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賢作文網(wǎng)“藏心”相關好文,深度作文內(nèi)容:
——回復『早安 』,詩詞君送你一天好心情——
◆◆◆
來源 | 洞見
ID:DJ00123987
古語有言:“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jīng)也。”
隆冬時節(jié),看似蕭索,實則暗藏大自然的智慧與生機。
此時,萬物都在默默蟄伏,以待來年的蓬勃新生。
鬼谷子則說:“圣人之道,在隱與匿。”
“藏”,也向來是數(shù)千年來的智慧。
做人也好,行事也罷,唯有藏而不露,才能行穩(wěn)致遠。
- 01 -
藏言
孔子在參觀太廟時,曾看到一座嘴上被扎了好幾道封條的銅像。
銅像的后背上,赫然刻著六個大字:“古之慎言人也。”
此后,他便常以“三緘其口”教誨學生。
正如佛經(jīng)里所言:“一切眾生,禍從口出。”
言語是把雙刃劍,話多必有失,語多易引災。
人生的諸多煩惱禍端,很多時候都緣于兩片薄唇。
三國時期的廖立,早年還只是個謀士時,就很受劉備器重。
不到三十歲便被任命為長沙太守,沒過幾年又做了巴郡太守。
劉備稱王漢中后,還將他升為侍中,命他陪伴左右,出謀劃策。
諸葛亮也曾稱贊他為不可多得的“荊楚奇才”。
可此人空有一身才能,心胸卻異常狹窄,言行也甚是無端。
私下里,常跟人議論諸葛亮、李嚴等人雖身居高位,才能卻遠不如自己。
劉備去世后,不得劉禪重用的他,更是愈發(fā)忿忿不平,肆意妄言。
不僅肆無忌憚地指摘同僚,還當眾妄議起了劉備、關羽在世的過失。
得知消息后的劉禪勃然大怒,解除了他職務。
沒過幾年,廖立便郁郁而終。
古語云:“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
高山不語,流水不言,人生,其實是場無聲的修行。
生而為人,最難得的不是能說會道,而是懂得適時沉默。
有些話,藏著就好,不必宣揚;有些事,明白就好,無須說透。
正如《易經(jīng)》所說:“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
逞一時心直口快,只會得煩惱羈絆萬千。
真正的智者,大都懂得控制口舌之欲。
藏言,是極高的做人智慧,亦是順遂人生的密碼。
是非了然于心,卻從不外露,如此才能把握好與人相處的分寸,避開不可預知的麻煩。
- 02 -
藏器
《菜根譚》有言:“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這世上,向來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才華出眾固是好事,可若總在人前炫耀賣弄,好事就變作了壞事。
縱觀古今,多少豪杰仕途坎坷,皆因不懂得“藏器”的智慧。
才子楊修,被稱為少有奇才,更是曹植的老師。
可他卻常常恃才放曠,四處賣弄,最終帶著一身謀略卻未得善終。
大將軍韓信,一生戰(zhàn)功無數(shù),卻不知審時度勢,收斂鋒芒,最后招來了嫉妒。
古語有言:“故君子要聰明不露,才華不逞,才有肩鴻任鉅的力量。”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真正的智者,往往深諳“藏匿”之道。
曾有人這樣形容司馬懿的一生:前半生低調(diào)內(nèi)斂,后半生厚積薄發(fā)。
早年,他埋頭苦讀詩書,積攢了滿腹雄才。雖在朝為官,卻處處小心,事事低調(diào)。
在曹操面前,他一直隱藏著自己的才能。因為他深知,唯有如此才能讓生性多疑的曹操對自己放心。
直到曹操去世后,司馬懿才開始顯露出自己在謀局布陣上的才華。
此后多年,他連續(xù)受到曹丕、曹睿的重用。
《周易》曾說:“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司馬懿的藏器之道,亦是對后人的告誡與警醒。
再好的劍,鋒芒露得多了,也會隨風鈍化。只有平日里悉心藏匿,時機到了適時出手,才是一把利刃。
俗話常說:“愚鈍者常炫耀,聰明人多斂藏。”
才華加身的是高手,不顯山露水的才是高人。
低調(diào)自持,才是成大事的哲學;不驕不炫,才不失為生活的智者。
做人做事,唯有謙虛內(nèi)斂,默默積蓄力量,方能笑到最后。
- 03 -
藏心
《菜根譚》中寫道:“每臨大事,必有靜氣。”
人生從來是高低交錯,苦樂交織,藏匿的最高境界,是藏心。
生活的成敗得失面前,智者不言,高手不語。
初入長安便一舉折桂,年輕時的王維曾是風光一時的狀元郎。
步入中年以后,他的生活卻陡然從山巔墜入低谷。
結(jié)發(fā)妻子因難產(chǎn)離世,至交好友不幸身亡。
他自己也歷經(jīng)沉浮,多次遭遇不公待遇。
然而,種種大起大落,都未曾拖垮這位詩人。
正如他在自己的詩中所言:“世事浮云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
看淡了一切的他沒有絲毫抱怨,而是靜下心來,隱身山水,修養(yǎng)身心。
在最低的境遇里,反而活出了至高的境界。
后來,王維仕途重新歸于順遂。閑暇之余,他依然靜心作畫,寫詩,學佛,恬淡自得。
世人皆贊他云淡風輕,虛靜淡泊。
一句“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看似平靜,卻有力量。
人生路上,山窮水盡的失落誰都會遇到。
決定日后道路的,不是當前的境遇,而是你當下的心態(tài)。
一味抱怨只會自亂陣腳,高手只會泰然處之,沉著應對。
諸葛亮曾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大學》也有言:“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苦樂得失,乃是人生常態(tài)。
藏心,是寵辱不驚的淡泊,是不動聲色的從容。
藏心,是悲而不言的堅毅,是苦而不語的內(nèi)斂。
無論當下的境遇如何,靜下心來,從容以對。你只管做好自己,上天自有安排。
冬季萬物伏藏,是為躲避寒風侵襲,亦是為來年積蓄力量。
藏,是保全之道,亦是破局之法。
人生在世,當有所藏。
藏言,是一種智慧;藏器,是一種格局;藏心,則是極高的境界。
*作者:洞見Autumn,來源:洞見(ID:DJ00123987)旗下專欄作家。洞見,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8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點擊標題或后臺回復數(shù)字,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1.2024年,讓自己變幸福的7件事
2.這篇《退休書》一夜間火了!建議所有人看看!
3.詩詞丨只要心中有暖,又何懼人生荒涼?
4.人生下半場:不與人爭,做你自己
5.人生最貴的是什么?(看完頓悟)
6.再無來世,這一生請珍惜(深度好文)
▼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