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佛說:菩薩所做的善事,不應貪求果報,所以說菩薩不為福德而行善。
【第2句】:【什么是好人】 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第3句】:到德是本分事,禮儀是做人的規則。
【第4句】:【天天禪語】身勤則富,少欲不貧。
【第5句】:每天臉上有笑容,自然少一些煩惱、多一份安祥。
【第6句】:以智慧行慈悲路,才不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第7句】:弘法從來不平靜,平靜只在心中尋;臨終佛圣來接引,一切諍論一時平。
【第8句】:【天天禪語】心善造福是福氣。
【第9句】: 倒不如盡量放下,煩惱自然會漸漸減少。
【第10句】:苦,是人生起跳的彈跳板;樂,是人生墮落的軟陷阱。
【第11句】:當知如是念佛三昧,則為總攝一切諸法。《大集念佛三昧經》卷七
【第12句】:人生若精神文化充足富有,縱使物質生活平淡,也會感到樂在其中。
【第13句】:隨國俗法,莫是莫非。《中阿含經》卷四十三,《拘樓瘦無諍經》
【第14句】:人所執著的一切都不是永恒的存在。
【第15句】:信心、毅力、勇氣三者具備,則天下沒有做不成的事。
【第16句】:問:“如何是諸佛本源?”師日:“千峰寒色。”——《雪竇重顯禪師》
【第17句】:【天天禪語】孝道走得通,善道才能毫厘不差。
【第18句】:【大徹大悟的佛學智慧】知道,是知而行道;能“行道”才是真“知道”。
【第19句】:應普事一切善知識。《華嚴經》卷七十七,入法界品
【第20句】:能精進向前走,努力做,就不遲。
【第21句】:只要不急于求成,便不會自生障礙;能獲得默認默許,一定有拓展空間。
【第22句】:學佛所注重的不只是理論、學問,還要能身體力行。
【第23句】:如備邊城,中外牢固,自守其心,非法不生。《法句經》卷下,地獄品
【第24句】:陰作陰受,相似不斷。《優婆塞經》卷四,雜品
【第25句】:【心安與身安】 不妄求則心安,不妄作則身安。
【第26句】:只相遇一次的人,那叫有緣無分;只相遇兩次的人,那叫情深緣淺。
【第27句】:生活中禪機無處不在,無處不可修行,萬物皆是如來,只怕人不“悟”。
【第28句】:每天要感謝父母與眾生,一生所作不要辜負父母與眾生。
【第29句】:感謝給我們機會,順境、逆境皆是恩人。
【第30句】:證實相,無人法,剎那滅卻阿鼻業。(唐)玄覺《永嘉證道歌》
【第31句】:【天天禪語】聽不如行,說不如做。
【第32句】:佛陀的教育不只教我們如何了生脫死,更教我們如何包容人、不與人計較。
【第33句】: 這樣的好總是讓人失去判斷,如在謎中。
【第34句】:【天天禪語】好話多說,是非不談。
【第35句】:有所求的人生,就有痛苦與煩惱。
【第36句】:超越迷情小愛,才能愛得一方心無掛礙,一方解脫自在。
【第37句】:【生活禪語】真誠的愛最動人,無私付出最可貴。
【第38句】:何不趁早放下幻夢塵勞,勤修戒定智慧。(蒲益大師)
【第39句】:宜靜默,宜從容,宜謹嚴,宜儉約。
【第40句】:【天天禪語】有愛,就沒有距離;用愛調與,能消除社會亂象。
【第41句】:【天天禪語】外在的形象,可顯現內在的品行。
【第42句】: 活著,然后無痕,這就是一生。
【第43句】:逆境、是非來臨,心中要持一“寬”字。
【第44句】:眾生常常向往西方極樂,卻不知自己的家庭也可以成為最幸福的居所。
【第45句】:能給,才是富有;能舍,才有所得。(當代)星云《人間佛教的戒定慧》
【第46句】:生命的價值,在于能為人間負責任。
【第47句】:凡事先由自己做起,奉獻愛心要從自己開始,柔和
【第48句】:念佛參禪心最細,細中之細最難明。直至尋到無處尋,始知凡心是佛心。
【第49句】: 心胸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包容有多少,擁有就有多少。
【第50句】:最平淡的日子,心里最安定。因為沒有患得之心,所以沒有患失之苦。
【第51句】:無常是好事,無常是苦,同時也是人生的好事。
【第52句】:【學佛做人】 學佛就是在學做人。
【第53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行善者得快樂,造惡者受苦難。
【第54句】:只要自心有力量,就可以挑起使命,不怕外來的壓力。
【第55句】:吃苦了苦,苦盡甘來;享福了福,福盡悲來。
【第56句】:【天天禪語】家庭是永久的學校,父母是終生的老師。
【第57句】:一個真正成功的人,必須人人都能容得下你,你也能容納每一個人。
【第58句】:【禪語悟道】大愛包含小愛,小愛卻無法體會大愛。
【第59句】:【不留非、不執是】 不留昨日之非,不執今日之是。
【第60句】:汝等觀是心,念念常生滅,如幻無所有,而得大果報。《華手經》
【第61句】:“布施”的形式多種多樣,歸結起來,不外乎三種:財施、法施、無畏施。
【第62句】:如實了知世俗諦義,謂于五明處,如實了知勝義諦義。《解深密經》卷五
【第63句】:信與不信,因果就在那里,或善或惡,與你如影隨形,不離不棄,
【第64句】:【寬容】寬容是對生命的仁慈。修養是智慧的心曲,是思想的燈盞。
【第65句】:助念佛號,是安慰即將往生的人,使其心不恐懼,心靈得安詳。
【第66句】:菩薩所有恒沙諸愿,一切皆入一大愿中:所謂攝受正法。《勝鬘經》
【第67句】:【天天禪語】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
【第68句】:保持清凈的心,不貪婪,心平靜,人則安。
【第69句】:【天天禪語】佛法就是奉獻無所求,輕安自在是學佛最高境界。
【第70句】:【禪語悟道】愛人自愛、自愛愛人,就是佛心、菩薩心。
【第71句】:內心常存仁德,至誠待人,自然得人心。
【第72句】: 做一株卑微的小草又怎么啦?哪怕有一點陽光它也要竭盡全力地燦爛。
【第73句】:學佛要有三心:直心、深心、大悲心。
【第74句】:舌頭既能嘗甜,也能知苦,說明它是健康的。人生多種味,都要嘗一嘗。
【第75句】:棄有投空病亦然,還如避溺而投火。(唐)玄覺《永嘉證道歌》
【第76句】:【天天禪語】持心端正,佛心生起,心魔自破。
【第77句】:知行合一才能提高修行的境界。
【第78句】:人生的學問無論多高,最重要的是不忘本,能照顧好自己的品格。
【第79句】:內在的心靈環保先落實生根,就能做到深度的外在環保。
【第80句】:【天天禪語】物質可以貧,但是心靈、志氣不能貧。
【第81句】:緣起緣滅,得到失去,都是人生中的一段經歷。
【第82句】:心田要多播善的種子,多一粒善的種子,就減少一棵雜草。——證嚴法師
【第83句】:【最有禪意的文案】造福人群,就是富有自己。
【第84句】:能自改者,與無過同。《妙花經》
【第85句】:白香山詩云:“我有一言君記取,世間自取苦人多。”
【第86句】:財富如流水,布施如挖井。(當代)圣嚴《1(18自在語》
【第87句】:不要把你的臟話放在前面當作口頭禪,說得越多亂的就越早。
【第88句】:【天天禪語】善念是無限的財富。
【第89句】:既要有所作為,又不要為名利心所障。
【第90句】:【天天禪語】人只有感恩的本分,沒有埋怨的權利。
【第91句】:人生在世,應該把握生命的每一分、每一刻,勤奮不已,勇猛前進!
【第92句】:能知理、惜理、守禮,就是光明磊落的人生。
【第93句】:如世有良醫,以妙藥治病,諸佛亦如是,為物說唯心。《雜藏經》
【第94句】:貪欲縮小到零點,愛心擴大遍虛空。
【第95句】:不取于相,如如不動。《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第96句】:諸苦所因,貪欲為本。《法華經》卷二,譬喻品
【第97句】:參禪的關鍵不在于打不打坐,而在于怎樣修心。
【第98句】:道由悟達,不在語言。——《香嚴智閑禪師》
【第99句】:持之以恒地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成功的日子就會悄悄到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