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兵糊涂一個,將糊涂一群。
【第2句】:【陽溝里翻船】(慣)陽溝:露在地面上的排水溝。比喻在不該出問題的地方出了問題。
【第3句】:【鼓對鼓,鑼對鑼】 釋義:比喻面對面毫下隱諱地講出各自的意見。 例句:好!伢,今天,我們鼓對鼓,鑼對鑼,當(dāng)面把話說清楚。
【第4句】:【吃拳何似打拳時】(諺)出拳打人雖然痛快一時,遭人拳打卻是痛苦的。指出拳打人時要想到遭人拳打的苦痛,自己克制自己。
【第5句】:【調(diào)皮的騾子能拉套】(諺)拉套:套在車轅的前面或側(cè)面拉車。不馴服的騾子拉套往往很得力。比喻頑皮的年輕人,只要引導(dǎo)得法,往往很有出息。
【第6句】:【新安茅廁香三天】(諺)茅廁:茅房,廁所。新砌好的茅房總能保持三天沒臭味。比喻素質(zhì)差的人或事物,開頭還好,往后就一天不如一天。 也作新開茅廁三天香。 新砌茅廁三天新。
【第7句】:【老牛老牛,打死不回頭】 釋義:比喻人態(tài)度堅(jiān)決或脾氣執(zhí)拗。 例句:馬友良又一手扳住他脖梗說:“老牛,老牛,打死不回頭。——看后面!這要拍上電影,準(zhǔn)不錯吧!”
【第8句】:【寧撞金鐘一響,不擂破鼓千通】(諺)寧愿撞一下金鐘,也不去擂干通破鼓。比喻寧可和能人作短暫的接觸,也不要和平庸低劣的人多打交道。 也作寧撞金鐘一下,不打破鼓三干。 寧打金鐘一下,不敲鐃鈸三千。鐃鈸(na。b。):銅鑄的打擊樂器。
【第9句】:【佛口說善言,毒蛇在心田】(慣)心田:人的內(nèi)心世界。比喻口頭上慈悲,心里卻很歹毒。
【第10句】:【棰楚之下,何求不得】(諺)棰楚:杖擊鞭打。指靠嚴(yán)刑逼供可以使之屈打成招。
【第11句】:【把火往懷里扒】(慣)扒(ba):撥動。比喻引火燒身,自招禍患。
【第12句】:【長命債,長命還】(諺)指長期拖欠下的借款,只能慢慢地分期歸還,不能立馬還清。
【第13句】:【打狗不看主人面子】 釋義:比喻懲處某人,不顧情面,不怕得罪他的主人或上司。 例句:咱們同敬軒之間本來就犯了生澀,不必為這件事兒使敬軒罵咱們打狗不看主人面子。
【第14句】:【此一時,彼一時】 釋義:指情況已經(jīng)大不相同,不能同樣看待或一概而論。 例句:此一時,彼一時。那時他要不裝裝過激派的樣子,怎么能成得了名,怎么能當(dāng)?shù)蒙辖裉斓拇笫埂?/p>
【第15句】:【有智贏,無智輸】(諺)指在任何比賽中,智慧的高下往往決定著輸贏。
【第16句】:【狐貍總要露尾巴】(諺)不管狐貍怎樣善于隱藏,肥大的尾巴總要顯露出來。比喻人群中的惡類,無論怎樣奸詐,終究要露出他的劣跡丑態(tài)來。 也作狐貍的尾巴總是藏不住的。 狐貍再狡猾,尾巴藏不住。
【第17句】:【上有老,下有小】(慣)上有老人要贍養(yǎng),下有兒女要撫育。指家里有負(fù)擔(dān),有拖累。
【第18句】:【欲人勿知,莫若勿為;欲人勿聞,莫若勿言】(諺)莫若:不如。要想人不知道,最好自己不去做;要想人聽不到,最好自己不去說。指人的言行是瞞不住人的,只要自己說過做過,人們就不會不知不聞。 也作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 欲人不知,莫若不為;欲人不聞,莫若不言。
【第19句】:【山高皇帝遠(yuǎn),各人顧眼前】 釋義:比喻各人顧自己,誰也管不了。 例句:爸爸,話說多了一包水,又不是賣打藥。管她地委的中央的,山高皇帝遠(yuǎn),各人顧眼前,砍!
【第20句】:【哪個貓兒不吃腥】 釋義:比喻人有貪財、好色之欲。 例句:婆惜道:“可知哩!常言道:‘公人見錢,如蠅子見血?!谷怂徒鹱优c你,你豈有推了轉(zhuǎn)去的?這話卻似放屁!做公人的‘哪個貓兒不吃腥?’‘閻羅王面前,須沒放回的鬼!’……”
【第21句】:【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諺)兔子打光,追捕兔子的獵狗就被煮熟吃了;飛鳥射盡,射殺飛鳥的弓箭就擱起不用了;敵國消滅,出生入死的功臣良將就被殺戮了。舊指江山穩(wěn)固之后,國君就會殘害功臣。
【第22句】:【鼻子里插大蔥——裝象】(歇)象:諧“相”。指裝模作樣,欺騙人。 也作“鼻子插蔥——充象”。
【第23句】:【結(jié)婚戒指】戴上戒指,美觀大方,且顯示富貴。然而,戴戒指是有講究的,不能瞎戴,如果隨意戴上,很可能會鬧出笑話。 戒指自古以來具有很強(qiáng)的象征意義,因此它的戴法頗有講究。一般而言,從大拇指到小拇指的順序,戴戒指的意義分別是:生、死、定、嫁、離。 按照我國的習(xí)慣,訂婚戒指一般戴在左手的中指;結(jié)婚戒指戴在左手的無名指;若是未婚姑娘應(yīng)戴在右手的中指或無名指,否則,就會令許多追求者望而卻步了;離異單身女人會把戒指戴在小拇指上,以引起別人的注意。 為什么結(jié)婚戒指必須戴在左手的無名指上呢?相傳無名指與心臟相連,最適合發(fā)表神圣的誓言,用戒指套住了所愛的人的無名指,就可以留住他(她)的心了,戴在上面的戒指可以是“心心相印”。而且無名指上有重要穴道,戒指戴其上可以適度按壓肌肉,有安定情緒之效。按西方的傳統(tǒng)習(xí)慣來說,左手上顯示的是上帝賜給你的運(yùn)氣,它是與心相連的,因此,將戒指戴在左手上是有意義的。通常把戒指戴在左手上,也是因?yàn)橐话爿^少的勞作,不會碰壞戒指。
【第24句】:【記吃不記打】(慣)斥責(zé)人不接受教訓(xùn),只記得好處而忘了受罪的時候。
【第25句】:【心頭不似口頭】(慣)心里想的跟嘴里說的不一樣。指人說一套做一套,要兩面手法。
【第26句】:【大路朝天,各走半邊】 釋義:比喻各走各的路,互不相干。 例句:從今以后,咱就互不干擾,大路朝天,各走半邊,等著瞧吧!
【第27句】:【今日三,明日四】(慣)今天這樣,明天又那樣。比喻經(jīng)常變換花樣。 也作“今朝三,明朝四”。
【第28句】:【拖后腿】見“拉后腿”。
【第29句】:【金簪兒掉在井里頭——有你的只是有你的】(歇)簪兒:別住發(fā)髻用的條狀物,一端略尖,用金屬、玉石等制成。只是:就是。指屬于你的終歸是你的。 也作“金簪兒掉在井里——是你的就有你的”。
【第30句】:【打不掉馬蜂窩反螫了自己的手】 釋義:螫:蜇。比喻沒整了別人,自己反而吃了虧。 例句:女人坐起來,冷冷地說:“看打不掉馬蜂窩反螫了自己的手!”
【第31句】:【狗掀門簾全靠嘴】 釋義:比喻沒什么本事,只會說嘴?!伴T簾”又作“簾子”?!翱俊庇肿鳌皯{”。 例句:大寶說:“他是狗掀門簾全靠嘴,誰不知道他和錢萬利穿著一條褲子,一個窩窩撒尿?!?/p>
【第32句】:【貧無本,富無根】(諺)本:根。 窮也沒個窮根,富也沒個富根。指窮富都不是一成不變的,窮人勤奮也可致富,富人驕惰也可變窮。
【第33句】:【請酒不吃吃罰酒】見“敬酒不吃吃罰酒”。
【第34句】:【有三家好親戚不算窮人】(諺)親戚在經(jīng)濟(jì)上能相互幫助,有幾家好親戚的幫助,就不會貧窮。指不怕一人一家貧窮,怕的是周圍環(huán)境都一樣貧窮。
【第35句】:【哀樂】“哀樂”在功能上如同古代的挽歌,都是哀悼亡者。但又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挽歌重上層社會,而哀樂則是為悼念去世的革命者和普通百姓的哀歌。它源自革命圣地延安。二十世紀(jì)四十年代初,延安的音樂工作者安波、馬呵、時樂蒙等同志深人民間采風(fēng),在安塞地區(qū)搜集到了這支陜北民樂商調(diào)式哀樂。不久,在陜北人民公祭劉志丹同志的大會上,首次唱了由安波同志記譜和填詞的挽歌。解放戰(zhàn)爭時期,此曲傳到了晉察冀解放區(qū),作為挽歌形式使用過。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任軍樂團(tuán)團(tuán)長、指揮羅浪同志為了禮儀的需要(國家需要有莊嚴(yán)的哀樂),把此曲配置了和聲作為軍樂隊(duì)的禮儀曲使用,這樣.這支哀樂被沿用下來。
【第36句】:【刀對刀,槍對槍】 釋義:比喻針鋒相對,不示弱。 例句:不能給他軟的,也用不著跟他繞了,就跟他刀對刀,槍對槍干一家伙,讓他有法兒開臺,沒法兒收場。
【第37句】:人要實(shí)心,火要空心。
【第38句】:【生死由命,富貴在天】 釋義:人的生死由命運(yùn)決定,人的貧富決定于天意。這是一種消極的聽天由命的思想。 例句:生死由命,富貴在天。江家要不想斷后的話,你還可以再生一個嘛!
【第39句】:【頭頂上長瘡,腳底下流膿——壞透了】(歇)壞:本指身體情況惡劣,轉(zhuǎn)指人的思想品質(zhì)惡劣。透:本指穿透,轉(zhuǎn)指透頂。指人壞到了極點(diǎn)。含責(zé)罵意。 也作頭頂長瘡,腳跟流膿——壞透啦。 頭上長瘡,腳心底流膿——壞透了。
【第40句】:【珍饈百昧,一飽便休】(諺)珍饈(xiu):珍美的食物。指再好的美食,也不過是吃飽肚子就算了。勸人不必貪求美食的常語。
【第41句】:【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窮窩】(諺)窩:對住處的俗稱。指人總是留戀著自己的故居。 也作金窩銀窩,不及自家的草窩。草窩:茅草搭成的房舍,指窮家。 金窩窩,銀窩窩,不如自個的土窩窩。
【第42句】:【人多出韓信】(諺)韓信:古代杰出的軍事家,漢初幫漢高帝劉邦建立帝業(yè)的元勛。指人多就會出人才。
【第43句】:【剃頭擔(dān)子——一頭熱】(歇)剃頭擔(dān)子:理發(fā)匠流動著做生意用的擔(dān)子,一頭放板凳和理發(fā)工具,另一頭是燒熱水用的小火爐。指當(dāng)事雙方一方熱情,一方冷淡。 也作剃頭挑子——一頭熱。 剃頭匠的挑子——一頭熱。
【第44句】:【胎毛未干】(慣)胎毛:胎發(fā)。譏諷人年幼無知。
【第45句】:【沒見過大陣仗】(慣)陣仗:陣勢,軍隊(duì)打仗的場面。比喻閱歷少,沒見過大世面。 也作沒經(jīng)過大陣勢。 沒見過大世面。 沒見過世面。
【第46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釋義:穴:洞。焉:怎么,哪里。比喻不冒危險親自去干,就不能取得經(jīng)驗(yàn),獲得成功?!把傻谩庇肿鳌半y得”、“怎得”、“捉不住”。 例句:紀(jì)懷仁道:“俗話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為了打下惡虎莊,為了黃河岸上民眾的自由,為了黨的事業(yè),不說是危險,就是掉頭丟腦袋,我也要親自探一探!”
【第47句】:【上眼皮同下眼皮直打架】(慣)形容非常困倦,直打瞌睡。 也作上眼皮粘下眼皮。 上眼皮直粘下眼皮。
【第48句】:【學(xué)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諺)麟角:麒麟的角,極為稀罕。指從學(xué)的人一哄而起,多得像牛毛;而真正學(xué)成的人卻像麒麟頭上的角一樣,極為罕見。 也作“學(xué)如牛毛,成如麟角”。
【第49句】:【有錢難買不賣貨】(諺)別人不賣的貨,有錢也買不到。比喻別人不愿意的事,是強(qiáng)迫不得的。
【第50句】:【茶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諺)博士:古時指茶坊、酒坊的侍應(yīng),此處指從中介紹的角色?;ā⑸河髋?、女色。舊指男女同桌品茶飲酒,往往容易撮合成色情的勾當(dāng)。 也作“風(fēng)流茶說合,酒是色媒人”。 風(fēng)流:此指男女間的色情。
【第51句】:【有酒不喝偏喝醋】(慣)比喻有利的事不做,偏要自討苦吃。
【第52句】:【打破飯碗】(慣)比喻失業(yè)。
【第53句】:【各有各的牢籠計,各有各的跳墻法】(諺)牢籠計:嚴(yán)防固守的計謀。跳墻法:越墻進(jìn)入的辦法。指你有你的守法,我有我的攻法,各有各的手段和計謀。 也作“你有你的關(guān)門計,我有我的跳墻法”。
【第54句】:【過五關(guān)斬六將】(慣)小說《三國演義》描寫,蜀國大將關(guān)羽單騎連闖五道關(guān)口,斬殺曹操六員守關(guān)將領(lǐng)而沖出曹營。比喻克服重重困難,建立卓越功勛。也比喻不平凡的經(jīng)歷。
【第55句】:【半路上出家】(慣)出家:離開家到廟里去做和尚、尼姑或道士。比喻放棄原來從事的職業(yè),中途改行。
【第56句】:【矮子看戲——見人道好,他也道好】.(歇)矮子擠在人群里看戲,并未看見,只好隨人說長道短。多指自己沒有主見,附和他人意見。
【第57句】:【不三不四】稱不正派、行為不端正的人為“不三不四”。顯然,人們對三與四這兩個數(shù)字有很大的好感。它源于古人對三和四的認(rèn)識,古代,人們對三和四的解釋有著特殊的意義。 據(jù)史料記載,古代將天看做“一”,將地看做“二”(水陸合計為二),“天地相加為三”?!叭辈粌H作為一個數(shù),而且還作為事物整體象征,有的甚至把三看做事物的本源。由于三的這個特性,常把事物的約數(shù)用三來表示,如“三軍”、“三思”等。漢字的構(gòu)成也有一個特殊現(xiàn)象,三人成眾、三木成森、三金成鑫、三土成真、三日成晶、三口成品,三火成焱,三牛成舞、三水成淼等,組成的新字都與本字有關(guān),且字義更深刻。此外,還有許多名言、名劇與三有關(guān),如“三十而立”、“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三省吾身”、“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三光日月星”等。名劇有“三打”、“三氣”、“三顧”、“三讓”等。細(xì)細(xì)品味,其味無窮,含義深遠(yuǎn)。古人認(rèn)為“天地相加成三”,“三”自然是美好事物的象征。 而對于四.則另有一番說法,謂之“周全”、“稱心”。故古詩原以四式為主;西天如來佛旁必是“四大金剛”;《西游記》中“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四人為伍,西天取經(jīng);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古之文人操四世:琴、棋、書、畫;漢字有四體:真、草、隸、篆;楷書有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quán)、趙孟頻;唐初四杰:王勃、盧照鄰、楊炯、駱賓王;北宋文壇有四大家: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黃庭堅(jiān)。至于其他方面,如春、夏、秋、冬四季,東、南、西、北四方之類,舉不勝舉??v觀“四”,可以發(fā)現(xiàn),人們把“四”視為吉祥,取“四”而呼之,成為習(xí)俗。 古代文化中的“三”與“四”,集中了勞動人民的智慧,是古代文化的結(jié)晶,“三”與“四”的用法,寄托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贊譽(yù)。好與壞只差一個字——“不”,不好就是壞,不壞就是好(如這東西不賴),而形容行為不端的人為“不三不四”,大概就是這個緣由。
【第58句】:【鳥有鳥路,人有人路】 釋義:各人有各人的路,不必相互干涉。 例句:“滿牛哥!我們相好了幾年……若是從小算起,我們就是相好了十幾年……可是你放心,我不是來責(zé)怪你的,也不是來哀求你的!鳥有鳥路,人有人路。”
【第59句】:【縛虎容易放虎難】見“伏虎容易縱虎難”。
【第60句】:【打掉了牙齒往肚子里咽——有苦難言】(歇)指心里有隱痛,難以啟齒。
【第61句】:【行見行,沒處藏】(諺)行內(nèi)的事遇到真正懂行的人是無法瞞過的。 指一切假冒偽劣的東西,逃不過內(nèi)行專家的眼睛。
【第62句】:【甘蔗老來甜,辣椒老來紅】 釋義:比喻人越老越有覺悟,有勁頭。 例句:石亮連連點(diǎn)頭贊許:“大伯果然是甘蔗老來甜,辣椒老來紅!”
【第63句】:【急用賣得堂前地】(諺)堂前地:正屋前面的地。人在急用時,就連堂屋前的地也舍得賣掉。指人到窘困不得已時,任什么都舍得割愛。
【第64句】:【喇叭是銅鍋是鐵】 釋義:比喻從本質(zhì)上認(rèn)識一個人的價值和作用。 例句:哼,總有一天,你會知道喇叭是銅鍋是鐵,小韋!現(xiàn)在我只能對你說,你有值得驕傲的年齡;我呢,也有不算太貧乏的經(jīng)驗(yàn)。
【第65句】:【雞多不下蛋】 釋義:人多了,缺乏必要的組織、管理,反而干不好事情。 例句:“人多瞎搗亂,雞多不下蛋,生產(chǎn)搞不好,這回虧算吃上了?!?/p>
【第66句】:【嘗一臠可概全鼎之味,窺一斑可知全豹之皮】 釋義:臠:切成小片的肉。品嘗一小塊肉,就能品嘗出一鼎的肉味;看到豹的一個斑點(diǎn),就可以知道整個豹皮的花紋。比喻根據(jù)部分可推知全體,由一點(diǎn)可見一斑。 例句:又苦熬了一陣子。他就默然告退了?!皣L一臠可概全鼎之味,窺一斑可知全豹之皮”,謝絕了李師爺?shù)脑偃爸腋妗?,不再拜會任何名流士紳?/p>
【第67句】:【拜師如投胎】(諺)投胎:迷信謂人死后會再投母胎轉(zhuǎn)生輪回,或?yàn)槿?,或?yàn)樾?。指拜師學(xué)藝不可不慎。
【第68句】:【促織不吃癩蛤蟆肉——都是一鍬土上人】(歇)促織:蟋蟀。比喻都是地位低下或命運(yùn)相同的人。
【第69句】:【誰養(yǎng)孩子誰當(dāng)娘,誰種土地誰收糧】(諺)指誰出力經(jīng)營,成果理當(dāng)歸誰所有。
【第70句】:【籬笆破,野狗鉆】(諺)籬笆(l/ba):用竹竿或木條扎起的圍墻?;h笆要是有破洞,野狗就會鉆進(jìn)來。比喻防范不嚴(yán)密,壞人就有可鉆的空子。 也作籬笆破,狗進(jìn)來。 籬笆勒不緊,野狗鉆進(jìn)來。
【第71句】:【搞一言堂】(慣)一言堂:舊時店鋪中掛的匾額,上面寫著“一言堂”三個字,以表示不二價。指領(lǐng)導(dǎo)干部作風(fēng)不民主,一個人說了算,聽不進(jìn)群眾意見。
【第72句】:【三天兩后晌】(慣)晌:一天內(nèi)的一段時間。形容很短的時間。 也作三天兩晚上。 三天兩早上。 三早起兩晚晌。
【第73句】:【砸牌子】(慣)比喻遭到失敗,毀了聲譽(yù)。
【第74句】:【放大炮】 釋義:比喻對某人或某事進(jìn)行猛烈的抨擊。 例句:她對于醫(yī)院的制度、設(shè)施,談得很多;起先有人說她放大炮,說她熱心,說她愛出風(fēng)頭,慢慢成了老生常談,不大為人所注意。
【第75句】:【軟的欺,硬的怕】 釋義:欺侮老實(shí)人,害怕厲害人。 例句:“我深知你們軟的欺,硬的怕,背著我的眼,還怕誰?倘或二奶奶告訴我一個‘不’字,我要你們的命。”
【第76句】:【寺破僧丑,也看佛面】(諺)縱然看不上破爛的寺院和丑陋的和尚,也應(yīng)該看在佛祖的面上照顧他們。 比喻瞧不起當(dāng)事人,也應(yīng)顧及與他有關(guān)的人的情面。
【第77句】:【露頭角】(慣)比喻顯示才華或能力。 也作“顯露頭角”。
【第78句】:【不怕兇,只怕窮】(諺)兇:蠻橫。 指不怕欠債人不講理,就怕他窮得一無所有,債主也就毫無辦法。
【第79句】:【交桃花運(yùn)】(慣)比喻被異性喜歡或看重。 也作“走桃花運(yùn)”。
【第80句】:【駙馬】“駙馬”是皇帝的女婿。這一稱謂是怎么來的呢?歷來眾說紛紜,主要有兩種說法。 其一。相傳,楚漢相爭時,每當(dāng)兩軍交戰(zhàn)時,劉邦便會專門坐在一輛由兩人駕馭的馬車上指揮戰(zhàn)斗。馬車上共有三個座位,劉邦坐在后面的位置,前面設(shè)兩個座位,為車夫所坐,分為“正馬”與“副馬”,一正一副,輪流駕駛馬車,儼然現(xiàn)在的火車司機(jī),一正一副。有一日,劉邦與項(xiàng)羽激戰(zhàn),劉邦大敗,落荒而逃,項(xiàng)羽乘勝追擊。此時,劉邦左右只剩下了兩個車夫和十幾名將士。不料,正馬被亂箭射死,在這危急關(guān)頭,副馬頓生一計,他把自己的紅袍脫下,與劉邦的黃袍對換了一下,讓劉邦從馬車上跳下來,自己繼續(xù)揮舞馬鞭,趕車向前方奔去。項(xiàng)羽的人馬都把穿黃袍的當(dāng)做劉邦,拼命追趕,當(dāng)趕上馬車時,車上已空無一人,只留下一件黃袍。原來副馬早已跳車逃跑了。后來劉邦當(dāng)了皇帝,把此事一直記在心上,為了報答副馬的救命之恩,便四處張貼皇榜尋找副馬。找到后,官封都尉,劉邦還將小女兒許配于他,人稱“副馬都尉”,后因“副馬”一詞不雅,人們便將其改成“駙馬都尉”。自此,駙馬便成了歷代皇婿的代稱了。 其二,據(jù)歷史記載,駙馬是“駙馬都尉”的簡稱,駙馬都尉本是漢代官職,是皇帝的近衛(wèi)侍從官之一。這個官職從漢武帝時開始設(shè)立,起初多由外戚和王公大臣的子弟擔(dān)任。史書記載,真正將公主的丈夫?qū)7Q為“駙馬”是魏晉以后。曹魏時的何晏,因?yàn)榕c公主結(jié)婚,所以憑借公主夫婿的身份加授了駙馬都尉一職。還有晉代注《左傳》的杜預(yù)娶司馬昭的妹妹高陸公主為妻,是司馬懿的女婿。后來司馬炎稱帝,追尊司馬懿為晉宣帝,授杜預(yù)為駙馬。 東晉的劉惔、桓溫是明帝的女婿,也都做了駙馬。從此以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加以封號,一律稱“駙馬”,自然也就不再是官職了,而成了皇帝女婿的代稱。
【第81句】:要練功,不放松;要練武,不怕苦。
【第82句】:【五谷】“五谷豐登,六畜興旺”是農(nóng)民所盼?!拔骞取钡恼f法源自春秋戰(zhàn)國時代。《韓非子·難二》中說:“務(wù)于蓄養(yǎng)之理,察于土地之宜,六畜遂,五谷殖,則人多?!彼f明了掌握蓄養(yǎng)的規(guī)律和明了土地的特性,六畜才能迅速繁殖,五谷才能順利生長,收入就會增多。 五谷,古代有多種說法?!肚f子·逍遙游》注五谷為麻、菽、麥、稷、黍;《周禮·夏官·職方氏》注五谷為黍、稷、菽、麥、稻。后泛指各種莊稼。
【第83句】:【不冷不熱,五谷不結(jié)】(諺)五谷:說法不一,一般指稻、黍、稷、麥、菽,也泛指各種糧食作物。指氣候如果沒有冷熱的變化,五谷就不能生長成熟,結(jié)出果實(shí)。 也作“不熱不冷,五谷不生”。
【第84句】:【干杯】在宴會上,“干杯”之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杯不干,罰酒三杯。孰料,在國人面前如此普及的“干杯”一詞,卻是個外來語。 據(jù)說“干杯”一詞起源于十六世紀(jì)的愛爾蘭,原意為“烤面包”。當(dāng)時的愛爾蘭飲酒者常有這樣的習(xí)慣,將一片烤面包放入一杯威士忌酒或啤酒中,以改善酒味和消除酒的不純性。直到十八世紀(jì),“干杯”才有今天的含義,并且發(fā)展成為祝酒頌詞。
【第85句】:【春三月,不圓夢】(諺)春三月:春天的總稱。圓夢:迷信根據(jù)夢境來推斷吉兇。指春天的夢虛幻多變,沒有準(zhǔn)頭,無法推斷。
【第86句】:【不會種田看上壟】(諺)壟:田地分界的稍稍高起的小路。不會種田的,看看人家上壟田地如何種,學(xué)著樣種就行。泛指自己不會的,就照著別人的樣子做。
【第87句】:【惹了一鼻子灰】見“碰了一鼻子灰”。
【第88句】:【露風(fēng)聲】(慣)指透露某種信息或散布某種消息。也指泄露秘密。 也作漏風(fēng)信。 走漏風(fēng)聲。
【第89句】:【成大事者不惜小費(fèi)】(諺)小費(fèi):微小的開支。指要辦成大事,就不能在小利上斤斤計較。
【第90句】:【好色之徒】“好色之徒”現(xiàn)在多指對女色有不良企圖的男子。此語典出戰(zhàn)國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史載,宋玉是有名的美男子,現(xiàn)在要說男子長得漂亮,馬上會想起“貌比潘安,顏如宋玉”的佳句。宋玉作為楚王身邊一個文學(xué)侍臣,經(jīng)常出入楚宮,和宮中佳麗們打打招呼,實(shí)屬正常,無可非議。 但,時任楚國大夫的登徒子,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提醒楚王日:“玉,為人體貌嫻麗,口多微詞,又性好色。愿王勿與出入后宮?!贝笠馐钦f宋玉長得美貌,性又多近美色,請大王禁止他出入后宮,以免是非。 楚王以登徒子的話問宋玉是否好色。宋玉答日:我長得好看,受于天地父母;能說會道,學(xué)于老師;至于好色,臣從來無有。一口回絕了登徒子的指控,接下來又說了一大堆道理:天下美女,莫如楚國;楚國美女,莫如臣的家鄉(xiāng);家鄉(xiāng)美女,莫如臣的東鄰。東鄰之女,增一分則太長,減一分則太短,施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然此女登墻窺臣三年,臣從未動過心。可證臣在后宮,身處花叢,從未產(chǎn)生過邪念。 然后宋玉話鋒一轉(zhuǎn),登徒子則不然,他的妻子又矮又丑,他還能喜愛,使生五子,何況面對佳麗呼,他能不“心存非分之想”嗎?請大王詳察,我們二人到底誰為好色之徒者矣,登徒子是惡人先告狀。 可悲,登徒子捕風(fēng)捉影,本是模范丈夫,就因?yàn)槊謳б弧巴健弊?,反倒落了個“好色之徒”。這也是咎由自取。
【第91句】:【大廟不收,小廟不留】(慣)形容孤苦無依,無人收留。 也作“大廟不收,小廟不要”。
【第92句】:【棉花里裹著針——軟里硬】(歇)本指軟里帶硬,轉(zhuǎn)喻表面和善而內(nèi)心兇狠。 也作“棉花里面包圪針——柔中帶刺”。圪針:方言,指某些植物枝梗上的刺兒。
【第93句】:【大錯不犯,小錯不斷】(慣)指沒犯大錯誤,但小錯常犯。
【第94句】:走路不怕上高山,撐船不怕過險灘.
【第95句】:【致富先治愚,治愚辦教育】(諺)要想致富,首先要改變愚昧無知的現(xiàn)狀;要消除愚昧,提倡科學(xué)文明,最根本的措施是振興教育。指振興教育是富國富民的基本措施。
【第96句】:【事不關(guān)己,己不勞心】(諺)指凡事和自己沒有關(guān)系的,就不要去勞神費(fèi)力。 也作事不干己莫操心。 事不關(guān)己莫多問。
【第97句】:【疾風(fēng)暴雨,不過寡婦之門】見“促風(fēng)暴雨,不入寡婦之門”。
【第98句】:【晴天一聲霹靂】 釋義:比喻突然的打擊。 例句:“鄉(xiāng)里要來人翻糧食”這句話.像晴天一聲霹靂,把那人的魂給嚇丟了。
【第99句】:【挖窟窿打洞】(慣)比喻到處鉆營。
上一篇:諺語俗語文案一些引人深思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