不了寺】(諺)和尚:出家修行的男佛教徒。指和尚能躲藏起來,寺院卻無法躲藏。常比喻躲避不是個辦法,事情終得要解決。 也作“躲得了和尚躲不了寺”。
【第79句】:高梁稈做梯子——上不去
【第80句】:【立得正,不怕影兒歪】(諺)只要身子站得端直,就不怕影子歪斜。 比喻人只要行為正,作風好,就不怕別人說三道四,惡意誹謗。 也作立得正就不怕影兒斜。 立得正不怕影子歪。
【第81句】:【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我們常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那么,什么是“浮屠”?浮屠是佛教用語.浮屠,也叫“浮圖”、“休屠”。起初,佛教徒被稱為“浮屠”,佛教被稱為“浮屠道”。后來,稱“佛塔”也叫“浮屠”。現(xiàn)在大家說到浮屠,一般都只指佛塔了。佛塔的層數(shù)一般為單數(shù),如五、七、九、十三級等,其中以七級為最多,因此有“七級浮屠”的普遍說法。佛塔原來是用來埋葬有德高僧的身骨或藏佛經的,所以,造塔的功德很大。但是,為死去的人造塔,畢竟不如救活人一命更有意義,因此有俗語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意在鼓勵大家去挽救癡迷不化的眾生,讓他們得度。《西游記》第八十回就有一句:“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快去救他下來,強似取經拜佛。”這句話道出了佛的終極目的,佛即救人。從大處說,普度眾生。
【第82句】:【不打無準備的仗】泛指做事情要有準備,要有成功的把 握。莫應豐《將軍吟》:“不打無準備之仗,情況是復雜的,我 們要做復雜的準備。”
【第83句】:【打著燈籠沒地方找】(慣)形容非常好,非常難得。 也作打著燈籠都找不著。 打著燈籠都難找。
【第84句】:船老大的犁頭——沒用處;無用;沒得用
【第85句】:【有錢難買不賣貨】(諺)別人不賣的貨,有錢也買不到。比喻別人不愿意的事,是強迫不得的。
【第86句】:小惠吃起飯來很香,睡起覺來又很甜,這不,剛寫完作業(yè),電視也不看就睡去了。媽媽說:“這娃一天就是窮吃餓喝霉瞌睡。”(陜西·延長)
【第87句】:【不看僧面看佛面】釋義:僧:和尚。佛:佛教徒信仰的對象,一般指釋迦牟尼。即使不看和尚的面子,也要看佛的面子。意謂要講情面。例句:聽說那五落魄,云奶奶跟哥哥商量,要把他接來同住。她說:“不看僧面看佛面(yipinjuzi.com)。不能讓街坊鄰居指咱脊梁骨,說咱不仗義。”
【第88句】:【走得正,行得端】(慣)形容行為正派,光明磊落。 也作“走得直,行得正”。
【第89句】:人到古稀穿花衣——老來俏
【第90句】:【蛤蟆上櫻桃樹,既想攀高枝又想高口味】釋義:譏諷人欲望高,想得美,但實現(xiàn)不了。例句:“嘿嘿,是笑我們廠蛤蟆上櫻桃樹,既想攀高枝又想高口味哪……”史文遠聽了,連連搖頭:“這種歪言邪語何足掛齒!誰愛嚼舌頭就讓他去嚼吧。咱們走咱們的路。”
【第91句】:【賈家的姑娘嫁賈家——賈門賈氏】(歇)賈:諧“假”。氏:諧“事”。 形容十分虛假。 也作“姓賈的姑娘配姓賈的小子——賈門賈氏”。
【第92句】:【一人有福,帶挈一屋】(諺)帶挈:提攜。一屋:全家。舊指一個人有福氣,全家人及親友都能跟著受惠。 也作“人有福,托帶滿屋”。
【第93句】:【一手穿針,一手引線】多方設法聯(lián)系。成語:穿針引線。 李英儒《還我河山》:“光剩我這沒經過大陣仗的小卒子,一 手穿針,一手引線,帶著雙方重要人物,請出來,送進去。”
【第94句】:我?guī)蛬寢屚依锾Х柿希灰粫海屠鄣梦抑贝寢屨f:“歇一會兒再抬吧,力氣是奴才,去了還會再回來。”(湖北·丹江口)
【第95句】:【狗熊掰棒頭,掰一個丟一個】狗熊掰棒頭,不知道收藏,謂 得而復失,一無所獲。狗熊,也說:猴子。古華《芙蓉鎮(zhèn)》: “民政干事隱約聽人說過,區(qū)長的外甥女在縣里搞戀愛像猴 子扳苞谷,扳一個丟一個,生活太不嚴肅。”
【第96句】:張華嫌冬天太冷,不想起床。他媽媽說:“少年小伙子三把火,老人冷得棉花裹。怎么不能應時起床呢?”(江蘇·高郵)
【第97句】:【包腳布當孝帽——一步登天】(歇)包腳布:也叫裹腳布,舊時婦女裹小腳用的白色長布條。孝帽:守孝時戴的用白布做成的帽。本指位置一下子升高了許多,轉喻人驟然得志或發(fā)跡,一下子爬上了高位。
【第98句】:星期天我去姥姥家,想走小路,可媽媽卻說:“大路雖然沒有小路近,可小路坑坑洼洼的,不好騎車。俗話說‘寧走十里遠,不走一里喘’,你還是走大路的好。”(河南·寧陵)
【第99句】:龜兔賽跑——驕者必敗
上一篇:夜書所見前兩句描寫了什么(夜書所見前兩句描寫了什么情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