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扁擔挑水——平肩人】(歇)本指挑小時扁擔平放在肩,轉指雙方地位平等,不分高低。
【第2句】:【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歇)張飛:《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性格暴烈剛強。形容事情輕而易舉。也作張飛吃豆芽——一盤小菜。
【第3句】:揪下來的花兒——新鮮不了幾天
【第4句】:【吞下秤砣——鐵了心】見“吃了秤砣——鐵了心”。
【第5句】:便桶底滲出水來——下流
【第6句】:酒糟鼻子不喝酒——枉擔其名
【第7句】:高梁地里種綠豆——高低不齊
【第8句】:趕車不帶鞭子——光拍馬屁股
【第9句】:王八背兩面鼓——人前一面,人后一面
【第10句】:井底撐船——無路可走
【第11句】:關門打狗——打個痛快;跑不了;看
【第12句】:【斑鳩不下樹——嗉里有食】(歇)嗉:嗉子,也叫嗉囊,在鳥類食道下部,用來儲存食物的消化器官。比喻人心里有主見。
【第13句】:【瓜子兒里嗑出個臭蟲來——算個什么仁兒】(歇)仁:諧“人”。指某人不是什么好人。常含責罵意。
【第14句】:屋角里的老鼠——會鉆
【第15句】:【買四兩棉花——紡一紡】見“稱上四兩棉花——紡一紡”。
【第16句】:【稍瓜打驢——去了半截】(歇)稍瓜:一種菜瓜,長而脆。本指用長而脆的菜瓜去打驢而斷成半截,轉指人走了一半,或情緒、財物等衰減了一半。
【第17句】:【雙簧】“雙簧”是一種曲藝形式,兩個人配合演出,一人在前面表演動作,一人藏在后面或說或唱,后邊的人說什么,前邊的人必須做什么動作,配合默契。這種藝術形式的來源,據說與慈禧太后有關。相傳清朝光緒年間,民間藝人黃氏兄弟二人同臺表演笑話,幽默風趣。哥哥叫黃大笑,弟弟叫黃二笑。不久,兩人被召進宮中,常為慈禧太后演出。他倆的精彩演出,竟逗得一向面孔嚴峻的“老佛爺”笑口大開,捧腹不止。一天,慈禧過生日,傳下懿旨,召黃氏兄弟進宮表演。但是偏偏不巧,黃大笑得了感冒,聲音沙啞,幾乎發不出聲來。他們知道,今天不比往常,若是誤了場,就會大禍臨頭。于是他們急中生智,想法應付,黃二笑對哥哥說:“我藏在后面,你在前面做動作表演好了。”他們就按此法表演,想不到演出十分成功,樂得慈禧太后和大臣們前仰后合。不過演到最后,還是被發現了,兄弟倆跪地請罪,西太后不僅沒有懲罰他們,還賞賜了銀子,說:“別看你們演的是雙黃,反而更精彩呢!”后來經過黃氏兄弟和后輩藝人的不斷探索,這種節目逐漸成為一種獨特的表演形式,并正式命名為“雙簧”,也叫“雙鱗”。“雙簧”從“雙黃”而來。后來,“雙簧”詞義有所發展,用來比喻一方出面,一方背后操縱的陰謀活動。現常用來揭露或指責二人相互勾結,共達一個隱蔽目的的做法。例如毛澤東就有一篇揭露美、蔣勾結的著名文章——《赫爾利和蔣介石的雙簧已經破產》。
【第18句】:樂山的大佛——老石人(老實人)
【第19句】:高梁開花——到頂了
【第20句】:【穿草鞋游西湖——忘了自己身份】(歇)譏諷人忘記了自己的卑賤地位,過高估計自己的身份。
【第21句】:鍋蓋做風箱——受了熱氣受冷氣
【第22句】:殺雞取蛋,干塘打魚——只圖一回
【第23句】:老灶爺翻筋斗——砸了鍋
【第24句】: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第25句】:【沒眼先生上鐘樓——瞎撞】(歇)沒眼先生:盲人。瞎:本指失明,轉指盲目地。撞:本指撞擊鐘,轉指莽撞地行動。指盲目地東沖西撞或盲目行動。也作沒眼先生出海——瞎撞。沒了頭的蒼蠅——亂撞一氣。
【第26句】:墻上的壁虎——見縫就鉆;會鉆空子
【第27句】:鏡子里的鮮花——空好看;好看不好拿
【第28句】:透過窗縫看落日———線西(希)望
【第29句】:懶老婆上雞窩——奔(笨)蛋
【第30句】:【把守山門的哼哈二將——不鎮廟還嚇人】(歇)哼哈二將:佛教稱守護廟門的兩員神將,傳說一個叫鄭倫,能鼻哼白氣制敵,一個叫陳奇,能口哈黃氣擒將。比喻即使壓不住陣,也能起到威嚇作用。
【第31句】:草叢里的眼鏡蛇——歹毒
【第32句】:【黃鶴樓上看翻船——幸災樂禍】(歇)黃鶴樓:歷史名樓,故址在今湖北省武漢市蛇山的黃鶴磯頭,建長江大橋時拆除,1985年重建。指看到別人遭受災禍不僅不同情,反而高興。
【第33句】:順坡推轱轆——滾得快
【第34句】:【驢跟馬跑折了腿】謂比不上,勉強追趕沒有益處。海外張愛玲《茉莉香片》:“你那個英文——算了吧!蹺腳驢子跟馬跑,跑折了腿,也是空的!”
【第35句】:【把好心眼掛在鼻子上——專為別人看】(歇)指假裝出一副好心腸,在人前顯示。
【第36句】:【躲在門縫中瞧人——把人都瞧得扁了】見“從門縫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第37句】:小池塘里撒漁網——網打盡
【第38句】:方字比萬字——差一點;多一點
【第39句】:【啞子嘗黃柏——昧苦自家知】(歇)黃柏:落葉喬木,樹皮味苦,可入藥。指自己的苦處只有自己心里知道。
【第40句】:【冬天的大蔥——葉黃根枯心不死】(歇)比喻人或集團表面上雖已衰敗,但不死心,仍有復活的念頭。含貶義。
【第41句】:落榜聽見喜鵲叫——不忍聞
【第42句】:關公不殺曹操——思念舊情
【第43句】:大褂兒沒底襟——怎么做的
【第44句】:山鷹的眼睛——尖銳
【第45句】:鐮刀割韭菜——刀齊
【第46句】:破茶壺掉進水里——幾頭吃水
【第47句】:白瓷壺——有口無心
【第48句】:鱉笑龜兒——看不見自己的丑
【第49句】:懶婆娘的裹腳布——又長又臭
【第50句】:【外甥點燈——照舅】(歇)舅:諧“舊”。指還照老樣子。也作外甥打燈籠——照舅。外甥點燈籠——照舅。
【第51句】: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癡心妄想;異想天開
【第52句】:兩個鼻子眼出氣——息息相關
【第53句】:王麻子的剪刀——招牌響亮
【第54句】:奔騰的洪水——攔不住
【第55句】:風吹墻頭草——哪邊風火哪邊倒
【第56句】:屬水蘿卜的——皮紅肚里白
【第57句】:刀切大蔥——兩頭空
【第58句】:縛在樁上的叫驢——繞圈轉
【第59句】:巧八哥兒拉家常——光耍嘴
【第60句】:【關公放屁——不知臉紅】(歇)關公:據《三國演義》描寫,關羽面如重棗,是一個紅臉漢子。臉紅:本指臉面發紅,轉指害臊、羞恥。指人不知羞恥。常含責罵意。也作“關老爺放屁——不知道臉紅”。
【第61句】:船老大的犁頭——沒用處;無用;沒得用
【第62句】:【秦椒炒豆腐——外面辣,里面軟】(歇)秦椒:細長的辣椒,非常辣。辣:本指味辣,轉以形容人厲害。軟:本指柔軟,轉以形容人柔和慈善。比喻人外表很嚴厲,內心卻柔和善良。
【第63句】:鐵絲做門閂——經不起推敲
【第64句】:北風頭上點芝麻——種得多,收得少
【第65句】:床底下舉斧頭——有力用不上
【第66句】:電線桿上曬衣服——好大的架子
【第67句】:吃香蕉剝皮——吃里爬(扒)外
【第68句】:尖嘴騾子賣個驢價錢——吃了嘴上的虧
【第69句】:九牛去一毛——微不足道
【第70句】:跛腳青蛙碰上瞎田雞——難兄難弟
【第71句】:蜜蜂叮在玻璃上——看到光明,沒有出路
【第72句】:蟬不叫蟬——知了
【第73句】:耗子拉木锨——大的在后頭
【第74句】: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第75句】:劉備娶親——以假成真
【第76句】:接生婆擺手——不接了
【第77句】:屠夫的賬本——血債累累
【第78句】:雞穿大褂狗戴帽——衣冠禽獸
【第79句】:【摳著屁股——自抬自】(歇)抬:抬高。指自己抬舉自己。含譏諷意味。
【第80句】:十指頭生瘡——毒手
【第81句】:【半天下雨——不知來頭】(歇)本指不知雨滴來的地方,轉指不知事物的來歷或根由。
【第82句】:器樂合奏——大吹大擂
【第83句】:頭戴背簍進城隍廟——想充大頭鬼
【第84句】:船上失火——有底
【第85句】:沒眼先生上鐘樓——瞎撞
【第86句】:進網的兔子上鉤的魚——十拿九穩
【第87句】:老太太買肉——不要筋(緊)
【第88句】:心里生起一盆火——渾身熱乎乎
【第89句】:白布蓋墨印——黑白分明
【第90句】:騎馬不帶鞭——全靠拍馬屁
【第91句】:【騎著驢吃燒雞——這把骨頭還不知道扔在哪兒】(歇)本指雞骨頭不知會扔在什么地方,轉喻人死后尸骨還不知埋在哪里。
【第92句】:狗啃骨頭——津津有味;死不放松;嘴上的勁
【第93句】:判官娶媳婦——鬼打扮
【第94句】:過秤亂加碼——不公平
【第95句】:節節草——虛心
【第96句】:【搭起戲臺賣螃蟹——買賣不大,架子倒不小】(歇)譏諷人本事不大,派頭卻不小。也作“賣螃蟹的搭戲臺——架子大”。
【第97句】:【茶壺掉了底兒——光剩下一張嘴兒】(歇)嘴兒:本指茶壺嘴,轉指說話。譏諷人沒有別的能力,只是能說會道。
【第98句】:燈謎晚會——耐人尋味
【第99句】:十個團魚跑一個——九鱉(久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