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肥豬拱廟門送來的好事】意外的收獲。張恨水《八十一 夢》:“許多人想走賴夫人這條路子,花錢受氣,總走不通,你 瞧,我這里可是肥豬拱廟門,她自來?!?/p>
【第2句】:【家有黃金,外有斗秤】(諺)家里有多少金銀,四鄰八舍有斗有秤給你稱量得一點兒不差。指一個家庭的經濟條件如何,瞞不過鄰里鄉親。 也作“家有黃金外有秤”。
【第3句】:【長江后浪催前浪】喻事物不斷向前發展,也指催趕。馬 南邡《燕山夜話》:“許多年輕的人所創造的巨大成績,只能 證明一條基本規律,這就是新生的力量總是不斷在生長,總 是不可戰勝的。這真好像長江后浪催前浪,一輩新人換舊 人。”
【第4句】:大炮打跳蚤——小題大做:不惜代價
【第5句】:趙云救阿斗——拼老命
【第6句】:【大旱三年,餓不死廚官】(諺)廚官:管理伙食的人。指即使連遭三年旱災,發生大饑荒,也不會餓死做飯的廚師。泛指務的什么營生,就會在這方面得便宜沾光。 也作“荒旱三年,餓不死廚子”。
【第7句】:【年好過,月好過,日子難過】(諺)指年節的交接,月份的交接,好在都是短暫的一天,容易混過;只有這一天接一天無盡頭的困苦日子,最是難熬。
【第8句】:【冰炭不同爐】(諺)冰和炭不能同放在一個火爐里。比喻對立的雙方不能和平共處。
【第9句】:【你立你的功,我撞我的鐘】撞鐘,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敷衍了事。謂不求上進,自甘落后。《北京日報》(1985,1, 14):“其實,見人受重獎眼紅,也不全是什么壞毛病,至少比 那種你立你的功,我撞我的鐘,見別人受重獎連眼珠子都不 眨一下的人要好得多?!?/p>
【第10句】:虎坐蓮臺——假充善人
【第11句】:【水借魚,魚借水】(諺)水靠著魚的活力,才免得成為一潭死水;魚靠著水的浮力,才得以自由活動,得以競爭生存。比喻利害相關的人,誰也離不開誰。
【第12句】:老叫驢噙本《三字經》——皎文嚼字
【第13句】:【富貴他人合,貧賤親戚離】(諺)有錢有勢時,不管相識不相識都來結識;貧窮潦倒時,就連親戚也不來接近。指人情冷暖,嫌貧愛富。 也作富貴人求合,貧窮親不睦。 富貴有親朋,貧困無弟兄。
【第14句】:【無風樹不搖】(諺)如果不刮風,樹枝樹葉就不會擺動。比喻事情的發生必定有起因,沒有起因就不會引出結果來。
【第15句】:老鼠跳到油鍋里老鼠偷芝麻——吃香
【第16句】:【熱鍋上的螞蟻】釋義:形容焦急不安,慌亂不寧。例句:瑞宣在院中走來走去,像個熱鍋上的螞蟻。
【第17句】:【先生】“先生”一詞作為一種稱呼,在我國已經使用了3000多年,其間有若干變化,但總趨勢是使用范圍越來越廣。在先秦文獻中,“先生”之稱,最早見于《論語》?!跋壬钡暮x較多,然其最主要最基本的含義是“古者稱師日先生”(《初學記》卷十八引《釋名》)。自先秦以來,“先生”是一個使用范圍很大的稱謂。不僅一般人使用,皇帝對臣下也以“先生”稱之,如漢武帝稱東方朔。不僅尊稱別人,文士們還用作自稱?!跋壬背蔀槲娜藙e號中常見之稱,如“五柳先生”。唐宋以后,“先生”之稱愈用愈廣。清人王應奎在《柳南隨筆》卷一有如下感嘆:“古者師日‘先生’……未嘗混施也。今則不然,同輩而先生之矣,后進而先生之矣,醫卜而先生之矣,商賈而先生之矣,甚則輿臺皂隸而亦先生之矣。”清代末年,“上海高等妓女,世俗所稱之‘書寓長三’是也,亦稱先生而不稱小姐。”實是指責“先生”之稱越用越濫。總之,十多種稱呼謂“先生”:古代老師稱先生,知識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稱先生,醫生稱先生,管賬的稱賬房先生,文人學士自稱先生,老成之人稱先生,算命、看風水的人稱先生,商賈稱先生,工匠稱先生,現在連婦女稱自己的丈夫也稱先生了?,F在,“先生”稱謂發生了很大變化。經常使用先生稱謂的是禮儀之詞“女士們,先生們”。還有對知名人士特別是無黨派民主人士稱先生。而老師和醫生反而很少使用先生一詞了。
【第18句】:【未曾水來先壘壩】(諺)壩:堤壩,攔水的土建筑物。發大水之前先得把堤壩筑好。指防洪要提早準備。也泛指凡事要把準備工作做在前頭。
【第19句】:【拍桌子打板凳】形容爭吵發脾氣。浩然《艷陽天》:“馬立 本又喊又叫,拍桌子、打板凳,氣勢之兇,聲音之大,好像他 受到了天大的不白之冤?!?/p>
【第20句】:【駝子跌在街心上——賣翹】(歇)翹:諧“俏”。指人故意造作嬌媚姿態來誘惑人。含譏諷意味。
【第21句】:【窮家值萬貫】見“破家值萬貫”。
【第22句】:【龍交龍,鳳交鳳,老鼠的朋友會打洞】釋義:比喻什么樣的人會結交什么樣的朋友。例句:不聽說話不看說事,看他交往的人,也可以知道一個人。……中國的古話說得簡單:不知其人觀其友。我們山里人,有句俗話說,龍交龍,鳳交鳳,老鼠的朋友會打洞。
【第23句】:強扭的瓜兒——不甜
【第24句】:農貿市場上的爛冬瓜——隨行就市
【第25句】:【一場官司一場火,任你好漢沒處躲】(諺)舊指打官司如同遭火災一般,使人傾家蕩產。也指火災和打官司一樣損失慘重,令人無法承受。
【第26句】:鳥槍換大炮——越變越好;越來越神氣
【第27句】:【臉朝黃土背朝天】(慣)形容農民辛勤種地的情景。 也作面朝黃土背朝天。 脊梁朝天臉朝土。
【第28句】:耗子拉秤砣——自塞門路
【第29句】:【合穿一條褲子】見“穿一條褲子”。
【第30句】:一天,我和爺爺到責任田干活時,我想解個手,爺爺說:“肥水不流外人田。就在咱家地里解吧?!保ê颖薄ぢ谷?/p>
【第31句】:懶驢子拉磨——打一鞭走一步
【第32句】:我和媽媽上街趕集,來到雜貨攤前,只聽賣鼠藥的高聲叫道:“少吸煙,少喝酒,滅鼠藥這里有。老鼠爺,老鼠孫兒,還有老鼠外甥女兒,吃了我的藥,扭頭就伸腿兒。”媽媽笑著說:“你看這賣藥的,貨不甜,嘴甜!”(河南·內鄉)
【第33句】:【沒見過大陣仗】(慣)陣仗:陣勢,軍隊打仗的場面。比喻閱歷少,沒見過大世面。 也作沒經過大陣勢。 沒見過大世面。 沒見過世面。
【第34句】:【擠訛頭】(慣)比喻敲詐勒索。
【第35句】:【 笑破不笑補,笑過不笑改】破了能補,過而能改,會得到諒 解,不會被嘲笑。韓志君等《籬笆·女人和狗》:“不補還行? 笑臟不笑舊,笑破不笑補!”
【第36句】:【馬奶奶見了馮奶奶——差兩點】(歇)“馬”字比“馮”字少兩點。點:本指漢字的筆畫“點”,轉為量詞,表示少量。指還有一些差距。
【第37句】:【武大郎服毒——吃也得死,不吃也得死】(歇)《水滸傳》第二十五回描寫,武大郎被妻子潘金蓮、奸夫西門慶和王婆合謀吃了砒霜而死。 指無論如何也難逃一死。
【第38句】:【弄鬼搗棒槌】釋義:比喻?;ㄕ衅垓_人。例句:如果你們想欺騙我們,或者弄鬼搗棒槌,睛天不見陰天見,吃不了統統叫你們兜起來。
【第39句】:【搟面杖吹火——不通氣兒】(歇)搟面杖:搟面用的木棍兒,沒有通氣孔,無法用來吹火。本指空氣不流通,轉喻不通達事理。
【第40句】:爸爸在果園里修剪果樹,剪下了很多樹枝,用拖拉機往家里拉了兩趟,卸在我家院外。我和一群小伙伴一起把樹枝朝院內搬,很快就搬完了。奶奶笑著說:“真是輕來輕去能搬山啊!”(山東·臨沭)
【第41句】:【趕鴨子上樹,難】釋義:形容事情極難辦到。例句:趕鴨子上樹,難呀。眼眉毛底下的事還搞不清,哪想得那么遠。
【第42句】:真書如立,行書如引,草書如走。
【第43句】:放秋假的時候,我和父母收了花生收玉米,累得連腰都直不起來了。我問爸爸能不能讓我在家休息半天,爸爸卻說:“搶秋搶秋,不收就丟。秋天地里彎彎腰,抵上冬天跑三遭。這會兒可不是偷懶的時候??!”(河北·行唐)
【第44句】:理發不用刀子一光推
【第45句】:【班門弄斧——不知自量】(歇)班:魯班,春秋末年魯國人,古代著名的巧匠,被木匠、瓦匠等奉為祖師。弄:舞弄。在魯班門前耍弄斧頭,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含譏諷意味。 也作“班門弄斧——自不量力”。
【第46句】:【羊毛出在羊身上】指得到的東西,原是自身付出的?;?者把損失轉嫁給對方。清代《官場現形記》:“橫豎有今天干 外婆送我的五十塊錢,羊毛出在羊身上,就拿來應酬他。”
【第47句】:關門起年號一自己稱王稱霸
【第48句】:【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諺)匹夫:普通公民。懷璧:身藏璧玉寶物。普通百姓本來是無罪的,只因為他身藏寶物,遭到權勢者的艷羨,容易被無端加上罪名。指金銀珠寶會招來災禍。 也作匹夫無辜,懷璧其罪。 小人無罪,懷璧其罪。
【第49句】:【狗尾巴熬西葫蘆——越吧嗒越不是滋味】(歇)吧嗒:本指品味“狗尾巴熬西葫蘆”時發出的聲音,轉指人自言自語時發出的聲音。 滋味:本指味道,轉喻某種感受。 指人越琢磨心里越感到不好受,不愉快。
【第50句】:拉弓要膀子,唱曲要嗓子。
【第51句】:【狗是忠臣,貓是奸臣】見“貓奸狗忠?!?/p>
【第52句】:箭穿大雁喉——喊叫不得
【第53句】:鐵板上的鉚釘——沒跑
【第54句】:【發怒的母豹賽猛虎】(諺)指發怒的母豹常表現得格外兇猛,尤其是帶仔的母豹。
【第55句】: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第56句】:【強不知以為知】(慣)強:勉強。 指不懂硬裝懂。
【第57句】:【吃筍子剝皮——一層層來】(歇)比喻做事不慌忙,一步步來。
【第58句】:春天的氣候——天三變
【第59句】:媽媽叫我去喂豬,可我嫌喂豬太臟,就說讓我去提水吧。媽媽說:“叫你上山你下河,叫你下河你非要上山。”(安徽·樅陽)
【第60句】:【受人滴水之恩,應以涌泉相報】見“得人點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
【第61句】:【一身不入是非門】極力避免陷入是非、糾紛。成語:明哲 保身。茅盾《子夜》:“要么乘公司還沒露出敗相的時候就把 資本抽出來吧,不管他們的八個廠將來有多少好處,總之是 一身不入是非門吧!”
【第62句】:【常將冷眼觀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螃蟹橫爬。諷刺飛揚 跋扈的人。明代《警世通言》:“徐能此時已做了太爺,在家 中耀武揚威,甚是得志。正合古人兩句:常將冷眼觀螃蟹, 看你橫行到幾時?”
【第63句】:老公雞叼骨頭——惹狗生氣
【第64句】:狗面前扔骨頭——投其所好
【第65句】:【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諺)形形色色:各式各樣。指人多了,什么樣的人都有。也指人群中自有出色的人才。 也作人上一百,五顏六色。 人上一百,五藝俱全。五藝:各種技藝。 人上一百,生奇出怪。
【第66句】:鷂子充雞——沒安好心
【第67句】:【近人不說遠話】關系親密,有話直說。浩然《艷陽天》: “咱們是近人不說遠話,沖著孩子們,你也別跟彎彎繞這群 家伙跑了?!?/p>
【第68句】:【女大不中留】(諺)指女兒長大了就應該出嫁,不可久留娘家。 也作女大不中留,留下結冤仇。 女大留不得,留下惹是非。
【第69句】:一塊塊磚頭砌起墻,一條條小河匯大江。
【第70句】:蚊子趴到玻璃上——插不上嘴
【第71句】:鄰家的一個女孩愛偷拿別家的東西,好多次被抓住,可總也不改。奶奶嘆息說:“人要臉,樹要皮,土墻還要抹層泥。這孩子怎么這樣不要面子?”(內蒙古·準格爾)
【第72句】:【井里蛤蟆沒見過多大的天】謂知識少,見識淺,眼光短。 成語:坐井觀天、井底之蛙。清代《醒世姻緣傳》:“所以連青 州府城門也沒得出來走一步,真是井底蛤蟆沒見什么天 日?!?/p>
【第73句】:【一只病雞帶壞一籠】個別連累整體。類似的:一條牛拉屎 連累一欄/一頭壞驢帶壞一圈馬。成語:害群之馬。清代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這個合了我們廣東人一句話:一 個小雞不好,帶壞一籠了?!?/p>
【第74句】:足球隊員——不用手(守)
【第75句】:頭上頂燈籠——高明
【第76句】:【一夜夫妻百夜恩】(諺)夫妻之間,哪怕只有一夜同床共枕的生活,恩情也是很深的。指夫妻感情不比其他,必須珍惜。 也作一夜夫妻,百日恩義。 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
【第77句】:【春算命,夏郎中,秋道士,冬裁縫】(諺)郎中:醫生。春天是一年之始,算命的人多;夏天氣候炎熱易生病,醫生走紅;秋天收獲季節,道士化緣方便;冬天寒冷要添衣服,裁縫生意忙。
【第78句】:電風扇的腦袋——專吹冷風;吹冷風
【第79句】:大明哥做了父親以后,整日忙得團團轉。他深有感觸地說:“要知父母恩,懷中抱子孫?!保ㄉ轿鳌ぬ?/p>
【第80句】:【不怕外來盜,就怕地面賊】(諺)外來盜:從外地竄來的盜賊。地面賊:熟悉情況的本地盜賊。指本地盜賊熟悉情況,容易作案。
【第81句】:【為人容易做人難】(諺)指人活在世上容易,要做個有品格、有作為的人不容易。
【第82句】:【 裝在壇子里/罩在壇子里】形容閉塞,不了解情況。類似 的:蒙在鼓里/坐在井里。成語:閉目塞聽。清代《兒女英雄 傳》:“自從去年見了他們,算是叫他們把我裝在壇子里,直 到今日才掏出來?!?/p>
【第83句】:【水路不通走旱路】另想辦法,另找出路?!懂吘褂新晞贌o 聲》:“現在農民開始得到實惠,水路不通走旱路,小春不小, 大有高頭,種植方面的這些改革,是農民老早以來的心愿?!?/p>
【第84句】:【 一窩狐貍不嫌騷】一伙人臭味相投,混在一起。成語:臭 味相投。趙樹理《賣煙葉》:“從表面上看來,他們父子們好 像不能共事,其實是一窩狐貍不嫌騷,只要利害一致了,互 相體諒著一點,還是可以合作的。”
【第85句】:【蛤蟆打呵欠——口開得太大】(歇)本指嘴張得很大,轉指人太貪心,要價太高。常含譏諷意味。
【第86句】:一窠猴子——都姓孫;沒有一個老實的
【第87句】:我家養了一只大黃狗,可溫順了,從不亂咬人,就是陌生人走過,它也不亂叫。可有一天,它卻沖著來要飯的人叫個不停。我問媽媽:“今天大黃狗怎么了?”媽媽說:“這就叫狗眼看人低。”(江蘇·錫山)
【第88句】:兩口子吵嘴——講不清的理
【第89句】:【鐵打衙門流水官】(諺)衙門:官署,官員辦公的地方。指衙門像鐵鑄的一樣原處不動,官員卻像流水一樣,一任去了一任來。 也作“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
【第90句】:【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釋義:指過日子貴在有打算。例句:朱老星一年到頭總會找到活兒做,兩手不閑是他的目的。他常說:“人,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彼褪钦靸r打算。
【第91句】:布袋里盛貓——裝迷糊
【第92句】:【鐵樹也有硬蟲攢】(諺)即使是鐵樹,也會有硬蟲鉆得進。指再堅硬的東西也有蟲能咬。
【第93句】:【窩里反】(慣)指家族或團體內部發生矛盾和斗爭。 也作窩里斗。 窩里發炮。
【第94句】:大地回春——萬象更新
【第95句】:【舍不得姐姐嫁,哪有外甥回】有付出才有收入。做事不能 怕吃虧,應該全面考慮。類似的:阿婆不嫁女,哪得孫兒抱。 韓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網》:“舍不得往外嫁,還想往回領外 甥?小伙子,為得兒子,該咋辦,你自個琢磨?!?/p>
【第96句】:【不食人間煙火】此俗語原意指人有道氣或仙氣。比喻那些自命清高、超凡脫俗之人,實則脫離群眾,與塵世格格不入的人,含貶義;也可以用以比喻詩文的格調超塵絕俗,含褒義。此典出自《宋史·趙自然傳》:“大中祥符中,又有鄭榮者,本禁軍,戍壁州還,夜遇神人謂曰:‘汝有道氣,勿火食?!蚴谝葬t術救人。七年,賜名自清,度為道士,居上清官?!?趙自然,原名叫王九。十三歲時得了重病,父親把他帶到青華觀,許愿讓他做道士。后來,王九夢見一個身材魁偉、鬢發斑白的人,自稱姓陰,把自己帶到高山上,對他說:“你有道氣,我教給你不吃五谷的方法?!庇谑悄侨四贸銮嗲嗟陌貥渲o他吃。王九醒來后,果然就不再吃五谷,神清氣爽,每當聞到煮熟的飯食就惡心嘔吐,他只吃生果,飲清泉。聽說了這件事,宋太宗召見了他,親自問候,賜予道士服,并替他改名為趙自然。
【第97句】:【耗子鉆到煙囪里——兩眼墨黑】(歇)本指老鼠兩眼被煙塵熏得墨黑,轉喻人看不清事物,不了解情況。
【第98句】:【賴泥下穿——燒不成個東西】(歇)賴泥:土質不好的泥。比喻素質差的人成不了人才或成不了氣候。
【第99句】:小濤的爸爸從外地回來,發現小濤的學習成績下降了,就埋怨小濤媽媽對兒子抓得不緊。小濤媽媽說:“你也別亂怪人,又不能一天到晚把他拴在褲帶上,有時候也怪他自己。”(江蘇·鹽城)
下一篇:返回列表