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臺烈士事跡
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后雨當成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的刑鄧中夏、惲代英等無數的中華兒女在雨花臺被殺害。
新中國成立后南京市政府在這里建立了烈士陵園、革命烈士紀念碑和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
雨花臺烈士陵園依東崗和中崗而建。
北側建花崗石陵門,門內為廣場。
廣場南端有一巨型烈士群像雕塑。
雕塑后即是當時國民黨殺害烈士的刑場之一,稱為“北殉難處”,在中崗的東麓和西麓,還有“東殉難處”和“西殉難處”。
革命烈士紀念碑建在主峰山巔上,從雕像右側滑環陵大道而上,即可到達。
原碑為奠基碑,碑上“死難烈士萬歲”六字是集毛澤東書跡而成。
新建的紀念碑碑體上“雨花臺烈士紀念碑”八個大字由鄧小平題寫。
縣革命烈士紀念館奠基儀式上 市民政局領導的講話材料
游常熟市烈士陵園常熟市烈士陵園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虞山北麓,由常熟市人民政府于1984年3月奠基建造,1988年清明節正式開放。
陵園占地50余畝,依山而建,氣勢雄偉。
中文名常熟市烈士陵園地點蘇州常熟市虞山北麓占地50余畝開放時期1988年清明節簡介陵園門樓正面為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葉飛題額“浩氣長存”,背額為周文在將軍題書“功垂青史”四字。
園內有革命烈士紀念碑,革命烈士紀念館和革命烈士群體墓1座、單(集)體12座。
園內遍植蒼松翠柏,四季長青,肅穆莊重,配套工程有池塘、石橋、水榭及辦公用房、接待室等。
1989年8月,烈士陵園被人民政府公布為常熟市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8月被中共常熟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
人生感言一句話座右銘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一九五九年四月四日由國務院決定在江蘇省徐州市興建,一九六○年四月五日奠基,一九六五年十月一日建成開放。
淮淮戰役烈士紀念塔座落在徐州市南郊鳳凰山東麓,高三十八點一五米,面向朝陽,巍然聳立。
塔向聳立。
塔身正面,鑲嵌著毛澤東主席親筆題詞:“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九個鎦金大字。
上端雕刻著由五角星照耀下相交的兩支步槍和松籽綢帶組成的塔徽。
塔座正面鐫刻著碑文,兩側為大型浮雕,右側是人民解放軍一往無前的英雄形象,左側是人民奮勇支前的壯麗情景。
塔下角亭環抱的圍廊里,鐫刻著黨和國家領導人題詞及三萬多名烈士名錄。
塔前有寬敞的平臺和長二百五十米,寬三十一米的十個平臺一百二十九級臺階,步下臺階是直徑一百五十米的園林中心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