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精神之所以能代代相傳、歷久彌新,是因為它蘊含著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堅定信念,凝結著忠于黨和國家、舍己為公、克己為人的奉獻精神。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學習雷鋒精神新聞稿【五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一篇: 學習雷鋒精神新聞稿
雷鋒這個名字,從記事起,就耳濡目染,再熟悉不過了。雷鋒是一個名字,更是一種精神。他的行為讓我們無時無刻都在緬懷他,他的奉獻更讓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學習他。每一年的學雷鋒活動都會使我們對“雷鋒精神”有新一層的認識,更高一層的理解。他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件事都被深深的烙印在我們每個人心中,值得我們一輩子去崇拜、去追隨、去學習。
學習他做“釘子”的精神。要學習雷鋒做任何事情都認真求實,敢于鉆研,敢于深入的精神。雷鋒同志教我們做“釘子”,讓我們深入的去干每一件事,丟棄浮夸和浮躁。只有深入進去才能看到實質,才能有所收獲。在工作生活中,要充分弘揚雷鋒精神,釘釘子精神,勇于趕超,勇于拼比,不甘落后,積極向上。
學習他一心為公的奉獻精神。雷鋒同志敢于為集體為國家犧牲的精神讓我們每個人深感佩服。雷鋒不計較個人得失把個人的利益上升為國家的利益,把自己的前途和祖國緊緊聯系在了一起。作為黨員干部,我們更要學習他這種一心為公的精神,把自己的人生價值體現在為民服務中。
學習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仆情懷。雷鋒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句話的履行者,他用年輕短暫的生命詮釋了這句話的含義。雷鋒堅守崗位,為人民服務,樂于助人,做好事不留名,是一個真正的黨員。哪里需要幫助那里就有他。我們在學雷鋒活動中更要弘揚了這種精神。
第二篇: 學習雷鋒精神新聞稿
今天是毛澤東同志題寫“向雷鋒同志學習”51周年紀念日。半個多世紀以來,雷鋒同志愛黨愛國愛人民的堅定信念,奉獻敬業、創新創業的崇高精神,影響并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干部群眾奮勇前行。今天,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我們每名黨員干部都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學習雷鋒好榜樣,做“學習雷鋒”的“好榜樣”。
學習雷鋒同志堅定理想信念。雷鋒同志雖然只是一名普通共產黨員,但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體現了為實現偉大理想而不懈奮斗的崇高精神。雷鋒同志說過:“我就是長著一個心眼,一心向著黨,向著社會主義,向著共產主義。”“革命需要我燒木炭,我就去做張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槍眼,我就去做黃繼光。”今天品讀著這些話語,雷鋒同志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崇高形象,仍然浮現在我們面前。對比雷鋒同志,在價值激蕩、文化多元的今天,一些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動搖,實在不應該。應該看到,在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我們黨領導人民群眾取得的偉大成就舉世公認、前所未有,投身于這樣偉大的事業,自豪而光榮。我們每一名黨員干部,都要像雷鋒同志那樣,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追求,把個人的奮斗奉獻與實現中國夢的愿景結合起來,在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奉獻過程中實現人生價值、領悟幸福真諦。
學習雷鋒同志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的“釘子精神”。雷鋒同志在日記中寫到:“有些人說工作忙、沒有時間學習。要學習時間是有的,問題是善不善于擠,愿不愿意鉆。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么能釘進去呢?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鉆勁。”雷鋒同志所處的時代,各種學習工作條件遠不如現在,但他無論走到哪里、干哪一行,都能自覺服從事業的需要,忠于職守、勤奮敬業、精益求精,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我們每名黨員干部,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都應該發揚雷鋒同志的這種“釘子精神”,講實效、出實招、辦實事,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才能杜絕“走過場”,打贏改作風的攻堅戰,徹底祛除“四風”之病,使人民群眾感受到越來越多的新變化。
學習雷鋒同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品質。為人民服務,是貫穿在雷鋒一生中最明亮的旋律,也是雷鋒精神的內核。一個人做好事不難,難得是一輩子做好事;一個人奉獻一次不難,難得是一輩子奉獻。雷鋒一生沒有創造出驚天動地的業績,但他總是樂于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始終保持著共產黨員為民服務、為民奉獻的高尚品格。廣大黨員干部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弘揚雷鋒精神,就是要像他那樣,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自己的時間、精力、智慧和力量貢獻給人民。特別是黨的領導干部,更要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與人民手拉手、心連心,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這樣,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支持,才無愧于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
第三篇: 學習雷鋒精神新聞稿
又是一度陽春三月,清風和著陽光陣陣襲來,像春姑娘的手一樣輕撫著大地,處處都是春的氣息,“雷鋒”這個響徹東西南北的名字,再一次如春風般拂面,三月是生機勃勃的,又是溫柔的,它悄悄隱藏在土地,是嫩芽破土而出一瞬間的驚喜,也是希望。
“我們是國家的主人,應該處處為國家著想。”疫情面前,我們每一個人都在戰斗,將對國家的支持落在行動上,這就是一種雷鋒精神。數月疫情牽動人心,我們有的人選擇閉門不出;有些人毫不猶豫選擇了“逆行”,有的是通宵達旦在外奔波的警員們;有的是大戰幾天幾夜不眠不休的醫務人員們;是加班加點趕制物資的工人們;是心系百姓奔赴一線的父母官……我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用行動支持國家。
“不經風雨長不成大樹,不受百煉難以成鋼。”蒼勁的松柏是如何在石礫陡崖間鳥瞰群山手擒星辰呢?它比山石還堅固,它遒勁的根須,直向大山深處,任山石擠壓,任風沙雕琢。雷鋒出生貧苦,生活異常艱辛,艱苦奮斗是他最真實的寫照。人就是這樣,當以一種堅強、豁達、樂觀向上的心態去構筑未來時,眼前就會呈現一片光明;反之,將思維困于憂傷的樊籠里,未來就變得暗淡無光了。經歷得起磨練,也就是受到了上帝的青睞。
“我愿做高山巖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主題教育余溫未散,守初心,踐使命,該如何將這滾燙初心,深深烙在心底,達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這是我們一身的必修課。靜下心來,放空自我,想想來時的路,或找尋自我價值,或實現理想抱負,只有永遠保持著初心,一路披荊斬棘,再遠不忘來時的路,才能愈行愈遠。也許我們都是這大千世界里一枚小小的螺絲釘,注定是要將這斗爭精神融于血脈,將這“釘釘子”精神貫徹始終,永遠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雷鋒是偉大的,但他也是平凡的,他可以化作我們每一個平凡的人,就如同這陽春三月視線里的“志愿綠”,如火紅般的x,活躍在每一個角落。那時,前方的路,陽光不再拘謹,璀璨地照耀在這個春和日麗的三月。
第四篇: 學習雷鋒精神新聞稿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三月的春風雖然有些料峭,卻輕輕喚醒了沉睡的小草、河邊的柳絲、山間的榆英,輕輕地喚醒了神州大地的人們,繼續去傳播學雷鋒那粒金色種子,讓他開花、結果,茁壯成長……
然而,就在這人人學習雷鋒的春風里,有的人卻認為學雷鋒是六七十年代的事情,我們不是雷鋒,也當不了雷鋒,也不愿去傳播那粒金色的種子。雷鋒,是一個極度平凡的人,一生卻做了無數“平凡”的好事,正因為那些平平凡凡的好事,使得他的精神在我們一代一代人之間傳承。其實,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雷鋒,也是那些平凡的小事影響著我們,感動著我們。現在就讓我們開啟生活中的鏡頭,去尋找身邊的雷鋒。
打開記憶的鏡頭。放學了,天下著大雨,校門外,一個男人為一個小男孩撐著傘,當這位小男孩的母親來接他的時候,三人互相微笑著,然后小男孩跑到了母親的傘下,這個男人便轉身離開了。剛開始,家長都認為他們是父子,其實不然,他們只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
這種樂于助人的精神是雷鋒精神嗎?答案是肯定的。
將鏡頭轉向我們的校園。一位同學撿到了錢,當大家都認為他會私吞了的時候,他卻主動地把這些錢交給了學校,失主找到了錢,他也為自己贏得了很好的口碑。我想,他把錢交給學校的那一剎那,他自己都不知道這樣做是為了什么,但在利益面前,他選擇了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或許,這就是雷鋒精神。
將鏡頭伸向公共汽車上。我的前面坐著一對母女,那小女孩七八歲的樣子,穿著一身大紅衣裳,扎著馬尾辮,一笑起來兩個甜甜的酒窩,很是可愛。車開了,車上的人滿滿的。不久,車上上來一位老奶奶,拄著拐杖,不停地咳嗽。車上已無空位,沒人肯讓座,都認為那不關自己的事。我也一樣,但不知為什么,心里有些許緊張。過了好一會兒,我前面的那一位小女孩說話了:“老奶奶,您坐我這里吧!”那稚嫩的聲音好甜好甜,那身大紅衣裳,特別顯眼。頓時,我心頭一熱,真想找個地縫給鉆進去。不過,這件事卻使我看到了雷鋒無處不在。
關上鏡頭。徜徉在和煦的春風里,望著靜靜流淌的洛河水,想想人與人之間,或許是一個甜甜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話語,一次普通的讓座,都會讓你成為別人心中的雷鋒。
謝謝大家!
第五篇: 學習雷鋒精神新聞稿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每年的3月5日都是宣傳學習雷鋒的日子,但對于曾經一度將雷鋒精神引以為榮的中國人來說,雷鋒似乎已經變得越來越遠、越來越陌生了。
很多人認為“雷鋒精神”就是助人為樂,但在實際生活中,助人為樂似乎越來越少見。一方面是常常遭遇助人不討好的尷尬,做了好事不但會被譏為“傻冒”,甚至還會被懷疑是另有所圖。許多英雄流血又流淚的事件,也讓許多人收回了助人之心。另一方面是越來越少的人舍得把自己的時間投入到沒有經濟回報的事情中去,“時間就是金錢”成為現代社會的一句至理名言,即便有人做了好事,也會成為一種炒作,一種交易,甚至是某些人騙錢坑人的手段。由此產生了“雷鋒出國了”“雷鋒精神過時了”“當雷鋒太傻”“雷鋒三月來了四月走”……諸如此類的話語。
那么這個時代到底需要什么樣的雷鋒精神?
雷鋒的日記里有這樣一段話:“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著你生活的崗位?如果要告訴我們什么理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揚那最美麗的理想?你既然活著,你又是否為未來的人類的生活付出你的勞動,使世界一天天變得美麗?我想問你,為未來帶來了什么?在生活的倉庫里,我們不應該只是個無窮無盡的支付者。”
在這一段發人深思的問句中,你是否找到了答案?其實,說到底,“雷鋒精神”就是從平常小事做起,說實話、做實事,踏踏實實,真心待人,并且持之以恒。下雨的時候,送沒帶傘的同學回家;遇到有人問路時,熱情地指點給對方;在公交車上,給老大爺讓個座……這,就是雷鋒精神。
愿雷鋒精神像一縷春風涌入我們每個人的心中,將之生根,發芽,同我們一樣茁壯成長!
謝謝大家!
下一篇:小學學雷鋒主題班會記錄集合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