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佛心禪語】做事要精明,做人要厚道。心胸寬廣,化恩怨干戈為真情玉帛就是厚道;心存善良,人負我我不負人就是厚道;心向美好,少栽刺多栽花就是厚道。
【第2句】:【經典的人生禪語】痛苦,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是多么崇高而又神秘莫測呀!沒有痛苦就沒有詩歌,每一首詩幾乎都是由一份高興,一份希望和兩份痛苦所組成的!只有痛苦才能在生命中給你留下深深的印象。
【第3句】:【禪心佛語】帥氣不輕浮,平常不霸氣,善辯不糾纏,能言不多事,謹慎不畏縮,勇敢不粗魯,細致不小器,精明不計較,重情不自擾,失戀不失志。
【第4句】:人生總有不同際遇。有人少年得志,扶搖直上;有人飽經滄桑,終成正果;有人嘔心瀝血,難酬壯志。其實,只要曾經熱愛過執著過,就是美滿的生活。
【第5句】:歲月如歌,心情如花,總有一份情,讓人總不能忘卻;總有一段緣,詮釋人生遇見。因為懂得,所以珍惜,穿行,飛度的光陰,所有的花開,都有溫馨的理由,所有的葉落,都寫著濃郁的牽掛。
【第6句】:人生之簡單,如巨畫中的幾筆線條,有著疏疏朗朗的淡泊,有著清清涼涼的寧靜。人生之復雜,若潑灑在宣紙上的墨跡,渲染著城府與世故,揮不去嘈雜與迷惘。天地有大美,于簡單處得。人生有大疲憊,在復雜處藏。
【第7句】:回憶中那條鄉路,那間老屋,曾經稚嫩從那里走出,而今回歸,只是因為那里有我們血脈相依,那里珍藏著漸行漸遠失去的安寧與閑適,那份安靜足以超脫生活細碎。閑逸樸拙,個中禪意,似乎更易讓人體悟生活本真。
【第8句】:【佛心禪語】《楞嚴經》云:“賊人假我衣服,禆販如來,造種種業?!必溬u如來,不僅囂張于教外,也許禆附于教內,里應外合,天衣無縫。“宗教搭臺、經濟唱戲”的注腳早漸從“借佛斂財”、“挾佛斂財”擴充至“恃佛斂財”。
【第9句】:【圣經文案】334祝謝了,就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舍的。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林前11:24)
【第10句】:恒唯法師:命運再給我們困難的時候,同時也給了我們一份堅強,既然知道生命是一場遠行,沒有艱難,那只是一種幻想,生命有多長,拿出命運中所有的高尚,雙腳去量。
【第11句】:人不分老幼或男女,皆有豐富的愛心;因“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本具善心愛念——良知。佛以真理引導我們發揮善念,所以說“佛口所生子”,即是清凈法性身。
【第12句】:走過很多路,經歷很多故事,慢慢去咀嚼生活對矯情的差評,不管經歷多少峰回路轉,不管故事里有多少迷茫困擾,內心的覺醒,是把生活活回生命的樸素與平靜,相信那句老話,心平萬事平,至味只是淡。
【第13句】:得勢休把別人踩,失寵莫將別人怪。得意夫妻欣相守,負心朋友怕重逢。登上高山觀虎斗,坐在橋頭看水流。東方不亮西方亮,一理能通百理通。東方風來滿眼春,花城柳暗愁殺人。動念即應思改過,得閑何不再讀書。
【第14句】:人生煉爐:“人之初,性本善”,人的善根原是與生俱來的本性;但是從無始劫以來的習氣,由過去生延續至今生此世,加上現在社會各種形態的污染,因而產生了貪、嗔、癡三毒惡業。
【第15句】:即使我們抱著“完全聽命善知識”的心,也會由于我們的劣根性而經常違逆善知識;何況有“善知識也不過如此…‘善知識也不總是正確”“善知識也應該多聽聽我的意見”等等想法,那離善知識真是太遠了。
【第16句】: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你在一個陌生的地方,發現一種久違的感動。獨自旅行,不受羈絆,沒有約束。有一天,背上行囊,帶上自己,有多遠,走多遠。
【第17句】:【禪心佛語】在家心中有佛亦是出家,出家心中無佛亦是在家。世上沒有不快樂的地方,只有不快樂的人。好事是因為有好人,壞事是因為有人壞。人人心中雖有佛性,若不發佛心也是等于零。人只有學佛才能成佛。
【第18句】:你若無恙,歲月不傷,從此以后,做一個微笑的天使吧,相信幸福,它就在你心中,保持快樂,它就在你身邊。我愿與你做淡淡的女人,臨一朵花開,漾一箋蓮的心事,于素年錦時落定,心無塵,淡若水,漫聽歲月的禪音。
【第19句】: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擬將修福欲滅罪,后世得福罪還在?!读鎵浺悔浠谄贰?/p>
【第20句】:官職卑微從容笑,性靈閑野向錢疏。國不可一日無主,軍不可一日無帥。國不興無事之功,家不藏高歸于公。國有賢臣安社稷,家無逆子惱爹娘。哈巴狗兒騎不得,背后之言聽不得。寒風打死單根草,洪水沖垮獨木橋。
【第21句】:無論做人、做事,都要抱持一顆“精進”心。精就是“不雜”,進就是“無退”。意即要做一件事,必須專心才能做得成,無有二念才會有進步。
【第22句】:【禪心佛語】當我們遇到坎坷時,不妨把曲折的人生看作是一種常態,不要悲觀失望,不要長吁短嘆,不要停滯不前,把走彎路看成是前行的另一種形式,另一條途徑,這樣我們可以像走彎路的河流一樣,抵達那遙遠的人生大海。
【第23句】:【修行智慧禪語】恒東法師:生活里不必執著于他人的評判。當有人對你施不敬的言語,請不要在意,更不要因此而起煩惱,因為這些言語改變不了事實,卻可能攪亂心情,心如果亂了,一切就都亂了。想了再想,何必呢。
【第24句】:【禪心佛語】親友相交,貴在知心。善良的親戚,道義的朋友,應該是有福同享、患難與共的。真正的好朋友,可以分享你的喜悅,也能支援你的困境,也就是當你有需要的時候,他隨時都會伸出友誼之手。
【第25句】:【佛家禪語】即使我們意識不到自己缺乏真誠與包容,也不應該輕易地怨恨別人;即使我們體會不到自己不具備善巧與智慧,也不應該輕易地冤枉他人;即使我們覺察不到自己心里的自私與欲望,也不應該輕易地埋怨對方。
【第26句】:第一,須盡職業以報他人——父母、師友以及社會——資吾生命之恩。世間資生事業,皆與佛法不違背故,學佛應自利利他故,累人負己,是無業流氓;寄生偷活,是邪命故.取巧坐收,是盜行故。(民國)太虛《學佛者應知行之要事》
【第27句】:【禪心佛語】除了科學和宗教,在東西方哲學中,也有對前后世的闡述,大家可以看看哲學家們對這個問題是怎么講的。
【第28句】:【佛心禪語】禪師道:“保持一顆清凈純潔的心,其道理也是一樣。我們的生活環境就像瓶里的水,我們就是花。唯有不停凈化我們的身心,改變我們的氣質,并且不斷地懺悔、檢討,改進陋習、缺點,才能保持長久的清靜?!?/p>
【第29句】:當知一切有情,皆由自業,業為伴侶,業為生門,業為眷屬,業為依趣,業能分定一切有情下中上品?!侗臼陆洝肪硪?/p>
【第30句】:心像一粒塵埃,無時不在飄蕩,無時不在尋覓。飄蕩,因為尚未到達意愿中的歸宿;尋覓,因為想要找到理想中的歸宿??墒?,欲望不止,一山還比一山高,人生豈能如愿?看淡人世的紛爭,看輕得失的輪回,心安即是歸處。
【第31句】:人生差不多就是這樣一個飯局,你既要跟相悅的人推杯,也要和厭見的人換盞。一頓飯吃下去,你可以領受一顆心,也可以見識一副嘴臉。吃到最后,你還能在這個言不由衷的筵席上熱鬧和歡笑,就是你承載世界的能力。
【第32句】:【禪心佛語】皈依法,法是公正義。公正則不貪(公正則無私欲),于是則不造盜業,自無饑饉,或墮餓鬼等之苦報,得能常恒身心如法樂。
【第33句】:特質即障礙!一個人的特質就是一個人的習氣和味道,說的好聽些叫氣質,實質就是頑固的臭毛病。起初人們都因這種特質而嶄露頭角獲得成功,而后又因這種特質栽跟頭屢撞南墻。生活中淹死的往往都是會游泳的人。
【第34句】:【圣經文案】112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塞9:6)
【第35句】:不要走叉路、抄捷徑。因為所選擇的小路可能是條死巷、走不通,終究還是得回到原路,反而平白多繞了許多路。
【第36句】:【佛理】佛也演戲,凡夫也演戲,但是佛不執著、不糊涂,佛知道自己正在演戲,所以沒有煩惱與痛苦。夫就迷在這里,因為他不知道自己正在演戲,都當真了,于是就煩惱、痛苦。
【第37句】:【佛心禪語】不要攀、不要比、不要自己氣自己。【第2句】:活多干、話少說、人人心里有桿秤?!镜?句】:少吃鹽、多吃醋、少打麻將多散步。
【第38句】:時來易覓金千兩,運去難賒酒一壺。欲知世事須嘗膽,閱盡人情好著書。笑臟笑拙不笑補,笑饞笑懶不笑苦。要好兒孫須積德,欲高門第快讀書。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第39句】:【佛心禪語】圣人雖是愛養百姓,不是有心要愛,實由同體當愛,不得不愛。雖愛而無心,譬如芻狗,雖虛假之物,而以之為祭靈者當重,不得不重,雖重而知終無用也,所以說‘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p>
【第40句】:【禪心佛語】老和尚問小和尚:“如果你前進一步是死,后退一步則亡,你該怎么辦?”小和尚毫不猶豫地說:“我往旁邊去?!碧鞜o絕人之路,人生路上遭遇進退兩難的境況時,換個角度思考,也許就會明白:路的旁邊還是路。
【第41句】:【禪語人生】只有時時保持覺照(警覺)的人、才能遠離惡習、脫離六道輪回;只有時時保持覺照的人、才能與道心心相應;否則只是一具沒有靈魂的空殼。
【第42句】:【禪心佛語】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親友要慷慨,對大眾要禮貌。要用體諒的心對待親情;要用結緣的心對待友情。
【第43句】:【禪語人生】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誦經久不明,與義作讎家;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
【第44句】:要相信自己,只要你肯嘗試、肯努力,你就會做到,而且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得更好。如果你相信自己會成功,你的信念也會鼓舞你成功;如果你總認為自己會失敗,信念也會讓你經歷失敗的痛苦。
【第45句】:【禪心佛語】連那些行為合群的動物,都能夠吸引附近別的動物;而行為殘暴的,別的動物一看到它們就逃。我們不是常??吹揭恍寗e的狗——就算是大狗——都躲得遠遠的惡犬。
【第46句】:【禪心佛語】對修行者而言,祈求是非常重要的功課。祈求,就是把自己內心的善愿向佛菩薩報告,這是培養向上仰望的心、皈依心,是打開自心向佛菩薩的通道。
【第47句】:【經典佛語】愛心是一條清澈的清泉,澆灌片片綠葉;愛心是綠葉,襯托朵朵鮮花;愛心是鮮花,散發陣陣醉人的清香......
【第48句】:【禪心佛語】石觀音寺在當代的中興,也定要在這樣一個物質至上、紅塵滾滾的時代,追隨觀世音菩薩“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度之”的磅礴智慧,從匡正時弊、匡扶人心入手,給眾生帶去佛門海潮之音一般的蓬勃、清涼與正能量。
【第49句】:如慈母養育嬰兒,雖復屎尿污身,以深愛故,而不生瞋,又憫其無知,菩薩于眾生亦如是。(古印度)龍樹《大智度論》卷八十
【第50句】:【禪心佛語】名利場中底事忙,何如消散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云借月章。詩萬卷,酒千殤。大開白眼看侯王。玉樓金闋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歡喜,還有收人在后頭。
【第51句】:【佛心禪語】人生的幸福,一半要爭,一半要隨。爭,不是與他人,而是與困苦。隨,不是隨波逐流,而是知止而后安。爭,人生少遺憾;隨,知足者常樂。最怕該爭時不爭,該止時不止,總在糾結中痛苦著。。隨遇而安,隨緣而止。
【第52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大勝必經大忍,失敗常因心切。瓜熟蒂落,水到才能渠成,蝴蝶必須在蛹中經歷煉獄般痛苦的掙扎,直到它的雙翅強壯了,才會破蛹而出。做事也是一樣,多半的成功都是在失意的忍耐中一步步走出來的。
【第53句】:佛家禪語:鄰里團結,家庭美滿,職業安定,環境優美,這是眾生應求的愉悅。能慷慨地施舍,能誠心地服務,無怨無悔,這是最大的愉悅。
【第54句】:漏網的魚大,離去的妻賢。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蘿卜上了街,藥方把嘴撅。馬后應少繞,官前當少跑。馬快在四蹄,人勘在四體。瞞上不瞞下,瞞官不瞞私。滿懷心腹事,盡在不言中。慢走跌不倒,小心錯不了。
【第55句】:【禪心佛語】生活的煩惱,總是在面對自我固執的時候才會增加傷害,生活的禪法,并不是對煩惱的一種抵御和準備,而是一種開闊的思維,不斷突破自我的思維局限和成見障礙,而活出的一種生命灑脫的體現。
【第56句】:【經典佛語】“世間良馬不能顧影而驚察,然以鞭杖觸其毛尾則能驚速察御者心,遲速左右”——世間第二良馬。
【第57句】:【禪心佛語】當你不再需要通過別人的認可來證明自己的時候,你就真的強大了,請記得守住內心的淡定與寧靜,才能在茫茫的人生旅程中欣賞到美麗的風景。
【第58句】:一時的熱鬧和榮光,相對于一世的寂寞與暗淡,實在太短暫。如果前面的一時要用后面的一世去換取,你干嗎?反正我不干。
【第59句】:【禪心佛語】佛教是內道,因為我們自己可以成佛,與佛一樣,將來自己覺悟之后,不需要依靠外力,沒有煩惱、沒有輪回、一切在法界中安住。什么是外道呢?外道是依靠外面的神來保障。大家應該知道佛的殊勝以及佛教與外道的差異。
【第60句】:【禪言禪語】修得平常心,笑看世間事。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老天給了每個人一條命,不要為了任何人委屈自己,卑微不是你該有的,記得左手牽著你的原則,右手握住你的心。人生,終是沒有如果。人生,不可假設,也不能重來。
【第61句】:向往天上的行云,青草邊的流水,羨慕它們的自然安詳,和諧靜謐。生活就應如行云流水般順其自然,生活中點滴的殘缺,并不應影響人生的旅途,“花自飄零水自流”,人生本不完美,又何必庸人自擾。
【第62句】:【禪心佛語】能為人服務比被人服務有福。多原諒人一次,就多造一次福;把量放大,福就大。自造福,自得福緣。求福壽倒不如求平安,平安就是添福壽。以親切的愛心去關懷別人,這分愛心便是造福的種子。
【第63句】:【佛心禪語】愛是一種貪婪,是一種占有,是一種自私,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你是否愿意更多的人愛你的愛人,但你是對一個人只是慈悲的時候,你會樂意更多的人對你慈悲的人更慈悲。
【第64句】:【禪心佛語】四五、戀愛不是慈善事業,不能隨便施舍的。感情是沒有公式,沒有原則,沒有道理可循的??墒侨藗冎了蓝歼€在執著與追求。
【第65句】:【禪語人生】學會堅強就是學會生活,無論生活有多么蹉跎,我們都要堅強地面對,即便是全世界的人都背棄了自己,也要微笑著面對人生,絕不氣餒,堅強地生活。生命自然就會月白風清,天高云淡。
【第66句】:【佛家禪語情】踏實地走好自己腳下的路,用一顆從容的心去看沿途的風景,才是生活的真諦。人生短暫,不要把所有的關系都考慮得那么復雜,包容一些對錯,善意理解別人的不同意見,因為簡單的人生才能感知生命的意義和內涵。
【第67句】:【禪語人生】一個人最大的智慧是透過別人的閱歷而讀懂自己的未來。一個人能走多遠看他與誰同行,一個人有多優秀看他受誰影響,被愛牽引會成長,被夢牽引會成功,人生最大的動力就是每天活在盼望和夢想中。
【第68句】:【經典佛語】“您該放心就是,您的妻子不是害了什么病,而是在誦讀般若波羅蜜經,她懷的必是佛家弟子?!闭f得長者心花怒放,急忙告訴全家人,大家都高興得不得了。
【第69句】:【佛心禪語】※觀察自己的毛病,改變自己的毛病,這才是改變命運。你的毛病越少,命運越好;你的毛病越多,命運越不好。
【第70句】:【禪心佛語】佛陀在佛教中的地位——他只是指示通往涅槃之道的指路人而已,至于是否能夠真正依教奉行,則取決于禪修者個人。
【第71句】:無障礙解脫智,不離一切法如實覺;一切法如實覺,不離無行無生行慧光;無行無生行慧光,不離禪善巧決定觀察智;禪善巧決定觀察智,不離善巧多聞。《華嚴經》卷三十五,十地品
【第72句】:【禪心佛語】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慈悲的心與誠實的態度,它比最高智慧和一切學識都重要。關心和善意,比任何禮物都能產生更多的效果,比任何禮物都有更多的實際利益。
【第73句】:【禪心佛語】很多佛友問念佛去西方,西方到底在哪里呢,是不是太陽落下去的地方?這里說的西方,不在東南西北,而在心底。不必疑惑,只管念去,了了分明,當下即是。
【第74句】:【禪心佛語】任何事情,不要將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無論是情感還是工作,否則唯一的結果便是措手不及,安全感只能自己給自己。
【第75句】:【禪心佛語】多讀書以養膽氣,少憂慮以養心氣,戒發怒以養肝氣,薄滋味以養胃氣,惟謹慎以養神氣,順時令以養元氣,須慷慨以養浩氣,胸豁達以養正氣,傲冰雪以養骨氣,當忍讓以養和氣,應謙恭以養銳氣,莫懈怠以養志氣。
【第76句】:富足的狀態:憂患時喜悅,落魄時灑脫富足不是外在的身份,不是金錢的雉砌,也不是以物質衡量的價值,而是一種身心的狀態。
【第77句】:【禪心佛語】佛陀從不勉強別人去做他不喜歡的事情,佛陀只是告訴眾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惡?善惡還是要自己去選擇,生命還是要自己去掌握。
【第78句】:一回生疏兩回熟,三回四回熱乎乎。一分膽量一分福,百分膽量做總督。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名重則于實難副,論高則與世常疏。官職卑微從容笑,性靈閑野向錢疏。
【第79句】:于小罪中,生極重想,設其作已,恐怖憂悔。《優婆塞戒經》卷七,六波羅蜜品勿自恃持戒,輕毀犯戒者,恃戒凌于人,是名真破戒。《大寶積經》卷三十五,菩薩藏會
【第80句】:善學佛法者,不難通文難達義,不難達義雉人理;又不難入理難忘情。夫情茍未忘,所人理決不瑩徹;理不瑩徹,所達義決不無礙;義未無礙,所通文決非總持。(明)澫益《靈峰宗論》卷二之五
【第81句】:茶不入禪,皆為俗事。禪不入心,皆為文字。拈花微笑,喝茶悟道。酒越喝越糊涂,茶越喝越清醒。品至清至潔的茶,悟至靈至靜的心
【第82句】:【佛心禪語】做人要聰敏,而非聰敏自誤;要淡泊,而非淡泊無志;要深沉,而非深沉莫測;要善良,而非善良可欺;要靜思,而非靜思無行;要勇猛,而非勇猛無羈。
【第83句】:【禪心佛語】事實上,地球尚不是正圓,森林亦不是萬木皆全。因了某些缺憾,反而顯得愈加“完滿”。瑕不掩瑜,因瑕疵的存在更顯玉的高貴與真實;人性本弱,喜怒哀樂的充斥更顯豐盈的人生。
【第84句】:中國人需要找到自己文化的根。這個根在哪里?在先秦,雖然被割斷,但這個根今天依然活著,中國人要盡快回到這個根上。
【第85句】:智慧是我們領悟了世間萬象互為緣起的事實后,內心呈現出的高度的覺照和辨別力,它能使我們擺脫盲目和避免黑暗中的種種碰壁。
【第86句】:【禪心佛語】境緣無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妄情即不起,真心任遍知。隨心自在,無復對治,即名常住法身。
【第87句】:人生是盤棋,輸贏交織;生命是趟旅,長短不一;生活是道菜,酸澀多味。健康的活著;平安的過著;踏實的走著;真實的愛著。
【第88句】:【佛心禪語】弘一法師在講經說法時曾提到智者大師的一句話:“世間色、聲、香、味常能誑惑一切凡夫,令生愛著。”
【第89句】:【禪心佛語】面對毀謗,我們要盡量遠離,不要被別人牽著鼻子走。經常和別人爭論是非長短,只會使你的心胸變得狹窄,思維變得混亂。
【第90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記住,永遠不要埋怨已經發生的事情,要么就改變它,要么就安靜的接受它。人有個好的心態,才能享受人生。幸福很遠亦很近,就看你用什么眼光看,用什么心態面對。
【第91句】:【禪心佛語】機關算盡賺來廣廈千幢,不過眠一席之地,耗心竭智爭得鐘鳴鼎食,無非食一日三餐。不要忙個不停,每天應該有些閑暇面對自己,了解自己,學會和自己相處,才是人生的大事。無謂的忙碌是對寶貴人生最大的浪費。
【第92句】:【禪心佛語】假如命運折斷了希望的風帆,請不要絕望,岸還在,加入命運凋零了美麗的花瓣,請不要沉淪,春還在,生活總會有一些麻煩,請不要無奈,因為:路還在,夢還在,陽光還在,我們牽手的愛心還在。
【第93句】:【禪心佛語】恒如法師:人生這一場歲月滄桑,在時光面前,真得猶如飛絮清揚,誰和這個世界相逢也不晚,到頭來誰流去也不返,生命路過的痕跡,不是受了誰的傷,而是需要自己用一種平和去承擔,去相遇,去慈悲。
【第94句】:我喜歡這樣的人生狀態:在孤獨中冥思,在喧鬧中獲證,如此循環往復,修身、凈心、煉性。出乎平凡,人乎修遠,與高山比德行,與大海賽胸襟,與天空競博愛。短暫的一生,因為這樣的狀態難得,所以我要清平,所以我必須做行者。
【第95句】:【一日禪語】我們要學會享受平淡,平淡如同清茶,點綴著生活的寧靜和溫馨;我們要學會承受平淡,學會承受淡淡的孤寂與失落,承受那揮之不去的枯燥與沉寂,還要承受那遙遙無期的等待與無奈。生活本身就是一種承受。
【第96句】:【禪語人生】一支溫度計,只能反應它周圍環境的溫度,但一支自動調溫器,會隨著環境來改變它的溫度,你是要如一支溫度計還是自動調溫器。
【第97句】:男子女人臨命終時,神識昏昧,不辨善惡,乃至眼耳更無見聞。是諸眷屬,當須設大供養,轉讀尊經,念佛菩薩名號,如是善緣,能令亡者離諸惡道。《地藏菩薩本愿經》卷下
【第98句】:生活中,當我們不能改變環境的時候,就先學會改變自己;不能改變別人時,就先改變自己對別人的態度。重要的是要學會先識道而后居山,不讓內心被事物的表面現象所左右。
【第99句】:【佛善良禪語】生活的意義,不光是在經歷,還需要讀懂,多少風景,不僅是經歷眼前,還要捶打心靈,這人世間不缺富人,也不缺窮人,要學會自己幫自己,高溫多喝水,心涼多吃飯。心疼自己的嘴,當然也要管住自己的嘴。
上一篇:佛語禪心的文案,值得一看!
下一篇:生活禪語的文案-佛家經典禪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