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有參觀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感想
200字以上,要快
雷鋒于一九四零年十二月十八日出生在湖南省望城縣簡家塘村的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里.雷鋒在不滿七歲時就成了孤兒。
本家的六叔奶奶收養了他。
他為了幫助六叔奶奶家,常常去上山砍柴,可是,當地的柴山都被有錢人家霸占了,不許窮人去砍。
雷鋒有一天到蛇形山砍柴,被徐家地主婆看見了,這個地主婆指著雷鋒破口大罵,并搶走了柴刀,雷鋒哭喊著要奪回砍柴刀,那地主婆竟舉起刀在雷鋒的左手背上邊連砍三刀,鮮血順著手指滴落在山路上......一九四九年八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路過雷鋒的家鄉。
雷鋒看見宿營的隊伍一住下來便向老鄉問寒問暖,還幫助老鄉挑水,掃地.買柴買菜按價付錢,不拿群眾的一針一線,就從心底萌生了要參軍的愿望。
雷鋒找到部隊的連長,堅決要當兵,當連長得知他苦難的身世后告訴他還小,等長大了才能當兵,并把一支鋼筆送給了他,鼓勵他要好好學習,長大了才能保衛和和建設中國。
一九五零年夏天,鄉政府保送孤兒雷鋒免費讀書。
一九五六年夏天,從荷葉壩小學畢業,幾年里,雷鋒克服困難,勤奮學習,受到師生的的一致好評。
他幫助落后的同學,愛護集體的糧食,并與壞份子做斗爭,受到學校老師、同學和鄉親們的一致好評。
在畢業典禮上,他上臺發言,毅然要求留在農村,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一九五八年春天,雷鋒來到困山湖農場當了一個拖拉機手。
一九五八年九月,雷鋒來到鞍鋼做了一名C-80推土機手。
一九五九年八月,雷鋒來到弓長嶺焦化廠參加基礎建設。
第二年夏季的一天,他帶領伙伴們冒雨奮戰,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損失,<<遼陽日報>>報道了雷鋒搶救水泥的事,贊揚他舍己為人的事跡. 雷鋒在鞍山和焦化廠工作了一年零二個月,曾三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五次被評為標兵,十八次被評為紅旗手,榮獲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稱號. 從一九六一年開始,雷鋒經常應邀去外地作報告,他出差機會多了,為人民服務的機會就多了,人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一次雷鋒外出在沈陽站換車的時候,一出檢票口,發現一群人圍看一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丟了。
雷鋒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著眼淚說:“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個單位的
“雷鋒說:“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
五月的一天,雷鋒冒雨要去沈陽,他為了趕早車,早晨5點多就起來,帶了幾個饅頭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見一位婦女背著一個小孩,手還領著一個小女孩也正艱難地向車站走去。
雷鋒脫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們一起來到車站,上車后,雷鋒見小女孩冷得發顫,又把自己的貼身線衣脫下來給她穿上,雷鋒估計她早上也沒吃飯,就把自己帶的饅頭給她們吃。
火車到了沈陽,天還在下雨,雷鋒又一直把她們送到家里。
那位婦女感激地說:“同志,我可怎么感謝你呀
“ 過年的時候,戰友們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種文娛活動。
雷鋒和大家在俱樂部打了一陣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節,服務和運輸部門是最忙的時候,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幫忙啊。
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幾個同志,一起請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兒屯車站,這個幫著打掃候車室,那個給旅客倒水,雷鋒把全班都帶動起來了。
雷鋒就是選擇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為人民做好事,難怪人們一見到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鋒。
懷念英雄烈士的句子
如果世界上有永垂不朽,那么我相信那是一種精神——不悔。
我們的先烈們就有這樣的不悔,不悔為革命的付出。
所以,他們理應受到敬仰
革命先烈們,你們為人民的利益而死,你們的死重于泰山,你們與青山同在,你們與大地永存。
你們永遠是我們心中的一塊豐碑。
烈士英雄事跡的體會
英雄事跡心得體會第一篇:英雄事跡7月1日,黨的生日,今天全院組織了深入學習英雄校友xxx,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跡。
會中由他的老介紹了xxx在校時的點點滴滴,同時也介紹了xxx在部隊成長的歷程和犧牲的過程。
但xxx留給我印象較深的是,他是一個陽光、自信、樂于助人的同學,xx年剛入學時他還只有十五歲,個子小小的,見到老總會熱情的叫老師好,同學老師們都很喜歡他。
記得有次聽他班主任說過:有天深夜他們班級有個同學突然生病,班主任就叫了幾個大個子的同學一起去醫院,當時xxx同學就同主要求也要去幫忙,班主任考慮到他個子小,還要把生病的同學搬上搬沒有讓他去,但他還是偷偷的跟在后面,并陪護生病的同學到深夜。
現在想想xxx同學這種大愛并不是橫空而來,正是來自于他平時那種樂于助人的小愛,不斷積淀而來。
我想世上本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更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只要我們在生活中多一些愛心,存一份感激,我們的生活就可能變的不一樣。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身上所承載的責任更大。
我常想老師的工作,就像是在蓋房子,社會的這所大房子安不安全,能不能住,與我們老師的愛心與責任密不可分。
在學習時xxx的事跡時,讓我想起荀子《勸學篇》中的兩句話:一句是,“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一句是,“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前一句是學生可以勝過老師,當然也可以成為老師學習的榜樣,韓愈《師說》中也有過類似的論述: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
跪求《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全部規定
不朽的豐碑在金色的十月里,在火紅的旗幟下,在純白的豐碑旁,來自首都各界的人士,身著肅穆的服裝,心懷崇敬的心情,瞻仰了中華民族的圣地——人民英雄紀念碑。
三十年以來,在抗洪搶險,抗震救災及其他救災行動中犧牲的人民英雄
忘不了在汶川上空天使般降臨災區,帶來希望的直升機機長
忘不了98洪水中,烈士們在生命最后高高舉起在波濤中的拳頭
六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
不能忘記,西南邊疆被青山中掩埋的孤寂
不能忘記,上甘嶺上被白雪覆蓋的冰涼
不能忘記,長江邊被江水沖刷的徽章
一百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
永遠記住,武漢三鎮燃起的革命之火
永遠記住,盧溝橋邊代表國人不屈的槍聲
永遠記住,四行倉庫窗口噴出的國人怒吼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還嗅得到,虎門的煙;還聽得見,黃海的炮聲;還看得到,六君子的鮮血
在紀念碑下,我們莊嚴起誓,烈士的事跡永遠不忘
九只由中央機關及民主黨派敬獻的花籃,靜靜的擺放在豐碑下。
用盛開來綻放全國人民的幸福,用花香來表達全國人民的祭奠。
幸福來自烈士的爭取,祭奠來自人民的思念。
遼闊的疆土,經過了烈士一步步的丈量;豐富的資源,歷經了烈士們青春的蘊藏;壯美的河川,因為烈士用鮮血來澆灌。
。
。
幸福像花兒一樣,但是我們無法忘記為我們爭取幸福的英烈,是他們讓花兒有了沁人的芬芳。
在紀念碑下,我們許下誓言,幸福的生活永遠不忘
人們邁著堅實的步伐,環繞雄偉如壯士身軀的紀念碑一周;閃著堅定的目光,瞻仰肅穆莊嚴的碑座。
腳下走著烈士過去走過的路,眼望著未來的偉大前途。
我們自豪的向英雄們匯報,他們走過的路已經變成坦途,變成康莊大道,變成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
昔日的香江漁村,正在吞吐著世界的文明。
在坍塌的圓明園旁,現在是培養國家棟梁的學堂。
被日軍鐵蹄侵蹋的東三省,祖國的鋼鐵在這里鍛造,高傲的雄雞頭顱指向仇人的方向。
曾經的上海租界,現在正指揮著中國經濟崛起的交響。
北京城內燃起的戰火,變成了祥云上的圣火。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口號比“東亞病夫”的碎裂還要響亮。
。
。
在紀念碑下,我們立下志愿,民族復興的任務永遠不忘
(轉載)
民法總則規定,侵害英雄烈士的什么需要承擔民事責任
沉重 瞻仰
上一篇:對憂國憂民的人的感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