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約1715—約1763),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清代著名小說家。清代著名小說家曹雪芹是漢族旗人,他出身于一個“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境衰落而飽嘗人世間的辛酸,曹雪芹的曾祖母孫氏曾做過康熙的奶媽,祖父曹寅做過康熙的侍讀。
樹倒猢猻散
注釋
出自《紅樓夢》第十三回。
猢猻,即猴子。樹倒了,猴子就散去了。全句比喻有權勢的人一垮臺,依附者隨即四散。含貶義。
賞析
王秦同契,生死之際,夢魂感通,秦可卿對鳳姐說:“如今我們家赫赫揚揚,已將百載,一日倘或樂極悲生,若應了‘樹倒猢猻散’的俗語,豈不虛稱了一世的詩書舊族了!”
樹倒猢猻散
曹雪芹借秦可卿之口說出此語,預示了賈府最終的敗落,暗合第五回《紅樓夢曲,飛鳥各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同時,這句俗語也揭示封建宗法社會的普遍現象,以比喻手法喻指有權勢者一倒,依附眾人即四散分離。其中“樹”喻指權貴之人或家族;“猢猻”既喻權貴之門家族成員,也指依附的清客門人,前者被迫離散,后者則是“以勢利交者”的代表,“利盡而交疏”。
曹雪芹經歷了家族巨變后,對世態炎涼感觸頗深,遂借其祖父曹寅生前常說的話來預言賈府命運,令評者“哀哉傷哉,寧不痛殺!”
曹雪芹(約1715—約1763),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清代著名小說家。清代著名小說家曹雪芹是漢族旗人,他出身于一個“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境衰落而飽嘗人世間的辛酸,曹雪芹的曾祖母孫氏曾做過康熙的奶媽,祖父曹寅做過康熙的侍讀。從康熙二年至雍正五年,曾祖曹璽、祖父曹寅,父親曹顒、叔父曹頫,相繼擔任江寧織造達六十多年之久。織造是專為宮廷采辦絲織品和各種日用品的官職,官階雖不高,但是非皇親不能充任。曹雪芹素性放達,曾身雜優伶而被鑰空房。愛好廣泛,對金石、詩書、繪畫、園林、中醫、織補、工藝、飲食等有研究,能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歷經多年艱辛創作出極具思想性、藝術性的偉大作品《紅樓夢》。
《樹倒猢猻散》古詩詞素材
上一篇:《夢隨風萬里》古詩詞素材
下一篇:《冬至日行遲》古詩詞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